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安天台山
天台山區由天台山、鯽魚嶺、九焰山、繞撥頂、黃茅尖、平頭嶺、五峰尖、鵝公嶺等大山組成。天台山風景區內自然生態保護完好,群山連綿,河谷縱橫。主要有天台山、九焰山、艾河、香山湖、對天河、老君山等景區。景區內風景幽雅,五岑六穀,松柏常青。每當春夏之交,映山紅、蘭花漫山遍野,馨香襲人;金秋時節,金菊紅楓,爭奇鬥豔。
天台山素以“佛宗道源,山水靈秀”而著稱,更有“紅色聖山”之譽。天台山是中國佛教八大宗之一的“天台宗” 的起源地。在革命戰爭年代,這裡不僅走出了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等三支紅軍主力部隊,還誕生了秦基偉、陳錫聯、劉昌毅等二百多名將軍,同時劉伯承、鄧小平、徐向前、李先念在這裡戰鬥過。
九焰山
巍峨雄壯的九焰山位於天台山東南,山上林木繁茂,灌木叢生,懸崖峭壁,怪石奇峰;更有千年古兵寨遍布山野,絕對是您尋古探奇的好去處。
艾河谷
溪流淙淙,兩邊峭壁奇石,形成多個峽口和山灣。穿過一峽一灣,會看到不同的風景畫,一會兒是工筆重彩,一會兒潑墨寫意。無限風光美不勝收。
對天河
河谷蜿蜒起伏,古松峭壁,溪流險灘是其主要特色。
香山湖
香山湖位於七里坪七里坪鎮西北3公里處,距縣城26公里,最大蓄水面積達到218萬平方米,平均水深近20米。湖水清澈碧綠,湖岸蜿蜒曲折,群山環抱,山清水秀,風景如畫。湖內有自然形成的多個島嶼,島上林木茂盛,像鑲嵌在水中的綠寶石,島嶼上氣候涼爽,夏季平均氣溫18℃左右,是游泳、避暑勝地。。在湖內泛舟,可以遠眺天台山主峰,青山碧水盡收眼底。
老君山
神秘莫測,老君道觀、石門飛瀑等景點都會讓您留連忘返、樂不思蜀。
天台山因氣勢磅礴,巨岩獨特,風景迷人,贏得了歷代文人墨客的青睞。名戶部尚書耿定向晚年隱居於此地七載,築“天台書院”講學,並著有《耿定向先生全集》和《天台文集》,流傳於世;明末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李贄在天台山著書立說,留下了不少讚美天台山綺麗風光的佳作,其中《宿天台頂》最為著名,至今廣為傳誦;近代愛國主義將領董其武在戎馬生涯中,專程來天台山一游,並命人在絕壁上鑿刻八個大字“復興民族、挽救國家”,頻添了天台山的英雄氣概。
風景這邊獨好,尚有佛道之“仙風”,更有革命偉人之“靈氣”,真可謂“鍾靈毓秀”。景區內現有二、三星級旅遊賓館等配套服務設施,是您旅遊、避暑、瞻仰、度假、會議的理想選擇。
天台夜話
天台山方圓百餘里,是豫東南、鄂東北的名山和著名的風景區。山上有千年的古蹟,有如詩如畫的自然風光,有厚重的人文景觀。據考:早在公元576年的南北朝時期,就是佛教勝地。創始人智顗和尚在淨居寺學佛成功後,年僅38歲,入浙 江天台山住國清寺,立佛教天台宗。於是後人便將浙江國清寺所在的山改為天台山,該僧著述甚豐,佛著先後傳到朝鮮、日本等國。影響特大。故日本佛教天台宗信徒稱智顗為“天台智者大師,跨時代超人——中國的釋迦牟尼”。越過唐朝,至宋朝,國清寺更名為鐵瓦寺,又稱天台寺,佛教天台宗仍在日本流傳。
歷史進至宋朝元祐七年(1092),才辟一條石級小路,從山腳攀登,經“離垢門”,過“息緣門”,至“天門”,達頂台(三門遺蹟尚存)。息緣門旁石壁刻有宋端平年間(1234),民眾在此築寨以避元兵事(石刻已磨糊不清)。山頂較平,面積約360平方米,有座古廟(部分尚存),名鐵瓦寺,亦稱天台寺。廟前有塘,廟下有井,泉水常年流溢不絕,清沏甘甜,名曰“龍池”。原來
大旱之年,山下農民常來此燒香焚紙,許願求雨。另有一洞,貫風有聲,隆隆似雷鳴,名為“風雷洞”。還有“試心石”、“了心關”、“七子台”、“鳴琴處”、“坐忘台”、“告天爐”、“留月岩”、“賓陽壁”、“扶松岩”、“報雲峰”、“止止洞”等10多處景觀。
古代文人墨客,到天台山遊覽甚多,並留有記,詩等傳世之作。明嘉靖進士黃安人耿定向、字在傖。曾任朝廷御史、甘肅巡按、戶部尚書等職。辭官後,隱居天台山下講學,築天台書院。曾作《天台山記》云:“天台山者,楚魏相交之山也。形類台,巧若天造,故名天台山。自界河高柳橋折而向西,從谷口入,可十五里許,至半頭嶺。嶺峻而險,若天塹阻隔人寰者。由嶺行三里許,折而北時許為牛耳岩,萬歸庵。岩北躡蹬,縈蘿而上三里許,有洞高廣可二丈許,深可三丈許。洞前奇石羅列如台、如幾、如獅、如虎,未可殫狀。奇花異木,繽紛葳蕤,若人鳳植然者……自洞下復循前道,仍折而西,緣溪逕入。夾岸林木鮮美,掩映,岩石瑰奇,遞呈異狀。一帶溪流縈迴,潺潺涓涓,如鳴佩擊玉,倏瑞激如飛雪噴珠,倏匯集如碧鑒冰壺,即淵明所記桃花源徑度未之尚已。行
十數里許,至赤城寺,寺在山麓。由寺後山逶迄而上,可六里許至山巔,台故在山巔也。周環皆石,峭立如壁,高可數十仞,上廣可數畝,止一徑可躋。……由台東鳥逕行十數里許為黃楊寨,以岩多黃楊故名(一說黃楊二姓築寨得名)。周回峭墊亦如台,上平曠可田可池,宋端平中全活十數萬眾,計必屯聚於此。西二舍許為老君,三舍許為仙居,四舍許為佛塔,三山鹹瞠乎其後。余嘗謂此山之勝,不徒擅奇一方,即寰中諸名山似不多讓。彼兵亂之秀,生靈憑其險阻礙得以全活者,其麗不億,為民立命之功為尤巨矣!乃其宏美膚功不甚章顯著,則以界在繳;高蹤之足音罕至,而文獻之事缺如故之。……”此遊記概述了天台山迷人景致及其歷史作用.
紅安天台寺
位於湖北省黃岡市紅安縣天台山內,早在1400年前,天台山就有佛教蹤跡, 紅安縣天台山隋唐時就有廟宇建築。“天台山”名源於佛教天台宗。天台宗創立人是中國歷史上名聲顯赫的智者大師,他最初出家得法,潛習心觀的地方就在天台山向北不遠的淨居寺。之後,他又入浙江天台山苦行修練集北方的禪學和南方的義學於一體,創立了中國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天台宗”,他將此山也命名為天台山。同時他又選擇了群峰之巔建了一座寺院,借浙江天台山西北三里地的赤城山之名,命名為“赤城寺”。到了明代,赤城寺更名為天台寺。千餘年來天台山香火繚繞,信士如雲,佛事興隆,只可惜在清末民初戰火中被毀,僅存少數遺蹟。
天台寺恢復重建工作已於2004年4月開始啟動現已初具規模。2006年4月9日,全國首個佛學院藝術班、武昌佛學院藝術班在紅安縣天台寺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