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20世紀初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非正義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20世紀初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非正義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英語:World War I、First World War或Great War,簡稱WWI或WW1),簡稱一戰,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向其終極階段,即帝國主義過渡時產生的廣泛的不可調和矛盾、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強瓜分完畢,新舊殖民主義矛盾激化、各帝國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秩序劃分不對等的背景下,為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全球霸權而爆發的一場世界級帝國主義戰爭。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王國屬同盟國陣營,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義大利王國和美利堅合眾國則屬協約國陣營。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多萬人喪生,2000萬人受傷。戰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深重災難,但在客觀上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在一戰中,各種新式武器如飛機、毒氣、坦克、遠程大炮相繼投入戰爭,是武器發展史的重要階段。

基本信息

戰爭背景

概述

19世紀末20年代初,在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和影響下,帝國主義國家圍繞著爭奪世界霸權和殖民地,展開了激烈的鬥爭,歐洲列強之間的矛盾紛繁複雜,但基本矛盾有三對,即 法德矛盾俄奧矛盾英德矛盾

法德矛盾

法德矛盾十分尖銳。普法戰爭中戰敗的法國,失去了原來在西歐和中歐的霸主地位,國內各個階層一致要求報仇雪恨,德國為了防止法國東山再起,極大擴充軍備。

俄奧矛盾

俄奧矛盾的表現是在對巴爾幹半島的爭奪上。多年來,俄羅斯打著大斯拉夫主義的旗號,向巴爾幹半島上的南方斯拉夫人居住地區進行擴展,地處中歐的君合國奧匈帝國也在向巴爾幹半島西北部擴張,又怕在自己統治下的南方斯拉夫人,脫離奧匈帝國的統治而獨立。

英德矛盾

英國從它傳統的外交政策上出發,力求維持歐洲大陸勢力的均衡,既不願意德國過分強大,也不願意看到俄國的勢力在巴爾幹半島過於膨脹,隨著在殖民地問題上的衝突的加劇,英德矛盾開始激化,逐漸成為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主要矛盾。

“三國同盟”

19世紀七八十年代,德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建立了針對俄羅斯和法國的三國同盟,1879年,在俾斯麥的推動下,德奧簽署了“同盟條約”,這個條約具有明顯的反俄性質。後來,由於義大利在同法國爭奪突尼西亞的鬥爭中失敗,俾斯麥趁機拉攏義大利,共同對付法國。1882年,德、奧、意三國簽署了“同盟條約”,三國同盟正式建立。德國成為三國同盟的核心。

俄法同盟

一戰各國軍隊 一戰各國軍隊

為了對付“三國同盟”,1892年,法國和俄羅斯達成了軍事協定,它規定一旦法國遭到德國或是德國支持的義大利的進攻,俄羅斯將以全部軍事力量進攻德國,一旦俄羅斯遭到德國或是德國支持的奧匈帝國的進攻,法國應以全部的軍事力量來進攻德國。

俄法同盟形成後,歐洲開始出現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局面。

它也是向三國協約方向推進的第一步。隨著英德矛盾發展成為帝國主義之間的主要矛盾,英國調整同法國、俄羅斯的關係,在1904年和1907年分別簽署英法協約和英俄協約的建立,這樣,歐洲兩大軍事集團最終形成。

戰爭起因

斐迪南大公夫婦 斐迪南大公夫婦

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國慶),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 夫婦(右圖)在塞拉耶佛視察時,被塞爾維亞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槍殺。成為第一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一個月後,奧匈帝國在德國的支持下,以塞拉耶佛事件為藉口,向塞爾維亞宣戰。接著德、俄、法、英等國相繼投入戰爭。交戰的一方為同盟國的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以及支持他們的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另一方為協約國的英國、法國和俄羅斯帝國以及支持它們的塞爾維亞、比利時、義大利、美國等國。

原屬同盟國的義大利,考慮到利害的關係,加入到了協約國方面作戰。

日本為了在東亞擴張勢力和侵略中國,以1902年締結的“英日同盟”為藉口,在1914年對德國宣戰,並迅速占領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勢力範圍。

戰爭經過

一戰主戰場 一戰主戰場
馬恩河戰役中的法軍 馬恩河戰役中的法軍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戰爭主要在歐洲戰場上進行。英、法、比等國的軍隊同德軍對抗的西線,俄羅斯軍隊同奧匈帝國、德國軍隊對抗的東線,是主要戰線,其中,西線的戰線是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這次戰爭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914年是戰爭的第一階段。在這一年裡德軍根據戰前制定的施里芬計畫,首先在西線發動大規模的進攻,由於馬恩河等戰役中法、英、比三國軍隊的奮力抵抗和俄羅斯在東線的進攻,致使德軍速戰的計畫破產。西線作戰的雙方修築戰壕,長期對峙,轉入陣地戰。

1915年~1916年為戰爭的第二階段。由於雙方都把1916年看作是決定性的一年,所以這一年裡出現了三次大型的陸地上戰役,即西線的“凡爾登戰役”、“索姆河戰役”和東線俄軍的夏季攻勢,在海上,日德蘭海戰役後,英國仍然牢牢控制著制海權。這一階段,大戰的戰略主動權轉移到了協約國一方。

1917年~1918年為戰爭的第三階段。1917年,美國參加對德作戰,中國等國也相繼投入戰爭,協約國的陣營增加到27個國家,俄羅斯爆發“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退出了帝國主義戰爭。

1918年11月,德國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以 同盟國 的失敗而告終

戰爭結果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歐洲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歐洲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帝國主義之間的分贓不平衡的帝國主義戰爭,對交戰雙方來說,都是 非正義的戰爭,儘管塞爾維亞是為了保衛自己的主權和獨立而戰,它所從事的戰爭具有正義的民族解放的性質,但這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整個戰爭的非正義性。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英法俄為首的協約國集團和以德奧為首的同盟國集團,在主要戰區展開的生死搏鬥,這場戰爭,各方都大量使用現代化戰爭裝備,以給敵人最大的殺傷,戰況空前慘烈,人員傷亡慘重。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空前的浩劫,給參戰各國帶來巨大的災難。大戰歷時4年,30多個國家,15億人口捲入戰爭,傷亡人員3000萬,造成嚴重經濟損失。 另一方面,戰爭促進了亞非民族獨立國家的形成和殖民地人民的覺醒。

戰爭影響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的巴爾幹半島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的巴爾幹半島

第一次世界大戰歷時四年多,三十多個國家、15億人口被捲入了戰爭,它對人類造成了巨大的物質和精神上損害。

第一次世界大戰產生的重大成果是它嚴重消弱了帝國主義的力量,摧毀了地處歐洲東部的基督教東正教國家俄羅斯帝國、地處歐洲中部的基督教新教國家德意志帝國、地處歐洲中部和巴爾幹西北部的基督教天主教二元制君合國奧匈帝國等歐洲古老的封建帝國,英國、法國和義大利等帝國主義國家被消弱,昔日地跨歐亞非三洲的伊斯蘭教封建軍事帝國的奧斯曼帝國也宣告解體。

戰爭後期,地處歐洲東部邊陲的俄羅斯無產階級在帝國主義的鏈條上打開了薄弱的一環,取得了俄羅斯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戰後初期,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和亞、非、拉美的民族解放運動出現了高漲的新局面。

戰爭評價

同盟國(橙)和協約國(綠)兩大集團 同盟國(橙)和協約國(綠)兩大集團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之間的戰爭,給全世界各國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的災難,同時也帶來了科技上的一大進步,是各國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以及軍事等許多方面大大加強,同時一戰加快了人權實現的步伐。

民族國家的紛紛建立是這次戰爭帶給人類的最大成果。

在此背後的民族意識的形成、民族觀念的勃發,可以說是歷史賜予其最好的機會,戰後國際秩序的重建。

戰爭人物

主要戰爭人物介紹
圖片簡介
道格拉斯·黑格將軍 道格拉斯·黑格將軍
道格拉斯·黑格 將軍 黑格在索姆河戰役中指揮英國軍隊作戰,在戰爭的第一天就有多達6萬的英軍傷亡。這次戰役使得協約國共喪失60萬多的兵力——卻僅僅向前推進不到八英里。黑格於1918年率軍隊重新獲勝,然而他也成為一戰歷史上最受爭議的將軍之一。
德皇威廉二世 德皇威廉二世
德皇威廉二世 德皇威廉二世是一位狂熱的軍國主義者,威廉二世在塞拉耶佛事件之後鼓動奧匈帝國採取侵略政策。威廉只是名義上掌管德國軍隊,真正握有實權的卻是他手下的將軍們。1918年,一戰接近尾聲時,他被迫退位。
赫爾穆特·毛奇 赫爾穆特·毛奇
赫爾穆特·毛奇 赫爾穆特·約翰內斯·路德維希·馮·毛奇,俗稱小毛奇。 德意志帝國陸軍大將,因為他偉大叔叔的老毛奇的名字和他是德皇威廉二世的侍從武官出身,性格軟弱的他超越許多比他更能幹的人出任德軍總參謀長,主持一戰初期的施里芬計畫,計畫失敗後被解除職務,默默無聞的死去。
埃里希·馮·法金漢 埃里希·馮·法金漢
埃里希·馮·法金漢 法金漢於1896年至1903年在中國服役,參與了八國聯軍入侵中國的戰爭。1913年,他出任普魯士戰爭部長(相當於德國國防部長)。他一開始並不主張德國捲入全面戰爭,但是很快他改變了立場,敦促德皇威廉二世向英國、法國宣戰,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動者之一。
亨利·菲利浦·貝當 亨利·菲利浦·貝當
亨利·菲利浦·貝當 法國元帥、維希法國首腦。一生頗為坎坷。民族英雄和叛徒集於一身。1878年畢業於聖西爾軍校。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因領導1916年凡爾登保衛戰而出名,成為當時的英雄。在法軍索姆河慘敗後,他在最黑暗的時候重振了法軍的士氣。二戰法國戰敗後,出任維希政府總理,1940年6月22日與德國簽訂《貢比涅森林停戰協定》。1940年7月~1944年8月任維希政府元首,成為希特勒德國的傀儡。1945年4月被捕,同年8月因叛國罪被最高法院判處死刑,後改判終身監禁。
約瑟夫·霞飛 約瑟夫·霞飛
約瑟夫·霞飛 約瑟夫·雅克·塞澤爾·霞飛,法國元帥和軍事家。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的法軍總指揮。性格穩重,木訥寡言,雖略顯遲鈍,卻極其堅韌,人稱“遲鈍將軍”。
費迪南·福煦 費迪南·福煦
費迪南·福煦 法國元帥,第一次世界大戰最後幾個月協約國軍總司令,公認是協約國獲勝的最主要的領導人。一戰爆發後參加了多場戰鬥。在取得一系列勝利後被任命為北部集團軍司令,並一直任職到羅伯特·內維爾接替約瑟夫·霞飛出任法軍總司令,之後被調往法軍總部。1918年被任命為協約國最高司令。1918年代表法國在貢比涅森林簽訂對德停戰協定,後又在巴黎和會上發揮重要作用。生平有不少著作,曾提出勝利在於意志的觀點,後來認識到軍隊新裝備和機械化程度具有決定性作用,強調殲滅思想和集中優勢兵力原則。著有《戰爭原理》、《戰爭指南》等。
喬治·克列孟梭 喬治·克列孟梭
喬治·克列孟梭 喬治·克列孟梭(1841年9月28日 - 1929年11月24日),法國政治家、新聞記者、第三共和國總理,法國近代史上少數幾個最負盛名的政治家之一,他的政治生涯延續了半個多世紀,與法國多次重大政治事件緊密相連。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協約國的勝利和凡爾賽和約的簽訂作出重要貢獻,被當時歐洲人稱為“勝利之父”。
英王喬治五世 英王喬治五世
英王喬治五世 在為期4年的戰爭期間,喬治五世全力以赴地支持戰爭勝利。他視察陸軍和海軍部隊、醫院、工廠和船塢。他向國庫作捐獻,在一名議員的建議下,戒了酒並遵守配給規定。他在法國視察部隊時從馬背上摔下,骨盆嚴重摔傷。他還把兩個王子送到軍中服役。
沙皇尼古拉二世 沙皇尼古拉二世
沙皇尼古拉二世 俄羅斯末代皇帝,在位時間1894年~1917年。他對內鎮壓,對外擴張。卻一事無成。1905年中國(清)東北的旅順被日本攻克之後,首都發生流血星期日事件,引發了1905年革命。由於斯托雷平改革而暫時度過難關,但是又陷入更複雜的巴爾幹問題。俄國軍隊在一戰前線損兵折將的訊息徹底摧毀了皇帝“小父親”的形象。這個形象在俄國百姓的心目中保持了幾百年。俄國先後爆發了波瀾壯闊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前者推翻了皇帝專制的統治,後者則最終結束了他的性命。

十大引起全球性恐慌的事件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李雪報導 美國《時代周刊》近日評選出了引起世界恐慌的“十大禍害”, 甲型H1N1流感沙門氏菌“名列前茅”。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