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背景
絕對國防圏構想
1943年(昭和18年)9月,日本海軍和日本陸軍同意沿所謂的日本絕對國防圏建立防禦陣地。絕對國防圈將從馬里亞納群島到加羅林群島,紐幾內亞島西部的蓋爾文克灣(現鳥頭灣)到班達海和弗洛勒斯海海域制定為最前線。由於此時在防衛線上幾乎沒有部署陸軍部隊,因此大本營計畫從中國戰線以及滿洲地區調運作戰部隊專門用於空軍基地的防衛,使其形成的日本防衛計畫的基礎。對中部太平洋方面(馬里亞納群島和加羅林群島)的增援作戰被命名為“松輸送”,對豪北方面(紐幾內亞西部等荷屬東印度東部地區)的增援作戰則被命名為“竹輸送”。這些名稱,源自在日本有著好兆頭的三種植物“松、竹、梅”,日本軍方效仿之前成功接收到德國突破封鎖的“柳輸送”行動而起名。
然而,由於船隻裝載量的不足,增援部隊的運輸作業被推遲。由於為加強中太平洋方面的防禦力量而進行的調運行動被指定為最高優先權,其他地方預定配屬的部隊計畫被推遲,特別是豪北方面的預定配屬部隊直到1944年(昭和19年)4月仍然滯留在中國。
1944年3月末,由於查雅普拉和帛琉遭到空襲,已拖延許久的豪北方面增援作戰(竹輸送)被迫加速進行。擔心盟軍會向紐幾內亞西部和菲律賓南部快速推進的大本營,在4月4日將預定派往帛琉的第35師團第二次輸送部隊(以兩個步兵聯隊為主力)改派往紐幾內亞西部的曼諾瓦里;將預定派往哈馬黑拉島的第32師團改派往菲律賓南部的棉蘭老島。4月9日,大本營正式發出作戰命令,運送這兩個師團的竹一船隊在上海完成集結編組。這兩個師團都是在1939年組建的,曾在中國戰場上參加過眾多戰役。“竹一船隊”是“竹船隊”第一次的意思。另外,第35師團原有的三個步兵聯隊中的步兵第219聯隊已經與師團司令部一道作為第一輪輸送部隊,搭乘“松輸送”的“東松5號船隊”於4月上旬先行出發並在當月下旬無損失的抵達帛琉。
另外,大本營在4月10日的時候又再次變更計畫,第32師團改為運送往最初預定的哈馬黑拉島。大本營所擔心的是,對前線進行部隊輸送的難度逐漸增大,這意味著將不可能在盟軍部隊抵達之前完成對絕對國防圈的兵力增援。因此決定將第32師團轉往當時正遭受直接威脅的紐幾內亞島西部和荷屬東印度群島東部,以支援正在當地的第2軍,而不是棉蘭老島。目的地變更的命令,在船隊出發後的4月25日正式下達。
日本海上運輸情況
直到1944年初,盟軍潛艇擊沉了大量日方艦船。盟軍潛艇的作戰活動常得到“Ultra”的情報指引,“Ultra”通過攔截和解讀編碼無線電傳輸信息收集獲得有關船隻動向的情報。由於日本海軍護衛船隊的位置和航線情報是以日常波段進行定期廣播,截獲信息的盟軍海軍指揮官會將攻擊目標的信息傳遞給在航路附近的潛艇部隊。盟軍的潛艇指揮官們可以自由地選擇有利的時機對日方船隊進行攔截和攻擊。
日本海軍反潛戰術的落後,是導致日方船隻大幅損失的主因之一。從戰前一直到太平洋戰爭前半段,日本海軍就不太注重保護商船隊防止來自水下的攻擊,直到1943年之前都沒有常規性的組織商船護衛船隊。船隊的組織性差,由於編組方面的等待和互相之間航行速度調節的稼行率低下而備受指責。1943年下半年,負責進行通商貿易船隊保護的海上護衛總司令部成立,對護航船隊的組成以及護航戰術的研究正式進入規範化。
1944年2月期間,對盟軍對日方商船的攻擊導致了日本方面開始變更自己運輸船隊的組成。在這個月中,超過10%的日本商船受到盟軍水下的潛艇或空中的飛機攻擊而沉沒。這些損失中也包括運送增援部隊至馬里亞納和加羅林群島的運輸船。日本海上護衛總司令部於是採取“大船隊形式”(日語:大船団方式)的新策略,將過去5艘數量級的護送船隊改為擴編至10到20艘的規模。“大船隊形式”的優點在於日本海軍可以為每一支護航船隊分配更多的護航艦艇,在減少船隊數量的同時也減少了被敵方潛艇發現的幾率。新策略施行首月(1944年3月),日方船隻損失量的下降使日本海軍認為新策略是十分有效的。然而,根據美國海軍官員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描述,這實際上是由於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潛艇在當月被從通商破壞任務中抽調至航母特混艦隊旗下支援其進行航母機動艦隊行動。另外在日本方面,海上護衛總司令部也從通信分析的結果中推測美軍潛艇的作戰部署變化也是損失量的下降的原因之一。
1944年4月,設立了專為“松輸送”而成立的特設護衛船隊司令部(同時也是臨時護衛船隊司令部,日語:臨時護衛船団司令部)。這種特設護衛船隊司令部體制由於是預備向未曾參與護航行動或並無反潛作戰經驗的護衛船隊提供高級海軍士官擔任指揮官,因此有可能在司令部中僅有司令官為常設職務,在船隊組成之際再從其他部隊抽調參謀和護衛艦艇集結而成。此外,此種體制由於沒有實戰兵力和參謀團隊的編制,無法從平時熟悉和提高協同作戰能力,因此也有難以發揮有效戰力的弱點。
竹一船隊為了運送兩支重要的師團而開始集結大型運輸船隻和強大的護航部隊。曾參加過包括威克島之戰等作戰行動的海軍少將梶岡定道被任命為本次護航行動的船隊指揮官。在大海指第363號基礎上設立的護衛部隊由1944年4月8日新成立的特設護衛船隊司令部之一——第6護衛船隊司令部旗下,包括作為旗艦的老式燃煤敷設艦“白鷹”以及3艘驅逐艦和海防艦、驅潛艇等各種小型艦艇構成。護衛艦艇在停留馬尼拉的前後曾有大幅度的變更,這是因為依照大海指第363號,海上護衛總司令部的負責區域在馬尼拉以北,以南則為聯合艦隊負責區域。
航行
從上海到馬尼拉
竹一船隊4月17日從上海泗礁山錨地出發,啟程前往馬尼拉。此時船隊的編成為運輸船15艘和負責護衛的第六護衛運輸艦隊急設網艦“白鷹”之下驅逐艦3艘、海防艦3艘以及其他6艘艦隻。運輸船中第32師團使用5艘,第35師團則分配到3艘,另外還有其他七艘船伴隨去往馬尼拉。兩個師團之外還有海軍第107、第108防空隊等乘船同行。盟軍破譯部門已經通過破解日軍無線電密碼而成功得知竹一船隊出航訊息,通過截獲無線電並進行解析得知了船隊是向南方行駛。
根據被截獲的無線電信號情報,美國海軍潛艇“鰺魚號”駛向“竹一船隊”,並於4月26日上午在呂宋島西北海面發現了目標。艦長湯米·迪克斯(Tommy Dykers)中校試圖指揮潛艇進入一個較佳的對船隊攻擊位置,但在被迫躲避日軍潛艇時錯失良機。幾分鐘後,一架日軍飛機發現了“鰺魚號”並向其發起攻擊,但船隊並未因此特地改變航向。在發現了“白鷹”號排出的濃煙後,“鰺魚號”在當天中午再次發現船隊,並在日落前一小時浮出水面進入到攻擊位置。但再次遭到日本的軍用飛機的攻擊而被迫下潛。
天黑後,“鰺魚號”再次浮出水面並在月亮落下後成功發動攻擊。由於日方提高了護衛艦艇的警備性,較難攻入船隊陣內,“鰺魚號”從遠距離進行了三輪攻擊,總計向船隊發射了19枚魚雷。此次攻擊中,排水量5425噸的貨輪“第一吉田丸”被擊沉。該船載有第32師團下屬步兵第213聯隊主力等約3500人,連隊長小池安正大佐以下2586人當場喪生。其餘的日本船隻繼續駛往馬尼拉並在4月29日到達那裡。另外,美國海軍方面的資料則指出在此次攻擊中還擊傷了另一艘運輸船。
從馬尼拉到哈馬黑拉島
5月1日,竹一船隊從馬尼拉出發前往紐幾內亞。“帝海丸”代替被擊沉的“第一吉田丸”繼續執行運送任務,總計8艘運輸船,由防潛網敷設艦“白鷹”和3艘驅逐艦、哨戒艇等5艘負責護衛。船隊更是無前例的受到第3南遣艦隊的照應,因此取道預期不會有埋伏的安全路線繼續航行,以減少潛艇攻擊的風險。
美軍通訊情報操作員再次檢測到船隊的離開。5月2日,分析員估計船隊規模為9艘運輸船和7艘護衛艦,負責運載第32師團(12784人)和第35師團(人數不詳)。由於已經解碼日本陸軍的船舶通信代碼,因此盟軍也獲得了船隊的路線、航速、每日午間位置和目的地等信息。這種“聰慧過人的成果”在5月2日傳遞到相關指揮部,由美國海軍在有利位置上的潛艇負責伏擊日軍艦艇。
5月6日,竹一船隊遭到強烈的潛艇攻擊。美軍潛艇“魴魚號”在西里珀斯海蘇拉威西島東北端附近海域伏擊日本艦隊。“魴魚號”的艦長赫伯·安德魯斯中校採取一種謹慎的做法指揮潛艇下潛以避免被飛機發現。在他抵達射擊位置四小時之後,向兩艘運輸船發射了六枚魚雷。第一輪齊射只有一枚魚雷命中目標,第二輪齊射錯過了預期的目標,但其中一枚魚雷命中了另一艘運輸船。安德魯斯中校指揮潛艇掉頭後又發射了艇艉發射管中的魚雷,並命中了第三艘運輸艦。由於其中一艘日本驅逐艦掉頭反擊,迫使“魴魚號”放棄繼續攻擊。這艘驅逐艦由於高速航行下聲吶無法有效地使用,儘管投下了100餘枚深水炸彈,“魴魚號”仍毫髮無損。日軍方面,儘管有陸軍第7飛行師團的一架九九式雙發輕轟炸機和三架九九式軍偵察機在空中進行警戒,但在船隊遭到攻擊時並未能探查到“魴魚號”。
兩個小時後“魴魚號”上升到潛望鏡深度,發現日軍正在努力進行兵員和裝備物資的搶救作業。當天晚上,“魴魚號”又將一艘已損傷無法繼續航行的運輸船擊沉。“魴魚號”的攻擊共擊沉貨船“天津山丸”(6886噸)、運輸船“亞丁丸”(5825噸)和“但馬丸”(6995 噸)。幸運的是僅有“亞丁丸”當場沉沒,由於在“第一吉田丸”被擊沉時的教訓,航行前先已經做過將步槍和步兵炮綁在了木筏上等措施,相較於此前,僅有700人喪生,但仍有大量的物資沉入海中。總計有1290人喪生,大量裝備物資損失。
受到重創的竹一船隊臨時躲避至蘇拉威西島北部的停泊點,5月9日奉命在哈馬黑拉島瓦西勒入港。大本營放棄了繼續行動,命兩個師團剩餘的兵力和物資裝備全數在瓦西勒登入,船隊則於5月13日啟程返回馬尼拉,並於5月20日無損失的抵達馬尼拉。5月21日,依照大海指第382號令,護衛部隊被解散。
結局
竹一船隊遭到的攻擊使第32師團和第35師團的戰力被大幅削弱。第32師團的步兵9個營只剩5個營,炮兵4個營被減少到只剩一個半營的兵力。第35師團能夠推進到哈馬黑拉島的步兵營只有四個,炮兵幾乎全部損失。
竹一船隊受到毀滅性的打擊,令日本方面的領導人們意識到已不再可能對紐幾內亞西部增援。第2方面軍司令官阿南惟几上將要求船隊剩下的船隻按照預定計畫將第35師團運送至紐幾內亞,但這一請求被大本營拒絕了,由前文所述,此次運輸行動至哈馬黑拉島就終止了。竹一船隊的失敗,也導致了絕對國防圈的修改。得知“第一吉田丸”被擊沉的大本營,在5月2日將絕對國防圈前沿基地的薩米和比亞克島由絕對確保地區名單中劃除,降級為持久戰地區。由於此後接連遭受的損失,大本營海軍部認為很難將護送運輸延伸到曼諾瓦里,5月9日決定將曼諾瓦里以及蓋爾文克灣一帶也降級為持久戰地區。在紐幾內亞方面新的絕對防衛戰外圍撤退到索龍至哈馬黑拉島間連線的後方。這意味著比起3月份的防衛計畫,絕對國防圈的外圍已經戰略後撤了 600英里(970千米)。阿南惟幾對此決定表示反對,不顧大本營的意圖於5月12日下達了應當死守曼諾瓦里的方面軍命令(輝參電第306號),導致了南方軍與大本營的嚴重衝突。
6月,日本海軍的相關參謀人員為了調查為何竹一船隊的行動事前已被探查到而被派遣至馬尼拉。這些官員認為無線信號的加密是安全的,問題出在別的地方,因此他們開始討論其他可能的解釋。這些解釋包括,船隊啟航時激增的無線電通信被盟軍無線電通信分析師所察知;一個在馬尼拉的日本軍官不慎泄露信息;潛入馬尼拉海濱的盟軍間諜收集到了有關船隊的組成和目的地的無線電電報等等。最終調查組開會認為,盟軍間諜的通風報信導致了船隊航行信息的泄漏,而於此日本軍方的無線通信代碼並沒有作出變更。
在竹一船團之後,為了運送增援部隊和軍需物資到哈馬黑拉島,竹輸送計畫繼續執行。竹二船隊(別名:H25船隊。運輸船8艘、護衛艦3艘)於5月15日抵達哈馬黑拉島瓦西勒,竹四船隊(別名:H27船隊。運輸船9艘、護衛艦5艘)6月5日抵達瓦西勒,竹五船隊(別名:H28船隊,第10派遣隊乘船)6月13日經哈馬黑拉島加萊拉抵達瓦西勒,這些船隊均未有損失。然而,5月19日出發於宿霧島的竹三船隊(別名:H26船隊。運輸船9艘、護衛艦4艘),在5月22日和23日遭到美軍潛艇“鰩魚號”和“雪卡魚號”的攻擊,“天平丸”等兩艘運輸船被擊沉,1艘受到損傷。
竹一船隊運送抵達哈馬黑拉島的第32師團和第35師團倖存部隊,之後被目擊與美國陸軍交戰。第35師團在5月經海軍艦艇的運送從哈馬黑拉島進入索龍。第35師團之後參加了比亞克島戰役和桑沙普戰役,師團大部分自1944年9月起就困守鳥頭半島(現多貝拉伊半島),並在此迎來終戰。第32師團方面則就地駐紮成為哈馬黑拉島的駐守部隊。 1944年9月至10月,第32師團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嘗試阻止並反擊在鄰近的莫羅泰島登入並試圖建立一個前哨基地的盟軍登入部隊,最終損失慘重(莫羅泰島戰役)。
船隊的編制
上海至馬尼拉
•運輸船
•第32師團用 - “和浦丸”、“御月丸”、“伯剌西爾丸”、“天津山丸”、“第一吉田丸”
•第35師團用 - “但馬丸”、“亞丁丸”、“陽山丸”
•其他 - “滿洲丸”、“福洋丸”、“帝海丸”、“河南丸”、“雲海丸”、“帝香丸”以及另外1艘
•護衛艦艇
•防潛網敷設艦“白鷹”(旗艦) - 第6護衛船隊司令官:梶岡定道少將、臨時參謀:今里義光大佐
•驅逐艦 - “朝風”、“白露}”、“藤波”、“栗
•海防艦 - “倉橋”、第20號海防艦、第22號海防艦。
•炮艦 - “安宅”(4月22日以前)、“宇治”(4月23日以前)
•其他 - 第22號掃海艇、第101 號掃海艇(4月23日以後)、第37號驅潛艇、第38號驅潛艇、特設驅潛艇“第七玉丸”
馬尼拉至哈馬黑拉
•運輸船
•第32師團用 - “和浦丸”、“御月丸”、“伯剌西爾丸”、“天津山丸”、“帝海丸”
•第35師團用 - “但馬丸”、“亞丁丸”、“陽山丸”
•護衛艦艇
•防潛網敷設艦“白鷹”(旗艦) - 第6護衛船隊司令官:梶岡定道少將、臨時參謀:今里義光大佐(原任職于軍令部第12課)
•驅逐艦 - “五月雨”、“白露”、“藤波”
•其他 - 第102號哨戒艇、第104號哨戒艇、第38號驅潛艇、特設捕獲網艇“興嶺丸”
失敗原因
竹一船隊的失敗,在戰略層面上對整個東亞戰局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由於兩個師團的兵力並未輸送到目的地,最終迫使日本軍大本營做出命令防衛線後撤超過600英里(970千米)的決定。此外,幾乎所有的師團在此時都已遭到過重創,其後那些與美國陸軍部隊交戰的師團也最終不能對日本捍衛自己帝國的企圖作出更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