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四打豐樂河

豐樂西臨漢江,東依大洪山,商業發達,經濟繁榮,是鄂北通往武漢的交通要道,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歷來為兵家常爭之地。特別是紅九軍二十六師四下豐樂開闢鍾北蘇區,張自忠將軍駐防豐樂阻擊日軍,賀龍紅三軍豐樂南進,漢江軍區豐樂突圍,給豐樂的軍事史增添了光彩。

一打豐樂河

1930年5月,鄂北特委乘軍閥混戰,鄂北敵人兵力減少之際,帶領中國工農紅軍第九軍第五總隊(含第十三游擊大隊)相繼攻占襄、棗、宜和鍾祥北部大片地區,消滅一些反動派,繳槍數百支,隊伍壯大到500多人。6月,紅九軍第二十六師成立,張香山任師長,余益庵任黨代表,謝耀武任副師長,區鄉自衛隊普遍建立起來,襄棗宜鍾蘇區初步形成。7月,紅26師攻下長壽店。8月,又攻下洋梓鎮。豐樂作為鍾祥四大古鎮之一,團防工事堅固,守敵力量較強,紅軍沒有攻打豐樂。隨後,張香山揮師北上,返回鄂北蘇區。不久,余益庵調離紅軍,由賈步根任紅26師政委。
後來,由於革命形勢的迅速發展,急需打通武漢至鄂西北的交通要道。豐樂鎮成為這條交通要道的主要障礙,同時,攻下經貿繁榮的豐樂重鎮,可以獲得一大批補給。因此,紅26師經過周密籌劃,認真準備,決定攻打豐樂重鎮。
1930年10月,紅九軍二十六師師長張香山率部,從鍾北蘇區出發,悄無聲息地第二次南下,夜渡襄河,跨過豐樂河,攻打豐樂鎮。經過一夜急行軍,於10月23日拂曉前包圍豐樂,開始攻打豐樂鎮。鑒於洋梓,長壽團防失守的教訓,豐樂團防局加強了防禦工事。區團總呂玉衡以當鋪炮樓為據點,依靠四周堅固高大的圍牆,互為掎角,固守待援。張香山識破敵人的陰謀,派紅36團進駐姚家河,擔任外圍警戒,北斷宜城聯繫,東斷鍾祥聯繫,隔斷被困守敵與外界的聯繫,瓦解敵人鬥志。豐樂團防信息傳遞不出去,外界信息送不進來,孤立無援,坐以待斃,軍心動搖,士無鬥志。
豐樂鎮東有一條小河溝(現叫東大溝),西有一條豐樂河,中間夾一土堤,周圍有2座土窯和幾間榨房。紅軍依託有利地形,進行伏擊和隱蔽,搞得敵人防不勝防,人心惶惶。當鋪附近有一座關帝廟和城隍廟,張香山以此為紅軍內線的火力點,等待戰機。只要敵人一露頭,紅軍就打,敵人龜縮炮樓內,生怕露頭挨打。
為了減少傷亡,迫使孤立無援的敵人繳械投降,紅軍圍攻6天,沒有強攻硬拼。紅軍趁天黑月高之時,在當鋪炮樓牆根,挖出一地洞,埋上火藥。為了增加炸藥的威力,紅軍特地從關帝廟取來鐵鐘一口,加蓋在炸藥上,並密封嚴實。張香山還不放心,又在上面還壓了100多塊石頭。一切準備妥當後,於10月28日點火引爆。隨著一聲巨響,爆炸聲震耳欲聾,當鋪炮樓被震得搖搖欲墜,團防守敵嚇得魂飛魄散。敵團防隊長許清讓在據點內連聲高喊“投降”。紅軍停止進攻,與之談判。敵人提出條件,要保全區團總呂玉衡的性命。紅軍當即答應,團防隊舉槍依次走下炮樓,交出43支長槍,3支手槍。按照所講條件,放了區團總呂玉衡,其餘被俘人員,不願參加革命的亦放回家。團防中隊長許清讓不願回家,參加革命並當上紅26師騎兵隊隊長,被俘的敵人有50多人編入騎兵隊。這次戰鬥的勝利,不僅打通了武漢至鄂西北的通道,使紅軍連成一片,而且極大地鼓舞宣傳了革命,使革命在豐樂播下了不滅的火種。

二打豐樂河

1931年1月,紅九軍二十六師攻打唐河暴露出實力,敵人調集重兵“圍剿”。為粉碎敵人陰謀,紅九軍南徵到長壽、豐樂一帶游擊。3月,部隊在仙潭口宿營時,騎兵隊長(又稱連長)許清讓譁變,原改編的騎兵大隊50多人也拖槍投降了豐樂團防,這次譁變共帶走45支步槍、9支手槍、12匹戰馬。這時,紅26師政委賈步根調走,由吳壽清接任政委。敵人趁紅軍領導變動之際,用高官厚祿收買混入革命隊伍中的異己分子,鍾北赤衛隊副大隊長張順楚叛變。張順楚系原長壽區長朱毛三的外甥,因殺其舅父有立功表現而參加赤衛隊。3月21日,張順楚叛變革命,開槍打死赤衛隊長王子揚、政委陶必金,一批赤衛隊員壯烈犧牲。張順楚還將在豐樂發展的30多人和在長壽發展的20多人,連同王、陶的首級帶回長壽店向偽團防局邀功請賞。豐樂革命一度陷入低潮。
為打擊敵人囂張氣焰,紅二十六師決定攻打豐樂河,給敵人還以顏色。午夜時分,紅二十六師數十人在夜色的的掩護下,悄悄地奔襲據豐樂為霸的豪紳地主關慶先。關家毫無防備,關慶先被殺死的睡夢中,其子國民黨鄉長關元卿聽到槍響,倉皇失措中摸出藏在枕頭下的手槍,正欲開槍還擊,被神兵天降的紅軍戰士當場擊斃。這次戰鬥乾淨利落,給國民黨反動派以沉重的打擊,堅定了豐樂地區人們革命的信念。叛徒許清讓、張順楚嚇得躲進據點,白天不敢露面,晚上不敢睡覺,整日提心弔膽。

三打豐樂河

1931年4月,賀龍率紅三軍主力一部,經南漳北上,進入谷城,與鄂豫邊特委領導的薤山游擊隊會合,創建了鄂西北根據地。國民黨“剿總”調五十一師、四十八師到鄂西北“圍剿”,襄棗宜鍾地區兵力空虛,紅九軍二十六師趁此機會,將蘇區逐步重新恢復。
9月段德昌率紅九師北上,東渡襄河,轉戰豐樂、長壽至高樓集,與紅九軍二十六師會合。這時,紅二十六師已發展到1500餘人,有槍500餘支。襄、棗、宜、鍾北各縣建有5個游擊縱隊(又稱工農赤衛軍或紅補軍)。鍾北工農赤衛軍80餘人,在九師師部的幫助下,少先隊、兒童團、婦女解放組織紛紛建立。
1931年底,鄂豫邊特委為了集中紅軍力量,沿漢水南下,開闢鍾祥蘇區,使之與湘鄂西北蘇區連成一片,邊區特委乘紅三軍主力在襄北作戰之時,命令紅二十六師派兵南征。豐樂是鍾祥四大古鎮,這裡貿易繁榮,經濟發達,又是紅軍南下必經之路,國民黨派重兵把守,意欲阻擋紅二十六師南下。
為了掃清紅軍南下路上的障礙,紅二十六師決定先拿下豐樂鎮。紅二十六師出動全師所有能參加戰鬥的力量,調兵千餘人,在鍾北赤衛隊的配合下,浩浩蕩蕩攻打豐樂鎮。紅軍有了攻打豐樂鎮的經驗,地形熟悉,很快搶占了周邊有利地形和制高點。敵團防區團總是第一次戰鬥中釋放的俘虜呂玉衡,對紅軍作戰方式、方法及部隊編制比較熟悉,對雙方戰鬥力量懸殊有自知自明。紅二十六師邊攻城邊攻心,宣傳紅軍優待俘虜政策,呼喊曾經被俘人員姓名,瓦解守敵意志。守敵200多人仗著堅固的工事負隅頑抗,紅二十六師瞅準機會,將敵團防隊長擊傷,從四面八方圍攻豐樂鎮,喊殺聲不絕於耳,嚇得守敵龜縮於城內,連槍都不敢放了。在我軍浩大的攻勢下,團防區團總呂玉衡於深夜領隊逃跑。豐樂第二次回到紅軍手裡。

四打豐樂河

1932年1月9日,鄂豫邊區特委派尉士筠、楊世元、杜亞良、馬三光、余益庵等到鍾北指導工作,成立鍾北一區蘇維埃政府,同時成立鍾北游擊隊,隊長劉道宏,指導員李振國,有槍30餘支。
為了擴大新區影響,3月,紅二十六師決定再次攻打豐樂鎮。此時,湘鄂西已經取得了第三次反“圍剿”的勝利。國民黨一方面調集10個團兵力,駐守襄北;另一方面,指派熟悉軍務的長官,掌握地方政權,以適應與紅軍作戰的需要。國民黨第十軍軍長、湘鄂川邊“清鄉督辦”及“豫鄂皖三省剿共總司令部”左路軍副司令官兼總指揮徐源泉,派遣副官兼軍械處處長嚴祥雯充任鍾祥縣縣長。
此時,紅二十六師攻打豐樂,有鍾北游擊隊50多人配合參戰。豐樂團防由叛徒許清讓指揮,他心裡非常清楚,一旦落入紅軍手中,紅軍是絕對不會輕易放過他的。同時,他也十分清楚攻堅戰不是紅軍的長處,紅軍攻城武器裝備差,補給少,不會硬拼,也不會攻很長時間。因此,他命令防守嚴密,在防區外圍修築一道鐵絲網,並重新配置炮樓火力,與鐵絲網相互配合,阻礙紅軍進攻,給紅軍進攻增加了很大的難度。
另外,有縣保全團一個中隊,百餘名裝備精良荷槍實彈的士兵由團副周先甲率領,奉死命駐守豐樂。
紅軍夜半發起進攻,猛攻北門,激戰兩天未攻下。打不贏就走。紅二十六師審時度勢,決定撤退,不做無所謂的犧牲和消耗。第三天上午,紅軍撤出戰鬥,沿豐樂河東岸撤退,駐防五里開外的觀山寺。
豐樂團防許清讓見此情景,聯絡地主民團追擊紅軍。紅軍設伏祖師廟,以逸待勞,利用工事擊潰來犯之敵,斃傷豐樂團防、地主民團武裝數十人。許清讓灰溜溜地帶著人馬逃跑了。
紅軍攻打豐樂鎮的訊息傳到鍾祥,國民黨鍾祥縣縣長嚴祥雯到鍾祥接管縣印才兩天。他好大喜功,聽說紅軍久攻不下小小的豐樂鎮,以為紅軍不堪一擊,當即率兵出征“剿共”,揚言要在豐樂與紅軍決一雌雄。
紅軍將計就計,在觀山寺一帶擺開戰場。觀山寺一帶山不是很高,但山勢陡峭,蜿蜒起伏,連綿不斷。這裡林密草長,適宜打伏擊。紅軍利用大路兩邊的有利地形伏擊敵人。紅軍騎兵連120多人,隱蔽在八里畈。正當敵人馬不停蹄,風塵僕僕地進入紅軍伏擊圈後,紅軍和地方游擊隊兩面夾擊,騎兵隊趁勢迎頭衝殺,打得敵人措手不及,狼狽不堪,抱頭鼠竄。縣長嚴祥雯和團防兵數百人,還沒明白是怎么回事,就成了紅軍的俘虜。此役,紅軍繳槍百餘支,活捉敵縣長,繳獲其它物資不計其數,紅軍威名傳遍鍾祥,國民黨軍隊聞風喪膽。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