鱵魚

鱵魚

頷針魚有兩種。尾斑圓頜針魚和黑背圓頜針魚。針魚體呈長圓柱形,稍側扁。側線在尾柄部不形成隆起崎。側線鱗142~157個。背鰭鰭條12~15,臀鰭鰭條15~18;尾鰭後緣圓形,基部有一黑斑。暖水性中上層魚類。體長一般200~450毫米。喜棲息在近海內灣或河口附近,為頜針魚中個體較小的一種。

基本信息

針魚介紹

名字由來

針魚圖片 針魚圖片

“針亮魚”,也有叫它“梁魚”的,學名叫做鄂針魚。

生活區域

針魚生活於江河、湖泊的上層,常成群游於水面覓食,以浮遊動物為主食,兼食昆蟲等。生殖期在5-6月。廣泛分布於長江中、下游及附屬湖泊中。個體雖不大,但數量相當多,是常見的小型食用魚類。

體型特徵

針魚體呈長圓柱形,全身足有二尺多長,稍側扁,光滑細溜,堅硬的利嘴長達三寸。側線在尾柄部不形成隆起崎。側線鱗142~157個。背鰭鰭條12~15,臀鰭鰭條15~18;尾鰭後緣圓形,基部有一黑斑。  

針魚種類

黑背圓頜針魚

黑背圓頜針魚 黑背圓頜針魚

針魚實物圖名稱: 黑背圓頜[hé]針魚 學名: Tylosurus melanotus(Bleeker)

科目:頷針魚科英文名稱: Belonidae概述:體呈長圓柱形,稍側扁。上下頜皆延長呈喙狀。上頜大牙垂直。背鰭鰭條23~25,背鰭後部鰭條短,尾鰭叉形。側線鱗在尾柄兩側形成一隆起嵴。

體型特徵:暖水性中上層魚類。體長一般680~1040毫米。性兇猛,常在水上層追捕小魚。

分布: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國多見於南海,在渤海灣及黃海也有發現。

尾斑圓頜針魚

尾斑圓頜針魚 尾斑圓頜針魚

名稱:尾斑圓頜針魚 英文學名: Tylosurus strongylurus (Van Hasselt針魚(5張)

英文名:Spottail needlefish[1]

科目: 頷[hàn]針魚科 英文名稱: Belonidae

概述:體呈長圓柱形,稍側扁。側線在尾柄部不形成隆起崎。側線鱗142~157個。背鰭鰭條12~15,臀鰭鰭條15~18;尾鰭後緣圓形,基部有一黑斑。

體型特徵:暖水性中上層魚類。體長一般200~450毫米。喜棲息在近海內灣或河口附近,為頜針魚中個體較小的一種。

分布:分布於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國僅見於南海,長江部分區域也有分布。

鄂針魚

英文名:Japanese halfbeak

學名:Hemiramphus sajori (Temminck & Schlegel)

尺寸:40cm

體型特徵:體呈細長狀,具圓柱形而稍側扁。頭大側扁,背面寬平,腹面狹窄。口較大,口裂平。上頜由頜間骨形成三角形的口蓋;下頜向前延伸特別長,呈針狀;上下頜於相對部分有多列銳利的小齒。鼻孔大,靠近眼;眼大。鰓膜分離,不與峽部相連。體鱗薄,極易脫落;頭部和上頜具鱗。側線完全,在胸鰭處急劇向下彎折,沿腹緣直至尾柄基部。背鰭位於體後半部,約與臀鰭相對;尾鰭分叉,下葉較上葉長大;各鰭均無硬刺。體銀白色,背部自頭後至尾鰭有灰黑色條紋,兩旁有排列整齊的小黑點。體側中部有一條銀白色斑帶,在背鰭和臀鰭間較寬闊;背鰭和尾鰭為灰黑色,其它各鰭為黃白色,上下頜及鰓蓋均為灰黑色。

九州鱵

九州鱵 九州鱵

九州鱵生活於江河、湖泊的上層,常成群游於水面覓食,以浮遊動物為主食,兼食昆蟲等。生殖期在5-6月。廣泛分布於長江中、下游及附屬湖泊中。個體雖不大,但數量相當多,是常見的小型食用魚類。  

捕獵方式

2015年11月,一項發表於《魚類生物學雜誌》的研究顯示,在澳大利亞昆士蘭赫倫島和北斯特德布魯克島附近,針魚被發現在撞向水中不知情的獵物群前會先跳出水面。它們以用尾巴在水面上行進,並以高達每小時65公里的速度躍出以躲避諸如海豚等捕食者而著稱。

它們看上去能利用其跳躍能力,通常在約1~2米的距離內偷偷接近並捕食更小的魚類。初始方法很簡單,但最後這1米左右才是最重要的。一旦它們躍出水面,基本上就變得隱形,直到其撞入水中。

當頜針魚在沒有跳躍的情況下試圖攻擊獵物時,它們的攻擊範圍約有50厘米。在跳躍的助力下,攻擊範圍會延伸到2米左右,從而使獵物更難跳脫。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