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三角[紅三角地區]

紅三角[紅三角地區]
紅三角[紅三角地區]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紅三角”地區。“紅三角”地區是指粵、湘、贛三省相連處的韶關、郴州、贛州三地市,由於三市都屬紅色砂頁岩山區的“丹霞地形”,同時也是革命老區,故被稱為“紅三角”地區。

概述

“紅三角”地區是指粵、湘、贛三省相連處的韶關、郴州、贛州三地市,由於三市都屬紅色砂頁岩山區的“丹霞地形”,同時也是革命老區,故被稱為“紅三角”地區。

詳細介紹

“紅三角”地區是指粵、湘、贛三省相連處的廣東韶關、湖南郴州、江西贛州三地市,由於三市都屬紅色砂頁岩山區的“丹霞地形”,同時也是革命老區,故被稱為“紅三角”地區。

紅三角地區是自然地理上的南嶺山脈地區,也是三省主要幹流的源頭,粵北是珠江支流——北江的源頭,贛南是贛江的源頭,湘南是湘江的源頭。紅三角地區莽莽蒼蒼的森林孕育了珠江水系、贛江水系和湘江水系,是自然生命之源。

紅三角地區是廣東、江西與湖南三省交界的一個極富旅遊資源優勢的地區,這裡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這裡有過革命的光輝歲月,這裡更留下了大片的森林,是華南地區生態保護的示範區。

各市簡介

韶關市

韶關地處廣東省北部,北江上游,湞、武、南三水交會處,與湖南省、江西省交界,毗鄰廣西,素有“三省通衢”之稱,韶關是粵北地區的政治、經濟、交通、文化中心,也是廣東省規劃發展的六大都市區、九個區域性中心城市之一。

韶關是粵湘贛交界地區商品集散中心,粵港澳輻射內陸腹地的“黃金通道”。韶關是國家規劃發展的一級鐵路樞紐和公路運輸樞紐城市。

韶關擁有“嶺南名郡”,“中國鋅都”,“有色金屬之鄉”,國家園林城市等稱號。

贛州市

贛州,簡稱“虔”,別稱“虔城”,也稱“贛南”,位於江西省南部,是江西省的南大門,是江西省面積最大、人口和下轄縣市最多的地級市。

贛州是江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擁有三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全省唯一的綜合保稅區。贛州是全國稀有金屬產業基地和先進制造業基地、紅色文化傳承創新區和著名的紅色旅遊目的地、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示範區、贛粵閩湘四省通衢的區域性現代化中心城市。贛州都市區也是江西省重點培育和發展的三大都市區之一。

郴州市

郴州市位於湖南省東南部,地處南嶺山脈與羅霄山脈交錯、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分流的地帶。“北瞻衡岳之秀,南峙五嶺之沖”,自古以來為中原通往華南沿海的“咽喉”。既是“兵家必爭之地”,又是“人文毓秀之所”。東界江西贛州,南鄰廣東韶關,西接湖南永州,北連湖南衡陽、株洲,素稱湖南的“南大門”。

郴州是國家優秀旅遊城市,有“林中之城,創享之都”的美譽,山地丘陵面積占總面積的75%。別名“福城”、“林城”,為國家級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是湖南對接粵港澳的“南大門”。

經濟

2014年,韶關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111.5億元、增長9.5%,增速高廣東(7.8%)1.7個百分點、在全省地級以上市中居第10位,高全國(7.4%)2.1個百分點,在新常態下保持了經濟較快發展。其中:第一產業增長4.3%,第二產業增長10.7%,第三產業增長9.6%。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82億元,增長14.4%。其中稅收收入54.1億元,增長15.7%。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46.7億元、增長18.3%。

2014年贛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843.6億元,增長10%,總量全省第二,增速全省第三。財政總收入328.5億元,增長17.2%。固定資產投資1608.8億元,增長20.9%,增速連續三年居全省首位。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3000億元,達3002.8億元,增長14.9%。戰略性新興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400億元,增長20%。全市民生類支出303.1億元,增長11.6%,占財政總支出比重達56.6%,連續三年超過5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35元,增長10.3%,增速全省第二。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46元,增長11.6%,增速連續兩年列江西省第一。

2014年,郴州市實現生產總值1872.6億元,比上年增長10.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1.2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064.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627.3億元。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人均生產總值達39999元。全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40.4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支出351.6億元。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3621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10786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