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史
精力過剩遊戲論可追溯至十八世紀的德國詩人弗里德里希·席勒和十九世紀的英國哲學家赫伯特·斯賓塞(Ellis,1973)。根據這一理論,每一個生命有機體都會產生大於生存所需的精力。在滿足生存所需後剩餘的精力就成了過剩精力,隨時間逐步累積,必須得到釋放。遊戲這種行為沒什麼重要價值,人和動物都可以通過遊戲消耗掉過剩的精力。
鬆弛論
鬆弛論與精力過剩論完全相反,認為遊戲的目的是恢復在工作中消耗的精力(Ellis,1973)。根據這一理論的提H:者德國詩人拉扎魯斯的觀點,工作耗盡了人的精力,造成了精力的缺失。要想恢復精力,可以美美地睡上一覺,或是進行一些與消耗精力完全不同的活動。遊戲與工作恰恰相反,是恢復精力的理想方式。
與精力過剩論一樣,鬆弛論似乎也頗有道理。如果總是做一件事人會感到疲憊,換換腦子確實可以讓人放鬆。這一理論可以解釋當前的信息社會裡成人所喜歡的娛樂休閒活動。在一整天高強度的腦力勞動後,進行一些體力活動(例如舉重)或是不同的腦力活動(例如下棋)確實有助於恢復活力。早期教育人士十分了解鬆弛論的實踐原則,並據此來安排兒童在校期間腦力和體力活動交替進行。但是.鬆弛理論得出了錯誤的結論,認為成人比兒童工作時間長,精力缺失更嚴重,所以成人應該比兒童的遊戲時間更長。但事實並非如此。
復演論
十九世紀末,科學家發現人類胚胎的發育過程與人類進化過程相類似。例如.在某個時間節點,人類胚胎長出了與魚鰓類似的器官組織。根據這一發現有人提出了復演的概念,認為個體發生過程(即獨立有機體的發展過程)復演或重演了生物發育的過程(即物種的進化發展過程)。美國心理學家G.斯坦利·霍爾將復演論引入了兒童遊戲(Ellis,1973)。通過遊戲,兒童重演了人類的發展階段,從動物、野蠻人到部落成員等。霍爾相信,遊戲的各個階段有著與人類進化過程相同的順序。因此兒童在參與集體遊戲(原始部落的活動)之前會爬樹(人類的猿猴祖先的本領)。遊戲的目的是使兒童擺脫長大後的現代生活中不再需要的原始本能。比如說.棒球一類的體育活動讓兒童結束和去除祖先用棍棒擊打獵物的狩獵本能。一些兒童遊戲(例如打鬧遊戲)的原始性支持了這一觀點(Sutton—Smith,2001)。人們還普遍認為.從團隊運動當中我們能學到重要的社會生活規則.這些規則必然會取代原始的個體需要,這種看法似乎也印證了復演論的觀點。然而,與其他古典理論一樣,復演論也難以白圓其說。在現實中,兒童的遊戲各不相同,並不是按順序直線發展的。這一理論也無法解釋兒童對玩具車或玩具宇宙飛船的喜愛,因為這些玩具顯然來自現代高科技而非原始祖先們的活動(El—lis,1973)。
現在的人們希望通過遊戲來解決兒童肥胖問題.這種想法似乎把精力過剩論和復演論結合在一起。根據精力過剩理論。現代人儘管總是長時間坐著不動,卻仍然吃著足以乾農活的食物。根據復演理論.兒童得先像在農耕時代乾農活那樣有大量的體力活動,然後才能進入當下的資訊時代。
練習論
哲學家卡爾·格羅斯認為,與其說遊戲消除了兒童原始的本能.還不如說它讓兒童獲得了未來生活所需要的能力(Ellis.1973)。剛出世的嬰兒和其他幼小的動物生來並不完美。只繼承了一部分的生存本能。遊戲是幼)L/幼獸練習和完善生存技能的安全方式。遊戲的目的在於培養成年生活所需的技能。
合理性
這種精力過剩論乍看之下似乎合情合理,這也是為什麼這一理論至今仍得到普遍的接受。不論是誰,如果看到孩子們熬過漫長的一節課後狂奔向遊戲場的景象,都會認為這一理論無比正確。這也能解釋為什麼兒童比成人玩得多(成人要照料兒童的生活,耗盡了自己的過剩精力,兒童卻有大量的過剩精力),以及為什麼進化等級中更高級的動物比低級動物玩得多(高級動物能更有效地滿足生存需要,因而有更多的過剩精力遊戲)。不過這一理論也存在無法解釋之處,認為人類的精力就像是水,可以積累和消耗,這種觀點完全不足信,也很難用它來解釋為什麼兒童即使筋疲力盡也仍然玩個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