紐約三角內衣工廠火災

紐約三角內衣工廠火災

1911年3月25日紐約三角內衣工廠發生火災,146名服裝工人被燒死或被迫跳樓致死,死者多數是女性,這是紐約市歷史上最大的工業災難。工廠管理人員為了防止工人趁換班時偷溜出去,將通向樓梯井和出口的門全部上鎖,最終造成了屍橫遍地的慘禍。這場火災最終喚醒了美國的良知,認為生命的價值重於財富。

基本信息

概述

紐約三角內衣工廠火災發生於1911年3月25日,是美國紐約市歷史上最大的工業災難,火災導致146名服裝工人被燒死或因被迫跳樓致死,死者大多數是女性。這也是紐約市2001年911事件之前最嚴重的工作場所的災難。當時管理人員為了防止一些工人趁換班時溜出去休息抽菸,將通向樓梯井和出口的門全部上鎖,多數女工都未能從著火大樓逃生。這場火災敦促了立法——要求改善工廠安全標準,並且促進了國際婦女服裝工人聯合會(InternationalLadies'GarmentWorkers'Union)的發展,該組織致力於為血汗工廠的工人爭取更好更安全的工作環境。

角內衣工廠

位置

在紐約曼哈頓南部百老匯大街和第六大道之間,有一片長方形的綠地,名叫華盛頓廣場。廣場邊上有一棟十層高的大樓,現在屬於紐約大學。20世紀初三角內衣廠位於這幢大樓最上面的三層——第八層、第九層和第十層。

工人

三角工廠的工人多從落後地區來到發達地區打工的“外來妹”。女工年齡大都在13至23歲之間。她們從波蘭、義大利、愛爾蘭、俄國等地漂洋過海來到紐約,尋找自己的美國夢。她們大多還沒有拿到美國“戶口”,年紀最小的只有14歲。

老闆

工廠老闆艾薩克·哈里斯(IsaacHarris)和馬克斯·布蘭克(MaxBlanck)因殺人罪接受了審判,但在1914年被無罪釋放。

火災現場

火災發生的時候,工人們僅有的安全措施是27桶水和一個太平梯。當人們試圖利用梯子逃生時,它卻崩塌了。工廠的門大都上了鎖,沒上鎖的門卻只能向內開。逃命的工人蜂湧而至,嚴嚴實實地堵上了門。由於布料加劇了火勢,工人們嘗試著以各種可能的方式逃命。25名乘客跳下電梯井,試圖逃離火災。他們的鮮血和身上的硬幣雨點般撒向成功乘上電梯的雇員。72和33消防隊最先到達現場。當時形勢已經非常嚴峻,而消防水管噴出的水卻只能達到七樓,消防梯也只能到達六樓和七樓之間。人們在上了鎖的門前找到了19具燒焦的屍體,在衛生間找到25具擠作一團的屍體。

當她們發現從門逃不出去,而大火又在焚燒她們的衣服和頭髮時,就從九樓跳下來,結果慘死。女孩們一個接一個地跳向下面三十多米處的水泥地,摔死了。有時,女孩們一次跳下三、四個。旁觀者驚恐地看著一具具落向地面的屍體。十幾歲女孩的屍體排列在下面的街道上。體重和身體降落的速度撕碎了本該起到救援作用的毛毯。有些女孩試圖跳到同一張毛毯上,卻撕碎了消防隊的毛毯。有些女孩企圖跳到達不到九樓的梯子上,只有九個人跳到了梯子上。大樓後面的太平梯崩塌,困住了更多的雇員。

合眾社記者威廉·謝潑德:砰——死了;砰——死了;砰——死了。一共六十二個‘砰-死者’。我這樣稱她們,是因為每次聽到這種聲音,都讓我同時想到死亡。

報導

新聞媒體

死者遺體死者遺體

1911年3月26日《紐約時報》頭版頭條的標題特別的長,有24個單詞:“141名男女工人死於內衣廠大火;被困華盛頓廣場大樓高層;街上屍橫遍地;樓內堆屍如山”。標題的下面是這樣一段導語:“位於格林尼街與華盛頓廣場拐角處的十層大樓中有三層昨天焚毀。大火中141名年輕的男女工人——其中至少125個姑娘——被燒死或者在跳到樓下的人行道上時摔死”。

“現在躺在陳屍房等人去憑一顆牙齒或者一隻燒焦的鞋子辨認的受害者中,大多數是16到23歲的姑娘。她們是三角內衣公司雇來縫製女用襯衫的。這些姑娘中大多數不會說英語。幾乎所有人都是她們辛苦勞作的的家庭中主要的經濟來源。”《紐約時報》的報導這樣描述死者的共同特徵。

“4:40,大火爆發了,有些人跑下樓梯,幸免於難,但一兩分鐘之後,這條通道就被火封死了。姑娘們衝到視窗,然後開始往下跳。人群中人們叫喊著不要跳,她們跳了,穿透破碎的玻璃墜落,在人行道上相互擠壓致死。至於沒有跳的,就更不必說了——有的屍體只是一堆灰燼”。《紐約時報》這樣描述當時慘狀。

文學作品

名為《三角工廠——改變美國的一場火災》的紀實作品中寫到

“沒人知道火是怎樣燒起來的。8樓車間裡有很多張木製的大裁剪桌,桌上堆著布匹,地上到處是碎布頭。借著滿地的易燃物,火勢迅速蔓延,火舌從一張桌子跳到另一張桌子,很快吞沒了8樓,又竄到9樓。濃煙瀰漫,幾百名女工在嗆人的濃煙和烈火中驚惶地亂跑,哭喊聲,慘叫聲,玻璃碎裂聲,響成一片。”
“一群女工設法逃到防火梯上,試圖通過防火梯逃生。但是,年久失修的逃生梯已經嚴重銹損,在姑娘們的重量下,防火梯轟然斷裂,女工們慘叫著,從高樓上跌落。”
“大樓下面的人們絕望地看著著火的樓層,無法救助。頃刻,濃煙滾滾的視窗上,出現幾個姑娘的臉。她們爬上窗台,站在高高的窗台上,她們的背後是地獄般的烈火,火舌向她們逼近,舔向她們的頭髮和衣裙。濃煙中,人們看不清她們的臉,也看不見她們臉上絕望的表情。然而,熊熊烈火把她們的身影烙進了美國歷史之中。”
“在無數雙焦急、痛苦、絕望的眼睛注視下,姑娘們如同一隻只火鳥,裙裾上帶著火焰,從24米的高樓上縱身躍下,落到堅硬的人行道上,她們的四肢舒展開來,像一隻只從高空掉下來的布娃娃,鮮血從她們破碎的身體裡噴涌而出。接著,又一個女工從樓上跳下,鮮血四濺。又一個,又一個……”
“樓下,人們張開被單、毯子、被子,試圖接住跳下來的女工們。但是,被子毛毯承受不住衝擊力,高樓上跳下的身體穿過被單毛毯,沉重地摔在人行道上。地上四散著年輕姑娘們的屍體,鮮血染紅了街道。水龍帶里的水噴射到火場,又從空中落到地上,匯入地上的鮮血,淌入下水道。……”

影響

改變了美國的大火災

這場發生在人們的眼前,被眾多紐約人目擊的大火喚醒了紐約的良心,也震動了全美國,並且引發了後來一連串社會改革。儘管羅斯福在20年後才上台,可是羅斯福政府的勞工部長後來說,1911年3月25日,“新政從這一天就已經開始了”。

三角工廠的事件後來被寫進美國高中歷史教材中,成為美國現代主流價值觀的一部分:生命的價值重於財富。

立法

火災現場火災現場

1911年的三角內衣廠火災改變了企業的政府監管。在這場火災之前,政府自認為沒有立法權而遠離企業監管。火災發生之後,政府無法迴避地制定了保護工人的法律。

三角公司火災慘案成為立法的依據。《勞動法》規定,工作場所每3個月就必須進行一次防火訓練。1912年,立法規定,在7層以上超過200名工作人員的樓層,必須安裝自動防火噴淋系統。而在任何一個超過兩層、雇員超過25名的工作場所,都必須安裝自動報警系統。根據委員會的建議,到1914年,紐約州共通過了34項改善工人工作條件和勞動安全的法律。這些法律的通過,被看做是“進步時代”最重要的成果。

1911年,紐約立法機構創辦了工廠委員會(TheFactoryCommission)。參議員羅伯特·F·華格納、阿爾佛雷德·E·史密斯和塞繆爾·岡珀斯、美國勞工聯合會主席領導了這個委員會。委員會最重要的成果是建立了消防部門的防火部,制定了限制條件,防止火災的發生和走火通道的阻塞。
2001年3月14日,紐約市議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了一項反血汗工廠提案。根據這項提案,政府不得用納稅人的錢來購買血汗工廠的產品,諸如警察和消防隊員的制服等等。朱利安尼市長否決了這項提案,但市議會又以44:4的壓倒性多數廢除了市長的否決。

紀念

1961年3月25日,三角女式襯衣工廠大火災50年紀念日。一群老婦來到當年她們從烈火中逃生的大樓前,悼念死於那場大火的姐妹們。當年的那個小女孩,已經成為美國勞工部長——美國政府內閣中第一個女性。在紀念儀式上,弗朗西絲·帕金斯回憶了那場大火如何喚醒了美國的良心,也埋下了她心中為改變勞工命運和捍衛女性權利而奮鬥的種子。
2001年2月15日,三角女式襯衣工廠大火的最後一位倖存者,羅絲·弗雷曼女士去世,享年107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