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距離村委會3.5 公里,距離鄉政府18公里。年降水量0毫米,適宜種植等農作物。有耕地54.6畝,其中人均耕地.84畝;有林地12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2戶,有鄉村人口65人,其中男性38人,女性27人。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9人,參合率 100%;在校學生12人,其中小學生9人,中學生3人。其中農業人口65人,勞動力2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0人。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50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養為主。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大力發展經濟果林,小春馬鈴薯。圍繞“美村、安村、強經濟”的要求,突出特色闖市場,依靠科技增效益,並決心把自然村建設成和諧安定、文明富裕、生機勃勃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電、路"二通"。全村有18戶飲用井水,有12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 (占農戶總數的100%)。有12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 %和92%);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戶(分別占總數的50%和50%)。該村到鄉鎮道路為 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67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8公里。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王家山國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大橋中學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4公里,距離中學18公里。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人畜混居的農戶10戶,占農戶總數的81%。該村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通過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加快村道交通、水利設施、生產生活等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公益事業的建設,以增強農業後勁,提升村容村貌品位。
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54.6畝(其中:田0畝,地54.6畝),人均耕地.84畝,主要種植玉米、馬鈴薯等作物;擁 有林地12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5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5畝。到2008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7畝。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5.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2萬元,占總收入的38%;畜牧業收入2.4萬元,占總收入的4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5頭,肉牛0頭,肉羊0頭);第二、三產業收入0.8萬元,占總收入的15%;工資性收入0.5萬元,占總收入的9%。農民人均純收入1735元,農民收入以種養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人,在省內務工6人。該村大力發展種植業、養殖業,圍繞增收調結構,突出特色闖市場,依靠科技增效益,不斷提高生產產品數量和質量,向商品化市場邁進,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致富奔康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