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文集

內容介紹

第一卷 閒情偶寄
第二卷 傳奇精選
第三卷 十二樓 無聲戲
第四卷 資質新書
第五卷 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上)
第六卷 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中)
第七卷 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下)

作者介紹

李漁(1610~約1680)清初戲曲家,取名仙侶,後改名漁,號天徒,又號笠翁,蘭溪人,自幼聰穎,及長擅古文詞。朋崇幀十年(1637),考入金華府。41歲去杭州,後移家金陵,遊歷四方,廣交名士。清康熙十六年(1677),復移家杭州,於雲居山東麓修築層園,約卒於康熙十九年。
李漁素有才幹之譽,世稱李十郎,家設戲班,至各地演出,從而積累了豐富的戲曲創作、演出經驗。他重視戲曲文學,曾說:“填詞非未技,乃與史傳詩文同流而異派者也。”他的戲曲論著存《閒情偶寄》詞曲部,以結構、詞采、音律、賓自、科譯、格局六方面論戲曲文學,以選劇、變調、授曲、教自、脫套五方面論戲曲表演,對我國古代戲曲理論有較大的豐富和發展。《閒情偶寄》除戲曲理論外,還有飲食、營造、園藝等方面的內容。李漁在給禮部尚書龔芝麓的信中說:“廟堂智慮,百無一能;泉石經綸,則綽有餘裕。……托之空言,稍舒蓄積。”可見此書足能反映他的文藝修養和生活情趣。他所著的戲曲,流傳下來的有《奈何天》、《比目魚》、《蜃中樓》、《美人香》、《風箏誤》、《慎騖交》、《凰求鳳》、《巧團圓》、《意中緣》、《玉搔頭》(以上十種合刻稱《笠翁十種曲》)、《萬年歡》、《偷甲記》、《四元記》、《雙錘記》、《魚籃記》、《萬全記》、《十錯記》、《補大記》及《雙瑞記》等19種。其中,演出最多的是《風箏誤》一劇。此外,有小說《無聲戲》、《連城壁全集》、《十二樓》、《合錦回文傳》、《肉蒲團》等。李漁在金陵時,別業稱芥子園,設有芥子書。李漁女婿沈心友,請王概等編《芥子園畫譜》,流傳甚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