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性
籌資風險管理的必要性:
企業籌資的動機主要有三類:擴張籌資動機、償債籌資動機、混合籌資動機。籌資風險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企業經濟效益差,抗風險的能力弱,嚴重的會導致“資不抵債”企業無償債能力,則貸不到款。即使貸到款,經濟效益差,還債困難,因此風險也越大。
(二)投資決策帶來的風險如企業對未來投資項目(方案)缺乏周密系統的分析和研究,或所依據的經濟信息不全面、失真、滯後以及決策者能力低,缺乏專業知識和經驗等,在這種情況下所做出的投資決策風險必然很大。
(三)項目投產後經營過程中的風險企業在供產銷過程中,如遇到經濟不景氣,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等,使得銀行利息支付發生變數,可能減輕企業的負擔,但也可能給企業造成很大的還款壓力。籌資風險具有如下幾個特徵:
1.具有客觀性。企業的整個財務系統客觀存在,因此其風險存在也是客觀的。
2.具有系統性。財務風險體現在各種財務關係上,是財務系統各種矛盾的整體反映。
3.具有不確定性。財務活動的過程和結果有多種可能性,事先是不能肯定的。
4.具有損失性。財務風險影響企業生產經營,直接給企業造成損失。
5. 具有收益性。風險與收益是成正比的,即風險越大,收益越高;風險越小,收益越低。風險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企業改善管理,提高資金利用效率。
6.具有促進性。財務風險可以促進企業改善管理,增強競爭力,提高資金利用率,提高經濟效益。
影響籌資風險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1.資本結構比例的影響。資本結構是指企業的各種長期資金籌資來源的構成和比例關係,就是指長期債務資本和權益資本各占多大比例。在企業經營收益( 又稱息稅前淨收益)發生變動時,不同的債務比率會引起淨資產收益率成倍數地變化,這種倍率作用稱為財務槓桿作用。即當企業的經營收益大於債務利息時,提高債務資本( 即借入長期資金)比例,會成倍放大企業的淨資產收益率;反之,當企業的經營收益小於債務利息時,提高債務資本比例會成倍縮小企業的淨資產收益率,甚至喪失償債能力,從而引發籌資風險。
2.預期收益不確定性的影響。預期收益的不確定性主要取決於投資風險的存在。由於競爭激烈,市場形勢複雜多變,企業的投資效益就有了一定的不確定性,因此產生了籌資風險。
3.企業籌資條件不充分的影響。企業籌資的一個基本條件是企業必須在資信程度、獲利水平、償債能力、資金周轉狀況、未來發展趨勢諸方面達到一定標準,否則,企業突破條件限制,倉促上陣,資金使用效果不好,從而引發籌資風險。
另外,外匯匯率變動,資本成本的高低以及巨觀經濟政策變化和管理者的態度等都可影響企業的籌資風險。
對於籌資風險的衡量主要是利用財務槓桿和複合槓桿,財務槓桿的程度通常用財務槓桿係數來衡量,複合槓桿利益的程度通常用複合槓桿係數來衡量。
基本過程
籌資風險管理的基本過程:
籌資風險管理的基本過程可分為籌資風險識別、籌資風險衡量和籌資風險控制三個階段。
1.籌資風險識別
(1)籌資風險識別的含義。籌資風險識別是指企業在籌資發生之前,對籌資活動中尚未發生的潛在的各種風險的類型及風險可能產生的原因進行的判斷和分析。籌資風險的識別是籌資風險管理的前提和基礎。運用系統的科學的方法來識別各種風險,有助於企業管理人員弄清楚可能發生的風險性質,以便進一步衡量和加以控制風險。因此,籌資風險的識別是企業籌資風險管理的第一步。
(2)籌資風險識別的方法。風險識別是一種技術方法,又是一種藝術。根據企業不同的具體情況,採用不同的識別方法,其基本的方法主要有:①調查分析法。調查分析法也有多種,通常採用菲爾特法即專家問卷法。採用問卷方法,企業可以藉助社會力量,對企業可能遇到的風險進行詳細調查分析,直接獲得一些專家的意見,從而得到關於籌資風險的判斷。這種方法又稱為標準調查法,因為問卷具有統一的格式。②報表分析法。報表分析法是通過對企業報表資料,如資產負債表、損益表、財務狀況變動表等表上反映出來的數據資料來分析識別風險,主要是分析各種比率的變動,如資產負債比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資產利潤率等。③流程圖分析法。流程圖分析法是將企業內部生產流程和涉及的供銷運輸的外部流程以圖表的形式來分析籌資企業的全部經營活動過程,從而識別各環節潛藏的風險。這是一種動態分析方法,有助於發現企業整個經營過程中風險的動態分布狀況,以便採取有針對性的控制措施。④環境分析法。環境分析法是指對企業籌資的外部環境條件,如企業籌資的國際國內政治形勢、企業籌資的法律環境、產業政策狀況、物價指數變動趨勢、貨幣政策、金融市場資金供求和利率狀況等進行分析,從而識別這些環境條件的變化可能給籌資企業帶來什麼樣的風險。
2.籌資風險衡量
籌資風險衡量就是對風險度的大小進行計量,是籌資風險管理的第二步。企業管理人員了解到了各種籌資方式的風險類型及產生的原因後,就要衡量其風險含量有多大,將會對企業產生多大的影響,以便採取針對性的管理措施。其衡量方法主要是通過機率論數學方法測算風險產生的機率和風險產生的機率分布。
3.籌資風險控制
籌資風險控制是指企業針對不同性質、類型、不同風險含量的籌資風險,通過採取風險控制措施,力圖在損失發生之前消除隱患,將籌資風險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主要的控制技術有:迴避鳳險、減輕風險、轉移風險、分散風險和自留風險等。
(1)籌資風險迴避。籌資風險迴避是指企業在以別和衡量了嚴重風險損失的存在或有可能發生之後,主動放棄和拒絕實施可能引起風險損失的籌資方案或計畫。在考慮到嚴重風險存在情況下,主動放棄籌資計畫或方案,顯然是消除風險的最徹底辦法。但是,任何經濟活動都存在風險,而且風險與收益成正比例關係,所以,風險迴避有時也使企業喪失機會。
(2)籌資風險減輕。籌資風險減輕是指在籌資項目風險損失發生之前,採取種種措施以預防風險的發生,以及在損失發生之後,採取種種措施減輕損失的程度。在企業經營風險管理中,預防風險發生應貫穿於整個企業經營風險管理過程中,損失發生之後的減輕措施只是一種補救措施。
(3)籌資風險轉移。籌資風險轉移是指籌資企業通過某種方式將籌資風險轉移給他人承擔。風險轉移是一種控制籌資風險的重要要方法,主要包括保險轉移和財務型轉移。①保險轉移。保險轉移是將籌資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即將企業投資的資產向保險公司投保,一旦發生風險損失則由保險公司負責賠償。②財務型轉移。財務型轉移是利用契約條款將籌資風險轉移給出資人或投資人,即通過變更、修正、增加、承諾契約條款,將由各種原因產生的賠償責任等損失後果從契約的一方轉移給另一方。當然,這種轉移要立足於法律上的合法性和清晰性。財務型轉移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如下幾種:一是通過契約或契約將某方的財務責任轉移給另一方承擔,如融資租賃中可能出現有關損失。二是通過擔保轉移,即企業籌資中,由於出資方要求擔保,擔保後事實在一定程度上將籌資風險轉移給了擔保人,此外,如發行毆票、債券,進行套期交易等等也是財務型轉移方法。
(4)籌資風險分散。籌資風險分散是指在籌資總規模確定的情況下,應儘量在籌資償還期限上、籌資方式上等方面進行結構最佳化組合,以分散籌資風險。
(5)籌資風險自留。籌資風險自留是指企業以自己的財力來承擔、補償可能產生的風險損失。籌資風險自留包括兩種方式:一是承擔莽資風險,二是自保籌資風險。兩者的區別是:自保風險需要建立一套止式的實施計畫和提取風險損失準備金,而承擔風險無需建立損失準備金,當發生損失時,直接將損失攤入經營成本。顯然,這仲直接攤入成本只能是較小的損失規模,而損失較大,在財號上無法—次攤成成本時,只能以預提的方式,每年從企業稅後利潤中按照一定比例提取風險損失準備金或自補流動資金,以增強抵禦風險損失的能力。
要點
籌資風險管理的要點:
籌資風險管理,旨在根據風險管理目際和宗旨,在科學的風險分析基礎上制定出處置風險的總體方案,避免和減少風險損失。其一般性的管理要點有:
1.強化籌資的可行性研究
籌資是為了投資,所以,籌資前必須加強對投資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投資項目是否可行,直接關係到籌資能否安全收回,關係到企業的成敗。在投資項目確定後,則要制定若干套籌資方案,科學、充分地論證各方案的成本率、風險和效益,選擇出一套最佳的方案予以實施。只有經過科學充分的籌資可行性研究和決策,才能儘量地避免籌資的盲目性,減少遭受損失的可能性。
2.對於大額籌資要注意分散風險
籌資規模大,相應地償債壓力也大,企業應注意將償債風險分散化,在籌資渠道和方式上、在籌資期限結構上應最佳化組合,避免債務風險過於集中而帶來危機。
3.靈活地採取多種籌資方式
對於企業來講,應根據特定的條件靈活地採取不同的籌資方式或籌資方式組合。例如,如果企業的負債率並不高,而股本結構已大,則應適當多考慮銀行貸款籌資或發行債券籌資,而一味地採用增資配股方式籌資則股票單股盈率可能下降,影響企業的市場形象而帶來市場風險;反之,如果企業過分地高負債經營,過分地追求財務槓率,就很容易給企業帶來債務危機而破產的風險。
4.建立籌資風險的保障制度
企業管理者首先要在思想意識上重視風險,形成風險觀念。其次,要建立籌資風險保障制度,使得風險管理制度化,其中最關鍵的,一是對於可轉移的籌資風險要通過保險或財務型非保險手段轉移;二是要設立專門的風險損失準備金。風險損失準備金可按年或按季按一定比例從稅後利潤中或公積金中提存,或者從每年的稅後利潤中或公積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自有流動資金,增強企業資金實力,增強企業抵禦風險的能力。
原則
籌資風險管理的原則:
要研究企業籌資風險的生成與發展,企業有必要建立預警評價系統,即從企業的長期發展和經營目標出發,對企業籌資活動進行分析,從企業籌資活動狀態及其結果評價籌資風險的存在及其強弱,同時根據對籌資風險的評價結果,有針對性地提出籌資風險的管理對策。具體評價籌資風險的標準及籌資風險防範的原則有:
(1)規模適度原則。企業在籌資過程中,無論通過何種渠道、採用何種方式籌資,都應預先確定資金的需要量,使籌資量與需要量相互平衡,降低籌資風險,既不能超過生產經營的需要而過量籌集資金,造成籌資過剩而降低籌資效益,又不能籌資不足,影響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開展和企業發展的要求。因此必須以“需”定“籌”,籌資規模必須依據和符合企業的需要,應按企業最低必要資金需要量進行資金的籌集。
(2)效益性原則。效益性原則亦叫成本節約原則。企業在選擇資金來源,決定籌資時機、籌資規模和籌資結構時,必須在籌資風險、資金成本和投資報酬之間進行綜合權衡。資金成本是企業為取得資金的使用權而付出的代價,包括資金籌集費和資金使用費。資金使用費包括借款利息、債券利息、支付給股東的股利等。資金籌集費包括股票與債券的發行費用、借款的手續費等。不同的資金的來源、不同的籌資時機、不同的籌資規模和不同的籌資結構會產生不同的籌資風險、資金成本和投資報酬;企業應根據不同的資金需要和籌資政策,綜合考慮籌資風險、資金成本和其他約束條件,並將資金籌集和資金的投向結合起來考慮,力求以最低的籌資風險和資金成本獲得最大的投資效益。
(3)籌資期限的適當性原則。籌資期限包括付息的期限和還本的期限。企業在籌資時,應根據投資項目、生產經營活動的規劃和企業的還債率確定適當的籌資期限。籌資期限不是越長越好,也不是越短越好,而要根據需要和可能的結合從經濟合理和風險防範的原則來考慮。
(4)結構合理原則。籌資結構主要包括資金的來源結構、資金的期限結構等。企業在籌資時,必須使企業的籌資結構合理,既要防止負債過多而增加財務風險,增加償債壓力,又要防止因沒有充分利用負債經營而使主權資本的收益水平降低。
(5)時機得當原則。企業在籌資過程中,必須按照投資機會來把握籌資時機,從投資計畫或時間安排上,確定合理的籌資計畫與籌資時機,以避免因取得資金過早而造成投資前的閒置,或者取得資金的相對滯後而影響投資時機。
(6)負責率和還債率的合理性原則。負債率是指企業負債總額占全部資產的比率;還債率是指企業還債數額占企業全部收入的比率。企業的負債率和還債率過高,會造成企業信用危機,支付利息過多,以致虧損和破產。但負債率和還債率過低,企業不能利用有利的資金條件迅速發展自己,喪失發展機遇,削弱自身的實力,也要為其付出應有的代價。
(7)提高企業競爭力原則。通過籌資如能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就會減少企業收益的不確定性,從而降低籌資風險;反之,如不能達到這一效果,就會使企業背上沉重的包袱,企業競爭能力下降,籌資風險就會出現。也就是說,財務風險的防範在正常情形下不能採取迴避策略,一走了之,這種風險策略雖然簡單安全,但卻是毫無意義的,不是企業經營管理者所希望的。
方法
籌資風險管理方法:
籌資風險管理的方法除了一般的常規風險管理的方法外,還有以下幾種方法:
1.財務槓桿係數衡量法
衡量債務籌資風險的方法很多,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是財務槓桿係數衡量法。
財務槓桿主要反映息稅前利潤與普通股每股收益之間的關係,用於衡量息稅前利潤變動對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的影響程度。
財務槓桿作用的大小可通過財務槓桿係數來衡量。財務槓桿係數是指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率相當於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倍數。
利用財務槓桿係數的大小來判斷其籌資風險的大小。槓桿係數越大表明企業償債壓力越大,從而籌資風險也越大;相反,財務槓桿係數越小,則籌資風險越小。
2.指標分析法
指標分析法通常有單一指標分析和綜合指標分析兩種。單一指標分析或稱單變數分析,如採用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支付比率、資產負債率、利息保障倍數、應收賬款周轉率、投資收益率等財務指標進行比較分析。在分析時應注意與同行業平均水平進行比較,如果偏離同業水平較大,如流動比率、速動比率過低,資產負債率過高,一般意味著企業存在償付風險。
綜合指標分析又稱多變數分析,就是利用多重財務指標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
3.機率分析法
在通常情況下,債務籌資風險也可以通過計算企業自有資金利潤率的期望值及其標準差來衡量,具體步驟如下:
(1)根據企業對經營業務進行預測的數據來分析各種情況可能出現的機率和可能獲得的利潤額及利潤率;
(2)計算企業自有資金利潤率的期望值與標準差;
(3)根據標準差來確定企業的債務籌資風險程度。
這裡需要指出的是,企業自有資金利潤率的標準差主要反映的是債務籌資風險程度,而企業息稅前全部資金利潤率的標準差僅反映企業經營風險的程度。
實際套用
籌資風險管理實際套用:
1.籌資風險管理責任制
企業要真正達到控制籌資風險的目的,就要切實從自身情況出發建立相應的企業籌資風險管理責任制度,在可能的情況下,企業要在財務部門下設立籌資風險管理小組。該小組的主要職責是:分析企業債務的結構,編制債務現金流量表;分析債務籌資風險的來源,擬定風險的管理策略,建立債務籌資風險管理體系;收集資本市場的資料,分析市場走勢。
2.籌資風險預警分析
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籌資品種的市場價格、利率、匯率的波動日益加劇,企業不得不面臨越來越大的風險,因此,企業必須立足市場,建立一套完善的風險預防機制和財務信息網路,及時對財務風險進行預測和防範,制定適合企業實際情況的風險規避方案。
3.規避與轉移籌資風險
·重新安排支付現金流量;
·儘量降低籌資費用(註冊費、委託金融機構的代辦費、手續費等);儘量降低籌資的代理成本;
·儘量利用籌資的稅收優惠。
4.處理籌資風險
·止血:實行豁免部分債務、將部分債務轉化為主權資本、降低債息率、債務展期等債務重組計畫;
·輸血:爭取外界支持;
·換血:企業資產重組;
·造血:提高企業的盈利水平,培育企業的競爭能力,使企業儘快渡過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