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Red-footed booby
體重750-900克,體長638-740毫米。體羽除雙翅帶黑褐外,幾乎全為白色。雌鳥背、腰和尾上覆羽均灰褐而雜有白色 尾羽灰褐而末端白色 下體羽色同雄鳥,為白色。嘴紅或灰藍色,上下嘴緣為鋸齒狀,上嘴先端彎曲。
集群棲息於人煙稀少的海島上。成群飛于海空並俯視海面,一旦發現水中獵物,立即收翅,迅速直插水中捕食,主食魚類。營巢在石灘、灌木叢或小喬木上。每窩產卵1-2枚。卵橢圓形,青白色。
屬國家II級保護鳥類。
紅腳鰹鳥是典型的熱帶海洋鳥類,飛翔能力極強,也善於游泳和潛水,在陸地上行走也很有力。在夜間,它有較強的趨光性,所以有時會被燈光引誘到輪船的甲板上或者島上居民的花園裡。每天清晨便飛到海上覓食,傍晚再飛回棲息地,很有規律,所以漁民不僅可以根據它飛行的方向和集群的場所來尋找魚群的位置,還能在海上迷失航向時,沿著它飛行的路線來確定返航的方向,所以它又被稱為“導航鳥”。
西沙群島上的紅腳鰹鳥
在南中國海的西沙群島,長年飛翔著數萬隻紅腳鰹鳥。西沙群島的東島是我國唯一生活和棲息鰹鳥的地方。
鰹鳥是大型群居性海鳥,世界各大熱帶海洋均有分布。鰹鳥共有6種,包括褐鰹鳥(BrownBooby)、藍臉鰹鳥(WhiteBooby)、紅腳鰹鳥(Red-footedBooby)、藍腳鰹鳥(Blue-footedBooby)、秘魯鰹鳥(PeruvianBooby)和粉嘴鰹鳥(Abbott’sBooby)。
鰹鳥有多種色型。西沙群島的紅腳鰹鳥屬白色型,成鳥體長約為63-74厘米,羽毛潔白無瑕,僅有部分飛羽為黑色。頭部和頸部有黃色光澤,嘴粗壯,長直而尖,近似圓錐形,喙的顏色為淡藍色,嘴基部分為紅色。眼睛為黑色,眼周、臉部和喉部裸露無羽,其中眼周和臉部為淡藍色。翅狹長,尾羽共有14枚,呈楔形,非常適合在海面上凌空掠水。鰹鳥具有發達的腳蹼,使得它們便於水中活動。
紅腳鰹鳥以其鮮紅的腳蹼而聞名。但雛鳥的腳蹼為白色,只有在其長成成鳥後,才會變成鮮紅的腳蹼。其實,鰹鳥的羽毛也會隨其成長而變化。幼鳥羽毛為白色,待出飛前後呈褐色,長成後才又變為白色。
紅腳鰹鳥經常築巢於小喬木上或厚密的灌木叢上,有時在同一棵樹上就有好幾個巢,偶爾也有營巢於岩石上的。它們的巢很大,但非常簡陋,呈平台或盤狀,由一些樹枝、雜草等鋪墊而成,直徑約有70厘米。雄鳥和雌鳥共同營巢,雄鳥主要負責材料的搬運,雌鳥則主要負責建設。紅腳鰹鳥從配對開始到營巢成功一般需要持續1-3周不等,有時為了節約時間和體力,它們也會選擇利用舊巢產卵。在西沙群島的東島有大片“白避霜花”(俗稱“抗風桐”),供鰹鳥營巢棲息和生育。這也是西沙目前唯一適合鰹鳥生存的島嶼。
紅腳鰹鳥在熱帶太平洋和印度洋區域的海岸和海島上繁殖,時間因地區不同而有異,常常從3月開始,一直到6-7月才結束。它們經常成群在樹上營巢,每巢產1枚卵,偶爾也有產2枚的。卵的大小約為62×41毫米。孵卵由親鳥輪流承擔,孵卵期一般為42-46天。幼鳥出生後90-140天出飛,雛鳥需要經過親鳥前胃中半消化的食物餵養才能長大,接下來的6-8個月它們繼續靠父母的餵養生活,隨後它們會飛到遙遠海域流浪而獨立生活2-3年。
紅腳鰹鳥很少在自己棲息地附近幾千米以內的範圍覓食,它們通常會出現在領地以外10-100千米甚至更遠的地方覓食,但這並不是它們的普適性的行為,如果周圍食源豐富,它們也許更樂於在離棲息地更近的地方覓食,這樣可以為它們節約更多的體力,獵取更多的食物來餵養雛鳥。
鰹鳥的飛翔能力極強,也擅長游泳、潛水以及在陸地上行走。它們以魚類為食,主要包括飛魚和魷魚。它們每日會長時間地在遠離陸地的海面上飛翔、盤旋以尋找食物。鰹鳥飛翔時頸部伸直,腳仰向後方,頭部微微朝下彎,專注地偵察海面魚群活動情況,伺機獵捕。成群飛翔的時候,前後排成縱列,有時略微呈"V"字形,沿著波浪形路線翱翔。如果發現獵物,則從離海面4-8米高處的空中將雙翅向身體收攏,以迅猛的姿態扎入水中,將獵物在水下捕獲,然後再次飛回空中。
西沙群島屬於熱帶海洋性氣候,常年從長江口和珠江口的大陸沿岸海流會南下經過西沙海域;冬夏兩季受季風影響,大量海流也會將其他海域的浮游生物和礦物質帶到這一海域。在這兩股海流的長期影響下,西沙群島海域富集了大量的珊瑚礁,這些珊瑚礁吸引了大量的魚類在此繁殖,據報導西沙群島和中沙群島附近海域飛魚和魷魚資源較為豐富,而紅腳鰹鳥的主要食物為飛魚與烏賊。此外,如前所述,東島上茂密的“白避霜花”成為鰹鳥得天獨厚的棲息地。
其實,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前,西沙的永興島也有大量鰹鳥生存。只是後來人類的開發建設,才使永興島的鰹鳥不復存在。現在,東島生存著大約2-3萬隻紅腳鰹鳥。海軍守島官兵在完成戰備執勤任務的同時,還擔負著保護鰹鳥的責任。他們不僅嚴密防範外來漁民上島獵鳥,還積極協助有關專家對鰹鳥的生存狀態進行調查、研究和加以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