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植物體粗大,高5—8厘米,帶葉寬5毫米左右,淡綠色至褐綠色,稀疏叢生。莖向上傾立,具稀疏不規則分枝。側葉相接或覆瓦狀排列,不等兩裂近基部;背脊短,僅為腹瓣長的1/6左右,弧形彎曲。背瓣貼莖橫生,超過莖,長圓形,約為腹瓣大小的0.5—0.6,2.5毫米長,1.6毫米寬,先端圓鈍有時具小尖,邊緣具纖毛狀齒,基部不下延,形成耳狀小裂瓣,裂瓣邊緣具長纖毛狀齒,齒有時呈角狀分叉;腹瓣大,橫生向兩側展開,卵形或舌卵形,邊緣具較規則長纖毛狀齒,齒1—4個細胞長,先端尖銳,往基部齒更細長,基部不或略下延。葉細胞大,角部加厚,具明顯三角體,圓方形或圓多邊形,先端細胞20—26微米,中部細胞20—34微米,基部細胞伸長,表面平滑無瘤。其餘未見。地理分布
產於屏邊大圍山、騰衝。分布於台灣。日本也有。生長習性
生於高山地區林下土壁上。鑑別特徵
本種與腋毛合葉苔S.bolanderi相近,兩種背瓣基部均成耳狀小裂瓣,裂瓣邊緣具長纖毛狀齒,但本種植物體明顯粗大,高達5—8厘米,帶葉寬5毫米左右;葉緣齒多呈纖毛狀,細而高;葉細胞明顯大,上部20—26微米,與腋毛合葉苔不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