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亞洲濕地論壇

亞洲濕地論壇於1992年在日本創辦,一直倡導《濕地公約》理念,致力於不同利益方,如政府、科學家、環保主義者的交流合作,是亞洲相關國家濕地保護、共享經驗的重要平台。 ”特爾格認為,《濕地公約》和各方面夥伴,包括聯合國系統、非政府組織和商業領域的合作都在開展,滿足人類食物和水安全、應對氣候變化和減少災害風險等需求,濕地顯得極為重要。 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出席會議並發表講話,他介紹,中國自加入《濕地公約》進行了大量濕地保護及恢復工作。

10月11日在無錫舉行第二屆中國濕地文化節暨第六屆亞洲濕地論壇,旨在就氣候變化、人類健康、人類生活等方向探討未來亞洲以及全球濕地保護及合理利用的國際合作,來自世界20多個國家700餘位代表出席。
濕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種獨特功能的生態系統,它不僅為人類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資源,而且在維持生態平衡、保持生物多樣性和珍稀物種資源以及涵養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調節氣候、補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蝕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濕地與森林、海洋並稱全球三大生態系統,也是價值最高的生態系統,被稱為“地球之腎”,多年來,全球濕地伴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而不斷遭到破壞,保護濕地成為世界共識。
亞洲濕地論壇於1992年在日本創辦,一直倡導《濕地公約》理念,致力於不同利益方,如政府、科學家、環保主義者的交流合作,是亞洲相關國家濕地保護、共享經驗的重要平台。
“全球各國為執行《濕地公約》付出了40年努力,對緩解氣候變化、物種多樣性、人類健康等做出了貢獻,但是聯合國千年生態評估系統和最近2010年生物多樣性指標評估都告訴我們,濕地仍在繼續惡化,它無償為人們提供巨大利益的能力正在下降”,《濕地公約》秘書長安納達-特爾格在會上表示。
“現在看來,締約方們需要更進一步明確環境與經濟發展的關係,特別是影響全人類的水源,今後將是公約履行重點。”特爾格認為,《濕地公約》和各方面夥伴,包括聯合國系統、非政府組織和商業領域的合作都在開展,滿足人類食物和水安全、應對氣候變化和減少災害風險等需求,濕地顯得極為重要。
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出席會議並發表講話,他介紹,中國自加入《濕地公約》進行了大量濕地保護及恢復工作。近5年共投入資金31億,自然濕地保護率從2005年的45%提高到2010年的50.3%,主要的濕地生態狀況明顯改善。目前中國在濕地保護上仍面臨挑戰,保護制度還不夠完善,需要深化國際交流合作。今後,各地應將濕地保護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布局,加大資金投入並進一步加強區域合作,共同推動國際濕地保護事業,增進人類福祉。
會上,黑龍江省七星河、黑龍江省南翁河、黑龍江省珍寶島、甘肅省尕海則岔等四大濕地被宣布為中國新增國際重要濕地,截止目前,中國現有國際重要濕地數量已達41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