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石鄉[吉林省敦化市紅石鄉]

紅石鄉[吉林省敦化市紅石鄉]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紅石鄉位於敦化市區西南部8公里處,東牟山腳下,201國道、鶴大高速橫穿鄉境,是長白山旅遊熱線的必經之路。總幅員面積187平方公里,轄12個行政村,19個自然屯。屬民族鄉鎮。現有2758戶,10548口人,其中朝鮮族347戶,1518口人,少數民族人口比例為14.4%。總耕地面積為3645公頃,其中旱田3300公頃,水田345公頃。轄區內有駐紅國營林場、鹿場。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交通便利等優勢。

概況

紅石鄉位於敦化市西南部。轄一心、鄭家、中成、臨江東、紅石、臨江西、青溝子、大崗、金崗、尚日、西黃泥河、大興川12個行政村。鎮政府駐臨江東村,距市區15千米。201國道過境。境內有紅石鹿場、紅石林場、紅石鄉林場。

沿革

“紅石”以駐屯而得名,其屯名稱是因屯西3華里處有一石砬子,石砬子岩石呈紅褐色故民眾稱為紅石砬子屯

鄉境清初為禁墾圍場,清道光20年(1840年)逐漸開發,民國初期各地有零散住戶

1956年建鄉

1962年改公社

1983年改鄉

1996年,面積173平方千米,人口1.1萬人,鄉政府駐紅石,轄一心、中成、小鄭家、鄭家南、鄭家北、新鮮、大崗、臨江西、臨江東、西崗、紅石、開發青溝子、西黃泥河、金崗、尚日、大興川17個行政村

經濟發展

紅石鄉 紅石鄉

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20字方針,紅石鄉黨委、政府緊緊圍繞鄉情特點,依託資源優勢,突出區域指導,最佳化生產要素配置,確立了六項特色產業的發展格局,實現了農村經濟較快增長。2006年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實現10.322萬元,二、三產業產值實現5505萬元,利潤3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4.000元,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 農業產業化。一是畜牧業。黃牛發展突破8500頭,羊2000隻,生豬3000頭,黃牛逐步實施圈舍飼養;二是蔬菜業達到400公頃,其中元蔥120公頃,在綠色無公害蔬菜上做文章;三是特產業。食用菌突破180萬袋,柞蠶滿負荷放養50把,

以貝母為主的中藥材種植達到170公頃;四是優質水稻達到230公頃;五是菸葉40公頃;六是勞務經濟,在外勞務人員達到940人,其中國外205人,國內735人。為積極推進軟環境建設年活動的開展,營造“人人關心軟環境、人人建設軟環境”的大好氛圍,紅石鄉黨委,在全系統範圍認真開展了“我為敦化經濟發展做點啥”主題實踐活動。活動中機關支部組織廣大幹部認真學習了韓興海同志在2008年工作動員會上的講話、市廉政建設大宣教活動方案等內容。活動中作到三個堅持:一是選題與工作相貼近,在學習選題上堅持作到貼近工作,便於幹部吸收理解,指導工作。二是學習與討論相結合,機關支部組織廣大幹部分部門圍繞“國家‘兩會’對農村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為敦化經濟發展能夠做點什麼、如何去做”等問題來展開,討論中,大家踴躍發言,紛紛對討論問題談了各自的觀點,通過討論使廣大幹部對今後工作進一步明確了方向,增強了信心。三是堅持學習和寫心得體會相配合,機關支部組織廣大幹部每人寫心得體會2篇,鞏固了學習的成果。通過本次活動,廣大幹部進一步統一了思想、增強了合力,為紅石鄉軟環境建設水平的提升夯實了基礎。

民營經濟

紅石鄉 紅石鄉

個體私營經濟大戶異軍突起,通寶木業總廠、珍珠岩廠、雪糕棒廠、磚廠、機械製造廠、碎石廠、植物油廠、大米加工廠、紅松果仁加工廠、木製品廠、沙參加工廠等一批民營企業顯示出強勁的發展勢頭。以藍狐、元蔥、沙參為主的農村經紀人隊伍不斷發展壯大,對繁榮農村經濟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敦化市紅石鄉黨委政府積極組織農民大力開展水田方條田改造,提高土地產出率。紅石鄉共有水田面積近400公頃。為了提高土地產出率,3月末,他們組織水田種植戶,雇用三台推土機,加班加點進行方條田改造。由於把以前小池子田埂廢除,增加了水田的有效面積,每個池子的面積最低達到兩畝地,最高達到六、七畝地,不僅有利於灌溉和管理,更有利於大規模機械化作業,使水田產出率達到了最大化。全鄉方條田改造已完成60多公頃。他們計畫利用2008年春秋兩季,改造方條田200公頃。

基層建設

紅石鄉 紅石鄉

紅石鄉現有黨支部總計有17個,其中:農村黨支部12個,全鄉黨員數320人,其中農村黨員246人,女黨員37人,全鄉積極分子136人、其中農村106人、工人6人、其中男102人、女34人。鄉級後備幹部3人、村級後備幹部36人。村級支部建設:全鄉現有11個村部。其中新建村部5個,分別為2004年臨江東村部、臨江西村部、金崗村部,2005年建一心村部、大崗村部、西黃泥河村部,6個新建村部現有5個已經達到設施配置齊全。2006年對大興川村、青溝子村進行了修繕,配齊配全了各項設施。全鄉現有5個村安上了遠程教育設備。

敦化市紅石鄉、安圖縣亮兵鎮正式通過州級衛生鄉鎮驗收,被評為州級衛生鄉鎮。這兩個鄉鎮在創建工作中,不斷加大對衛生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引導和激發農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互助合作建設家園的積極性,進一步改變了街巷道“髒、亂、差”局面,主、巷路面平坦、整潔。綠化、美化、亮化品味不斷提高。這兩個鄉鎮的自來水普及率、衛生廁所普及率、居民衛生知識普及率,農民健康行為形成率及衛生知識知曉率也都達到了考核標準。各飲食服務行業基本達到從業人員持證上崗、經營場所衛生設施齊全、儀器用具清潔、餐飲具按規定進行消毒,為維護居民健康提供了保障。

所轄村屯

紅石鄉 紅石鄉
紅石鄉 紅石鄉
紅石鄉 紅石鄉

尚日村位於敦化市紅石鄉政府說在地西約20公里處,全村現有264戶,923口人,有2個自然屯,村區域面積1070公頃,其中耕地面積420公頃,全村年人均收入3800元。上體村村民利用荒山、草地和空閒地種植木耳取得了很大的經濟效益。2005年種植地栽木耳30戶,40萬袋,收入近80萬元。2006年村民看到地栽木耳賺錢快,收入高,風險小,今年拿出發展到45戶,60萬袋,如果按每袋木耳一量計算,預計全村產乾木耳6萬斤,每斤木耳按20元計算,全村僅地栽木耳收入預計達120萬元,如果每袋木耳成本費用按0.7元計算,全村應扣除費用42萬元,純收入78萬元,這樣大大地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收入,也成為了尚日村農業反戰的一個亮點,下在不少地方的人都到尚日村參觀考察、學習經驗和技術,預計明年地栽木耳在尚日村的戶數還會有大的增加。敦化市紅石鄉西崗村已有二十餘年的養蠶歷史。說起養蠶,該村幾乎人人都是行家。提起養蠶的好處,大家也都一致豎起大拇指。養蠶業是西崗村兩大支柱產業之一,2002年,養蠶業為該村帶來了20多萬元的經濟收入,占全村總收入的1/3。目前,全村共有26戶養蠶戶,占全村總戶數的一半,有蠶25把(每把40公斤)。 養蠶的經濟效益十分可觀,最高歷史記錄每斤蠶的價格高達5元錢。對於農民來說,養蠶在時間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農閒時節,蠶農可以上山養蠶,待到農忙時節,蠶也該下山了,這樣蠶農又變回農民。蠶的銷路很好,每年蠶一下山,不等蠶農張羅,就會有很多外地人及時來到這裡收蠶,不菲的價格著實讓蠶農們獲利頗豐,喜上眉梢。西崗村的農民在養蠶業上吃到了不少的甜頭,但是人們的思想也在逐日提高,人們已經清楚地意識到,由外地商販收蠶,會從中損失大量的利潤,高額的差價充實了外地人的錢包。因此,成立蠶業協會已經迫在眉睫,只有自己擁有一整套產、購、銷體系,才能獲取更多的利潤。據蠶農介紹,一把蠶需要4公頃蠶山,25把蠶就得需要100公頃蠶山,這樣,蠶山就顯得尤為缺乏,許多蠶戶不得不自己種柞樹,這樣無形當中又提高了養蠶的成本。鑒於此,蠶農們在財源滾滾來的同時,必須想方設法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只有形成了產、購、銷一體化的協會組織,才好讓腰包越來越鼓,逐步形成良性循環。敦化市紅石鄉大力引導農民進行水田方條田改造,方便大中型農用機械作業,提高勞動效率。紅石鄉有水田413公頃,地塊小,田埂多,影響了機械作業。 為改變現狀,紅石鄉從今春開始實施水稻方條田改造,將原來不規則的田間池埂子去掉,重新取直整修。在方條田改造過程中,由鄉政府統一制定改造方案和標準,並出台了相應的鼓勵政策。鄉政府承擔大型機械費用的70%,提高了農民改造水田方條田的積極性。另外,鄉農機站和農業技術推廣站還派出專業技術人員深入到田間地頭,進行現場指導,做到施工規範、技術達標。改造過的水田,既方便大型機械作業又增加了田地的有效使用面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