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第三種人性》是由學林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目錄
緒言
立體人性架構
人性與物質需要
人性與歷史唯物主義
人性與美學基本問題
人性與天才
人性與愛情
人性與人性認識論
人性與現實人類性
人性與道德
人性與商品經濟
人性與平等
人性與自由
人性與民族
人性問答
文摘
是一個社會關係、社會結構對人的本性產生質的扭曲的概念。人,在機體的新陳代謝中所進行的種種生命活動,總要補充一定的物質。食慾之類的需要,被人的理性理化為占有一定物質的欲望。這個自然欲望,總是在機體自身的需要量上下波動。中國古書中說原始先民是“飢則求食,飽即棄余”(《白虎通·號篇》);現代社會裡的孩子,吃飽後就對食物不再顧惜——他們都不天生貪得無厭。人類的這種本性在現代社會的成人中,也仍處處流露。水是生命的汁液,但江南水鄉的居民,家中放了夠用的水,就不再無窮無盡地把水搬到家中。食品富足地區的人,常把好好的飯食扔掉。人在物質占有上並不是一種異常貪婪的動物;但人有占有一定物質的欲望,這個適合著人的機體需要的欲望,過去有,現在有,將來也仍會有。
人類一產生,首先必須吃喝住,人的理性把為滿足這個需要而進行的活動(猿的活動)理化為有目的的主動活動(人的勞動)。同時把人的這個需要理化為人性占有欲望。猿的合群性也轉化成了人的社會性(低級狀態)。在必須進行的生產過程中,人以自己的肢體(加上最簡單的工具)勞動的同時,人的理性認識著自然,認識著人們彼此之間的關係,認識著自身。大概在蒙昧時代的中級階段後,生產力的進展已經達到某個新的水平,人性也在理欲統一的狀況下不斷向文明化邁步。終於,產品維持了人們的最低極限需要後,有了剩餘。在這個剩餘的基礎上,人占有一定物質的欲望產生了一系列變動。
序言
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中,人性問題的認識史,可以說幾乎和人類本身一樣悠長久遠。
剛從動物之門中擠身出來的遠古人類,它的自身,尚未產生巨大的利益分化;它所面對的環境,也尚未積澱起深厚的、有差別(甚至對立)的人文因子。基本統一的人類在基本統一的生存條件中成長出來的是基本統一的人性。這個人性反映到當時人類的認識中,粗糙地得出了人性是先天同一的結論,形成了人類的第一個形態原始、質性素樸的人性觀。
人類第一個人性觀是人類最簡單的思維方式的產物,它是直觀的,簡單的,而且確實包含著把在原始自然界成長的人性當成人類本性的失誤。但是,它是接近當時的人性實際、能夠適合當時生活需要的,經受生活驗證後,為眾多人採納。
這個人性觀綿延到後世,在歷史上時時顯山露水、炫耀光芒。公元前5世紀的古希臘智者安提豐道:“就自然稟賦說,我們都是一樣的。”(《簡明歐洲哲學史》人民出版社1979年1月版28頁)中國戰國時代的告子也有“食、色,性也”(《孟子註疏》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版296頁)的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