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薩默斯的日記

簡·薩默斯的日記

《簡·薩默斯的日記》是英國作家多麗絲·萊辛(Doris Lessing)的作品。《簡·薩默斯的日記》由兩部小說《一個好鄰居的日記》和《假如老人能夠……》組成,而兩部小說的情節都是圍繞著主人公在人生道路上的起伏沉落而展開的。作品飽含著 作者對普通人命運的同情與理解,以及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洞察。《簡·薩默斯的日記》圍繞女主人公簡在人生道路上的沉浮起落展開。簡是一位漂亮的追求時尚的中年婦女,事業上很成功,但在感情生活上,她幾乎是一位麻木的人,過著枯燥乏味的生活,直到她偶然結識一個80歲的老人……兩位女人之間從而產生了非同尋常的友誼和改變彼此人生態度的關係。

作品簡介

《簡·薩默斯的日記》包括兩部小說《一個好鄰居的日記》和《如果老人能夠……》。簡是一位漂亮的中年職業女性,在雜誌社有一份體面的工作。但她自私而麻木,生活枯燥乏味,所在乎的一切就是自己的工作和自身形象。母親是傳統的家庭主婦,不能理解新女性對自我生活品質的追求。姐姐喬治(George)遵循的是母親的行為範式,以家庭其他成員的生活占據自己,拒絕了發展自我身份的機會,繼而影響整個家庭的健康發展。同事喬伊斯(Joyce)事業有成,是雜誌Lilith的主編,然而她的丈夫卻以出軌的方式讓她在工作和家庭之間做出選擇。

主要人物

簡(Jane)

簡是一位漂亮、高雅、時尚、事業有成的中年女性,既不是家裡的“天使”,也不是“女妖”式的女性。她獨立,受人尊重,看似女性主義追求的理想的解放了的女性,但是簡的生活似乎還是不完整的,似乎是有所缺失的,尤其是在感情生活上,她幾乎是一位麻木的人。 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在當地藥店認識了一位80多歲的單身老人莫迪。

整部作品便是簡尋找真正自我、完整的自我的旅程。通過結識莫迪,照顧吉爾和凱特,邂逅理查,簡才真正從女兒角色、母親角色、戀人角色重新找到了自我。

莫迪

莫迪來自社會底層,卻有著一股倔強的傲氣,她年輕時能幹、好強,與簡非常相似。

創作背景

《簡·薩默斯的日記》寫於20世紀80年代,是作者在經歷了人生起伏之後寫的一部小說。在此時的英國,上帝被疏遠了,多少年凝結起來的濃重的宗教意識淡化了,去教堂做禮拜、受洗禮、懺悔、結婚成家的人降到了歷史最低點。對傳統的疏離和信仰的缺失導致了人們的精神危機,人情淡漠、倫理道德滑坡甚至淪喪,這些歷史背景是多麗絲·萊辛創作《簡·薩默斯的日記》並呼喚人類相愛和社會和諧的原因。另外,作家的個人經歷與她在《簡·薩默斯的日記》中呼喚愛也有很大的關係。多麗絲·萊辛自幼家境困窘。她十二三歲因眼疾輟學,16歲開始工作,先後當過電話接線員、保姆、速記員等。因此,她對來之不易的工作十分珍惜,也相當努力,她把大部分的時間都放到了工作上。對家庭的疏忽和對愛的淡漠導致了她兩次結婚又兩次離異,所以,家庭和愛對她來說是值得探討和研究的問題。還有一個原因是她在非洲的經歷,在那裡她目睹了白人殖民主義和種族歧視造成的悲劇,心靈受到震撼,她感到非洲人民正在呼喚著愛。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簡·薩默斯的日記》的主題思想即愛、家庭與和諧。認識到“愛”才是建立並維繫人與人之間和諧關係的關鍵,認識到愛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精神動力。

文本中,簡在挖掘出內心深處的愛之前,是孤獨的,是不完整的;但是在與莫迪、外甥女、理查的交往中,她體驗了人的情感經驗中最珍貴的友情,親情和愛情,從而實現了完整的自我,解決了個人危機。

敘事藝術

1、敘述者及敘述角度

敘述者是敘述文章的講述者,也就是小說中的“聲音”。任何一部作品都要至少由一個敘述者講述。在《簡·薩默斯的日記》中,敘述者的類型多種多樣。由於其日記體的自由特性,在不同的日記文體當中,作者用了不同的敘述者,有第一人稱敘述,也有的用第三人稱敘述。根據現代敘述學理論的分類,小說中的敘述者又是小說中的人物,是可靠敘述者,在不同的日記文體中,有的是明顯的,有的是隱藏於故事外的,這種靈活運用使小說呈現給讀者的是生動、全面的故事情景。說到敘述角度,就是要了解“誰看”的問題,根據現代敘述學理論,《簡·薩默斯的日記》採用了零聚焦和固定式內聚焦的方法展開敘述,零聚焦的特點就是敘述者是無所不知的,在描述的過程中,福利工作者的一天時敘述者幾乎無所不知。內聚焦是通過聚焦者的眼睛去看世界。簡作為敘述者在《簡·薩默斯的日記》中大部分情節都是通過簡的敘述介紹給讀者的。內聚焦使讀者更容易貼進人物,了解人物,增強對人物的同情。敘述者和敘述角度的靈活運用,使作品語言豐富多彩,情節生動全面地得以展示。

2、人物思想語言的表達方式

人物思想語言的表達在敘述文體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有助於人物性格塑造和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直接引語在表達人物思想話語時具有直接性、生動性以及音響效果。間接引語以其引導句和第三人稱,使句子更簡明、順暢,加大讀者和人物的距離。自由間接引語由於可以省略引導句或引號,具有直接性、生動性且易於混合於敘述文章,語言行為的敘述體,以其高度節儉性,可使敘述遮蓋沒必要敘述的文章,並且加大了人物與讀者之間的距離。自有間接引語使人物思想話語得以生動表達,並使敘述順暢地表達出來,兼有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的優勢。在《簡·薩默斯的日記》中,萊辛成功地運用這五種人物思想語言的表達方式,使敘述有詳有略,有張有弛,讓人物思想話語得以生動表達,並引起讀者的共鳴。

3、敘述模式

作為一種獨特的敘述模式,日記體小說具有日記和小說的共同特點。這一章將詳細討論日記體小說的發展史,及這部小說的敘述特色。自從十八世紀開始,日記體小說就出現在西方文學中,十九世紀的浪漫主義作家,要求淡化小說的情節,強調人物思想感情的描寫,日記體正迎合了這一要求。到二十世紀,日記體小說在西方文學界又掀起了一次高潮。《簡·薩默斯的日記》作為日記體小說,具有其特點。首先,它不同於傳統小說。傳統小說以情節和故事為中心,以嚴謹的敘述結構見長。而日記體小說不注重情節結構,而是可以結合詩歌、散文等多種文體。《簡·薩默斯的日記》就體現了這一特點,有的日記是人物會話,有的是一篇散文,文章結構鬆散。第二,《簡·薩默斯的日記》作為日記體小說,具有真實性。因為是日記,小說大都以第一稱寫成,給人一種真實感;此外,由於其文體的優勢,作者可以靈活變換敘述人稱和敘述視角,使小說呈獻給讀者的畫面更完整、生動。第三,《簡·薩默斯的日記》中大量的心理描寫,也是日記體小說的特性之一。而且,日記體的任意性也給作者敘述帶來自由和便利。如有的日記有日期、星期,有的只有標題,有的則只有星號或空格來區分不同的日記。敘事也是時斷時續,這都有助於作者表達其對生命的理解和控制敘述速度。

4、結論

通過綜合分析可以看出,萊辛在這部作品中採用了故事內、外顯、隱藏和可靠的敘述者,運用了零聚焦和內聚焦等不同方法來發揮其敘述作用,另一方面,又採用直接引語、間接引語、自由直接引語、自由間接引語和語言行為的敘述體等來表達人物的思想話語,從而生動地表現了故事人物發展過程。最後,由於採用日記體這種敘述模式,萊辛打破了傳統小說的限制,採用心理描寫不同文體,以及跳躍的結構給讀者呈現出一部精彩的小說。

社會評論

《簡·薩默斯的日記》向我們傳達了這樣一個倫理宗旨,那就是愛與和諧。這正是人類倫理理念升華的起點, 道德倫理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仁厚待人,善待自己且善待別人,是人立於天地之間應當也必須具備的道德素質和最起碼的倫理基礎”。

——郭萍、申慧穎

作者簡介

多麗絲·萊辛 多麗絲·萊辛

多麗絲·萊辛(Doris Lessing,1919年10月22日—2013年11月17日)是當代英國最重要的作家之一,2007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宣布將2007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授予這位英國女作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