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扎渡水電站

糯扎渡水電站

糯扎渡電站位於瀾滄江下游普洱市思茅區和瀾滄縣交界處,是瀾滄江下游水電核心工程,也是實施雲電外送的主要電源點。電站樞紐為心牆堆石壩、左岸溢洪道、左岸引水發電系統等組成。糯扎渡水庫正常蓄水位812米,心牆堆石壩最大壩高261.5米,居同類壩型世界第三。電站總投資約611億元,年利用小時數4088小時,年均發電量239.12億千瓦時。作為雲南省最大水電站,是實現國家資源最佳化配置,全國聯網目標的骨幹工程,是實施“西電東送” 及“雲電外送”戰略的基礎項目。

工程簡介

投資312億元的糯扎渡水電站,按照工期安排,建設總工期為11.5年(不含籌建期), 其中施工準備期3年,主體工程施工期5.5年,完建期3年。

2012年9月6日,雲南省華能糯扎渡水電站首台機組(65萬千瓦)正式投產發電,該電站共安裝9台單機65萬千瓦機組 ,總裝機容量為585萬千瓦,首台機組比計畫工期提前3年投產,2014年6月26日實現全部工程完建。

作為雲南省最大水電站,糯扎渡水電站是“西電東送”、“雲電外送”的主力軍。

工程特點

糯扎渡電站位於瀾滄江下游普洱市思茅區和瀾滄縣交界處,是瀾滄江下游水電核心工程,也是實施雲電外送的主要電源點。電站樞紐為心牆堆石壩、左岸溢洪道、左岸引水發電系統等組成。糯扎渡水庫正常蓄水位812米,心牆堆石壩最大壩高261.5米,居同類壩型世界第三,總庫容237.03億立方米,調節庫容113.35億立方米,相當於11個滇池的蓄水量。具有多年調節能力。電站安裝9台65萬千瓦機組,總裝機容量585萬千瓦,保證出力為240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239.12億千瓦時。壩址以上流域面積14.47萬平方公里,電站總投資312億元。糯扎渡電站是實現國家資源最佳化配置,全國聯網目標的骨幹工程,是實施“西電東送” 及“雲電外送”戰略的基礎項目。

水庫總庫容等於16個滇池

華能瀾滄江公司糯扎渡建管局副總工程師谷濤介紹,通過幾年時間完成蓄水任務後,糯扎渡電站的水庫總庫容將達到237.03億立方米,相當於16個滇池。電站水庫具有多年調節能力,建成後可將下游景洪市的防洪標準由20年提高到100年。

國內首創用數字管大壩

華能糯扎渡水電站有6大國內領先技術:創新性地套用數字大壩管理系統、率先運用粘土心牆摻礫工藝、實施電站分層取水方案、焊縫TOFD檢測技術的推廣、建成生物多樣性保護設施、實現生產廢水生活污水“零排放”。

創造了8大典型成果:工程管理最優、建設工期最短、規程規範首創、科技創新卓著、工程環境友好、社會責任突出、帶動地方發展、工區平安和諧。

打造綠色水電示範工程

一進入華能糯扎渡水電站的工區就可以看到沿路的苗木,葳蕤豐茂,高的有黃槐、紅花羊蹄甲、鐵刀木、高山榕、加納利海棗,低矮的有黃葉假連翹、金邊龍舌蘭、魚尾葵、散尾葵、美蕊花、紫葉莧、軟枝黃蟬,爬在地上的品種就更多了。在靠山體的碎落台上,隨處可見葉子花、蟛蜞菊、芭蕉、扶桑、絲蘭、薔薇、薜荔……工區里優美的環境把電站裝點得格外美麗。

華能糯扎渡水電站工區包含各承包商營地在內的總面積約為358.56公頃,僅在占地27萬平方米的業主營地內就有14萬平方米的綠地面積。迄今為止,華能糯扎渡水電站僅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就投入近7.9億元。

為減少水庫下泄低溫水對河流生態和魚類繁殖的影響,電站在進水口工程建設中,增加投資2.4億元採用疊梁門方式率先實施電站分層取水方案,大大改善了下泄水溫,滿足了對下遊河道魚類產卵的需求。同時,為有效保護電站下游珍稀魚類,糯扎渡電站有選擇地對中國結魚、中華刀鮎等魚類進行網捕過壩。 通過多重措施,我們將糯扎渡打造成為中國的綠色水電示範工程。

工程意義

從效益角度看,引進雲南水電比在廣東建設火電,每千瓦時可節約總費用1120元(1990年價格水平),並可獲得聯網錯峰效益4.1%,區間水電跨流域補償效益4.7%—7.2%。因此開發建設糯扎渡等一批大型水電站,實施“西電東送”對實現雲南資源優勢與東部地區經濟優勢互補,減輕東部的生態環境和煤炭運輸壓力,帶動地方經濟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同時,由於中南半島水電發展潛力不大,未來20年的電力需求將遠遠超過其自身現有的發電能力,雲南得天獨厚的區位和水能優勢決定了中南半島五國只能向雲南購電。因此,糯扎渡等一大批大型水電站電力市場前景非常廣闊。糯扎渡電站建設體現了中央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點要求。它既是國家重要的基礎設施建設,又可以帶動雲南省特別是思茅市工業、農業、旅遊業、漁業、鄉鎮企業等產業的迅猛發展,在瀾滄江流域形成新的經濟發展帶,把西部地區的發展潛力轉換為現實生產力,把潛在市場轉化為現實市場,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2015年1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依託於華能糯扎渡水電站超高心牆堆石壩工程的“超高心牆堆石壩關鍵技術及套用”項目獲2014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超高心牆堆石壩關鍵技術及套用”項目由華能瀾滄江公司、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清華大學等單位共同完成。糯扎渡水電站壩高261.5米,為世界第三、中國第一高土石壩,相比當時我國已建最高的160米高小浪底大壩,跨越了100米的台階,已有的築壩理論、技術儲備、建設經驗、現行規範不能滿足大壩建設的需求。瀾滄江公司會同設計、科研、施工等參建單位組成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科研團隊,圍繞糯扎渡大壩壩體結構與材料分區、大壩變形及滲流控制、壩體計算分析方法、大壩安全評價及預警等關鍵技術問題,首次系統地提出了超高心牆堆石壩採用人工碎石摻礫土料和軟岩堆石料築壩成套技術,發展了適合於超高心牆堆石壩的壩料靜、動力本構模型和水力劈裂及裂縫計算分析方法,系統提出了超高心牆堆石壩成套設計準則,建立了超高心牆堆石壩安全綜合評價體系。糯扎渡水電站多項具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性成果的取得和套用,使我國堆石壩築壩技術水平邁上了一個新台階,引領我國300米級超高心牆堆石壩築壩技術。

工程進展

國家重點工程、瀾滄江流域規劃建設的最大水電站——華能糯扎渡水電站2011年3月25日正式通過國家核准。華能糯扎渡水電站位於瀾滄江下游的雲南省普洱市內,是瀾滄江中下遊河段梯級規劃“二庫八級”中的第五級,也是瀾滄江流域工程規模和調節庫容最大的電站,電站總裝機容量585萬千瓦,總投資約450億元,電站安裝9台65萬千瓦機組,保證出力為240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239.12億千瓦時。

華能糯扎渡水電站是“西電東送”和“雲電外送”的關鍵性工程,也是雲南省培育以水電為主的電力支柱產業、建設全國水電能源基地的重要工程。電站建成後,在取得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電站節能減排效益也將得到充分體現。據測算,機組全部發電後,相當於每年為國家節約956萬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877萬噸。同時,還將減少大量的廢水、廢渣、浮塵等污染物排放。

華能糯扎渡電站工程建設設計技術指標高、地質條件複雜,根據規劃,其大壩、溢洪道、地下廠房等多項技術指標均名列國內外前茅,摻礫黏土直心牆堆石壩壩高在同壩型中屬亞洲第一、世界第三;地下廠房是目前國內規模較大的地下廠房之一;開敞式溢洪道規模亞洲第一,泄洪功率和流速居世界第一。

華能瀾滄江“心牆”將在2012年年底將拉開維幕,是經過武警官兵日夜堅持的結晶。還有高級領導的指引。

2013年12月22日16時,華能糯扎渡電站3號機組順利通過72小時試運行,提前9天正式投產發電。至此,糯扎渡電站實現“一年四投”目標,運營裝機容量達到455萬千瓦,成為華能集團公司目前最大的電站。

2014年3月30日21時30分,華能糯扎渡水電站2號機組順利通過72小時試運行,正式併網發電,投入商業運行。至此,糯扎渡水電站已實現8台機組併網發電。 2014年6月26日,我國目前第四大水電站——華能糯扎渡水電站最後一台機組正式投產發電,標誌著總裝機容量585萬千瓦的糯扎渡水電站全面建成投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