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樂章 廣板 Ⅰ-Largo 14:16 第二樂章 急板 Ⅱ-Presto-Passacaglia-Presto 8:29 第三樂章 柔板
Ⅲ-Adagio 11:34 第四樂章 終曲 Ⅳ-Finale 14:53
這部交響曲,是在進入新世紀的時候,紀念中國人民在苦難動盪的20世紀,特別是在史無前例的“文革”災難中,為爭取國家富強昌盛和人民民主自由而歷經困苦英勇抗爭的英雄。交響曲按照傳統的交響曲結構,依慢——快——慢——快的順序分為四個樂章。四個樂章的基調分別是苦難——抗爭——思索——勝利,並在終曲末尾,留下了更深切的關於歷史教訓的思索,敲響了防止社會悲劇重演的警鐘。
在結構上,全曲貫穿同一個動機,並由這個動機和它的延伸、倒影、變奏組成各個樂章的主題。在三部結構的第二樂章,插入了以固定音型為主題的“帕薩卡里亞”。在第三樂章,殘暴兇惡的第一樂章第一主題在這裡以嚴格倒影的旋律唱出了苦難中人們對自由的憧憬。而龐大的終曲使用了傳統的快板奏鳴曲式,在輝煌的快板之後,續接了一大段以原型和倒影相對置的更加深沉的慢板,在未解的矛盾中以鐘聲結束全曲。
這部交響曲繼承了歐洲交響樂以戲劇化結構表現社會重大社會題材和挖掘內心精神世界的藝術傳統,用歐洲音樂中最深刻的體裁展現中華民族的文化形態和精神世界,並在東方民族風格和西方交響結構的結合方面,其中特別是以復調技法展開主題方面,進行了深層探索。
相關詞條
-
《英雄交響曲》
《英雄交響曲》貝多芬創作的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作品55號,作於1804年,它的標題是《英雄交響曲,為紀念一位偉人而作》,簡稱《英雄交響曲》,原稿上的標...
作品介紹 作者簡介 英雄 交響曲 樂曲評論 相關作品 -
第七交響曲[貝多芬《第七交響曲》]
第七交響曲即《A大調第七交響曲》,是貝多芬創作的無副標題的作品,人們通常喜歡把它稱之為“舞蹈性的交響曲”、“舞蹈的頌讚”。在貝多芬所有沒有副標題的交響曲...
貝多芬第七交響曲 蕭士塔高維奇第七交響曲 馬勒第七交響曲 柴可夫斯基第七交響曲 -
英雄交響曲
《英雄交響曲》貝多芬創作的降E大調,又叫第三交響曲,作品55號,於1803年開始進行創作,1804年完稿。同年12月在一次非正式演出後,曾引起一些封建貴...
簡介 創作背景 作品共分四個樂章: 樂章欣賞 -
幻想交響曲
法國音樂家柏遼茲的《幻想交響曲》以充滿想像力的管弦語法,為音樂的浪漫主義開啟了決定性的大門。在當時,浪漫主義正從文壇、畫壇漸次席捲到樂壇,柏遼茲正好恭逢...
概述 創作背景 創作技法 賞析 樂章簡介 -
第七交響曲
第七交響曲即《A大調第七交響曲》,是貝多芬創作的無副標題的作品,人們通常喜歡把它稱之為“舞蹈性的交響曲”、“舞蹈的頌讚”。在貝多芬所有沒有副標題的交響曲...
貝多芬第七交響曲 蕭士塔高維奇第七交響曲 馬勒第七交響曲 柴可夫斯基第七交響曲 -
第三交響曲
貝多芬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英雄交響曲》,Symphony No.3 in E-flat Major "Eroica" Op.55,此曲完成於1804年...
創作背景 樂曲賞析 鑑賞評價 樂器編制 作者簡介 -
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
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The Symphony No.3 in Eflatmajor,Op.55),德國作曲家路德維希·凡·貝多芬作於1804年,作品55...
樂曲賞析 樂曲評論 作者簡介 舒曼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 樂曲賞析 -
G大調第七交響曲
《G大調第七交響曲》是蘇聯作曲家蕭士塔高維奇的那激情澎湃的旋律震撼人心,這首曲子另有個別名叫《列寧格勒交響曲》。
創作背景 作者介紹 音樂作品 -
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貝多芬創作交響曲]
《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The Symphony No.3 in E flat major,Op.55,又名《英雄交響曲》),是德國作曲家路德維希·凡·...
創作背景 演奏提示 樂曲鑑賞 演出情況 作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