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質
同鹽酸反應放出氯氣,和硫酸反應放出氧氣。具氧化性。可被稀硝酸分解。暴露在空氣中生成碳酸鉛而轉為白色。高於500℃時分解為一氧化鉛和氧氣。有毒性。由一氧化鉛在空氣中加熱至470~480℃保溫數小時製得。用於製造蓄電池、玻璃、陶器、搪瓷。用作防鏽顏料和鐵器的保護面層。也可用作染料和有機合成的氧化劑。用途
1.胭脂和鉛粉。2.舊時術士稱婦女的月經或其煉取物。明代曾被認為是長生不老之藥。
讀清人吳天士《醫驗錄二集》(《新安醫籍叢刊·醫案醫話類(二)》,程亦成等點校,安徽科技出版社,1987)藥傷氣絕症汪姓案,有云:
余藏有紅元數分,為制丸藥佐之。
點校者注謂“紅元,疑是上等紅砒之別稱”,不覺駭然。“紅元”之“元”,當是“鉛”字之假借,“鉛”,讀yuán,南方人過去都讀這個音。“紅鉛”是古代方士的用藥,不知點校者怎么會想到這是“上等紅砒”?如果真用紅砒合藥,會出現什麼樣的後果?即以這一病例言之,正氣將絕,無論如何,也斷無用“紅砒”之理。點校、注釋古書,尤其是動關人命的古醫書,一定要慎重,“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做學問的準則,千萬不可如此輕率。
紅鉛是什麼藥?現在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了。它就是女性的月紅,室女初潮之月經,謂之“先天紅鉛”,俱載於李時珍《本草綱目·人部》,不過李時珍對此是持批判態度的。他認為這都是邪術家所為,是“巧立名色”,以邪術鼓弄愚人,而誤以為服此即可“采陰補益者”,更是愚不可及。他鄭重地寫道:“凡紅鉛方今並不錄”。
紅鉛:生理學名詞。指月經初潮之經血。明·萬全《廣嗣紀要》:“月事初下,謂之紅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