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紅色產業近幾年的超常規發展,產業發展的有關政策及對策研究已顯得尤為重要。其中包含了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政府在紅色產業的發展中強化巨觀調控職能,包括組織領導,建立政府政策扶持體系,建立合理規範的市場競爭環境,引導龍頭企業之間通過產權重組、入股參股等方式開展資本運作,走產業專業化發展的道路,避免龍頭企業之間在同一地域搞重複建設,造成社會資源的閒置和浪費。二是龍頭企業如何創新機制,實現制度創新、管理體制創新、技術創新,實施產業的多元化經營,不斷引進新技術,利用新科技,創新產品,努力開拓國內外市場,以大市場帶動紅色產業進一步向規模化方向發展,把產業做大、做好;在紅色產業的發展中,建立國家、企業、農民利益多贏的新格局,通過利益機制,形成紅色產業的良好運行紐帶等等。通過這些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及具體動作實施,推動紅色產業的大發展。概括起來說,就是建立“一個運行機制、三個突破”的產業發展模式。
一個運行機制:政府巨觀調控下的以企業經營方式開啟紅色產業發展道路的一種運行機制。
三個突破:
1、以“基地滾動”,並在基地建設中建立各方利益多贏的發展格局。
依靠龍頭企業帶動,以龍頭企業種植生產基地滾動發展的方式來發展紅色產業。要把紅色產業種植生產基地變成龍頭企業生產的“第一車間”,保證穩定可靠的原料來源。同時要求,在基地滾動建設中:(1)構建種植業田間管理、適用生產技術的研製、推廣體系。(2)在組織創新上,以利益機制構建起龍頭企業與農戶之間緊密的協作關係,探求多種形式的發展與聯合,實現企業與農戶利益的雙贏。
2、通過資本運營,樹立品牌優勢、規模優勢。
通過資本運營,整合現有的生產能力,使生產進一步走向集中,避免同域內龍頭企業之間的不合理競爭引發價格大戰,爭奪原料,惡意低價傾銷等行為的發生。A、通過資本運營,使生產能力得以集中,形成規模優勢,占領國內外大市場。B、通過資本運營,龍頭企業之間建立統一的經濟聯合體,並形成一個統一的品牌,以統一的品牌促進聯合體的發展。最終以規模和品牌優勢推動紅色產業大發展。
3、通過科技創新,大力發展紅色產業精深加工業,壯大產業群,形成多元化的產品系列,推動紅色產業升級,並以此開拓國內外大市場。
一、以企業經營方式開啟紅色產業發展的“機制調整”思路是紅色產業發展的根本途徑。
“政府搭好台,企業唱大戲”,這將是紅色產業運作的基本主旋律。
二、紅色產業發展的主要政策
(一)確立產業發展政策應遵循的幾項原則
1、突出對龍頭企業的“扶優、扶強”
在產業發展政策上,要突出對產業龍頭企業的“扶優、扶強”,制定各項優惠政策予以扶持。對龍頭企業的技術創新、科技領先提出更高的標準,要避免以往出現過的產業發展上的簡單的低水平重複建設造成的資源大戰,價格大戰,避免社會財富的浪費。
2、要與中央西部大開發的產業政策相適應
3、適應新疆綠洲經濟發展的需要,符合自治區農村經濟發展大局。
要結合綠洲經濟的特點,選擇紅色產業的最佳適宜區,科學合理進行產業布局,避免盲目鋪攤子,追求規模擴大,破壞區域生態平衡的不明智行為。最後,要建立一種國家、集體、企業、農戶利益多贏的產業經營模式和格局。
(二)紅色產業發展的政策選擇
1、產業技術政策
(1)確定紅色產業發展的基本思路,採取“利益牽動、兩頭入手、整合中間”的技術運作方式。
紅色產業發展思路應該是:要以建立產業化組織機制為重點,以對龍頭企業的“扶優、扶強”為基本政策,以科技為手段,突出抓好產業發展的更新升級,建立資本運營和利益激勵機制,形成由龍頭企業和基地農戶的經濟利益共同體,將產前、產中、產後各環節連結整合成一個完整的紅色產業鏈,通過規模化、集約化的生產經營,壯大產業群,帶動廣大農戶,實現實業增效,企業增利,農民增收,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在具體運作上,紅色產業要形成一個工廠化經營的整體,“利益牽動、兩頭入手、整合中間”的方式十分值得研究和推廣。
“兩頭入手”就是要解決好紅色產業生產的原料和市場問題,分別從銷售市場和原料市場入手,一頭抓銷售市場的開拓,一頭抓原料供應基地建設。
“整合中間”是指“以效益為中心,以資本為紐帶”,鼓勵龍頭企業通過兼併、收購、重組等資本經營方式迅速獲得相當一部分成熟的生產能力,這是現代企業實現低成本擴張的最佳途徑,也是資源進行市場配置的最佳組合方式。對已形成的生產能力同時輔以投入、改擴建,形成新的生產能力,形成規模化、集約化和一體化的大型產業群體,實現產業的超常規高速發展,搶占國內外市場的先手。
(2)技術研究與開發政策
A、儘快合理制定紅色產業發展布局
B、針對紅色產業發展中的技術“瓶頸”,建立健全技術服務體系,對紅色產業發展予以技術支持
2、投融資政策
在政府保證優先安排紅色產業發展所需的基本建設投資外,在投融資政策方面要把握好以下幾個環節。
(1)財政支持政策。財政支持應包括公共財政政策、財政支農政策和財政轉移支付政策。
(2)繼續發揮企業集團的投資主體地位
(3)以利益牽動,建立多元化的投資體系
(4)農業產業投資基金融資
從已開發國家經驗和我國資本市場發展趨勢來看,產業投資基金將會成為基金中的重要品種。據了解,產業投資基金管理辦法已由有關部門草擬。建立和發展產業投資基金,對於促進農業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結合,以及促進經濟發展都有重要作用。考慮到中國的現狀,在批准設立產業投資基金時極有可能優先考慮設立農業產業化投資基金。因此,可以考慮設立紅色產業投資基金,以封閉式基金為設立形式,投資對象為以紅色產業龍頭企業為主,證券投資為輔。投資對象要具有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經濟效益好、有發展潛力等條件。這樣,將會為紅色產業開闢新的投融資渠道。
(5)企業上市融資
(6)國際資本市場融資
從外省區引進外資的經驗看,引進外資,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要有新思路。近幾年國際資本流動的趨勢是:一改過去的直接投資方式,全球直接投資一半以上是以跨國公司併購的形式展開的;二是要把產業做大,國際跨國公司的資金都是和技術捆在一起的,關鍵是要把紅色產業做大,才能引起國際產業資本的投資欲望;三是進一步努力改善投資環境。
3、價格政策
在隨行就市的前提下,通過企業市場開拓和加強經營管理,制定原料產品的保護收購價格,達到合理的價格政策。首先是要保證生產者的收入要高於從事其他農業勞動者的收入這一基本前提,這發展紅色產業必須要求做到的,否則發展將無從談起。二是利用價格進行紅色產業結構調整,隨著產業向縱深發展,以市場為導向,按照生產發展需要和市場需求的變化,適時調整價格政策。三是在紅色產業處於快速發展的激烈競爭階段,應加強市場監督力度,建立一套價格秩序,制定行業自律限價。其目的主要是制止企業間的不正當競爭,防止資源大戰引發價格大戰。
4、人才政策
要把紅色產業做大,成為國際性的大產業,在變幻莫測的市場競爭中不斷進取,就必須擁有大量的高素質的人才。應當採取“內部培訓,外出學習,請人進來”等多種方式進行人才的培育和開發。要注意採取各種優惠措施,以感情和事業留住人才,防止“孔雀東南飛”。可以考慮成立紅色產業科技人才資源庫,重視人才資源的開發,為紅色產業的長遠發展進行人才的發掘和人才資源的儲備。結合新疆實際,制定人才引進政策,通過利益分配傾斜政策,引進外地科技人才、管理人才,通過技術入股、定期服務、承包經營等多種形式進入紅色產業發展領域,實行“戶口不遷,身份保留,來去自由”。同時,還應培養和選拔當地優秀人才,高薪、高福利待遇聘用,並通過法律形式使其權利和責任得到統一,發揮人才在紅色產業發展中的特殊作用。
再有,從國內一些知名企業人才政策經驗看,“不求所有,所在,只求所用”,善於注重外力、公共關係、特別是各種社會力量(外部資源)的利用,實施“借腦”工程不失為人才政策的上策。從企業家的角度講,每一個企業都應清醒地認識到各個環節專家的力量,要重視專家特有價值,這種高價值資源,就是對強勢企業而言,也不是都十分充分。因為這些專家的特性是更專業化,他們存在於社會中,是公共資源,誰能爭取到,誰就能獲得更多的競爭優勢。我們已進入一個專家治國、專家治企的歷史時期,這一時期企業家應該明白,經理人的職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調動各種資源為企業創造競爭優勢,在知識經濟的概念下,人才資源優勢是重中之重。
三、紅色產業運作的措施及建議
(一)政府巨觀組織及調控方面
1、轉變觀念,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管理
充分認識發展紅色產業的重要性,各級黨政部門要切實加強對紅色產業發展的組織領導,營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一是儘快制定和分布發展紅色產業的有關政策規定;二是在項目審批、征占土地、物資供應、產品購銷、交通運輸、稅收等方面實行優惠和傾斜;三是積極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成份,積極發展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混合經濟形式,放手支持非公有制民營企業的發展,以“扶優、扶強”的原則確立這些企業集團在紅色產業發展中的主導地位;四是大張旗鼓,大造聲勢,把產業做大,爭取儘快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支持,納入國家西部大開發的投入規劃和建設計畫;五是學習借鑑外省實施農業產業化項目推行的“五個一”領導方法,即“一個產業、一個規劃、一個班子、一個政策、一套實施方案”,把扶持發展紅色產業的具體舉措落到實處。
2、儘快制定紅色產業農業區劃及產業發展規劃和實施細則,按農業區劃原則發展專業化、規模化生產。
3、創建良好的產業市場競爭環境,實現資源的良性市場配置。加強紅色產業市場監管,限制過度及不正當競爭。
紅色產業的發展,從一開始應該把規範競爭,採取限制過度和不正當競爭政策放在突出的位置來抓。這些政策應包括①建立規範的價格秩序。可以採取的主要舉措有:價格補貼和限制產品最低價格,通過援助和減少“退出壁壘”,使衰退企業有組織有步驟地從本產業轉移出去;通過推動技術進步,使產品更新換代,擴大市場需求等。②建立價格競爭的正常秩序。產品的過渡改型更新、過多的廣告宣傳等均屬過度的非價格競爭,其結果同樣導致資源的大量浪費。應當採取推進產品的標準化、系列化和通用化,實施專利法、商標法、廣告法等措施加以規範。
4、應對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以及加入WTO,建立起紅色產業的政府扶持體系。
要參考日本等國在入世後對農業靈活的政策保護策略,建立起政府扶持體系。可以考慮:(1)參考國外的做法,對農產品價格的“明補”為“暗補”。即對紅色產業原始種植產品不予價格補貼,但對其深加工產品予以價格補貼。這樣,一方面扶持紅色產業發展,另一方面,調節產業發展方向,向精深加工領域進軍。(2)對紅色產業予以專業化低息(貼息)貸款支持。(3)採取技術誘導,科技示範等形式,開設紅色產業“高新技術示範園區”,引導帶動紅色產業發展。(4)組建紅色產業“價格風險調節基金”。即針對紅色產業價格波動給企業和農戶利益帶來的風險,從紅色產業龍頭企業的產品出售中提取5%左右的價格風險基金,政府財政拿出相應的配套資金(1:1)捆在一起,共同組建起“價格風險調節基金”。由專門機構予以管理,專款專用,以“紅”養“紅”,用於紅色產業產品價格波動時對龍頭企業予以補償,減輕紅色產業產品周期性價格波動的衝擊。
5、實行組織管理體制創新,發展區域融合型經濟
過去,我們有些優勢產業沒有做大,有很多是受到了行政隸屬關係的制約,和重複建設有關。因此,從促進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來講,行政區域的觀念要淡化,區域經濟的意識要強化。這樣做,可以減少重複建設,避免投資浪費,大大降低產業發展成本。突破以往的行政區域限制,實行組織管理體制創新,建立紅色產業的融合型經濟發展模式,要注意解決好以下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各級地方政府組織要有開放的意識,要從紅色產業發展的大局出發,不能過於追求區域行政管理許可權和部門、地方利益。二是發展融合型經濟要著力從以往的領導撮合、力量型聯合向利益型融合轉變,找到實現利益融合的切入點和突破口。
(二)龍頭企業方面:建立創新機制,在紅色產業發展中應採取的一些戰略舉措。
1、選準基地,以創新意識構建產業基地,建立工農雙贏格局。
由加工、銷售龍頭企業牽頭,靠利益機制,形成“公司+基地+農戶”的經濟利益共同體是原料基地建設的關鍵,也是多贏格局形成的基礎。另外,要有新的創新意識。首先是土地使用制度上有所創新。解決土地規模經營的基地與分散的土地家庭使用制度的矛盾上,作為全國500家大型民營企業之一的野力集團的“反租倒包”形式十分值得借鑑和推廣。 這一模式在組織結構上是由公司、村集體和農戶三者構成。在基本運作方式上,以野力集團為龍頭,從村集體以十年期限租賃耕地。公司負責資金、投入、改良土壤、苗種引進、生產技術管理、植保防疫、產品收購和加工;村集體負責為葡萄生產基地打水井,通電和修路等基礎設施建設;農戶提供勞動力,進行日常管理,公司將葡萄種植分成28個環節,按畝反包給農戶,依用工量和葡萄的產量付酬。三方通過契約關係組成利益共同體。野力集團利用“反租倒包”將農業變成企業的“第一車間”,將農民變成“工人”,然後把“第一車間”與加工、銷售等全過程實行嚴格的專業化分工和企業化管理,避免了簡單契約關係鬆散聯合形式下,交易成本高、利益流失大的矛盾,較好地解決了葡萄原料供給不穩定、質量無法保證的問題。這種模式:①創造性地解決了土地使用權的分散化與土地規模經營的矛盾,實現了農村土地使用制度的創新;②將農業生產過程直接作為工業生產過程中的一個環節納入到企業的生產經營循環體中去,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的產業化和農產品的商品化水平;③龍頭企業在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和銷售之間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不僅保障了企業能夠獲得穩定的優質原料供給,而且真正使農民的利益得到了保證,實現了公司與農民利益的“雙贏”。
2、形成產業產品多元化發展的新格局,化解經營與市場風險。
3、重視科技先導,實現產業升級。
4、商品經營、資本經營與品牌經營。
5、市場建設與信息自動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