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無能論概述
管理無能論認為:管理者對組織的業績幾乎沒有什麼影響,一個組織的成敗完全取決於管理者無法控制的環境因素。管理無能論從“管理者影響結果的能力受制於組織內外部各種環境因素”這一假設出發,認為一個組織的績效受到大量管理者所無法控制的因素的影響,因此,管理者對組織績效的影響是極其有限的。按照管理無能論的觀點,當一個足球隊的隊員缺乏敬業精神、而足球隊員的選拔確定權力又受制於球隊投資者時,球隊的教練很難通過自身的努力來提高球隊的績效,哪怕更換教練,也很難使球隊的績效能夠有所改觀。管理者真正能夠起到的作用大多是象徵性的:有人在管理著球隊,當事情進行順利、取得良好績效時,需要有人受到讚揚;當事情進行不順利、績效不佳時,需要有一個替罪羊。管理者充當的就是這一角色。
管理無能論與管理萬能論
與管理無能論相反,管理萬能論認為不論環境條件如何,管理者對組織的成敗負有直接的責任。當組織運行不良時,則由管理者承擔責任,當組織運行良好時,管理者得到榮譽。這種觀點在管理學理論和社會中占主導地位。事實上,管理者既不是萬能的,也不是無能為力的。每一個管理者的工作都受到了來自組織內外的各種因素的制約,但管理者仍可以在一定範圍內對組織的生存與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管理者可以通過管理工作變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這也是一個好的管理者與一個差的管理者相區別的地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