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牡丹鸚鵡

紅牡丹鸚鵡

紅臉牡丹鸚鵡(學名:):體長15厘米,體重29-50克。雄鳥鳥體為鮮綠色,前額和臉部前端為橘紅色;胸部、腹部和尾巴內側覆羽為黃綠色;尾巴大部份綠色;肩部羽毛與後翅尖羽通常為黑色,翅膀內側覆羽和翅膀邊緣帶有點黑色;鳥喙橘紅色,腳爪為灰色,虹膜深棕色。是二態性牡丹鸚鵡。雌鳥的臉呈橘黃色,比雄鳥淺的多,而且翼下覆羽是綠色的。 主要棲息於長滿茂盛植被的草原和草地、次生林區、高約1500米的開闊的森林區;也會定期前往農耕區覓食。在繁殖季它們大多組成15-20隻左右的小群。主要以種子、漿果、水果、植物嫩芽、半熟的農作物和成熟的黍類為食物。該物種分布極為廣泛,遍布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大部分地區,從幾內亞東部到衣索比亞,從南部到安哥拉,從東到坦尚尼亞。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紅臉牡丹鸚鵡 紅臉牡丹鸚鵡

紅臉牡丹鸚鵡體長15厘米,體重29-50克。這種鸚鵡雄鳥鳥體為鮮綠色,前額和臉部前端為橘紅色;胸部、腹部和尾巴內側覆羽為黃綠色;飛羽與彎羽為綠色,尾部上方淺藍色,尾巴大部份綠色;肩部羽毛與後翅尖羽通常為黑色,翅膀內側覆羽和翅膀邊緣帶有點黑色;鳥喙橘紅色,腳爪為灰色,虹膜深棕色。雌鳥的臉呈橘黃色,比雄鳥淺的多,而且翼下覆羽是綠色的。幼鳥和雌鳥的外觀神似,但是身體的羽色不同,臉部局紅的羽毛區域偏黃色;鳥喙帶有黑色。屬於二態性牡丹鸚鵡中的第二個大類。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乾燥林地內,從次沙漠地帶的乾燥草原、熱帶草原林地、岩石地形區、河流旁的林地、棕櫚樹林到農作物區都是常活動的範圍,主要的棲息處都在水源區附近。也會定期前往農耕區覓食。

生活習性

在繁殖季大多組成15-20隻左右的小群,偶爾在農作物成熟的時候會在農耕區聚集好幾百隻的龐大族群,到了晚上它們就會回到棲息的樹木上過夜;平時紅臉牡丹鸚鵡會漫無目的地的到處覓食,遇到水源處就會停下來,等到水源乾涸以後,鳥群就會繼續移動尋找下一個水源,非常依賴水源,一天之中往往要前往水源處好幾次。會在地面上搜尋草類植物的種子,生性相當膽小,警覺性很高,無法接近觀察。天氣冷時會數隻棲於樹枝上緊靠在一起。

有時候農作物成熟時會大批聚集覓食,被當地農民視為害鳥。叫聲雖不大,但是聲音尖銳,常會吵雜,個性十分活潑、愛玩與好奇,家養的品種與主人從小有良好互動並喜愛親近人,有些也會很調皮、捉摸不定,行動很敏捷,一不小心常常會逃脫,可以修剪羽毛防範飛走的可能性。

主要食物為種子、漿果、水果(番石榴和無花果)、植物嫩芽、有時會在地上吃草類種子,也常至農田內吃小米栗及玉米,半熟的農作物和成熟的黍類,或到果園及花園吃葵花子,在許多地區被視為嚴重破壞農作物的害鳥。

分布範圍

原產地:安哥拉、貝寧、蒲隆地、喀麥隆、中非共和國、查德、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象牙海岸、赤道幾內亞、衣索比亞、加彭、加納、幾內亞、肯亞、馬里、尼日、奈及利亞、盧安達、聖多美和普林西比、獅子山、南蘇丹、蘇丹、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多哥、烏干達。

引進:賴比瑞亞。

紅臉牡丹鸚鵡分布圖 紅臉牡丹鸚鵡分布圖

繁殖方式

紅臉牡丹鸚鵡在東非的繁殖季為4月、6月和10月;在烏干達則為2月;在薩伊地區則是在5-10月間的雨季;紅臉牡丹鸚鵡偏好將巢築在白蟻塔中。一次會產下5枚卵,孵化期為24-25天,幼鳥羽毛長成約需50天。

人工豢養紅臉牡丹鸚鵡的繁殖難度很高,繁殖成功很罕見。主要是因為難以滿足其特定的築巢習性,這個物種喜歡挖洞來築巢,巢室需要加熱到約27攝氏度。一位飼養者格蘭特·斯“Grant Scopes”,成功培養了該物種的雛鳥。他用了一個40×20×16英寸的繁殖籠和一個長16英寸的巢箱(籠子的整個寬度)。巢箱分為2個部分。一部分填充泥炭,而另一部分有一層刨花,底部有泥炭。他指出,雌鳥開始挖出泥炭,然後挖到第二個巢室,開始用草和破碎的報紙築巢。雌鳥產下2枚卵。此時,這些紅臉牡丹鸚鵡變得越來越膽小謹慎。他給它們餵了各種各樣的水果,包括蘋果、新鮮的無花果、甜玉米和火棘果。他說,它們只接受唯一的綠色食品是從花園採摘的小雞雜草。他還飼餵了一種優質的種子混合物(包括野生種子混合物)和一些飼養食物,沙礫和墨魚骨。

亞種分化

紅臉牡丹鸚鵡(2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命名者與年代
1紅臉牡丹鸚鵡指名亞種AgapornispullariuspullariusLinnaeus, 1758
2紅臉牡丹鸚鵡烏干達亞種AgapornispullariusugandaeNeumann, 1908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紅臉牡丹鸚鵡在《華盛頓公約》(CITES)的附錄II中列出。 這意味著該物種的國際貿易中受到嚴格管制,並規定了允許貿易國出口的最大鳥類數量。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Ⅱ級保護動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