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香港電影金像獎簡介

“香港電影金像獎”於1982年由《電影雙周刊》創辦。這是從《電影雙周刊》每年邀請影評人評選十大電影的擴大和延續。目的是通過評選與頒獎形式,對表現優異的電影工作者加以表揚,同時亦檢討過去一年電影的成績。
第2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13日晚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行,司儀為鄭裕玲、吳君如、鄭秀文。《投名狀》拿下最佳影片獎等8大獎項,成為最大贏家。《投名狀》導演陳可辛獲得最佳導演獎,主演之一李連杰捧走最佳男主角獎。此外,該片還摘走了最佳攝影、最佳美術指導、最佳音響效果、最佳視覺效果、最佳服裝造型設計等獎項。斯琴高娃憑藉在《姨媽的後現代生活》中的表演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概述
第2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於4月13日晚揭曉。27年的金像獎見證了香港電影從昌盛繁榮步入今日的市場低谷,頑強的香港電影人依然兢兢業業地奮鬥在電影第一線,本屆金像獎主席陳嘉上雖然在經費等諸多問題上捉襟見肘,但無論什麼樣地苦難,都沒有阻止金像獎的如期舉行,就如同在這低迷的市道中香港電影仍然煥發新的活力一般。
提名名單
最佳影片

《投名狀》
《門徒》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神探》
《跟蹤》
最佳男主角
郭富城《C+偵探》
李連杰《投名狀》
劉德華《投名狀》
劉青雲《神探》
任達華《跟蹤》
最佳女主角
毛舜筠《老港正傳》
張靜初《門徒》
斯琴高娃《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劉若英 《連環局》
蔡卓妍《戲王之王》
最佳導演
陳可辛《投名狀》
爾冬陞《門徒》
許鞍華《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杜琪峯《神探》
游乃海《跟蹤》
最佳編劇
須蘭、秦天南、林愛華、黃建新、許月珍、何冀平、郭俊立、阮世生《投名狀》
爾冬陞、秦天南、龍文康、高新《門徒》
李檣《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韋家輝、歐健兒《神探》
游乃海、歐健兒《跟蹤》
最佳男配角
張家輝《出埃及記》
鄭中基 《老港正傳》
古天樂 《門徒》

劉德華 《門徒》
周潤發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最佳女配角
莫文蔚《老港正傳》
袁詠儀 《門徒》
趙薇《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邵音音《野·良犬》
邵美琪 《跟蹤》
最佳新演員
鍾嘉欣 《十分愛》
謝芷彤《門徒》
文俊輝 《野·良犬》
黃孝恩 《圍城》
徐子珊 《跟蹤》
最佳攝影
林志堅《出埃及記》
黃岳泰 《投名狀》
姜國民 《門徒》
鄭兆強 《神探》
關本良、余力為《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最佳音響效果
Wachira Wongsaroj《C+偵探》
Sunit Asvinikul、Nakorn Kositpaisal《投名狀》
曾景祥《門徒》
Steve Burgess、王磊《導火線》
杜篤之、郭禮杞《戰·鼓》
最佳視覺效果
Suchada Somasavachai《C+偵探》
吳炫輝《投名狀》
Ho Siu Lun、Chow Kim Hung、Ching Han Wong《門徒》
文少麟《神探》
梁偉傑、馬永安、梁耀豐、鍾智行《寶葫蘆的秘密》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Payont Permsith、Jadet Chawang《C+偵探》
陳光榮、金培達、Chatchai Pongprapaphan《投名狀》
金培達《門徒》
久石讓《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Andre Matthias《戰·鼓》
新晉導演獎
郭子健《野良·犬》
游乃海《跟蹤》
黃修平《魔術男》
最佳亞洲電影
《不能說的秘密》
《太陽照常升起》
《色,戒》
《東京鐵塔:我的母親父親》
《落葉歸根》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歌曲:《兄弟》影片:《兄弟》作曲:陳奕迅 填詞:劉德華 主唱:劉德華、陳奕迅
歌曲:《逼得太緊》 影片:《十分愛》 作曲:黃丹儀 填詞:林夕 主唱:吳雨霏
歌曲:《星光伴我心》影片:《老港正傳》 作曲:金培達 填詞:陳少琪 主唱:鄭中基
歌曲:《流浪者之歌》影片:《明明》作曲:黃耀明、蔡德才 填詞:林夕主唱:黃耀明、周迅

歌曲:《問天不應》影片:《野·良犬》作曲:林子祥 填詞:潘源良 主唱:林子祥
最佳美術指導
Anuson Pinyopotjanee,《C+偵探》
邱偉明,《天堂口》
奚仲文、易振洲、黃炳耀,《投名狀》
奚仲文、麥國強,《門徒》
黃仁逵,《圍城》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
Surasak Warakitcharoen《C+偵探》
奚仲文、戴美玲、利碧君《投名狀》
葉錦添《天堂口》
馬煜韜《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張世傑《神探》
最佳動作設計
江道海《雙子神偷》
程小東 《投名狀》
李忠志 《男兒本色》

錢嘉樂 《門徒》
甄子丹 《導火線》
相關介紹
《投名狀》成為本屆金像獎最大贏家,累積奪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在內的8個獎項,僅次於陳可辛本人那部巔峰之作《甜蜜蜜》(張曼玉版 孫儷版)的9項大獎紀錄,陳可辛拿到了他的第二尊最佳導演獎盃,締造了他個人事業新的高峰。李連杰在《投名狀》中亦正亦邪的氣質折服了金像獎評審,首次獲得影帝桂冠,這不僅僅是他個人第一次金像獎稱帝,也是繼洪金寶之後,第二位動作明星獲此殊榮。
各項單獎

斯琴高娃的金像獎封后屬於眾望所歸,幾乎沒有給對手多少反擊的空間,香港影壇女演員的饑荒也日益嚴重,目前電影女演員青黃不接,老中青三代都缺乏代表性人物,和90年代繁星滿天熠熠生輝的黃金時代不可同日而語。內地女演員的四連冠,也可以看作是香港影壇的一種悲哀。
劉德華憑藉他在《門徒》中出色演出,拿下電影表演生涯中第一座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這說明他的表演技巧已經進步到一個新的階段,今後他的電影表演生涯也許還會取得更大的成就。
年屆58歲老一代邵氏女演員邵音音勇奪最佳女配角大獎,這是她從影近30多年來首次獲得重要的電影獎項,這並非是因為由於她過去演技不夠好,而是因為在她事業的黃金時期還沒有舉辦金像獎,中年之後她又淡出影壇,近年來復出影壇看來是邵音音的明智之舉。她在《野·良犬》中的表演真摯自然,老道嫻熟的演技是奪獎的最大資本。
游乃海是去年最為風光的香港新晉導演,處女作《跟蹤》不僅送到柏林電影節展映,還在本次金像獎上奪得多項提名,《跟蹤》最終斬獲“最佳新晉導演”和“最佳新人演員”兩個獎項已屬不易。
影帝獲獎感言
以下是李連杰獲獎感言:
其實,我一直覺得想真的話,有時候講應酬的話,所以二十八年來都沒有參加金像獎。講一半一半吧,多謝陳可辛導演,他告訴我,不要拍動作電影,拍文戲的話早就拿獎了。真的很感謝所有投票的朋友,所有的影迷和評審,我真的不想感謝大家,出賣了兄弟華哥。二十八年要謝的人太多了。第一個編劇和導演我媽我爸,還要感謝武術老師胡彬。第二個要感謝第一個導演,他說香港有很多好導演,可以給你拍很多的好戲。真心的感謝大家。
史說金項獎
從香港電影的歷史上來說,自49年之後,大批原上海電影界人士來到香港,才最終組成了香港最原始的電影班底,因此早期的香港電影,所延續的都是傳統上海電影的路子。這也就直接締造了香港電影,邵氏電影最輝煌的一個時代。
但是時間進入八十年代之後,大批接受過西方先進電影觀念的年輕導演回歸本港,開始依託各種途徑,採用與早期香港電影截然不同的手法與技術,拍攝電影。這就是所謂的香港電影新浪潮時代。香港電影金像獎的誕生其實正是與這一變革緊密相關的。
歷屆金像獎最佳影片:
第一屆金像獎最佳影片:《父子情》
第二屆金像獎最佳影片:《投奔怒海》
第三屆金像獎最佳影片:《半邊人》
第四屆金像獎最佳影片:《似水流年》
第五屆金像獎最佳影片:《警察故事》
第六屆金像獎最佳影片:《英雄本色》
第七屆金像獎最佳影片:《秋天的童話》
第八屆金像獎最佳影片:《胭脂扣》
第九屆金像獎最佳影片:《飛越黃昏》
第十屆金像獎最佳影片:《阿飛正傳》
第十一屆金像獎最佳影片:《跛豪》
第十二屆金像獎最佳影片:《籠民》
第十三屆金像獎最佳影片:《新不了情》
第十四屆金像獎最佳影片:《重慶森林》
第十五屆金像獎最佳影片:《女人四十》
第十六屆金像獎最佳影片:《甜蜜蜜》
第十七屆金像獎最佳影片:《香港製造》
第十八屆金像獎最佳影片:《野獸刑警》
第十九屆金像獎最佳影片:《千言萬語》
第二十屆金像獎最佳影片:《臥虎藏龍》
第二十一屆金像獎最佳影片:《無間道》
第二十二屆金像獎最佳影片:《少林足球》
第二十三屆金像獎最佳影片:《大塊頭有大智慧》
第二十四屆金像獎最佳影片:《功夫》
第二十五屆金像獎最佳影片:《黑社會之龍城歲月》
第二十六屆金像獎最佳影片:《父子》
導演是一部電影的靈魂,金像獎設立的最佳導演獎則是對電影靈魂最高的一種褒獎,它代表著,在這一年當中誰才是最有誠意,也是最成功的電影導演。香港電影金像獎二十七年以來,一共評選出二十位最佳導演,除了2001年第二十屆金像獎上,最佳導演由台灣導演李安獲得外,其他全部由本土導演所獲得。所以,假如我們將獲得過最佳導演的這些人看做是香港電影最重要的部分,是絕對不誇張的。[
歷屆最佳導演:
◆方育平
第一屆(1982年) 執導影片:《父子情》
第三屆(1984年) 執導影片:《半邊人》
第六屆(1988年) 執導影片:《美國心》
◆許鞍華
第二屆(1983年) 執導影片:《投奔怒海》
第十五屆(1996年)執導影片:《女人四十》
◆嚴浩
第四屆(1985年) 執導影片:《似水流年》
◆張婉婷
第五屆(1986年) 執導影片:《非法移民》
◆林嶺東
第七屆(1988年) 執導影片:《龍虎風雲》
◆關錦鵬
第八屆(1989年) 執導影片:《胭脂扣》
◆ 吳宇森
第九屆(1990年) 執導影片:《喋血雙雄》
◆爾冬陞
第十三屆(1994年) 執導影片:《新不了情》
第二十四屆(2005年) 執導影片:《旺角黑夜》
◆徐克
第十一屆(1992年) 執導影片:《黃飛鴻》
◆張之亮
第十二屆(1993年) 執導影片:《籠民》
◆陳可辛
第十六屆(1997年) 執導影片:《甜蜜蜜》
◆ 王家衛
第十屆(1991年) 最佳導演:王家衛《阿飛正傳》
第十四屆(1995年) 最佳導演:王家衛《重慶森林》
◆陳果
第十七屆(1998年) 執導影片:《香港製造》
◆陳嘉上、林超賢
第十八屆(1999年) 執導影片:《野獸刑警》
◆李安
第二十屆(2001年) 執導影片:《臥虎藏龍》
◆周星弛
第二十一屆(2002年) 執導影片:《少林足球》
◆ 杜琪峯
第十九屆(2000年) 最佳導演:杜琪峯《槍火》
第二十三屆(2004年) 最佳導演:杜琪峯 韋家輝《大隻佬》
第二十五屆(2006年) 最佳導演:杜琪峯《黑社會之龍城歲月》
◆劉偉強、麥兆輝
二十二屆(2003年) 執導影片:《無間道》
◆譚家明
第二十六屆(2007年) 執導影片:《父子》
香港演藝圈出色的男演員有如恆河沙礫,絕對不是我列舉的這區區十幾位可以概括的了。他們只是眾多默默無聞從事著表演工作者中,特別突出的幾位而已,有他們堅持的努力,也有一點點機緣和運氣,才最終使他們站到了金像獎的領獎台上。但是唯一可惜的一點是,如今的香港演藝圈,能接班的新生代男演員實在屈指可數,拼來拼去,看見的都還這一批老人在爭奪,確實是讓人感覺有幾分悲哀。
史屆最佳男導演:
◆周潤發
第六屆:憑《英雄本色》獲最佳男主角
第七屆:憑《龍虎風雲》獲最佳男主角
第九屆:憑《阿郎的故事》獲最佳男主角
◆黃秋生
第十三屆:憑《人肉叉燒包》獲最佳男主角
第十八屆:憑《野獸刑警》獲最佳男主角
第二十二屆:憑《無間道》獲最佳男配角
第二十五屆:憑《頭文字D》獲最佳男配角
◆梁家輝
第三屆:憑《垂簾聽政》獲最佳男主角
第十二屆:憑《92黑玫瑰對黑玫瑰》獲最佳男主角
第二十三屆:憑《大丈夫》獲最佳男配角
第二十五屆:憑《龍城歲月》 獲最佳男主角
◆曾志偉
第十一屆:憑《雙城故事》獲最佳男主角
第十六屆:憑《甜蜜蜜》獲最佳男配角
◆ 梁朝偉
第十四屆:憑《重慶森林》獲最佳男主角 第十七屆:憑《春光乍泄》獲最佳男主角
第二十屆:憑《花樣年華》獲最佳男主角 第二十二屆:憑《無間道》獲最佳男主角
第二十四屆:憑《2046》獲最佳男主角 第七屆:憑《人民英雄》獲最佳男配角
第九屆:憑《殺手蝴蝶夢》獲最佳男配角
◆張國榮
第十屆:憑《阿飛正傳》獲最佳男主角
◆周星弛
第二十一屆:憑《少林足球》獲最佳男主角
◆洪金寶
第二屆:憑藉《提防小手》獲最佳男主角
第八屆:憑《七小福》獲最佳男主角
◆鄭則仕
第五屆:憑藉《何必有我》獲最佳男主角
第十六屆:憑《三個受傷的警察》獲最佳男主角
◆ 劉德華
第十九屆:憑藉《暗戰》獲最佳男主角
第二十三屆:憑藉《大隻佬》獲最佳男主角
◆劉青雲
第二十六屆:憑《我要成名》獲最佳男主角
◆吳鎮宇
第二十屆:憑藉《公元2000》獲得最佳男配角
幕後功臣
說到一部電影的誕生,除了在台前風光的演員以及掌控全局的導演外,其實還需要很多很多的幕後工作人員參與其中才行,比如攝影、美工、編劇、視效,甚至是茶水、劇務等等,所以為了表彰這些一直隱藏在銀幕背後,默默無聞工作著的人們,香港電影金像獎從第三屆開始,逐步增加了眾多幕後工作人員獎項,至今,已經使金像獎的總獎項擴充到十九項之多,也使得更多從不曾被人知道的幕後功臣們成為客群人矚目的明星人物。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認識認識這些你從不曾了解過的“明星”吧!
最好的攝影師就是沒有風格
攝影師絕對不僅僅只是一個簡單地將導演意圖貫徹於影像的高級技工,在很多時候,他們對於影片的理解,對於畫面的控制,是決定一部影片成敗的關鍵。但是由於香港電影鼎盛時期,大多因地制宜,追求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好的效果,這就從客觀上限制了攝影師的發揮。但是縱觀金像獎二十多年來的歷史,在攝影方面,最值得一提的只有三個名字,那就是黃岳泰、杜可風與鮑德熹三位,他們一起包辦了十七屆的最佳攝影獎。
★黃岳泰:

第二屆:《夜驚魂》
第十七屆:《宋家皇朝》
第十八屆:《不夜城》
第十九屆:《紫雨風暴》
第二十一屆:《幽靈人間》
第二十三屆:《戀之風景》
黃岳泰年紀並不大,但是在香港電影圈地位卻甚高,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劉偉強導演論輩分來算,在攝影師行當里,都只能算是他的徒孫。曾經有人這么說過,在香港電影界,搞攝影的,幾乎一半以上都是他的徒子徒孫。但是這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高達六次的獲獎記錄,以及至今無人打破的三連冠記錄才更能說明他在專業領域的成就。
黃岳泰常說自己是最沒有風格的攝影師,因為他嘗試過各種不同的電影,他最注重在色彩、光線方面重視“修飾感”,在符合電影整體效果這一大前提下追求合理的誇張。所以他得獎的作品大多不是寫實類的作品,最具有代表意義的,當然要屬《戀之風景》一片中採用大量柔光鏡產生出的浪漫效果,為整部影片起到了畫龍點睛的效果。
★杜可風:

第六屆:《老娘夠騷》
第十屆:《阿飛正傳》
第十二屆:《東方不敗》
第十五屆:《墮落天使》
第二十二屆:《英雄》(電影版、美劇版)
第二十四屆:《2046》
杜可風最被人記住的大概是作為王家衛御用攝影師這一身份,也難怪,他的六次獲獎中,居然就有三次是與王家衛合作的結果。所以也有人說過,王家衛、杜可風、張叔平這三個人是無往不利的“電影鐵三角”。
相比其他攝影師而言,杜可風的攝影風格比較具體而又抽象化。他喜歡高調的光影效果與對比強烈的色彩控制,大量的手持攝影、升格拍攝,抽幀等手法也充分展現了他強烈的個人風格。尤其是在《墮落天使》一片中大量超廣角鏡頭的使用,為影片增加了一種迷離、詭異的風格,更顯示出了這個紐西蘭鬼佬“玩鏡頭”的自由心態。
★鮑德熹:

第九屆:《不脫襪的人》
第十一屆:《九一神鵰俠侶》
第十三屆:《白髮魔女傳》
第二十屆:《臥虎藏龍》
第二十五屆:《如果·愛》
鮑德熹原名鮑起鳴,是上世紀香港著名影星鮑方的長子。他給人的印象,似乎是給專派“風光片”的攝影師。要知道把美景拍得美並不算本事,但是要能從靜止的美景中拍出恰如其分的動感來,這就是鮑德熹最大的長處了。
比如使他獲得金像獎以及奧斯卡的《臥虎藏龍》一片中,他就有本事將中國功夫的動作場面巧妙地與周遭環境,比如竹林,周莊等清山綠水結合起來,拍出一種舒緩的節奏,展示出中國功夫的另一中嫻靜的美來。同時又大氣磅礴,這也是他有別於其他一般攝影師的最大亮點。
最佳美術指導:香港電影的美術設計在邵氏電影時期就曾經有過輝煌的過去,那些完全紮根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布景以及道具製作,給當時的電影創造出一種古意昂然的風味。進入金像獎時期後,新一代的美術指導們,又積極將西方流行美學觀點與中國古典美結合在一起,創造出更現代,更奢華的“美”的奇蹟來。
★張叔平:

第四屆:《似水流年》
第八屆:《旺角卡門》
第十屆:《阿飛正傳》
第十四屆:《重慶森林》獲得最佳剪接
《東邪西毒》獲得最佳美術指導
第十五屆:《墮落天使》獲得最佳服裝設計
第二十屆:《花樣年華》完成剪接、美術指導、服裝設計大滿貫
第二十四屆:《2046》獲得最佳美術指導與服裝設計
張叔平是香港著名的波普藝術大師,但是他最為人所知的還是能橫跨美術指導、服裝設計乃至剪接這三種工作,並獲得過高達十一次金像獎的記錄。不過仔細看過他的得獎經歷之後,不難發現,幾乎他所有的獲獎影片都是與王家衛關聯在一起的,真不知是他成就了王家衛,還是王家衛成就了他。
張叔平做設計最大的特色就是將波普主義的流行及時效性代入到服裝與場景設計當中,有的時候雖然突兀了些,但產生一種特殊的美感。比如在《花樣年華》中那樣式繁複到完全不顧及人物的27套旗袍,又或是《東邪西毒》里那粗礪之中又帶著些許波希米亞風格的麻衣,這些都顯示出張叔平敏銳的時尚觸覺以及對於時尚元素的精確把握能力。
獲獎演員風采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