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概況
國際學院成立於2006年11月。是學校最年輕的學院。國際學院的成立順應了學校在朝區域性國際化大學方向邁進過程中搭建平台、整合資源的發展需求。
成立一年多以來,國際學院以服務東南亞地方社會文化經濟為使命,以培養具有較強的國際視野、良好的個性心理、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過硬的知識才能的國際化人才為培養目標,通過外向型學科和國際化課程的建設以及文化交流、科研合作等項目,廣泛和美國、加拿大、日本、印度、越南、泰國、高棉、寮國等國的高校和教育機構進行交流和聯繫,拓展國際辦學空間,提高國際教育質量,擴大留學生規模,在國際交流與合作、留學生教育等方面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色。
國際學院始終努力整合本土的民族文化和外來的各種先進文明,致力於培養具有高尚、健康、穩定、獨特個性的人才,讓來自世界各地和本國各地區的教師和學生交流互動,形成一個豐富多彩、生動活潑、富於創新的學習和生活社區。
機構設定
從整體上說,國際學院的專業是按照其功能而非學科門類來設立的,因此國際學院的分支機構呈現相對的獨立性和特殊性。具體有:學院辦公室,項目部,留學生服務中心和小語種教研室。各部門的職責範圍如下:學院辦公室負責處理學院內部的行政事務和教學日常管理;項目部負責國際項目的開發和管理;留學生服務中心負責對在我校就讀的留學生提供專業指導、心理諮詢等服務;小語種教研室負責小語種專業建設。
師資情況
國際學院現有專任教師24名,其中副教授3人,講師2人;在讀博士1人,碩士7人,在讀研究生3人。
學生情況
國際學院現有學生343 名。其中全日制在讀中國學生251名,漢語預科留學生83名,非學歷教育長短期漢語培訓留學生9名。
科研情況
國際學院積極鼓勵廣大教師在相關學科領域內、結合教學和工作實際開展科研項目的研究。目前國際學院申報立項的科研項目有:
1、洪波老師和李思紅老師參與的《紅河學院與東南亞國家進行高等教育合作與交流的戰略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一五”規劃《中國雲南邊境民族教育向周邊三國輻射的戰略研究》的子課題)的研究
2、黃薇老師負責的課題:《越南人漢語中介語語料庫系統》(雲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
3.李思紅老師負責的課題:《紅河學院亞洲籍英語學習者身份認同感和語言發展水平的相關性研究》(校級博碩課題)
4、高春燕老師負責的課題:《越南留學生學習漢語國語語音分析》(校級博碩課題)
5、肖麗莉老師負責的課題:《英語聽說能力培養的語用學闡釋》(校級博碩課題)
6、劉春霞老師負責的課題:《“想”和包含“想”的詞語的情態功能研究》(校級博碩課題)
專業設定
國際學院目前開設的本科專業有:對外漢語專業,越南語專業,國際漢語專業和國際商務專業。其中,國際漢語專業和國際商務專業為國際本科專業,主要面向國際留學生。國際學院始終堅持在教學理念、課程設定、教材選用、教學手段等各方面以國際化標準來進行專業建設,如:國際商務專業採用全英文授課;越南語專業採取與越南大學聯合辦學的形式(1+2.5+0.5),保證學生有一年半的時間(包括實習在內)在目的語國家學習;以及在對外漢語專業全面推行境外實習等等。
國際學院作為學校12個學院中的一個教學單位,除了常規的教學、科研、學生、黨務等各項工作之外,還因其功能和工作性質的特殊性開展了以下各方面的工作:
國際學院開展多種類、多層次的留學生教育工作,廣泛招收來自歐美、東南亞、南亞地區國家的國際學生,提供漢語預科和長短期漢語培訓等形式多樣的非學歷教育漢語語言文化課程。課程設定上充分體現漢語語言知識的實用性和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多彩性。
作為雲南省三個具有國家漢辦審核通過的國家漢語水平考試資格的HSK考點之一,國際學院還開展HSK培訓和組織我校留學生及周邊地區和國家的考生的HSK考試工作。
自2005年以來,我校先後在越南老街省高等師範專科學校、越南太原農林大學及高棉皇家金邊大學建立了漢語中心。其中高棉皇家金邊大學漢語中心繫與大理學院、玉溪師範學院合作成立,簡稱DHY漢語中心。國際學院負責我校海外漢語中心的教學運行和管理工作,包括赴各漢語中心工作的教師的選派、教學大綱的制定、日常教學管理等。
海外漢語教師/漢語工作者培訓每年定期舉辦海外漢語教師/漢語工作者培訓班是我校國際漢語推廣的重要舉措之一。該項目旨在通過為期3—4周的漢語教學知識與方法的課程培訓,為學員在國外進行漢語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使其成為推動漢語國際教育的中堅力量及優秀師資。國際學院自成立以來已成功承辦了兩期海外漢語教師/漢語工作者培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