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佛寺[浙江嵊州紅佛寺]

紅佛寺[浙江嵊州紅佛寺]
紅佛寺[浙江嵊州紅佛寺]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紅佛寺是一座深山古剎,始建於明末清初,位於浙江省嵊州市黃澤鎮北,四明山主峰下,是前往四明山的一條主要通脈。

基本信息

浙江嵊州紅佛寺

紅佛寺是一座深山古剎,始建於明末清初,位於浙江省嵊州市黃澤鎮北,四明山主峰下,是前往四明山的一條主要通脈。四明山眾多深山勝景,使得許多熱愛家鄉山山水水的人們捐資出力,修復了大石屋——紅佛寺。現有的紅佛寺,有大雄寶殿三間,面積117平方米:明間供奉釋迦牟尼,為金剛像,高約三米;左右立迦葉、阿難像;次間分別列文殊和普賢菩薩像;釋迦牟尼像背後塑海島觀音像;兩側塑十八羅漢。大雄寶殿左側為迦藍殿,供奉迦藍菩薩;右側為石屋,寬4.2米,深6.2米,外高內低,平均高度2米左右,內供開山始祖恆傳法師座像。

“蒼岩倚天立,覆不如覆屋;玲瓏開窗牖,落落明四月。” 唐代詩人劉長卿的游剡詩,道出了四明山區有石屋之名而彰顯者,莫過於石屋禪院,即今之紅佛寺。紅佛寺後有石洞曰“大石屋”,周圍有將軍石、白龍潭、龍鳳潭、天然石塔等,風景奇絕。“大石屋”可謂巍巍四明山之靈秀神奇處……

從嵊州市縣城出發,經城東經濟開發區,轉道進入至甲青村(嵊州市客運中心2-15路公交)的城郊公交線,再沿進山公路行至四明山腳的華豐村,一路石階直到紅佛寺。沿途風光別致,溪澗與山路時時交錯,景觀與情趣相融,是一個典型的縱深峽谷地帶,紅佛寺就深藏在這高聳險峻的四明山半山腰。紅佛寺位於四明山主峰西端,海拔800多米,距嵊州市區25公里,原名石屋禪院,俗稱大石屋。清道光《嵊縣誌》載:“在縣東四明山,乾隆八年(1744年),僧恆傳自天台來居石岩山中募建,因名石屋禪林,三面倚山,石壁千丈,靈峭幽峻。前為第一樓,西瞰百里外,山水雲物,晦明出沒,變幻不可名狀;山腰有洗心亭,上林莊監生張克昌建。同治元年,寇毀。五年,僧岳中建小樓五間,請紳董勸捐建復。九年,建設大殿。” 大石屋左側近百米高的崖壁上有一個隱隱約約的朱紅色“佛”字題刻,據民國《嵊縣誌》載“此字刻靈筮金區大石屋庵東崖,徑六尺,無題名。”鑒於其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文物部門已將這一摩崖題刻列為文物保護點。早年建禪院時,緣由這一“佛”字,遂定名為紅佛寺。1997年民間集資在原址上重建,碑刻殷紅“紅佛寺”三字。

一、歷經滄桑的人文遺蹟

大石屋禪寺建於明朝。因風景獨好,山高氣涼,是避暑的好地方,吸引了奉化、新昌、餘姚、紹興等地燒香遊客,使寺院逐年擴大。到了乾隆年間,規模擴大到大小殿堂九十九間半,各種佛像一應俱全,僧人一百餘人,常年香火不絕(今瓦礫中挖出石碑為證)。到民國初期因戰亂,僧人無法安居寺院而逐漸冷落,到後來一場大火燒毀了整個寺院,至今保留只有完整的一間石屋。原有院基、石腳、石柱、石牆等仍依稀可見。廢墟中的斷石柱,有汪佰良捐的字樣。從甲青村《汪氏家譜》中查考,汪佰良生於明·景泰年間,距今550多年。

紅佛寺地處四明山腹地小山岙中,古時稱作“月窩”。中秋月夜,浩影金波,方方具見,從山下仰望,月亮猶如藏在山岙之中。寺北邊的石屋也稱“了真洞”,可坐十餘人。這是一塊近20平方米的巨石,底面平如樓板,被旁邊的岩石所擱,形成“洞大如屋,幽不可言”之景,至今完好無損。早年紅佛寺未重修時,去高山一帶的行人或上山砍柴的農民,時常在石屋中遮風避雨。石屋前原有大茶樹,本是鎮寺之寶,上山求神拜佛者視作靈丹妙藥,日長月久,已不復存在,現四周存有眾多小茶樹,仍清香異常。寺前一棵二人合抱的珍稀金錢樹,初夏開花,秋結果,果形如銅錢,內方外圓,一串八錢,甚為奇妙。

紅佛寺[浙江嵊州紅佛寺] 紅佛寺[浙江嵊州紅佛寺]

紅佛寺的右側可通“金鐘寺”。據說“金鐘寺”原是四明山最大的寺院之—,位於紅佛寺的山後,因有隻鎮寺的“大金鐘”而得名 相傳這隻“大金鐘”被四明山第四龍潭的老龍在嬉耍中捲入潭中,寺院遂毀。紅佛寺前的“將軍岩”,也稱“絡馬岩”相傳,每當雲纏霧繞,大雨來臨之際,此岩頂偶爾會有神馬顯現。紫革紅鞍,四蹄蹭踏,如欲騰空,時隱時現。傳說這是四明山的一匹寶馬,常從四明山之東奔跑而來,在高塘的岩石上至今還留有馬蹄印跡。

紅佛寺至黃澤“白塔廟”的卵石蛋路及上山的石台階,為清代黃澤婦人田氏出資所建。據說其夫在上海做菸草生意,是一富翁,後被人謀害,留下巨額資產。田氏—心向佛,認為前世孽債深重,故出巨資修路。

紅佛寺之西有一岩,稱作“鹽峰岩”。據說當年每天能產一小碗岩鹽,《剡錄》中也載有“四明山有岩鹽”。由於岩隙中滲出的滷水量少,經太陽一曬才變成鹽。當年石屋禪院的住持和尚,每天派小和尚取岩鹽。後來,老和尚想多得,派人把岩縫鑿大,結果淡水增多,岩鹽絕跡。紅佛寺東邊的山澗中,清泉淙淙,植被繁茂,物種豐富,體現了典型的生物多樣性,堪稱生物資源重要的遺傳基因庫。有國家級保護動物“東方蠑螈”。形狀像小魚,拇指般大小,身具四肢,尾細長,背黑肚白,肚下有紅色花紋。早年山下遇旱時,農民上山請龍布雨,二人抬著竹轎,眾人敲鑼打鼓。到紅佛寺後,拈香焚燭,跪拜恭請,把這種怪魚當作小龍,請入瓮中,然後坐轎下山,敬迎回村,雨就隨著降下了。

早年,四明山區常出現虎患。在進紅佛寺的山門“十丈岩”處,有一土地堂,牆體用塊石疊築而成,小屋內有石刻“土地公”神像一尊。每逢清明節,人們便用糯米做的清明糍粑,專程上山祭祀“土地公”,以祈求四季平安,免遭虎患。

二、歷史演繹的古老的傳說

距今已有260多年歷史的紅佛寺,傳頌著膾炙人口的民間故事,彰顯四明山地域文化的厚重。明崇禎十七年(1644),李自成攻克京師,崇禎皇帝吊死煤山。當時任風陽總督的馬士英等擁立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稱帝。馬士英(1591—1646)貴州貴陽人,別字遙草,萬曆年間進士。馬士英任東閣大學士(相當於宰相),起用阮大鋮。排斥史可法,造成揚州失守,清兵屠城。南京陷落後,馬士英南走浙江,投靠魯王,魯王兵敗後,馬士英降清,備受人們指責,後隱居於此。當時的福建未被清兵占領,他就派人與福建的隆武帝暗中聯絡,想東山再起,挽回聲譽。事情敗露,被清軍抓到延平所殺。相傳,恆傳法師的師父是明代馬士英麾下的一位將軍,馬士英在“真君祠”被清兵圍困時,他就躲避在石屋之中。馬士英被殺後,他報國無門,投奔天台國清寺為僧。雖與紅塵絕緣,但對躲避過的石屋總是魂牽夢縈,在彌留之際,他對得意之徒恆傳吐露想在石屋建造寺院的願望,並告知有寶物埋於此地。恆傳不負師父重託,來到四明山大石屋風餐露宿,募捐集資,著手建寺。

當年,有位叫宓世富的人,家住大石屋背後的高山村,常年在四明山採藥。有一天,在大石屋附近的山中挖到黑磬一隻,沉重異常。帶回家後,即感身體不適,家人埋怨黑磬是不祥之物,當恆傳法師超化到高山村時,宓世富將黑磬作為齋物施贈於恆傳。恆傳識得是師父所埋的寶磬,烏金所鑄。但他不露聲色,以—般施齋之物收下了。恆傳將烏金寶磬絕當於大屋村一家叫“高牆樓”的當店,用所得巨款在大石屋建造了九十九間半的大寺院,其中留出半間石屋,用作自己的居所,恆傳一直居住於此。

位於紅佛寺下端的府基原是一所道院,名為“真君祠”。府基地處半山岙,四周群山環抱,密林茂竹,奇美挺秀。明朝東閣大學士馬士英曾隱居於此,故有“閣老府基”之稱。馬士英被逮後,“真君祠”被清兵燒毀,跟隨馬士英的衛隊曾在“真君祠”東邊山灣中與清兵發生過激戰,在激戰中一武將退至紅佛寺邊巨岩,跳崖盡忠。後稱此灣為“抗清灣”,此岩為“將軍岩”。跟隨馬士英的—文將,曾去福建與隆武帝聯絡,經縣城回“真君祠”時,被清兵追殺,也在四明江的上江橋頭跳江自盡。傳說早年,人們常在夏夜看到“將軍岩”上時有磷火升起,沿山岙裊裊而下,人稱是“武將軍”與“文將軍”相會的“靈燈”。

三、文人墨客留下的不朽詩文

四明山為名士隱居之地,正處在古代“唐詩之路”——會稽山、四明山、天台山的中心。距今260多年的紅佛寺,是四明山的深山古剎,吸引眾多的文人墨客、高僧,多有詩詠,給這座古剎增添斑斕的色彩。

清·張基台 《四明石屋》詩曰:

“鳥道千盤上,登天似有門,岩扉斜架屋,澗樹倒生根,拂石看猨掛,穿林駭虎蹲,遇僧聊借榻,朋發再窮源。”

清·張直方的《游四明大石屋第一樓並序》:

羈嵊苦熱,邑士丁芝園湘蘭,招余偕無錫孫芳谷、錢塘符矩中,宿上林張君星毓家,明日入山,一線危梯盤曲,葛仞股慄,心怖蟻行而上,登第一樓,再宿,方去出山,復紆道普安寺,趁晚涼歸,實情實景縈於心目,因備紀之。

洞天三十六,四明入雲霄,奇峰二百八,石屋居其腰,

身累謀原拙,官貧志忍銷,故人猶念舊,勝地一招邀。

披衣帶酒痕,卑發上林邨,路小平蕪盡,天低眾壑昏,

海螺蹲地出,山鳥背人喧,小憩長松下,溪聲到耳根。

翹首望仙寰,樓台縹緲間,路防虛忽轉,藤恐弱難攀,

硬竹當危石,幽花在僻山,一聲清磬迥,咫尺是禪關。

嵌雲撐佛窟,橫澗架僧廬,狐兔驚荒莽,蛟龍動吸噓,

鑿山通路絕,鏈石補崖虛,一線嶔崎境,何年此卜居。

人到三千界,僧居第一樓,眼中屏嶂合,槎上鬥牛浮,

形勢空滄海,江山占越甌,問天無謝句,搔首但悠悠。

款客臨空曠,開樽擁翠微,日斜翻壁走,風滿挾樓飛,

鳥語空中墮,人聲樹杪歸,妙高峰項望,坐久頓忘機。

不盡登臨興,連宵宿上方,流星過戶白,螟樹接天蒼,

夢訝三人笑,心疑六月涼,還憐留滯客,今夜又他鄉。

入山眾山合,出山山忽開,歸途扶日走,倒杖破雲來,

村遠煙痕曲,沙高水勢回,荒岩余貝葉,空憶雨花台。

清·葉封唐《宿石屋禪林》頌:

佛剎嵌山抝,三面峰陡絕,左如馬首昂,右似駝峰突,

背負白額虎,蹏爪堅削鐵,一面獨凌虛,天光補山闕。

樓前合雙澗,澗邊插萬笏,石屋濕生雲,石泉白疑月,

峽訝巨靈分,書或龍威竊,騰身千仞上,路曲刀環折。

山門逼天門,語笑聲能撤,燭上群動息,斜光漏深樾,

不知風聲猛,謂是千崖裂,清禪合幽興,擁被猶細說。

葉封唐又有詩作《游石屋禪林四明山道中作》:

高山結靈妙,迭物為巧匠。白雲引幽路,路轉出雲上。

回瞻徑九鎖,前進更疊嶂。奇峰銳於錐,幽谷深如盎。

崖交澗曲轉,亭出岩退讓。錯落苔蘚重,嵌空洞穴亮。

龍潭貯天影,水碧如春釀。僧察忽隱現,吾頭頻俯仰。

力疲興尚豪,地窄心逾廣。懸想出山時,林巒已背向。

一一目送迎,定復鹹新樣。

據《越游攬勝》清·吳金聲於乾隆五十三年(1788)與友人欣然同游石屋禪院,於二十一年後回憶遊蹤,寫下《游四明山石屋禪院》,記敘這裡清幽的自然環境。文中記載:

“至山麓,有小澗流出,澗中亂石架疊,水從石隙中流,清可鑑毛髮,游魚出沒,不畏人。旁有大石曰“十丈岩”,岩下架石為屋,居神其中,以禳虎患。再行數百步曰“府基”,其地略平曠,見頹垣荒棘,上下縱橫,相傳明馬士英避地於此,故稱“閣老府”雲。

延澗而上,有石壁,上林張岐山老人大書“東土靈山”四字刻於石,有晉唐人風骨。再上有小石屋,僅茅舍數間,居僧甚勤苦。又有亭曰“洗心”,面山而立,居澗之中,亦岐山老人之所築也。亭前有小潭,瑩澈可愛,其水自亭左流出,噴瀑於亭後石壁,下視石壁如練。下為白龍潭,自亭而上,路極峻,磐曲而登

日午,至石屋禪院,門外有石塔高丈許,院中有瞽僧壘石為之,眾皆奇焉。門內即為雲廚,其中為正殿,佛菩薩居之。旁夾兩廡,前為大悲樓,樓上憑眺下視,群山如蟻垤。殿後為準提閣。殿北有石屋,內可坐十餘人,乾隆初恆傳長老未成院時鳴魚之所也。石屋前有茶樹一株,大如斗,數百年物也。又有菜圃十餘級,山麓略平者輒開掘之,砌以石,寺僧資食焉。閣後壁立萬仞,左壁最高處,珠書一“佛”字,至今字跡如新。右山一徑可通人,其上為金鐘寺,蓋僧得金鐘而成此寺也。前有石曰“將軍岩”,岩上時有馬,人偶見之,或雲此天馬也。院東西皆有澗,合流於前,僧架竹引之入室,冬夏不涸,清洌異常,水而西澗尤勝。夜宿僧寮,但聞風聲水聲,最後聞鐘鼓聲,余亦隨眾僧起。出招提一步,四顧微茫,蓋山在雲氣中也。俄而日出海上,山徑可辨。

金鐘寺今已不存,但尚有“閣老府基”、“猢猻洞”、“馬腳跡”、“第四龍潭”等遺址。

清代著名詩人袁枚在乾隆年間,曾到過紅佛寺,寫下了《游嵊縣四明山宿石屋禪林一夕而返》的長詩:

四明山高莫言狀,兩峰夾空作屏嶂,長篇大股氣勢蟠,絕地通天自開創。

奇松伸臂如來攫,怪石攔人不肯讓,白雲偶被風盪開,僧樓影落青天上。

僧樓可望不可登,回盤曲折崖千層,業已攀藤擁樹氣力盡,忽然飛泉截路如奇兵。

籃輿欹,竹扛短,心愈急,路愈遠,吩咐僕人行緩緩,縱墜深潭也不妨,松花鋪地如綿軟。

僧樓已到坐須臾,盲風怪雨起四隅,佛堂鐘聲亦大作,似與風雨相唱喁。

客子吹燈暫休息,兩耳喧騰灘水急。徹夜誰將屋柱搖,打門疑有蛟龍人。

分明身臣海潮中,明日先生行不得。誰知晨風來,陽光照窗縫。

未午山路乾,樹枝風不動。依舊松影一路歸,但添瀑布千條送。

夜雨朝行樂不支,洗心亭上立多時。天公於我若有私,早知此老清福尚如許,何必年前乾啼濕哭廣徵生輓詩。

四、四明山文化的浸潤

四明山主峰在黃澤鎮境內,海拔1012米。景觀入勝,層巒疊嶂,山奇水秀,聞名遐邇。給這座綿亘七個縣市的浙東名山籠罩上一層神秘的面紗。據《剡錄·山水志》載:“四明山境四周八百餘里……東為驚浪之山,西拒奔牛之壟,南則驅羊之勢,北起走蛇之峭。”四明山多峰,但若以高度來確定,當以海拔1021米的覆船山為最。但因位於其南偏西的山頭,高峻挺拔,四面玲瓏,獨領風騷,而被冠名為 “四明山主峰”。四明山雲蒸霞蔚,地處華東前沿,曾有中國第二廬山之稱。千百年來,眾多文人墨客慕名游勝,興情所至,吟山詠水,題詩寄情。唐代大詩人李白、劉長卿、皮日休等曾為此地的山景美色縱情吟唱;明代詩人沈一貫有詩曰:“百年三萬六千日,古今聖賢皆詠畢”;清姜君獻在《嵊縣賦》中有“金鐘毓四明之秀”之說。

唐·張籍有詩《送蕭鍊師入四朋山》:

閒於獨鶴心,大放青松年,迥出萬物表,高樓四明巔,千尋直裂峰,

百尺倒瀉泉,絳雪為我飯,白云為我田,靜言不話俗,靈蹤時步天。

唐·施肩吾篤情於仙道,且曾在浙江的“四明山”隱居過,他在《同諸隱者夜登四明山》中誦頌:

半夜尋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觸雲行,相呼已到無人境,何處玉簫吹一聲。

又作《宿四明山》:

黎洲老人命余宿,杳然高頂浮雲平。下視不知幾千仞,欲曉不曉天雞聲。

施肩吾借四明山,表白了清淨閒散的雅興和對生命、對大自然的摯愛之情。

元·王逵《秋日游石屋》詩曰:

愛此好岩石,日影寒蕭森,草荒虎留跡,山空猿一吟,流泉有細聲,

老木無繁音,忽驚飛鳥墮,機械何其深。

清·吳金聲《游四明山石屋禪院》記前有詩《登四明第一樓》:

剡中名山稱四明,矗天峭立誰抗衡,細徑犖确澗道逼,古木盤錯苔蘚生。

藤纏草蔓人跡少,虺蛇毒螯豕鹿橫,老僧恆傳此卓錫,岩下跌坐靜不驚。

瞑目忍飢幾寒暑,霜夜瑟瑟寒魚鳴,歧山居士有道者,慨慷解囊初經營。

架楹疊石施紺碧,窮谷轉眼成雕甍,中有一樓最高敞,坐眺落日懸銅鉦。

天青霞赭眾峰出,一一俯首如角崩,我來樓上偶憑倚,山風吹暑留余清。

樓中懸額居士筆,鍾張羲獻同崢嶸,須貞僧廚進蔬食,胡麻煮飯羹蔓菁。

坐久月上臥禪榻,五更寐覺聞鯨聲,曉起開窗雲入室,但覺身在雲中行。

四明山林深茂密、青山碧水,各種鳥獸出沒其間,加之周邊沒有污染源,生態環境十分優越,可謂是“回歸大自然的好去處,未受污染的長壽山”,被譽為天然的“氧吧”。境內平均海拔在700米左右,長年平均氣溫在13℃左右,夏季絕對最高氣溫在32℃左右,冬季絕對氣溫在-15℃左右,享有“夏天涼風習習的莫乾山、冬天是白雪皚皚的長白山”之稱,是避暑、狩獵的天然場所。

五、現代人休閒的神往勝地

紅佛寺是前往四明山的一條主要通脈,四明山眾多深山勝景,使得許多熱愛家鄉山山水水的人們捐資出力,修復了大石屋——紅佛寺。現有的紅佛寺,有大雄寶殿三間,面積117平方米:明間供奉釋迦牟尼,為金剛像,高約三米;左右立迦葉、阿難像;次間分別列文殊和普賢菩薩像;釋迦牟尼像背後塑海島觀音像;兩側塑十八羅漢。大雄寶殿左側為迦藍殿,供奉迦藍菩薩;右側為石屋,寬4.2米,深6.2米,外高內低,平均高度2米左右,內供開山始祖恆傳法師座像。

紅佛寺里的老人不是專職的和尚,但卻是深知這紅佛寺的歷史,和他們聊聊天,會把你帶進那遙遠的年代或神話般故事裡。近幾年,已修整了2500米的石階路,開劈了1000多米的山徑,架設了三座小石橋,一條約三公里長二米寬石塊鋪成的石階路通往山下的府基,夏季溯溪攀岩也挺好的,如天氣好,會遇到許多遊客暢遊龍潭之中。寺里還沒有電,但在廟會期間可以用發電機發電照明。緊靠寺的左側建造了廚房等簡陋的設施,上山的香客或遊人喜歡到這裡吃可口的齋飯,只要按人頭付點錢就可以了,也可以按自己的胃口,要求燒煮點什麼的。在山上的寺院裡吃飯,你可以真正享受到農家粗菜淡飯的純真。飯是用那大鐵鍋大柴火燒的,菜嘛是青菜蘿蔔,多數就是自己醃製的莧菜梗、醃蘿蔔、芋艿頭等之類,一般情況下沒有魚肉。吃慣了電飯鍋煮飯的城裡人,感覺到特別的新鮮與香甜。飯後泡上一碗用寺後高山雲霧茶、寺旁四明清泉水沏成的紅佛寺天然茶,茗呷一口,坐在金錢樹蔭底下,迎著徐徐的高山清風,聆聽著清麗的鳥雀山音,觀看著山野中雲蒸霧騰,有一種陶然而樂襲上心頭,感到人間無處不桃源。正午的陽光從空中灑落,不分彼此,溫暖而平等。

寺廟頂上,往往會罩著一圈朦朧的光暈,仿如佛光滋潤。不同的葉子在相同的陽光下呈現不同的色澤。山門前的將軍岩,經歷了千年風雨,依舊是磐石之心,目光炯炯面容剛毅形象酷似,若隱若現於茂林之中。寺左溪水聲如箏,清靈而越世,寺右溪水聲如塤,低沉而悠遠。溪水聲穿越了時間的漫長幽幽而至,又如超越塵世的喧囂款款而升,和著寺里悠悠鐘聲,和諧地奏響在寺廟的四周,迴蕩在上空……。

有位名曰“大鵬鳥”的現代遊客欣然作詩《游四明山紅佛寺與大石屋》:

古時此剎客如織,高處摩崖刻一佛。寺右更有大石屋,傳為恆傳曾鳴魚。

且感元人有詩記,更憶子才當年居。遙顧來處林濤起,一如萬壑松風圖。

與自然的親和是人們內心世界最有力的整理和沉澱。四明山,帶給了人們無窮的記憶,深山古剎紅佛寺藏匿著神迷的色彩,也充滿著現代人生命向上的節奏。如今的紅佛寺,人氣興盛。時尚現代生活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離開喧囂煩躁的城裡,結伴上山,接踵而來。遇上假日、節日,更是絡繹不絕。還有人趕不過熱鬧就下午上山,因此夜晚的紅佛寺也是人來人往、穿梭如流。有個說法:登四明山、游紅佛寺是人們的體能鍛鍊的基地,是健身的必選項目,能登四明山、會游紅佛寺,人的體能才算過關。

交通

1.甬金高速,嵊州段黃澤出口下,走許宅方向縣道,至甲青村,進入唯一的入寺山間混凝土道路(腳踏車道,可雙向通行),根據景區指示牌前行至華豐村,可停車.再步行上山。

2,上三高速,嵊州出口下, 經市區沿黃澤方向走,同1所述開車。

3,上三高速,嵊州出口下, 經市區沿浦口開發區(東一路),到達甲青村.再同1所述路線。

4.上三高速,嵊州出口下, 向北經埠家畢大橋進入浦口開發區(東一路),再到達甲青村(本線路較近).再同1所述路線.

5,快客至嵊州客運中心,出站即坐2-15路公交到終點站(甲青村),再徒步進入景區。

2012年8月25日 紅佛寺遊記 2012年8月25日 紅佛寺遊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