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據當代作家田茂泉介紹說:清順治八年(1651年)朱姓由蒙陰縣遷此建村。因址地周高中低,似簸籮,故名。村名曾寫成桲羅。1988年由萊蕪市地名辦公室定為簸籮。
背景
簸籮建村350多年,建村之初只有朱姓。其間鄧、高、李姓陸續遷居。族姓之間和睦相處,團結友愛,不分彼此,不分強弱,共商村事,世代相傳。 據當代作家田茂泉介紹說:“蘆城保·簸籮”。歷史上區鄉鎮行政變革頻繁,該村現屬里辛街道辦事處管轄。簸籮村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青年積極參軍(那時村人口不足300,有10幾名參軍)支前。為國為民犧牲的烈士有兩名。轉業後,離休的高玉珠、轉業務農的鄧雲青、鄧玉榮等。解放後,簸籮村村民回響黨的號召走組織起來的道路。1952年成立互助組。1955年成初級社,1956年與田家莊成立高級社,隨後成立人民公社。該村為一個大隊。在朱雲行書記的帶領下,克服了包括三年自然災害在內的許多困難,開展農業學大寨,戰天鬥地,修塘建壩築水渠,開山造林,深翻改土,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1968年喬店水庫南於渠橫貫村後,本村實現了自流灌溉,糧食產量大幅度上升,由原靠吃救濟糧的村,變成了每年交納小麥、雜糧五萬多斤的村,解決了溫飽問題。1972年又在村南溝上建起一座兩孔的石拱橋,高大美觀,交通更加便利。1975年在政府的組織下,在村後打通了一條600多米長的地下水道——王子山山洞,實現了引水上山。1997年又在村後打成了一座220多米深的深水井,使灌溉、飲水得到了保障。
重要性
簸籮村歷來重視文化教育。1958年成立了本村第一所國小,亓佐文、劉仲祥、陳佩達等老一輩名師在此任教。20世紀50年代有大中專生5名。恢復高考後考人大中專院校的學生16名,研究生1名,並有一家出了3個大學生。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一部分村民發展第三產業,商店、石灰廠、糕點廠、建築隊、搞運輸、勞務輸出。調整了種植結構,面貌發生大變化。勤勞智慧的500名簸籮村民在新的一屆村級兩委的帶領下,團結奮進,開拓創新,為簸籮村更美好的明天而奮鬥!
主要內容
簸籮村山川秀麗、人傑地靈。王子山位於村北,村東有一條沙面公路,穿山而過,北通辛莊,南接顏苗公路,交通便利,村中名勝、文物多,古老的大廟、土地廟位於村西南,1958年拆除,現無蹤跡。大脊大潲小瓦青磚的片片瓦房,獅子把大門、山屏門,有的已拆,剩下的也破舊不堪。只有朱雲振家的山屏門,雖經歷過幾百年的風吹雨打,但還基本保持著原樣。村中古槐五棵,現存一棵,雖已枯死,粗大的樹幹還直立原地。據計算該古槐已有百多年的歷史。村西朱家老林古柏參天,古牆圍墓。林中有朱氏譜碑,還有朱玉傑太學士的大古碑,呂氏貞節龍頭碑。這些早已毀壞。據傳呂氏19歲守寡至83歲去世,後人為她修堂立碑。
烈士英名錄
朱雲禎 李憲篤
歷任村支書
1946年-1972年 朱運行(後兩年任村書記)
1970年-1983年 李迎篤(後兩年任村書記)
1980年-1986年 朱慶永
1986年-1987年 朱增德
1988年-1994年 朱慶法
1995年-1997年 朱建東
1998年-2000年 李全實
2001年-2002年 吳名靜(鎮派駐村支部書記)
2002年-
歷任村主任
1951年-1968年 朱奉星
1970年-1979年 朱慶永
1980年-1987年 朱慶法
1988年-1997年 朱雲祿
1998年-2001年 鄧增祥
2002年-
副縣級及其以上幹部
高金蓮 曾任萊蕪市婦聯主席,己離崗
朱慶福 曾任萊蕪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
簸籮村本是乾旱地區,原先以種植穀子、高梁、雜糧為主,由於水利條件的改變,平原地塊以小麥、玉米為主,穩產高產。王子山上發展了林業,傳統的王子山花椒、新發展的山楂、蘋果漫山遍野。每逢秋後花椒採摘,周邊村民雲集山上享受著收穫的喜悅,熱鬧非凡。隨著種植結構的調整,改變舊的農業種植觀念,發展起了植桑養蠶,並逐步發展三辣及旱菸的栽培,生產面貌、經濟狀況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