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銅鼓
銅鼓在古代常用於戰爭中指揮軍隊進退,也常用於宴會、樂舞中。也是一種流行於廣西、廣東、雲南、貴州、四川、湖南等少數民族地區的打擊樂器。銅鼓是中國古代悠久而...
簡介 民族樂器 演奏方法 分類 銅鼓花紋 -
壯族銅鼓
銅鼓是中國古代一種打擊樂器,迄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歷史,以廣西數量最多,分布量最廣。最初銅鼓是作飲器之用(即釜),後才演變為敲擊樂器。據裴淵《廣州記》和劉...
外形 鑄造者 類型 鑄造法 蛙飾銅鼓 -
銅鼓嶺自然保護區
銅鼓嶺自然保護區是一個包含著海域、陸域不同界面綜合型自然保護區,其屬於集以熱帶常綠季雨矮林生態系統及其野生動物、海蝕地貌、珊瑚礁及其底棲生物為主要保護對...
資料簡介 自然資源 旅遊資源 相關傳說 主要景區 -
壯鄉銅鼓
壯鄉銅鼓是中華民族古代文化藝術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充分體現了廣西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面貌。南方古代把銅鼓當作權利和財富的象徵,有“得鼓二三,便可稱王”之說...
銅鼓價值 分布範圍 有關記載 銅鼓類型 共存遺物 -
銅鼓[少數民族打擊樂器]
銅鼓在古代常用於戰爭中指揮軍隊進退,也常用於宴會、樂舞中,是一種流行於廣西、廣東、雲南、貴州、四川、湖南等少數民族地區的打擊樂器。銅鼓是中國古代悠久而燦...
主要特徵 民族樂器 演奏方法 分類 花紋及寓意 -
壯族銅鼓習俗
銅鼓是我國南方古代濮、越人創造的一種打擊樂器。迄今已有2700多年歷史,以廣西數量最多,分布量最廣。廣西西北部及其紅水河流域是保留銅鼓文化最豐富的地區,...
歷史發展 藝術特點 民間風俗 演奏技巧 傳承價值 -
銅鼓行
行,是古詩的一種體裁,樂府也稱“行”。它容量大,句數沒有限制,以七言為主,間以雜言。同其它古體詩相比,更富於音樂性。與排律相比,沒有那么多的限制,用韻上...
內容介紹 作品原文 -
《銅鼓製造及其花紋的探討》
《銅鼓製造及其花紋的探討》,是中國銅鼓研究先驅黃現璠教授的一篇遺作,發表在《學術論壇》1985年第9期《光明日報》。作者於文中對銅鼓製造及其花紋進行了探討。
基本信息 簡介 成文背景 內容摘介 獨到見解 -
銅鼓[江西省銅鼓縣]
銅鼓縣地處江西省西北邊陲,修河上游,介於東徑114°05′至114°44′,北緯28°22′至 28°50′之間。因城東有一巨石色如銅,形似鼓,擊之有聲...
歷史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文昌銅鼓嶺景區
銅鼓嶺為海南景點,位於文昌市龍樓鎮,距文昌市區40公里,以銅鼓嶺為中心,包括淇水灣、月亮灣、石頭公園、寶陵河、雲龍灣、大澳灣等組成銅鼓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景區簡介 景觀特色 民間傳說 國家保護區 歷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