箋箋(箋箋)淺小貌。喻見識淺狹。 明 許自昌《水滸記·火併》:“費千金馬骨有餘香,子是那箋箋株守,邊幅小難開廣。” 清 黃軒祖《游梁瑣記·王天沖》:“ 王 餽白金兩提曰:‘請為大人壽,是箋箋者,不及 王 紳十之一。’” 章炳麟《國故論衡·論式》:“若乃 蘇軾 父子,則佞人之箋箋者。”
相關詞條
-
紅箋
紅箋,唐代名箋紙,又名“浣花箋”。亦名“松花箋”、“減樣箋”、“薛濤箋”。這種紅色小箋曾被薛濤(女詩人,字洪度)用以寫詩與元稹、白居易、杜牧、劉禹錫等人...
基本內容 古人描述 -
箋
箋,是漢語辭彙,漢語拼音為 jiān,本指狹條形小竹片。古代無紙,用簡策,有所表識,削竹為小箋,系之於簡。箋,也可以指的是中國古代寫給帝王的書信,如,奏...
基本信息 字形結構 基本解釋 詳細解釋 漢語字典 -
莒縣過門箋
過門箋,又稱掛錢、羅門箋、門吊、花紙、吊掛、吊錢、紙掛、活門錢等,是過年(春節)貼在門楣上的裝飾刻紙。也有的貼在窗上、迎壁牆上和櫥門、牆窩子、箱櫃抽斗、...
基本信息 概述 歷史淵源 製作 藝術特色 -
臨沂門箋
中國人過春節,有掛“門箋”(men jiān )的風俗,門箋是中國傳統剪紙藝術的一種,俗稱:“過門箋”、“門吊子”或“花紙”。其形狀如小幡,紋飾如人勝。...
挖補門箋 蒼山門箋 理解 延伸 郯城門箋 -
掛箋
掛箋也叫“門箋”、“掛錢”,古代或稱“門彩”、“齋牒”,是一種中國傳統剪紙藝術。 春節時掛在門楣上的剪紙。最早掛箋是祭掛箋祖場所的裝飾品,一般都是掛單數...
特點 傳說 地壇大掛箋的操刀者 “掛箋馬”的兩個夢 相關文章 -
過門箋
過門箋又稱掛錢、羅門箋、門吊、花紙、吊掛、吊錢、紙掛、活門錢等。是一種古老的民俗藝術品,春節期間貼在門楣上、窗上、水缸上等處的裝飾刻紙。是中國傳統的年節...
史籍 起源 歷史淵源 製作工藝 -
傳箋
謂《詩經》的註解。《詩經》注有漢毛公傳與鄭玄箋。清馬瑞辰有《毛詩傳箋通釋》。
詞語分開解釋 相關詞語 -
薛濤箋[紙張類別]
薛濤設計的箋紙,是一種便於寫詩,長寬適度的箋。此箋原用作寫詩作為詩箋,後來逐漸用作寫信,甚至官方國札也用此箋,流傳至今。
薛濤箋介紹 薛濤制箋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