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懷古絕句十首

《懷古絕句十首》(第五十一回) ,薛寶琴常夸自己從小跟隨父親行商,足跡廣,見聞多。這是可信的。不過,說《懷古絕句十首》都是自己所親歷的地方的古蹟則未免是信口編造。李紈關於“關夫子的墳多”的解說只是替她遮羞而已。寶琴對自己幼年經歷的誇耀和懷古詩的總的情調比較低沉是一致的,都曲折地反映出她原先的家庭已經每況愈下了。黛玉笑她“矯揉造作”,可謂一語破的。但是,薛寶琴所詠十絕句,並不拘泥於其有無,而是寄寓自己的感想,因此,其真偽也就不足論了。

詩詞、所在位置

《懷古絕句十首》(《紅樓夢》第五十一回)

赤壁懷古

2.1詩詞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載空舟。

喧闐一炬悲風冷,無限英魂在內游。

2.2注釋

1.赤壁——山名,在今湖北省嘉魚縣東北,長江南岸,岡巒壁立,上鐫“赤壁”二字。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二零八年)孫權與劉備聯軍用火攻大破曹操軍於此。沉埋水不流——言曹軍傷亡重大,折戟沉屍於江中,而江水為之阻塞不流。

2.“徒留”句——戰艦上插幟,上書將帥姓氏,兵敗後,空見船上旗號而已。

3.喧闐——聲音大而雜。一炬——一把火。指三江口周瑜縱火。

交趾懷古

3.1詩詞

銅鑄金鏞振紀綱,聲傳海外播戎羌。

馬援自是功勞大,鐵笛無煩說子房。

3.2注釋

1.交趾——公元前三世紀末,南越趙佗侵占甌貉後所置的郡。公元前一一一年,漢並南越後受漢統治。公元四十年,當地雒民在征側、征貳領導下起而反抗漢朝統治,遭馬援鎮壓。三世紀以後轄境逐漸縮小。公元五八九年廢。

2.“銅鑄”句——金鏞,銅鑄成的大鐘。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曾收

兵器鑄金鐘和銅人。這裡借指馬援建立了戰功。“銅鑄金鏞”,程高本改作“銅柱金城”以切合“交趾”之題,但從寓意說不能改(說詳本詩“備考”),故仍從脂本。程高本改文所依據的史實是:銅柱,東漢光武帝時,交趾郡女子征側、征貳姊妺為反抗漢官吏蘇定的暴虐,起而反抗,得到九真、日南、合浦等郡越人、俚人的群起回響,攻克六十五城,自立為王。建武十八年(公元四二年),劉秀派遣馬援率漢兵八千人合交趾兵共二萬餘人前往鎮壓,擊敗了起義軍,征氏姊妺在作戰中壯烈犧牲。馬援便在交趾立兩根銅柱為標誌,作為漢朝的邊界。金城,西漢始元六年(公元前八一年)所置郡名,轄境相當於今甘肅西南、青海東部一帶。郡之西南為我國少數民族羌族所居。漢光武帝時,羌兵反漢人金城,建武十一年(公元三五年),馬援率軍擊破羌兵,把七千羌人遷徙到三輔。振紀綱,所謂振興國家力量,整頓法紀王綱。

3.海外——古代泛稱漢政權統治區域之外的四鄰為海外。戎羌——羌族又稱西戎。

4.馬援——(公元前14-49)漢將,字文淵,大畜牧主出身,王莽末為漢中太守,後依附割據隴西的隗囂,繼歸東漢光武帝劉秀,參加攻滅隗囂、平定涼州的戰爭。曾於金城擊敗先零羌兵,鎮壓交趾起義。封伏波將軍、新息侯。後進擊西南武陵少數民族時病死軍中。

5.“鐵笛”句——這是連著上一句說的,意思是論勞苦功高當數馬援,有笛曲可征其事跡,用不著去說漢初的張良。有謂張良曾吹笛作楚聲,亂項羽軍心於垓下,此實出好事者附會。馬援鎮壓了交趾後,聞劉尚進擊武陵五溪西南夷軍敗安沒,向劉秀請戰。帝憐其老,馬援說自己尚能披甲上馬,並當場試騎。劉秀稱讚說“矍鑠哉,是翁也!”(精神真好啊,這老頭子!)結果他在南征途中病死,留存其詩《武溪深行》一首,寫武溪毒淫,征途艱險,“鐵笛”所吹之曲即指此。崔豹《古今注》:“《武溪深》,馬援南征時作。門生爰寄生善笛,援作歌以和之。”子房,漢初張良的字。張良為劉邦建立統一的漢帝國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劉邦曾稱讚他說:“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所以舉以比馬援。

鐘山懷古

4.1詩詞

名利何曾伴汝身,無端被詔出凡塵。

牽連大抵難休絕,莫怨他人嘲笑頻。

4.2注釋

1.鐘山——亦稱鍾阜、北山,即今南京市東北的紫金山。宋代張敦頤《六朝事跡編類》:“〔劉宋〕文帝為築室於鐘山西岩下,謂之招隱館。至齊周顒亦於鐘山西立隱舍,休沐(假日)則歸。後顒出為海鹽令,孔稚珪作《北山移文》(移文是官府文書的一種,曉喻對方移風易俗,故名)以譏之。”詩即寫其事。周顒,字彥倫,汝南(今河南汝南縣境)人,《南齊書》中有其傳。考史傳所載,顒曾為剡令、山陰縣令,而未嘗為海鹽縣令,一生仕宦不絕,並沒有隱而復出的事,其立隱舍於鐘山,系在京任職時供假日休憩之用。孔稚珪所作乃寓言體遊戲文章,假設山靈口吻斥責周顒,以諷刺隱士貪圖官祿的虛偽情態,未必都有事實根據。

2.“名利”句——你何嘗存有什麼名利觀念。汝,你。程高本作“女”,二字相通。這句說周顒隱居鐘山,語帶嘲諷。

3.無端——平白無故,也是譏語。被詔——指奉命出為海鹽縣令。出

凡塵——離開隱舍,出來到塵世上做官。

4.牽連——指世俗的種種牽掛、連累。

5.嘲笑頻——歷來嘲笑隱士“身在江海上,心居魏闕之下”者甚多,不獨孔稚珪之譏諷周顒。

淮陰懷古

5.1詩詞

壯士須防惡犬欺,三齊位定蓋棺時。

寄言世俗休輕鄙,一飯之恩死也知。

5.2注釋

1.淮陰——秦代所置的縣,即今江蘇省清江市,故城在其東南。劉邦封韓信為淮陰侯於此。韓信(?-前196),淮陰人,初屬項羽,後歸劉邦,被任為大將,封為齊王,徙為楚王,又降為淮陰侯。在楚漢戰爭中破趙、平齊、擊楚,戰績頗著。但後來他鬧獨立,搞分裂,陰謀叛漢,被呂后所誅。

2.“壯士”句——指韓信年輕貧賤時曾遭淮陰惡少的欺侮,當時,他被迫從人家的褲襠底下鑽過去。

3.“三齊”句——韓信被分封齊王之日,正是決定他最後結局之時。秦亡後項羽將齊地分為膠東、齊、濟北三個諸侯國,故稱三齊。三齊位,指即齊王之位。韓信破趙平齊後向劉邦討價,要求立他為齊國的假王。劉邦大怒,大罵使者。張良急忙踩他的腳,要他對韓信暫時容忍。劉邦馬上改口罵道:“大丈夫要做就做真王,做什麼假王!”立即封韓信為齊王。當時楚漢相持不下,“天下權在韓信”,韓信的向背關係重大,所謂“為漢則漢勝,與楚則楚勝”。齊人蒯通勸他不如割據一方,誰也不依靠,“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否則,“勇略震主者身危”,將來必自取其禍。韓信因受劉邦之封,不願馬上背漢。後來,他伏罪被處死前說:“吾悔不聽蒯通之計。”

4.“寄言”句——韓信早年貧困,品行不端,不事生產,“常從人寄食飲,人多厭之者”,受“胯下之辱”時“一巿人皆笑信以為怯”。這裡叫世俗之人不要小看和鄙視他,是說他日後大有作為,且能受恩知報。

5.“一飯”句——韓信有一次在城下釣魚,一個洗衣婦可憐他飢餓,給他飯吃。後來韓信封王時,召見這個洗衣婦,賜贈千金以報答她的“一飯之恩”。

廣陵懷古

6.1詩詞

蟬噪鴉棲轉眼過,隋堤風景近如何?

只緣占得風流號,惹出紛紛口舌多。

6.2注釋

1.廣陵——古郡、縣名。廣陵郡,隋時先稱揚州,又改為江都郡,治所在今江蘇省揚州巿。隋煬帝(楊廣)大業元年(公元六零五年)三月,調動河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挖通濟渠,自長安直通江都。河渠兩岸堤上種植楊柳,謂之隋堤。又沿渠造離宮四十餘所,江都宮尤為華麗。同年仲秋,楊廣率蕭皇后以下嬪妃、諸王、公主、百官、僧尼、道士、侍從等一、二十萬人大舉出遊江都,水上龍舟樓船相銜二百餘里,挽船壯丁八萬餘人,兩岸騎兵護送,旌旗如林,窮極侈靡,耗盡國力,所過之處百姓遭殃。

2.蟬噪鴉棲——柳樹上多蟬和鴉,藉以說隋堤景物。

3.“隋堤”句——其實就是問當年的繁華歡樂如今是否還在。

4.“只緣”二句——這是說,只因為隋煬帝喜歡遊玩逸樂,得了個“風流”皇帝的稱號,所以才招來了後世紛紛譏貶。確實,荒淫奢侈是隋煬帝的罪過,但開鑿運河在歷史上卻是有功績的。唐代參加過黃巢之亂的詩人皮日休曾寫詩說:“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汴河懷古》)對楊廣的鑑賞,頗有相似之處 。“占得”,程高本作“占盡”,與賓語“風流號”不相稱。

桃葉渡懷古

7.1詩詞

衰草閒花映淺池,桃枝桃葉總分離。

六朝梁棟多如許,小照空懸壁上題。

7.2注釋

1.桃葉渡——在今南京市秦淮河與青溪合流處。桃葉是晉代王獻之的妾,曾渡河與獻之分別,獻之在渡口作《桃葉歌》相贈,桃葉作《團扇歌》以答。後人就叫這渡口為桃葉渡。見《古今樂錄》。

2.“衰草”二句——因人名桃葉,而用花草蕭瑟的秋天桃樹上葉子離開枝條來說人的分別。

3.梁棟——大臣的代稱。王獻之曾為中書令。多如許——多半如此。指難免都會有離別親人的憾恨。

4.“小照”句——意即題著字的壁上空懸著小照,畫像。空懸,徒然地掛著。王獻之曾在壁上題字及作畫事見《晉書·王獻之傳》:“〔獻之〕”嘗書壁為方丈大字,羲之甚以為能,觀者數百人。桓溫嘗使(獻之)書扇,筆誤落,因畫作烏侼牛,甚妙。”

青冢懷古

8.1詩詞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撥盡曲中愁。

漢家制度誠堪笑,樗櫟應慚萬古羞。

8.2注釋

1.“青冢”——王昭君的墓。傳說紛紜,一說在內蒙呼和浩特市南。王昭君,見《警幻仙姑賦》注。清代宋犖《筠廊偶筆》:“墓無草木,遠而望之,冥濛作黛色,故曰青冢。”近人張相文《塞北紀游》所記略同。別有“胡地多白草,昭君冢獨青”之說,當出於附會。

2.黑水——黑河,即今呼和浩特市南之大黑河。《清一統志》:“昭君死,葬黑河岸,朝暮有愁雲怨霧覆冢上。”咽不流——以流水硬咽不流極寫愁怨 。

3.“冰弦”句——傳說昭君出塞,彈琵琶以寄恨。冰弦,一種蠶絲所製成的琵琶弦。杜甫《詠懷古蹟(昭君)》詩:“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彈琵琶事本不屬王嬙是晉代以後的附會。翟顥《通俗編》:“石崇《王明君辭序》云:‘昔公主嫁烏孫,令琵琶馬上作樂,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昭君亦必爾也。’石崇既有此言,後人遂以實之昭君,誤矣!”

4.“漢家”二句——指漢元帝遣王昭君和親事。《西京雜記》中說,漢元帝因後宮女子多,就叫畫工畫了像來,看圖召見。宮人都賄賂畫工,獨王嬙不肯,所以她的像畫得最壞,不得見元帝。後來匈奴來求親,元帝就按圖像選昭君去,臨行前才發現她最美,悔之不及,就把毛延壽等許多畫工都殺了。這個故事並不符合史實(昭君是自願和親的),但流傳很廣,這裡也用了。兩句說,漢元帝的這套辦法實在可笑,如此昏庸的皇帝受到歷來人們的譏刺,他自己也該感到慚愧吧!樗櫟,舊時說它是不成林的樹木,用以喻無用的人。這妄指漢元帝。樗,臭椿。羞,蒙羞,被譏。

馬嵬懷古

9.1詩詞

寂寞脂痕漬汗光,溫柔一旦付東洋。

只因遺得風流跡,此日衣衾尚有香。

9.2注釋

1.馬嵬——馬嵬驛,亦叫馬嵬坡,在長安西百餘里處今陝西省興平縣西,楊貴妃死於此。楊貴妃,小名玉環,幼時養於叔父家。開元二十三年冊封為壽王(玄宗之子李瑁)妃,後被玄宗度為女道士,住太真宮,道號太真。天寶四載冊封為玄宗貴妃,極受寵幸。楊家一門因此顯貴,其宗兄楊國忠為右丞相,三個姐姐封韓、虢、秦三國夫人,權勢炙手可熱。天寶十五載,安祿山叛兵攻破潼關,玄宗倉皇逃往四川,到馬嵬驛,六軍駐馬不進,楊貴妃被迫縊死,卒年三十八歲。

2.“寂寞”句——臉上毫無生氣,脂粉被亮光光的汗水所沾污。寫楊貴妃縊死時的面相。漬,液體黏在東西上。程高本作“積”,誤。從庚辰本。

3.付東洋——付之東流,成空。

4.“只因”二句——傳說中楊貴妃的“風流”事甚多,是泛說。記其遺蹟留香事的,如《新唐書·后妃傳》謂玄宗從四川歸來,過馬嵬,派人備棺改葬,發土,得貴妃之香囊。劉禹錫《馬嵬行》則說:“不見岩畔人,空見凌波襪。……傳看千萬眼,縷緝香不歇。”此外,《楊太真外傳》中尚有貴妃領巾因風吹拂到賀懷智頭幘上而引得一身瑞龍腦香氣事。衣衾,戚序、程高本作“衣裳”,從庚辰本。

蒲東寺懷古

10.1詩詞

小紅骨賤最身輕,私掖偷撈強撮成。

雖被夫人時吊起,已經勾引彼同行。

10.2注釋

1.蒲東寺——唐代元稹《鶯鶯傳》(一名《會真記》)和元代王實甫據此改編的雜劇《西廂記》中所虛構的佛寺名叫普救寺,因在蒲郡之東,所以又稱蒲東寺。故事中張生與崔鶯鶯同寓居寺中而戀愛。

2.小紅——指鶯鶯的婢女紅娘。骨賤、身輕——紅娘是一個不苟同於傳統禮教的女僕,她主動、熱情地幫助張生和鶯鶯,在薛寶琴這樣的貴族小姐看來,不安份的紅娘是所謂骨頭聲得輕賤。“最”,程高本作“一”。

3.“私掖”句——指紅娘為雙方撮合。掖,用手扶著別人的胳膊。

4.“雖被”二句——《西廂記》中“拷紅”一折寫鶯鶯母親鄭氏為逼問私情而拷打紅娘,但為時已晚,張生與鶯鶯早配成了一對。吊起,當為牽合謎底而用,是泛說,劇中只言拷打。勾引,用劇中張生語:“怕夫人拘系,不能勾出來。”

梅花觀懷古

11.1詩詞

不在梅邊在柳邊,箇中誰拾畫蟬娟?

團圓莫憶春香到,一別西風又一年。

11.2注釋

1.梅花觀——明代湯顯祖戲曲《牡丹亭》中寫杜麗娘抑鬱成疾,死葬梅花觀後面梅樹之下,柳夢梅旅居該觀,與麗娘鬼魂相聚,並受託將她軀體救活。後來二人結為夫妻。

2.“不在”句——杜麗娘死前曾自畫肖,像,並在畫上題詩一首:“近睹分明似儼然,遠觀自在若飛仙。他年得傍蟾宮客,不在梅邊在柳邊。”末句中隱柳夢梅名字。

3.箇中——此中。拾畫嬋娟——指柳夢梅在觀中拾得杜麗娘的自畫像。嬋娟,美好的樣子,多形容女子。

4.“團圓”二句——不要去回想春香來到而得團圓的情景,別離以來,西風又起,又過去一年了。春香,杜麗娘的婢女。劇中柳夢梅在外懷念麗娘,有“砧聲又報一年秋”等語。

鑑賞

薛寶琴常夸自己從小跟隨父親行商,足跡廣,見聞多。這是可信的。不過,說《懷古絕句十首》都是自己所親歷的地方的古蹟則未免是信口編造。且不說她北至內蒙呼和浩特、南至交趾是否可能,即如蒲東寺、梅花觀本傳奇作者所虛構,又何從去尋找古蹟呢?李紈關於“關夫子的墳多”的解說只是替她遮羞而已。寶琴對自己幼年經歷的誇耀和懷古詩的總的情調比較低沉是一致的,都曲折地反映出她原先的家庭已經每況愈下了,否則她何至於前來投靠賈府呢?不過,她眼前所過的總還是貴族小姐的奢華生活,她真正悲哀的日子將隨著四大家族的沒落而到來,那時候她還會再一次走得遠遠的,而且將以十分感傷的心情來回憶大觀園的生活。這一點,留待《真真國女兒詩》中去說。薛寶釵挑剔她妺妺做的蒲東寺、梅花觀二首,說是史鑑中無考,“我們也不大懂得”,要她另做兩首,幾句話把寶釵衛道者的臉孔畫得十分維肖。黛玉笑她“矯揉造作”,可謂一語破的。

《懷古絕句》是否真是為了發思古之幽情、制春燈謎兒呢?恐未必。《懷古絕句》不是真正的詠史詩,它對歷史人物、事件的某些鑑賞,並不一定代表作者或小說人物的歷史觀,如果硬從這方面加以論述,將是勉強的。我們把對這些詩的另一種看法也提出來,因為有待進一步討論,所以寫在“備考”里,以供參考。後面的也仿此。

大觀園女兒的哀歌

13.1副題

薛寶琴《懷古絕句十首》謎底試尋

13.2內容

《紅樓夢》問世二百多年,燈謎詩《懷古絕句》的真正“謎底”還沒有被人們所注意到。過去,一些紅學家總認為作者制燈謎而不交代謎底,是換新鮮,“賣關子”,好讓讀者自己去猜。於是,茶餘飯後,各逞智慧型,紛紛曉喻謎底,說這是走馬燈,那是喇叭,這像傀儡,那像馬桶……恨不得把大觀園女兒叫來問個究竟。這樣固然也可以消遣解悶,但對研究本書來說卻沒有多大關係,因為這是“以假作真”。結果,不但搞錯了方向,又把讀者引入了歧途。

我總覺得曹雪芹不至於如此淺薄。小說中之所以寫“大家猜了一回,皆不是的”,就是作者深知一些人有此癖好,而預先告訴他們不必在這上面去花費心思。不交代謎底,也正是因為當作燈謎看,猜對猜錯,對小說來說都是毫無意義的。這些詩,在作為燈謎之外,應該另有真正的有意義的“謎底”。否則,為什麼二十二回中所有的燈謎,連賈政之流都能一猜就中,反而黛玉、湘雲、寶釵等人竟不及紅學家們聰明,紅學家所猜出來的這些謎底,她們竟一個也猜不到呢?可見,說她們都猜不到的,並非是走馬燈之類的東西,而是她們所決不可能猜到的“謎外之謎”。

蔡義江先生在其《紅樓夢詩詞曲賦評註》中也談到了這個問題,他認為曹公在小說中之所以有“大家猜了一回,皆不是”的說辭,也正是針對一些人的癖好而預先告知“不必在這上面去花費心思”,交不交代謎底,猜對猜錯謎底,於小說都是毫無意義的。當然了,蔡義江先生的言下之義,並不是為了就謎語而去說謎語,他的真實意思卻放在了“謎外”,稱“十首絕句就是《紅樓夢》的‘錄鬼簿’”,是大觀園女兒的哀歌。與其說是燈謎,倒不如說是人生之“謎”,十首絕句分別哀詠九個女兒,其一是總說,其餘分別為秦可卿、金釧兒、晴雯、香菱、林黛玉、賈元春、賈迎春、王熙鳳、李紈。

第一首是總說,寫這個仕宦大家族在衰敗過程中死亡累累,恰如赤壁鏊兵中曹家人馬之“一敗塗地”。否則,赤壁之戰可寫的話題盡多,何至於句句說死,寫得如此陰森悽慘?小說不是自傳,曹操與作者同姓也許是巧合,但小說中有作者的家世感慨在,這也是不言而喻的。“無限英魂在內游”,既是下面各首內容的提示,也表示死亡者實際上還不限於寫到的這九個人。

第二首是說賈元春的。頭四個字,脂本一律作“銅鑄金鏞”,這肯定是原文。後人為切合“交趾”“馬援”,改成“銅柱金城”,這樣改,以史實說是改對了,從寓意說是改錯了,因為作者用“金鏞”是為了隱指宮闈。漢代張衡《東京賦》中說“宮懸金鏞”。南齊武帝則置金鐘於景陽宮,令宮人聞鐘聲而起來梳妝。要宮妃黎明即起,就是為了“振紀綱”。總之,首句與元春“冊子”中所說的“榴花開處照宮闈”用意相同。“聲傳海外”句與她所作燈謎中說爆竹如雷,震得人恐妖魔懼一樣,都喻進封貴妃時的煊赫聲勢。馬援正受皇帝的恩遇而忽然病死於遠征途中,這也可以說是“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望家鄉,路遠山高。”但由於元春之死詳情莫知,詩末句的隱義也就難以索解了。

第三首是說李紈的。她青春喪偶,心如“槁木死灰”,外界之事“一概不問不聞”,所以說她不曾為“名利”所系。她後來“被詔出凡塵”,“戴珠冠,披鳳襖”,這完全是因為她兒子賈蘭“爵祿高登”的緣故,並非她自己不願當“稻香老農”。所以說“牽連大抵難休絕”。至於被他人嘲笑,在她的“冊子”中也早有判詞,所謂“枉與他人作笑談”是也。

第四首是說王熙鳳的。“壯士須防惡犬欺”,“惡犬”就是賈璉,眼前他怕鳳姐,將來鳳姐反被他所欺,終至遭休棄回娘家,“哭向金陵事更哀”。脂評曾把二十一回“俏平兒軟語救賈璉”與後半部佚稿中“王熙鳳命強英雄”一回加以對比,嘆息說:“此日阿鳳英氣何如是也?他日之身微運蹇,展眼如何彼耶?人世之變遷如此,光陰倏爾如此!”王熙鳳獨操大權,主持榮國府,協理寧國府,以及包攬外界訴訟、放債等事的“三齊位”,既確“定”於秦可卿“蓋棺”之時,同時,這也正是決“定”她將來下場的時刻。她日後獲罪坐牢,執帚掃雪,被夫所棄,短命而死,(四十三回,尤氏對鳳姐說:“明兒帶了棺材裡使去。”脂批:“此言不假,伏下後文短命。”)正是她自食惡果。對“弄權鐵檻寺”、貪贓害人一節,脂評就指出:“如何消繳,造業者不知,自有知者。”“知其平生之作為,回首對無怪乎其慘痛之態”。蒯通預言過韓信的下場,秦可卿也曾託夢鳳姐要她為自己留後路,他們都是不見棺材不落淚的。詩的後兩句則是說劉老老報她“一飯之恩”。當初劉老老來賈府伸手告貸,雖得了鳳姐二十兩銀子,卻受盡了“輕鄙”,誰料到後來全憑劉老老,才把鳳姐的女兒巧姐從火坑裡給救了出來哩!

第五首是說晴雯的。前兩句是寫歡樂宴遊生活的短暫。怡紅院“粉垣環護,綠柳周垂”,通往柳葉渚還有一條柳堤,正好用“隋堤”作比。寶玉、晴雯“相與共處者,僅五年八月有奇”,所以說“轉眼過”。晴雯的“冊子”中說她是“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誹謗生”。詩的後兩句所說亦即此意。

第六首是說賈迎春的。“衰草閒花映淺池”的景象七十九回中已經寫到:迎春被接出大觀園後,賈寶玉“天天到紫菱洲一帶地方徘徊瞻顧”,“看那岸上蓼花葦葉,池內的翠荇香菱也都搖搖落落,似有追憶故人之態”。寶玉感傷之餘口吟一詩,也是以“池塘一夜秋風冷,吹散芰荷紅玉影”起頭的。“桃枝桃葉”本是同根,恰好喻寶玉與迎春的兄妺關係。詩的後兩句是八十回之後的細節,無從揣測,後半部佚稿中是否會有寶玉空對迎春所遺之小照一類的情節,就不得而知了。

第七首是說香菱的。這個因“釀成乾血之症”而“病入膏肓”的女子,她的“冊子”上所畫的“一方池沼,其中水涸泥乾”的圖景與本詩首句所寫相合。香菱永別故鄉親人,身世寂寞孤淒,這就是第二句所寓的意思。“漢家制度”的“漢”,在這裡是作“漢子”亦即“丈夫”解的。薛蟠為人橫暴,而獨怕“河東獅吼”,被悍婦夏金桂捏在手裡,由她說了算,這樣的家庭關係在古代社會尤其顯得“堪笑”。“呆霸王”是草包,是不成材的“樗櫟”,他連好壞也分不清,屈從金桂,虐待香萎,在作者看來真該永遠蒙羞。

第八首是說秦可卿的。前兩句寫她“淫喪天香樓”,懸樑自盡。“漬汗光”三字狀縊者遺容,想像逼真。書中曾說她“生得裊娜纖巧,行事又溫柔和平”,所以用“溫柔”二字。後兩句說的就是賈寶玉在她房中“神遊太虛境”事。所以庚辰本“衣衾”二字是對的,不應改作“衣裳”。

第九首是說金釧兒的。“身輕骨賤”之語不能認真看作嚴詞譴責,作者是推崇《西廂記》的,所以不會去貶紅娘。因為詩是擬寶琴所作並給大家傳閱的,倘不責備紅娘幾句則有失閨閣小姐身份。就是書中寫金釧兒,也還得說些王夫人“忽見金釧兒行此無恥之事,這是平生最恨的……”一類彷佛是衛道的話。“私掖偷攜”是說金釧兒與賈寶玉私下拉拉扯扯,二十三回、三十回中都曾有描寫。被稱為“寬仁慈厚”的王夫人雖然能一巴掌打得金釧兒“半邊臉火熱”,並逼她走上絕路,但這又怎能改變寶玉對她的親近態度呢?書中寫金釧兒與寶玉的關係是有隱筆的,這從四十三回“不了情暫撮土為香”中寶玉偷偷祭奠她時,見水仙庵洛神像而掉淚,並說洛神原是“曹子建的荒話”,“卻合我的心事”等描寫可以看出。

第十首是說林黛玉的。杜麗娘受傳統禮教約束,婚姻不自由,抑鬱而死,在這一點上與林黛玉很像。小說中黛玉還常常有意無意地引用麗娘的唱詞,可見兩心是相通的。但“畫蟬娟”在這裡卻是脂評所謂的“畫中愛寵”的意思(參見《秋窗風雨夕》鑑賞),亦即成了“鏡中花”、“水中月”的意思,說賈寶玉的願望終於成了“畫餅”。黛玉不能像麗娘那樣死而復生,所以詩的第三句用否定語氣說不能“團圓”。黛玉死於何時,脂評雖無明文,但《葬花吟》中已經作過“讖語”:“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同時,春天又是寶黛曾經以為可以實現美好理想的時節,所謂“三月香巢初壘成”是也。但後來“人去梁空巢已傾”,理想全破滅了。所以“團圓莫憶春香到”句還可能包含這些雙關意在。脂評還說後來瀟湘館“落葉蕭蕭,寒煙漠漠”,如果這是寶玉“對境悼顰兒”時所見的景象,那就恰好與詩的末句相符合了。

大觀園女兒們寫詩制謎,興致勃勃,有說有笑,十分熱鬧。可是誰想到就在這背後,作者已為她們繪下了一幅昏慘慘的圖畫,預示著這一家族無可挽回地走向沒落的命運。從《懷古絕句》中,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出《紅樓夢》一書在寫法上不同於其它小說的特點。戚蓼生說它是“一聲也而兩歌,一手也而兩牘”,“注彼而寫此,目送而手揮”,“淫佚貞靜,悲戚歡愉,不啻雙管之齊下也”。這話是不 錯的。了解這一特點,透過其表面現象和“假語村言”,來看它的真意和實質,這對我們真止讀懂這部古典文學巨著是十分必要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