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竹山粉葛澱粉含量高、纖維少、清甜、無渣、口感好。
營養價值
粉葛是廣東人非常熟悉的煲湯食材,因為粉葛有開郁散火的功效,十分適合廣東地區氣候環境下的當地人用來調理身體。“竹山粉葛”的食用方法很多,可用來煲湯、炆肉、清蒸等,還可製成葛粉用沸水沖飲。將竹山粉葛切片,只加少許鹽清蒸,口感特別清甜,葛味甚濃,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竹山粉葛還是極好的煲湯材料,如粉葛鯪魚湯、薏米眉豆粉葛湯、粉葛黑豆豬骨湯等。
產地環境
廣東省清遠市佛岡縣現轄行政區域。廣東省清遠市佛岡縣地處廣東省中部,東經113°17′28″至113°47′42″,北緯23°39′57″至24°07′15″,是最靠近珠三角的山區縣之一。此產區範圍自然環境、氣候條件相似,生產的竹山粉葛質量特色一致性好。
歷史淵源
竹山粉葛歷史悠久,據民間考究,湯塘鎮竹山村早在清朝康熙年間就開始人工種植粉葛。
據《清遠縣誌》(1662年版)風物卷之五,關於物產中有文字記載“果之屬曰梅李桃……葛栗荔枝……”可見佛岡種植粉葛已有三百多年歷史。
竹山村處於潖江河畔,因土地多是細滑沙質土壤,很適合粉葛的生長。解放初期,竹山粉葛並不算是湯塘竹山的主要糧食作物,村民們也都只是利用種糧的周邊空地種植,隨著包產到戶,村民拿著口味獨特的竹山粉葛到市場上售賣,得到了一致的好評,通過消費者口口相傳,竹山粉葛的名聲也慢慢向外傳播開來。
據《佛岡文史》第一輯(1984年版)記載“我縣湯塘區竹山大隊的粉葛因其富含澱粉且質地良好,肉色白,能化渣又能味美而馳名中外,暢銷海外”。
改革開放後,當地政府看到了竹山粉葛的經濟效益,大力推廣竹山粉葛的種植,使其規模進一步擴大。為做大、做強“竹山粉葛”品牌,自2004年開始,每年的12月25日,佛岡縣政府都在湯塘鎮竹山村舉辦“竹山粉葛節”,成為佛岡縣傳統農產品的新招牌。
生產情況
2008年的7月份,佛岡縣竹山粉葛農業標準化示範區獲國家批准立項,試范區於2010年10月通過國家的驗收。
截至2013年,竹山粉葛種植面積達5000餘畝,平均畝產750—850千克,年產粉葛4250噸,年產值3200萬元左右。
2016年,竹山村共有400多戶農戶種植粉葛,面積約500畝,畝產1500—2000斤,總產量達70多萬斤。
產品榮譽
“竹山粉葛”先後被廣東省農業廳、國家農業部評為無公害農產品。
2007年,獲準“湯塘竹山”商標註冊。
2013年07月24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竹山粉葛”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竹山粉葛產地範圍為廣東省佛岡縣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細葉粉葛。
二、立地條件
土壤屬紅壤,土壤質地為沙壤土,土壤有機質含量≥1.5%,土壤的pH值範圍為5.0至7.0,土層厚度≥30厘米,土層深厚疏鬆,土地肥沃、鬆軟。
三、栽培管理
1.種苗培育:採收時,選留無病蟲害、健壯的葛藤扦插繁殖。
2.定植:在農曆驚蟄氣節前後,選擇氣溫穩定的晴朗天氣進行;單作定植密度≤700株/畝;間作定植密度≤380株/畝。
3.植株調整:搭架栽培,每株留1條主蔓,主蔓長度150厘米以下的側蔓全部摘除,主蔓長度150厘米以上的,保留側蔓。
4.肥水管理:以有機肥為主,配施少量的磷鉀肥和氮肥。基肥以溝施為主,每畝施花生麩≥150kg,距離粉葛主根20厘米至30厘米處溝施。
5.種植管理:採用先促後控的方法引蔓整蔓,7月底至8月初,當主蔓長到200厘米時撥開表土露出根莖結合部,促進葛根生長膨大。
6.輪作:採用一年制水旱輪作。
7.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採收與貯藏
1.採收:9月份開始採收,采大留小,直到次年1月份全部採收完畢。
2.貯藏:採用河沙分層覆蓋,保持相對濕度為35%左右,環境溫度為15℃至20℃。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竹山粉葛外觀呈橄欖形,塊莖鬚根少,無分叉,表皮有輕微皺褶,呈黃白色,葛味濃;葛肉乳白色,皮薄、肉香、質嫩、入口無渣。
2.理化指標:鮮葛水份含量≥55%,粗纖維≤2.0%,蛋白質≥5.0%。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竹山粉葛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廣東省佛岡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竹山粉葛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