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報

紅星報

《紅星》報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軍事委員會的機關報。1931年12月11日在江西省瑞金市創刊,一般為4開4版,有時出2版,或6到8版。有時單獨發《號外》。1933年3月,改為32開本油印期刊,同年8月6日恢復原4開鉛印報紙形式,同月,出版《紅星副刊》。1935年8月停刊。在紅軍長征中,《紅星》報是黨中央、中革軍委的唯一報紙,其地位相當於長征中黨中央、中革軍委的機關報,迄今為止發現的當時唯一以公開文字記錄紅軍長征的原始資料,對於研究紅軍長征史,具有無可替代的獨特作用。從70年代末開始,研究人民解放軍軍戰史中,對紅軍長征中的《紅星》報,進行了系統蒐集、整理和研究,張愛萍老將軍生前專門題寫了“長征中的紅星報”七個大字。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紅星報紅星報
《紅星》報是中國工農紅軍軍事委員會最早的機關報,由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出版,1931年12月創刊於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當時由鄧小平同志主編。這份辦得很有特色的黨報先後共有《列寧室》、《軍事常識》、《軍事測驗》、《衛生常識》、《俱樂部》和《紅板》、《鐵錘》、《法廳》等專欄和文藝副刊17個。其中的《列寧室》是指導革命理論學習的,還開展過“戰爭問題”和“巴黎公社問題”討論。《法廳》副刊是宣傳革命的法律知識,報導受軍法處罰的案件,這是我黨我軍最早的法制宣傳。文藝副刊還有《山歌》、《紅軍歌曲》等。《紅星》報在鄧小平同志的努力下,辦得生動活潑,深受紅軍指戰員與人民民眾的歡迎。
在艱苦的戰爭年代,廣大軍民親切地稱《紅星》報為“大無線電台”。
1934年8月1日,毛澤東為《紅星》報親筆題詞:"敵人已經向我們的基本蘇區大舉進攻了。我們無論如何要戰勝這個敵人。我們要用一切堅定性頑強性持久性去戰勝這個敵人。我們這樣做一定能夠最後的戰勝這個敵人。最後的勝利是我們的。英勇奮鬥的紅軍萬歲!"
1934年8月20日,周恩來在《紅星》報上發表文章:《新的形勢與新的勝利》,他在文章說:紅軍必須"時刻準備著全部出動",去同日本帝國主義作戰"。九、十月間將是決定勝負的血戰的重要關鍵"。並暗示中央紅軍準備撤離中央革命根據地。

報刊版面

在瑞金出刊的3年中,辦得豐富多采,通俗生動,被稱為“戰士的良友”,“革命戰爭的一隻有力喇叭”。版面的編排有社論、要聞、專電、訊息、前線通訊、戰績、捷報、國際時事等欄目。

報刊職能

《紅星報》創刊號《《見面話》宣布擔負的使命是“加強紅軍里的一切政治工作(黨的,戰鬥員民眾的,地方工農的),提高紅軍的政治水平線,文化水平線,實現中國共產黨蘇區代表大會的決議,完成使紅軍成為鐵軍的任務”。

組織機構

編輯部三五個人。鄧小平主編,只有一個助手。中央軍委負責人周恩來、紅軍總政治部負責人王稼祥、副主任賀昌等審定重要社論和理論文章。大部分社論出自中央黨政軍領導人之手。署名文章有周恩來、王稼祥賀昌博古洛甫、羅邁、朱德聶榮臻、陳雲、李富春、陳毅、彭德懷等人。毛澤東以子任的筆名寫了總結經驗的重要通訊故事《吉安的占領》。通訊員有包括黨和軍隊的各級領導者羅榮桓、袁國平、彭加倫、羅瑞卿、蕭華、張愛萍向仲華、張際春、舒同等以及連隊幹部和戰士500餘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