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產業與循環經濟概論

第二產業與循環經濟概論

《第二產業與循環經濟概論》,作者黃海峰,李沛生,張阿珍,2009年7月由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本書系統地介紹了國內外第二產業各行業發展循環經濟的現狀、中國第二產業各行業以及區域經濟發展實施循環經濟的理論與實踐。

基本信息

作 者:黃海峰,李沛生,張阿珍 著叢 書 名:“十一五”國家重點國書出版規劃項目·第二產業與循環經濟叢

書出 版 社:中國輕工業出版社ISBN:9787501967674出版時間:2009-07-01版 次:1頁 數:321裝 幀:平裝開 本:16開所屬分類:圖書 > 經濟 > 工業經濟

內容簡介

隨著循環經濟理念的推廣,循環經濟實踐的開展,對於循環經濟理論研究也不斷深入,但是針對各個行業的特別是對第二產業發展循環經濟的研究缺乏系統的總結和提高。本叢書涵蓋了鋼鐵、輕工、包裝、紡織、石油、化工、電子、環保、城市垃圾、新型材料等多個產業,較系統地介紹了國內外第二產業各行業發展循環經濟的現狀、中國第二產業各行業以及區域經濟發展實施循環經濟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分析了各行業發展循環經濟的潛力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逐步構建循環經濟發展自技術、機制、金融支撐體系和回收體系等方面的具體措施,我相信,該叢書的問世將進—步促進對第二產業實施循環經濟的研究,為相關產業部門、決策部門和廣大科研工作者提供重要參考,為基層企業實施循環經濟提供可操作性強、解決實際問題的嚮導。

目錄

第一章 第二產業循環經濟的地位、意義與任務
第一節 循環經濟的產生與發展
第二節 中國第二產業的現狀及其在循環經濟中的地位
第三節 第二產業實施循環經濟的意義與任務
第二章 循環經濟的基本內涵
第一節 循環經濟的基本概念與相關理論
第二節 循環經濟的重要原則和實踐模式
第三節 我國發展循環經濟應注意的問題
第三章 循環經濟的國際實踐
第一節 德國循環經濟發展研究
第二節 日本循環經濟發展研究
第三節 瑞典循環經濟政策研究
第四節 其他國家發展經驗借鑑
第四章 中國第二產業循環經濟的實踐
第一節 發展循環經濟的指導思想、主要原則和近期目標
第二節 發展循環經濟的基本思路和重點工作
第三節 發展循環經濟的主要措施
第五章 循環經濟的資源回收體系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國際實踐
第三節 中國發展現狀
第六章 循環經濟的技術支撐體系
第一節 技術支撐體系的背景
第二節 技術支撐體系的內涵
第三節 技術支撐體系的構成
第四節 技術支撐體系的戰略
第七章 第二產業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及方法研究
第一節 研究綜述
第二節 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第三節 評價指標體系方法
第四節 評價指標體系框架
第八章 循環經濟的政策支持體系
第一節 國外發展歷程
第二節 中國發展循環經濟現狀
第三節 循環經濟政策體系的改革方向
第四節 完善政策體系的措施
第九章 企業實施循環經濟的基本途徑
第一節 規範企業自身的環境行為,建立環境管理體系
第二節 制定產品實施綠色製造與循環經濟細則,全面推行清潔生產
第三節 建立健全廢棄物分類回收體系
第四節 開發循環經濟關鍵技術與設備
第五節 建設循環經濟工業園
第六節 建立評價指標體系
附錄一國內外相關政策法規、指令、公約、決定、指南
1 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干意見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
3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5 國務院關於環境保護若干問題的決定
6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7 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
8 循環經濟示範區規劃指南(試行)
9 循環經濟示範區申報、命名和管理規定(試行)
10 生態工業示範園區規劃指南(試行)
11 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申報、命名和管理規定(試行)
12 生態縣、生態市、生態省建設指標(修訂稿)
13 全國生態示範區建設試點驗收暫行規定
14 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15 防止傾倒廢棄物和其他物質引起海洋污染公約(1972年倫敦公約)
16 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包括關於臭氧層耗損物質蒙特婁議定書
17 歐共體關於包裝、包裝廢棄物的指令
18 德國包裝廢棄物處理的法令
附錄二關鍵術語解析
參考文獻

前言

中國對循環經濟的探索始於20世紀90年代,基本做法是在基層企業、工業園區和部分區域等層次逐步推進“資源一產品一廢棄物一再生資源”的循環利用。2002年我國頒布了“清潔生產促進法”,國務院和有關部門也相繼制訂了一批推動循環經濟發展的政策和法規;2005年7月國務院又發布了《關於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干意見》。為循環經濟發展提供了明確的政策依據。2008年8月又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並從2009年1月施行,以法的高度促進開展循環經濟。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批發展循環經濟的法規或規章,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一些企業、工業園區、區域等不同層次開展了循環經濟的示範、試點工作,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