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兜古村

籃兜古村

籃兜村文化積澱深厚,前賢鄭大侖培育了一代文魁林大欽,林大欽手書“金馬玉堂”四字回報鄭氏原始稱謂的“藍兜”古村名。 “金馬玉堂”匾意為鄭一統科場連捷,又入選翰林院編修。 嘉靖十七年,林大欽、鄭一統一同離京返鄉。

籃兜古村
籃兜古寨一角
鄭一初、鄭一統、鄭大侖、林大欽、王守仁、鄭大進、湛若水……這些響亮的名字,不單與籃兜村密切相關,而且與揭陽這座歷史文化名城也有直接的聯繫。
古村900餘年的人文積澱實在太深厚,我們就從鄭氏家廟保存的“金馬玉堂”、“柏音如在”、“澤永苕流”3塊明代名匾為線索說開去吧。
籃兜村文化積澱深厚,前賢鄭大侖培育了一代文魁林大欽,林大欽手書“金馬玉堂”四字回報鄭氏原始稱謂的“藍兜”古村名。北宋紹聖元年(1094.)鄭氏始祖鄭伯輿進村,創編《藍橋家乘》,自此開始該村的文化史。今。仍可見該村建於明代的東寨門“藍橋亨衢”四字為證。據上世紀80年代參加編修《籃兜鄉志》的鄭祖遜老人介紹:籃兜村始祖鄭伯輿(1023~1097),原籍福建莆田縣涵頭裡後埭,進士出身,初接梅州推官,宋元豐八年(1085)擢廣東潮州府通判。晚年定居籃兜村,長子鄭淑文居籃兜。次子鄭淑武移居今潮安淇圜村……三子鄭淑成創古邑揭陽城東櫝松村,海內外裔孫10多萬人
鄭氏家廟始建於明代,初為一堂兩房,清代鹹豐年重修,。擴建為現在的三進三門五開問的宏大規模。清乾隆朝宰相董誥書題“鄭氏家廟”門額,揭陽梅岡乾隆元年進士、直隸總督鄭大進書聯一副並贈祠門全副石料,其雕琢之精工,全潮汕罕見。更為珍貴的是懸掛於家廟大堂上的三塊贈匾。
“金馬玉堂”匾。匾為明代嘉靖年間潮州狀元林大欽題贈揭陽縣官溪都進士鄭一統的。長1.8米,寬0.6米。“金馬”、“玉堂”,漢代官署名。“金馬玉堂”匾意為鄭一統科場連捷,又入選翰林院編修。
金馬玉堂匾被入編遼寧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中華名匾》一書。在籃兜村,我們親眼看到了這部重達lO余公斤的宏篇巨著。書中介紹:“‘金馬玉堂’行楷書匾,行筆用圓轉之筆,腕力充足,勢奇反正,斂其鋒芒,抑揚頓挫之致,足見這位狀元公行書技法之精熟。”
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7月,“中華名匾萬里行"分團兩位同志,千里迢迢來到籃兜村,實地察看了”金馬玉堂"匾等文物古蹟,並對仙橋鎮籃兜村得力的文物保護措施大加稱讚。
說到這裡,我們再來談談這位潮汕科舉史上唯一的文狀元林大欽與進士鄭一統情濃於血的文緣墨誼的故事。這故事在籃兜村,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明朝正德年間,揭陽藍橋村有個姓鄭的員外,數次發現買回家做菜的冬瓜上有著字型娟秀的詩句,他年方1 2歲的兒子鄭一統非常聰明好學,想結交這位“冬瓜詩人”,便央求父親帶著他找到賣瓜人,並循蹤尋到海陽縣山兜村(今屬潮安縣)一戶姓林的瓜農家裡,獲悉瓜上之詩是其9歲的兒子林大欽看瓜時所題刻的,而大欽的學問卻是因家貧上不起學,偷偷地從書齋門外聽來的。鄭員外愛才心切,有意接濟林大欽完成學業,便把大欽接到揭陽鄭氏私塾“仰斗書齋”,與兒子鄭一統一同授業於名儒鄭大侖。兩人情同手足,互勉互勵,學業一日千里。嘉靖十一年,鄭一統經與恩師和父親商定,讓家貧的林大欽先應試,兄弟分期在科場奪魁。果然,林大欽在壬辰科狀元及第。3年後,鄭一統上京應考也登進士第,入選翰林院編修。兄弟雙雙成名,同朝為官。嘉靖十七年,林大欽、鄭一統一同離京返鄉。林氏在祖籍山兜村興建“狀元府”,鄭一統也擬在藍橋修建“翰林府",林大欽便手書”金馬玉堂“四字,作為翰林府門額相贈。林、鄭的深厚友誼,成揭陽文史上一段佳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