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高30~60cm,為二年生草本植物,全株被白色茸毛。單葉互生,橢圓形或橢圓狀倒卵形,全緣,基生葉有柄,上部葉基抱莖。
頭狀花序單生莖頂,形大,4-6cm,舌狀花一輪,或多輪平展,金黃或桔黃色,筒狀花,黃色或褐色。也有重瓣(實為舌狀花多層)、卷瓣和綠心、深紫色花心等栽培品種。花期12-6月,盛花期3-6月。瘦果,呈船形、爪形,果熟期5-7月。
其特點為株高40~45厘米,花重瓣,花徑6厘米,花色有紅、黃和紅/黃雙色,每朵舌狀花頂端呈紅色。
生長習性
喜陽光充足環境,適應性較強,能耐-9℃低溫,怕炎熱天氣。不擇土壤,以疏鬆、肥沃、微酸性土壤最好,能自播,生長快,較耐寒,不擇土壤。耐瘠薄幹旱土壤及陰涼環境,在陽光充足及肥沃地帶生長良好。
分布
原產歐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北非和西亞,現世界各地都有栽培。英國的湯普森·摩根公司和以色列的丹齊傑花卉公司在金盞菊的育種和生產方面聞名於歐洲。
栽培
常在9月中下旬以後進行秋播:基質消毒對播種用的基質進行消毒,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到鍋里炒熱,什麼病蟲都能燙死。用溫熱水(溫度和洗臉水差不多)把種子浸泡3~10個小時,直到種子吸水並膨脹起來。對於很常見的容易發芽的種子,這項工作可以不做。對於用手或其它工具難以夾起來的細小的種子,可以把牙籤的一端用水沾濕,把種子一粒一粒地粘放在基質的表面上,覆蓋基質1公分厚,然後把播種的花盆放入水中,水的深度為花盆高度的1/2~2/3,讓水慢慢地浸上來(這個方法稱為“盆浸法”);
主要價值
適用於中心廣場、花壇、花帶布置,也可作為草坪的鑲邊花卉或盆栽觀賞。長梗大花品種可用於切花。
金盞菊的抗二氧化硫能力很強,對氰化物及硫化氫也有一定抗性,為優良抗污花卉,也是春季花壇的主要材料,可作切花及盆栽。
金盞菊富含多種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A和維生素C;幾乎各部位都可以食用;其花瓣有美容之功能,花含類胡蘿蔔素、番茄烴、蝴蝶梅黃素、玉紅黃質、揮髮油、樹脂、黏液質、蘋果酸等。根含苦味質,山金東二醇;種子含甘油酯、蠟醇和生物鹼。放入洗髮精里可以使得頭髮顏色變淡。
藥用
花、葉有消炎、抗菌作用,特別是對葡萄球菌、鏈球菌效果較好。其抗菌成分溶於醇而不溶於水。在鹼性環境中,效果較好。動物試驗證明,花提取物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鎮靜作用,降低反射興奮性;靜脈注射可引起血壓降低,增強心臟活動,增大心跳振幅,減慢心率,促進狗的膽汁分泌,加速創傷癒合。歐洲民間外用於皮膚、黏膜的各種炎症,亦可內服治各種炎症及潰瘍(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炎、肝膽疾患等)。用於消化道癌腫可減輕中毒症狀、改善食慾、睡眠等,亦有用於月經不調者。酊劑在試管中對病毒有殺滅作用,但對小鼠用A2Frunzefluvirus產生的病毒性肺炎,未顯示治療效果。葉的水提取物有加速血凝的作用(凝血酶元時間縮短),但此與其中所含的鞣質和鈣鹽有關。根:行氣活血。花:涼血,止血。
因其頂為紅色,故稱紅頂金盞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