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德國最後一戰

納粹德國最後一戰

《納粹德國最後一戰》是由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尼克·科尼什。 《納粹德國最後一戰》由開進德意志、維斯瓦河—奧得河行動、穩住陣營、勒緊索套、穿越奧得—尼斯戰線、圍攻柏林要塞、柏林要塞——幻想出來的軍隊、柏林要塞的瓦解、柏林要塞投降九章構成。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納粹德國最後一戰》由科尼什著,2000幅私密照片全景展示二戰歷史,帶你走進歷史第一現場,沖在火線上記錄死亡,看西方人是怎么講述二戰的。在老照片裡,讓我們重溫歷史、敬畏死亡!讓陽光照進“戰爭”的歷史,給活著一個“充足”的理由,還原最真實的戰爭原生態,跟“擺拍”死磕到底!

1945年5月,蘇軍率先攻入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這場給德國人帶來深重災難的柏林戰役結束後,整個城市找不到一座完整的建築,城市完全被戰火摧毀。希特勒曾說,“你們必須跟著我莊嚴的宣誓:我們需要的是和平,我們需要的是獻身於我們的事業”、“只有那些瘋狂的大眾才是馴服的”、“大眾就像是個任我為所欲為的女人。”字裡行間透露著他的驕狂,以及最終會給國家、人民帶來怎樣的命運。

作者簡介

作者:(英國)尼克·科尼什 譯者:郝興麗

尼克·科尼什是歐美世界的一位教育工作者,曾經擔任過院校校長。作為一名教育家,他期待能夠將人類走過的道路完美地呈獻給自己的學生,即使這些往事已經過去很多年、成為往事,但他相信自己的學生能夠從中收穫人生所需的智慧。其本人是個軍事歷史迷,對二戰期間的東部戰線以及蘇聯紅軍有著濃厚的研究興趣。為此,出版了一系列該類題材的作品,比如《東線天劫》、《俄軍》和《一戰》

圖書目錄

第一章 開進德意志
第二章 維斯瓦河—奧得河行動
第三章 穩住陣營
第四章 勒緊索套
第五章 穿越奧得—尼斯戰線
第六章 圍攻柏林要塞
第七章 柏林要塞——幻想出來的軍隊
第八章 柏林要塞的瓦解
第九章 柏林要塞投降

序言

1943年2月上旬,德國國防軍第6軍在史達林格勒一戰中敗北。自此,德軍在東部戰線上的勝利之勢便顯得遙不可及。然而,德軍很快從這場潰敗中重整旗鼓。當年7月,軸心國進攻庫爾斯克(蘇聯西南部城市)失敗,因此,主動權轉至蘇聯,德國沒有閒暇去喘氣了。
1944年1月,希特勒在東部戰線的勢力一分為三:北方軍團負責從波羅的海海岸上的列寧格勒南郊到維貼布斯克,這一帶由中央集團軍統管,其勢力延伸到基輔(烏克蘭首都)的西北邊。這個地區上演了一場激烈的戰役:1944年春天,蘇聯軍隊和德國南方軍團交戰,德軍被擊退後潰逃,使得克里米亞半島孤軍奮戰、自保性命,而羅馬尼亞的形勢也岌岌可危。
與此同時,北方軍團也從列寧格勒敗逃到愛沙尼亞。曾幾何時,軸心國在1941年到1943年期間戰果纍纍,激起新一輪的徵兵熱。波羅的海海岸和拉脫維亞的新兵個個摩拳擦掌,積極加入隊伍,來自蘇聯各個地區的人們也懷著對本國政策的憤怒和不滿投身軸心國集團。一部分烏克蘭人、哥薩克人和俄羅斯人意欲逃離人盡皆知的史達林主義恐慌,選擇了納粹主義標榜的“光明前景”。他們報名入編軸心同國家軍隊,為常規軍效命,或者加入東部兵營。1943年底,由於義大利和西班牙軍隊回國,這批南烏克蘭人、哥薩克人和俄羅斯人組成的隊伍便被派往西歐。那時,來自芬蘭、匈牙利和斯洛伐克人支持並不穩同,南方軍團中很大一部分是由羅馬尼亞人組成的,他們對軍隊可謂忠心耿耿。
1943年夏天,同盟國攻占義大利之後,希特勒的注意力不得不轉移到西邊來。同年9月,他頒布了第51條法令,規定西部戰線上的軍隊擁有優先調度和使用武器、軍兵和軍備的權力,這是因為德國極有可能“(在東部戰線上)失利,甚至是大規模的失利,德國原本就趨於崩潰的軍事系統已經不能再承受重創。”1944年3月26日,蘇俄部隊抵達與羅馬尼亞的交界處,威脅到德國在普洛耶什蒂(羅馬尼亞南部城市)的石油進口。隨著融雪季節的到來,軍隊難以在大沼澤地里作戰,蘇德兩方在東部戰線上的軍事行動陷入了困境。於是軸心國和蘇聯雙方的軍隊迎來休戰階段,都開始為夏天的戰役秣馬厲兵。
然而,在蘇聯紅軍忙著排兵布陣,準備它迄今最大規模的戰役——巴格拉基昂行動的時候,西邊的同盟軍攻占了法國。謀劃已久的第二戰線由此開闢,希特勒的器夢變成了現實,他現在是兩面受敵。
巴格拉基昂行動開始於1944年6月23日。不出一個月,蘇軍就幾乎摧毀了德國中央軍團,使得在波羅的海海岸的德國北方軍團陷入孤境。蘇維埃的前方戰線由此向西推進了560公里。此後,蘇軍一路挺進,到達了東普魯士。在華沙境內和喀爾巴阡山脈山頂,隨處可見蘇聯軍人,而坐落在喀爾巴阡山脈底部的是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夏天的這場戰役持續著,羅馬尼亞陷落了,德國南方軍團敗兵而走,這個國家終於向盟軍屈服。接下來的兩個月時間裡,希臘和保加利亞的國民都被撤離,斯洛伐克爆發了親同盟國的政變。那些反抗政變的斯洛伐克人,遭遇了和華沙的波蘭游擊隊員一樣的命運——都在英雄的壯舉中被殘酷鎮壓了。同年夏天,芬蘭也投向了自己以前的夥伴,即同盟國。於是,匈牙利成了德國唯一的盟國,因為5月以來這個國家就由親德的法西斯政權操控。德國失去了在羅馬尼亞的石油進口渠道後,不得不依賴於合成石油產品和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西邊的一小塊油田。對於希特勒而言,匈牙利存留的石油無疑是命根子。1944年秋天,蘇軍集中主力,向巴爾幹半島推進,與正在南斯拉夫起義的狄托游擊隊會合。之後軍隊便朝東開向匈牙利和斯洛伐克,重擊兩國在維斯瓦河上的橋頭堡。這個地方不斷遭受襲擊,滿目瘡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