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支
中國紅血藍鴿目前屬於瀕臨滅絕,只有極少數實力幸運鴿友才擁有真正中國紅血藍鴿。在上世紀鬧饑荒年代中國紅血藍鴿被大批屠殺或者餓死荒野還有自身繁殖率不高,所以到現在中國紅血藍鴿還是處於瀕臨絕種地步。紅血藍有幾個分支,一是“匯牧”,天藍底砂,紅色面砂。二、三、四十年代在在夏門飛漳州或者泉州飛福州激烈比賽中奪冠的血統。二是“彎彎門”,天青底砂。最受人喜愛的是石盤底與石礫底”。前者藍底板泛起細細淡藍色底砂,湛藍乾爽,不含水份。後者底板會裂變成不規則的片片,顏色較深邃,紅血藍的瞳孔特細,內線扣幾乎每羽鴿都有,而且很寬,呈齒輪狀。褐色的稱“赤環”,白色的稱“白環”。紅血藍多半是黑灰殼,雄鴿略帶藍灰,還有純黑的,稱“加令黑本地”,還有“白樸”這詞在福建閩南話意思不是純白而是淺灰色”,上述三個品種純正,但特點是:眼底的虹彩深藍色,兼不規則的紅砂粒,眼志略帶青色光(在強光之下)瞳孔的相關圈,變速甚大。這種鴿子參加競翔比賽,歸巢是直線入舍,從不猶疑,觀望,烈日當頭賽無不克,飛無不勝。快速穩健,迭建奇功的好選手。紅血藍體形較小,俗稱“燕種”。雄鴿約300克,雌鴿只有250克。體型勻稱,翅膀特長。據台灣《翅膀與飛翔》一書摘錄國外評價紅血藍神奇的翅膀時說,紅血藍的翅膀立翼羽,特別自第六根開始比副翼羽長五分之一,“羽軸非常柔軔,強勁有力”,“主翼羽最後四根岔隙頗大而摺疊起來成一線,在空中鼓動空氣,輕而易舉,再加上它那拉成三十度的臂骨充分快速飛翔,在空中真像流星一般“喘喘”前進,只要一鴿放飛,群鴿為之失色,雖然群鴿奮飛跟隨,但不到三十秒種,只見群鴿落後,紅血藍一鴿當先。
特點
中國紅血藍鴿的特點:速度、高翔、翻飛、夜遊、戀巢性強、爆發力強、機警聰明、堅強而不屈等...中國紅血藍鴿飛翔時直線上升,高的幾乎看不到。降落時鏇轉翻飛,滾動直下。月黑深夜也能飛歸,具有極強的夜翔能力,幼鴿容易開家,經過訓練中國紅血藍鴿抓到別處飼養再久也能飛歸老家。
中國紅血藍鴿屬於瀕臨滅絕鴿子,現在只有少數福建與台灣幾位實力幸運鴿主才有,目前網上出現很多假冒的中國紅血藍鴿地區有貴州、雲南、四川、天津、山東、廣西為多數其它地區少數,一般是四川大紅砂、雲南通海鴿、粉灰鴿、雲南斑子鴿、白鴿冒充紅血藍鴿白樸等...請廣大鴿友務必小心。。。
中國紅血藍鴿至今依然是短程飛翔的英雄,距離越短優勢越大,它的速度依然是當今賽鴿級別。中國紅血藍鴿是盤鏇高飛入雲,在群鴿合飛的時候,只見點點黑影在天移動,最好持用高級特大望遠鏡觀看,疾也拍翔,只一會功夫,它就飛離隊伍,一鴿當先。李文對中國紅血藍說過一句話:「它是一隻中國的飛鼠,神出鬼沒。無論如何配育,其虹彩很難變色。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曾從船上放出200隻比利時賀姆傳書名種鴿飛向陸地,空距離280海里,在風雨濃霧中飛翔,沒有一隻飛返。同時在黑暗和暴風雨中放60隻信鴿飛翔,損失了48隻,返航的只有12隻,飛了6小時50分鐘,都是中國紅血蘭眼鴿和戴笠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又一次力壓群雄。參加這次比賽的,有美國海軍訓練的一批賀姆傳書鴿的AvtdwaptReezim系(德國名系鴿),有日本的合西系、松風系,以及比利時、德國和丹麥的名系賽鴿,還有阿拉伯名大馬士革系,中國的紅血藍和戴笠鴿也在其中。在一次黑夜飛航中,距離燈塔十海里以外釋放,其它名系紛紛落海犧牲,只有紅血藍直線飛白燈塔,在燈塔上寄宿一宵之後,翌日歸巢。從此,美國海軍對中國的紅血藍眼鴿格外器重。專家們認為中國紅白藍眼鴿的眼睛充滿著神秘色彩,可能發揮天賦紅外線的功能。
中國紅血藍與其他的鴿鳥品種回然不同,有獨特的眼色,美麗軒昂的胴體,壯健的胸膊,強有力的翅膀,它又有一個別名叫「美麗的天藍鴿」.用來紀念它那雙紫紅色襯天青的大眼睛,灰黑色瞳仁睜著你有喘喘迫人的感覺,十九世紀初期,美國、比利時、英國(德國人很早就賞識它)、法國……還不知道紅色藍的大名,尤其美國鴿鳥界不大重視紅血藍的鴿子。後來由香港鴿界何恩寧博士、鄭培保醫生……所豢養的紅血藍鴿,引進到美國大陸,才慢慢有了認識,就是福建省叫的「天藍眼」.自香港鴿會的文獻提供。並曾攜鴿前來台灣展示名鴿。
最初創造夜間用鴿傳書及日間競翔是一位法國人布朗(Brown)所飼養的中國紅血藍鴿種,時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那年的9月13日,500公里里程某地起飛回巢,壓倒群雄,奪獲二千餘選手鴿的冠軍,立即使世界鴿界注目不已!
李文在鴿譜(Encyclo.ofPigeon)一書中曾提及香港何恩寧博士告訴他許多有關紅血藍品種的神奇可歌可泣的故事,中國人提起紅血藍鴿莫不豎高大姆指,連聲「要得」!如在250公里飛程內的選手競翔,裡面有紅血監鴿參加,其他的選手鴿定當讓賢,只有比利時賀姆賽鴿才是它的敵手,英法德日的鴿種,都不在紅血藍的眼內。
中國紅血藍鴿是福建也是中國乃至世界的超級名鴿,曾是國血鴿之中唯一站在世界信鴿歷史最高舞台的驕傲。我相信在不久將來某一天,中國紅血藍鴿會再次震驚世界賽鴿舞台,奪回賽鴿界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