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著作
《言語行動——論語言哲學》(Speech Acts: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
《表達式和意義——言語行動理論研究》
(Expression and Meaning: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
《意向性——論心靈哲學》(Intentionality: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
《心、腦與科學》(Minds,Brains and Science)
《心靈的再發現》(The Rediscovery of the Mind)
《社會實在的構造》(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Reality)
《心靈、語言和社會——實在世界中的哲學》(Mind,Language and Society:Philosophy in the Real World)
《意識和語言》(Consciousness and Language)
部分背景知識
心靈哲學是一個古老又年輕的哲學分支。哲學發展史上已經形成了許多諸如身體與靈魂之關係等問題的論說。哲學由近代到現代的發展經歷了所謂的“語言的轉向”,傳統的本體論和認識論問題轉變為語言層面的問題,語言哲學由此成為現代哲學的研究重心。而塞爾認為,語言哲學中最具根本性的那些問題,比如語言的意義、指稱和使用等等的分析和解決,都要依賴於心靈哲學的研究進展,尤其是意向狀態的意向性。他認為,整個哲學運動都是圍繞著有關意向性的各種理論建立起來的,語言哲學乃是心靈哲學的一個分支。
部分內容摘要:
意向性:意向性是為許多心理狀態和事件所具有的這樣一種性質:即這些心理狀態或事件通過它而指向(direct at )或關於、或設計世界上的對象和事態。
它包括信念、害怕、希望、喜愛、憎恨等等。
意向狀態表征對象和事態。意向狀態則具有一種內形式的意向性。
意向狀態和言語行動的關聯:在做出每一種帶有命題內容的以言行事的行動時,我們都表達出一種帶有那種命題內容的特定的意向狀態。
每一種意向狀態都由處於某種心理模式的表征內容組成。每一種意向狀態都由處於一種心理模式當中的意向內容組成。
即使一個在我的意向中得到表征的事件發生了,它也不必然滿足我的意向。如許多哲學家指出的,它必須“以正確的方式”發生。
背景是“前意向性的”。
集體意向性:原初意向性。個體意向性來源於集體意向性。(何剛《文化設定與言語行為——語用形式的文化解釋》:文化設定可以確保文化語用社團中人際互動按照文化所倡導或優選的方式進行,避免文化成員衝突;文化設定確保言語行為及互動不對文化價值體系形成破壞性的衝擊力;文化設定確保人際交往的良好氛圍和社會互動的正常進行;文化設定確保文化親和力的鞏固、加強和持續。)
集體意向性是一切社會活動的基礎。所有制度性實在都可以確當的用集體意向性、功能歸屬和建構性規則三個概念加以解釋。
建構性規則和制度性實在。
有些規則是對先行已經存在的行為形式進行調節的,有些規則除了“調節”,還進行建構,或使之成為可能。
以言行事(illocutionary acts) 以言取效
言語行為的實施必然帶有相應的意向狀態。
人們在做出每項還有命題內容的話語施事行為中,都表達了含有這一命題的心理狀態,而這種心理狀態即是所實施的這類言語行為的真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