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文化園

園景特色

紅軍文化園以廣元市內現存的2000多塊紅軍石刻標語為主體,同時把旺蒼紅軍城、木門會議舊址、蒼溪紅軍渡群雕等遺蹟、景點縮制到園
內。園區風格為仿川北民居式的現代園林建築,陳列分為3個單元9組。
紅軍文化園在建築形式上,以“省級文保單位——川陝蘇區紅軍石刻標語碑林”為核心,以紅四方面軍運用石刻標語這種獨特的手段同國民黨反動派打宣傳戰,喚醒教育民眾推翻舊世界,建立新中國為主題,採用仿川北民居的現代園林建築式樣,以山門標誌、廣場、大門、主體雕塑、主展室、副展室與廊亭結合的構建方式,形成中軸對稱,高低借落,迂迴曲拆的總體建築風貌,將現存的紅軍石刻標語和其它紅軍遺存陳列於園內,使人文景觀融入自然環境之中.
紅軍文化園在紅軍遺存陳列理念上,總體風格突出“壯偉豪放”的特點,象徵紅四方面軍在廣元期間正處於發展壯大的偉大曆程,也寓意後來在錯誤路線指導下損失慘遭重的悲壯色彩。通過精心的空間分割,內容編排和展品組合,達到主題鮮明,思路清晰,重點突出,排列有序的展示效果,成為使保護文物、愛國主義教育、休閒娛樂為一體的開放式的人文景觀。

相關背景

廣元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從1933年1月開始進入廣元地區至1935年4月底全部撤離開始長征,歷時兩年零四個月。
紅四方面軍與廣元人民血肉相連,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了英勇頑強的鬥爭,歷經大小戰鬥上百次,殲敵達35900人,赤化了現廣元市93%的區域,創建了10個縣級蘇維埃政府,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使廣元人民第一次翻身作了主人。
廣元蘇區共輸送4.7萬優秀兒女參加了紅軍,組織了1萬多名地方武裝配合紅軍作戰,動員了龐大的民工隊伍支前,成千上萬人流血犧牲,參加紅軍的人員中湧現出了5位中央委員和10位共和國將軍,為中國革命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廣元蘇區是川陝革命根據地的第二大區域、西線的主戰場、後期的中心和紅四方面軍長征的出發地,歷史地位十分重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