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紅頂錐尾鸚鵡秘魯亞種
【拉丁學名】Aratinga wagleri minor
【命名者及時間】Carriker, 1933
【英文名稱】Carriker's Conure
【科屬分類】脊索動物門、鳥綱、鸚形目、鸚鵡科、錐尾鸚哥族、錐尾鸚哥屬、紅頂錐尾鸚鵡
物種概述
紅頂錐尾鸚鵡秘魯亞種是典型的攀禽,鳥喙強勁有力,喙鉤曲,上頜具有可活動關節,喙基部具有臘膜。肌肉質舌厚。腳短,強大,對趾型,兩趾向前兩趾向後,適合抓握和攀援生活。
鸚鵡羽毛鳥體大部分為綠色,前胸和下腹部帶有點淡淡的黃色;前額和頭頂有紅色羽毛,有些鳥的胸前會有些酒紅色羽毛。該亞種體型較小,前額整體顏色較暗,沒有青銅黃色f暗,大腿的紅色較淡。
棲息於熱帶和亞熱帶區,海拔介於350米到3000米的森林以及部分潮濕的林區中。
也會出現於次要植被區、農耕區和果園等地。食物為各種不同種類的水果、種子、漿果、堅果等。通常成對活動,繁殖期聚小群。
分布範圍
分布於秘魯的中部和南部。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鳥類紅皮書,2009年名錄 ver 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