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2009年羅嘉良主演電視劇]

大航海[2009年羅嘉良主演電視劇]

《鄭和下西洋》是中央電視台出品的大型歷史電視劇。由馬驍執導,羅嘉良、唐國強、杜雨露、於小慧及杜劍領銜主演。 該劇講述了建文帝為鞏固皇權削蕃,歷經“靖難之役”後,朱棣登基,定都北京,國家迅速復興強盛。為“示天國德威”,他派遣鄭和七下西洋,促進與邦國的商貿與文化的交流。在鄭和下西洋的過程中,曾多次遭到部分官員的反對,雖在海上遭遇海盜的攻擊,歷經諸多磨難。在最後一次的航行中,鄭和想要越過“風暴角”,從海上去尋找大西洋和歐洲陸地。他不顧朝廷阻止,率船隊主力試圖穿越大西洋。 2009年3月在央視八套播出 。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大明洪武年間,少年馬和從雲南被征入宮為太監,分到燕王府當隨從。燕王朱棣胸有大志,在守邊歲月中經受了磨鍊,尤其結識高僧姚廣孝後,更是開闊了胸襟。他與父皇朱元璋的海禁政策越來越不合拍。在跟隨朱棣守衛北平和邊陲的日子裡,馬和逐步成長起來,其良好的素質,為以後的建功立業打下了基礎。

皇長孫朱允炆君臨天下,為鞏固皇權開始削藩,燕王朱棣首當其衝。為了生存,朱棣被迫裝瘋,飽受屈辱。鄭和的結拜姐姐宋蓮芯,也被奸臣所謀。朱棣在絕境中毅然率領八百壯士起兵,展開了爭奪皇位的“靖難”之役。戰爭中,馬和與姚廣孝、張玉等人一樣功勳卓著,尤其在鄭村壩一役,他奮勇救朱棣於危難,從此更被燕王視為心腹。

朱棣登基後,為洗清自己的“篡逆”之名,決心直追漢武唐宗,開創一代盛世。登基之初,他賜馬和姓“鄭”,隨之,悄然改變朱元璋的禁海國策,任命35歲的鄭和為統率大明寶船隊下西洋的欽差總兵官。

永樂三年7月11日,鄭和率二萬七千八百餘人,從南京、太倉一帶至福建長樂太平港揚帆出海。鄭和寶船帶領著龐大的大明船隊,從此開始長達28年的海外宣揚國威和尋求貿易的遠航。

朱棣是大航海的決策者和組織者。從船隊出海的電視劇鄭和下西洋第一天起,他就在陸地上指揮、控制和支持著這一偉大的航程。他下令在江浙、福建、廣東、湖北一帶造船,並在全國範圍擴大瓷器、絲綢、茶葉等出口貨物的生產。同時,借大航海之機實施永樂盛世,開始編纂《永樂大典》,疏浚京杭大運河。他還與姚廣孝微服私訪,恢復生產,與民休息。徐皇后也勵行節儉,並抱病親身勸桑。從而,使國家迅速實現了復興,為下西洋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物質保障。

截圖 截圖

鄭和率船隊第一次下西洋,恢復了明王朝對南洋諸島的管轄,命名了景弘島、 永樂群島等。此間,鄭和船隊的一項重要使命,就是打擊大海盜陳祖義。此人在南洋地區多年為非作歹,無人治服,致使大明與南洋航道不通。鄭和率船隊與其鬥智鬥勇,終於為南洋各國除了一害。大明寶船隊在訪問了南洋和南亞的占城、爪哇、蘇門答臘、錫蘭、古里、舊港等國家和地區,所到之處,均推行和平外交,迅速發展了大明王朝在海外的影響,尤其和當時的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印度南部海域地區的人民,結成了無比親密的關係。

船隊歸來時,朱棣並沒有被勝利所陶醉。他的目光不再是停留在“宣揚國威”或暗中尋找建文帝的下落,而是決心以更加開放的思路,支撐起一個前無古人的大航海事業。這樣一來,從皇上到百姓的觀念都已轉變,使商品經濟的萌芽加快發生了。那個時代,海上航行的實力,實際代表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海船的鼎盛,又象徵著國家的富強、技術的發達,文化的進步。隨著鄭和船隊走向海外世界,這位君王不僅追求“四海賓服,萬邦來朝”的目標,而且,一心想開闢唐宋以來出現的海上絲綢之路,將中華民族的文明成果,廣泛傳播到東南亞和亞非大陸。在此基礎上,朱棣還開始了一系列更大的手筆。其中之一即決定將北平改為北京,下令大規模建設新的京城,包括今天的故宮,基本上還是明初打下的基礎。

劇照 劇照

朱棣讓鄭和在與西洋諸國交往的過程中,始終堅持以德服人,不恃強凌弱。經濟上則厚往薄來,給予各國諸多好處,樹立了泱泱大國的風範。在當時的世界上,大明船隊很好的發揮了一個大國維護地區和平的作用。鄭和在此期間,率領船隊在馬六甲和忽魯謨斯等國建立了貨棧,與阿拉伯人、波斯人、歐洲人廣泛展開貿易。錫蘭國篡位者亞烈苦奈兒背信棄義,想劫持大明船隊,鄭和出於無奈被迫還擊,但他始終堅持“自古知兵非 好戰”的信條,以智慧和寬容,正義與威力,來化解兩國之間的危機。徐皇后的病逝,使朱棣傷心欲絕。好在大明船隊再次航海歸來,特別是鄭和將桀驁不遜的亞烈苦奈兒押來大明,聽候皇上裁決其生死時,朱棣以中華文明來處置此案,最終感化了這個凶暴的國王。鄭和越是走向未知,朱棣就越激起萬丈雄心。他不滿足於已知領域,想讓鄭和把船隊帶到更遠,去窮盡整個世界。就在這時,發生了北京故宮三大殿遭雷擊被毀事件,有人趁機攻擊下西洋花費上千萬兩白銀,並指責鄭和有貪污之嫌,及他擁兵自重,在海外另有所圖,這讓朱棣起了疑心。

姚廣孝以年邁之軀,向朱棣陳述自己的看法,多國使者對鄭和及船隊的肯定,尤其永樂朝和海外這些國家友好往來的鐵一般事實,讓朱棣又一次猛醒過來,他排斥了種種攻擊,重新讓鄭和回到船隊,踏上了遙遠的非洲東岸之行。此次,鄭和率船隊完成了從太平洋到印度洋的歷史性跨越,與非洲各國建立起牢固的友好關係。朱棣多次親自率兵征討漠北,解除了北方最後的軍事威脅。此時,實現了大明對西南、西北、東北地區的完整管轄,奠定了中華民族寬闊的疆域版圖。在凱鏇途中,他病情加重。臨死前,他仍然牽掛著身在海外的鄭和船隊。

鄭和船隊返航歸來,朱棣已病逝於漠北返程途中。皇太子朱高熾即位,果然馬上重施海禁。朱高熾放出了一直反對下西洋的戶部尚書夏原吉,罷撤下西洋的一切活動。鄭和改職為南京守備,帶領船隊官兵負責修建大報恩寺。期間,鄭和被人視做禍國殃民的“國賊”,特別是他從海外帶入的新奇見解與知識,更為傳統觀念所不容!珍貴無比的《航海日記》,也被當做妖言罪證焚毀,水師與海船盡遭裁撤。兇險莫測的命運,令鄭和痛苦欲絕,他深感“帝王不可信,親人不可期,榮辱不可計”,欲飲恨自盡。

這時,朱高熾卻突然病逝,年輕的朱瞻基即位。宣德帝發現祖父永樂朝轟轟烈烈的朝貢貿易,已經銷聲匿跡,前來謹見中國皇帝的外國使臣也大大減少,並且海上又開始不寧靜了。他領悟到下西洋的重要之所在,力圖恢復朱棣時代的鼎盛,於是下旨重用已經六十多歲的鄭和,讓他和王景弘一道,繼續接掌寶船隊,重建水師,再度巡洋。

宣德六年,鄭和率領二萬七千人,開始了第七次下西洋。這是鄭和最後一次出洋。他訪問了二十多個國家,讓各國重新看到了明王朝的威望,恢復和建立了相互友好關係和貿易。這次航程,鄭和感到身體已經每況愈下。他想率領船隊訪遍西洋諸國,便分出若干船隊,由副使們分頭率領,到一些國家去宣詔和貿易。

最後的航行中,鄭和的願望是要越過“風暴角”,從海上去尋找大西洋和歐洲陸地。他不顧朝廷命令,率船隊主力馳入南半球,他試圖穿越新大洋,接觸神秘的西方世界。但是,在距好望角近在咫尺的地方,鄭和被朝廷力阻回國。他已經快油枯燈盡,終於病逝于歸途。

分集劇情

第1集

15世紀初,中國建造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開創了前所未有的大航海時代,將中華民族的文明傳播到亞非30多個國家,完成這一偉大創造的人,是明朝的鄭和,站在他身後的是永樂皇帝朱棣。1433年,正當鄭和率領船隊七下西洋完成之時,反對者藉機搗亂。鄭和不甘認命,想在有生之年再現先帝朱棣的宏願。但當朝皇帝朱瞻基也下旨讓船隊返航。時光倒回鄭和的少年時代。1381年,鐵平將軍奉洪武皇帝之令,從雲南、貴州、廣西等地遴選農家少年進宮為太監。少年馬和被抓,企圖逃生,未獲成功,且遭車拖懲罰。漠北,年青的燕王朱棣率兵征討前元殘部,把對手打得落花流水。為保持邊疆和平,朱棣單槍匹馬來到敵軍陣前,曉之以情,動之以禮,不戰而屈人之兵,說服太尉阿里不花歸降明朝。這時,報信人送來訊息,其母馬皇后病故。馬和大難不死,被閹割成太監。在馬皇后的靈堂前,當朝紅人方孝孺、齊泰質問朱棣,為何遠在漠北,卻如此之快來到南京。奇僧道衍(姚廣孝)機敏相助,幫助朱棣擺脫了困境。

第2集

朱棣按捺不住,又派心腹南軒公、張玉尋找姚廣孝。皇上賞賜燕王遴選來的小太監,燕王妃惟獨看中了少年老成,寵辱不驚的少年馬和。姚廣孝與朱棣見面,兩個胸懷天下的英雄惺惺相惜。朱棣守邊北平,豪氣萬丈,更對海禁等國策持不同看法。這讓姚廣孝慧眼識英雄,他甘願出山相助。徐王妃回到北平燕王府,馬和以其聰明機智一眼被朱棣看上,從此留在身邊。為節制朱棣,皇上派胡誠到北平任布政使。朱棣對父皇與太子黨的用心難以猜測。南軒公教王子朱高熾、朱高煦識天相。兩位王子都心不在焉,侍立一旁的馬和反倒專心致志地聽南軒公講述星座知識。姚廣孝來到北平,即成為朱棣的軍師。今天,朱棣到玉明寺拜見和尚,坦誠對新來的布政使有疑,而姚廣孝倒認為這是福不是禍。朱棣聽從姚廣孝的計謀,採取寬容的做法,竭力保護部屬不受“胡惟庸、蘭玉”兩案的牽連,順手將那些桀驁不遜的將領們收歸旗下。正當燕王為受到皇上的嘉賞而高興之時,又傳來聖旨,要將其屬下南軒公調京,另有任用。朱棣知曉這是東宮出的主意,要挖他的能人。二王子朱高煦想教訓胡誠惹出大禍,反而嫁禍馬和。徐王妃調查事情的來龍去脈後,利用此機會整頓家風。馬和勇於冒死救主,忠心不二的精神,得到朱棣與徐王妃的獎賞。

第3集

徐王妃收留罪將之女宋蓮芯為義女。姚廣孝對馬和一番教訓,甚為賞識,當面向燕王要人,收此子為徒。這是一堂人生之課,姚廣孝告誡馬和,宦官不但要做人,而且要做個人上之人。朱棣同王妃正在談論岳父徐達的近況,小姨子徐妙錦趕來告知父親已歸天了。妙錦痛斥皇上加害於其父,也遷怒朱棣。八年後的馬和,已鍛鍊成材,成為燕王的心腹。朱棣此次進京,因堅持自己的主張要造大船,建水師,還要到海上去打倭寇。表面上得到皇帝的讚揚,賜他一本《祖訓錄》,實際意思是警示祖宗之法不可改。燕王失寵了。馬和告訴宋蓮芯天方是一個神住的地方。他一直有個信念,長大一定要像父祖那樣去海外看看。徐達死後,朱棣執仗北方軍務。軍營有人鬧事,朱棣要處理為首者,姚廣孝認為穩則消災,激能生變。緊要關頭,朱棣忍痛拿自己的愛將張玉開刀,在眾將面前樹起權威,讓三十萬將士同舟共濟,如同一體。

第4集

齊泰等上書,奏請削藩,朱棣、姚廣孝分析皇上的態度認為尚在權衡利弊。家丁劉業報告馬和與宋蓮芯偷情,接著便傳來蓮芯跳井的訊息。姚廣孝提議殺了小人劉業。太子朱標病逝,朱棣悲痛不已。朱棣在靈堂里與馬和聊天,問他有朝一日想不想去天方朝聖,馬和做了肯定的回答。面對突然變故,幾位將軍急於要見朱棣,可都被打發走了。馬和把燕王的情況告訴師父,姚廣孝認為火候沒到,務必給下一劑猛藥。胡誠認為朱棣有叛逆之心,琢磨如何為東宮立下首功。朱棣向姚廣孝討教以靜制動的辦法。姚廣孝要殿下即刻進京面見聖上,請辭軍權,放棄燕地。主動領取禁海事務,修建海邊衛所,以燕地賭天下。胡誠接到太子黨的密件,要他將北平的情況三日一報。

第5集

秦王、晉王密約燕王共同反對太子黨。朱棣一時不知如何才好。幕僚稟報朱棣收下二王密信。胡誠一心想要巴結東宮,便提前進京。姚廣孝告訴朱棣,燕王府的白布是他讓送的;調集大軍、替換將校,也是他授意張玉乾的!他想做的就是代天行道,想要的正是一位敢於進取、敢於開創的盛世君王。他希望燕王當機立斷,早下決心,爭取太子之位。馬和也勸燕王千萬不能坐以待斃。這些建議,皆遭燕王否決。寧王派人送給燕王兩百斤茯苓。朱棣感到意味無窮。胡誠拜見皇長孫朱允炆,出賣了朱棣,並得知天機。齊泰要胡誠回北平後,透露假情給朱棣:說皇上已秘密立儲,此人就是燕王。馬和去見師父,告訴姚廣孝聖旨已下,這一定跟立儲有關。姚廣孝斷定,儲君必然不是燕王。皇上冊立朱允炆為皇太孫,儲君之位已定。胡誠要求普天同慶,家家戶戶必須放鞭炮,掛燈籠。燕王府的人怎么也高興不起來,與胡誠的手下鬧起糾紛,馬和只得出面調解。

第6集

今日的一敗塗地,朱棣認為留下姚廣孝,便是留下了天大的危險。於是命令馬和殺姚廣孝,不然就將馬和一道斬首。徐王妃勸王爺,從今以後,過自己的安生日子,不爭不鬥,祛災取祥。靈谷寺內,姚廣孝與馬和師徒二人坦然對酒當歌,兩人都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在王妃的開導下,朱棣幡然醒悟,為作出這一錯誤決定,親自去向大師賠罪。姚廣孝帶著馬和來燕王府,看朱棣如何殺了自己。他們相遇在橋上,一番言詞之後,激發朱棣繼續追求帝王事業。皇上令諸王進京。姚廣孝勸朱棣主動交出兵權,這樣既可自保,又可試探東宮意圖。秦、晉兩王拜見皇太孫,行完君臣之禮後,要求行家禮,方孝孺認為這樣不妥。朱棣也到東宮拜見,朱允炆要行家禮,反被燕王制止。朱棣還主動提出交出帥印兵權,放棄藩鎮屬地,懇請回京療傷。朱允炆被對方誠意感動了。齊泰希望借眾王進京之際,假聖上一雙鐵掌,削奪藩鎮。皇太孫朱允炆對此把握不定。

第7集

馬和請宦官弟兄在酒樓里喝酒,了解到有些人家境困難,主動幫助解決。酒席散後,王景弘請馬和轉告燕王,皇上已臨大限,快不行了。為避大禍,朱棣請來御醫看病,沒料卻反遭算計。在危機四伏的情況下,朱棣與晉王、秦王喝酒。席間被兩位哥哥追逼,好在他的真情泄露卻讓密探看得清清楚楚。朱棣裝病事情敗露,前往東宮向皇太孫請罪。朱允炆感動之下竟認朱棣為周公。一回到北平,朱棣就去找姚廣孝,告訴在京城發生的事情。大師勸燕王趕緊準備應變,以免被動。宋蓮芯以為馬和太有心計,馬和只好向義姐表明,自己將那些兄弟們的親屬弄來北平,是在想辦法把他們保護起來。秦、晉二王相繼暴病而亡。姚廣孝提醒,下一個恐怕要輪到燕王了。朱棣表示,自己絕不會落到他們的下場。洪武三十一年,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病逝,朱允炆即位。

第8集

新主即位,眾臣建議裁撤藩鎮,將天下兵馬收歸朝廷。齊泰建議各藩鎮親王留守原地,不得赴京奔喪。朱棣一行在浦口被鐵平攔阻。僵持不下之時,馬和出面見鐵平,要求先把燕王迎進城,待報朝廷定奪是否入京。齊泰認為朱棣是抗旨奔喪,意在逼宮。建議皇上只準朱棣一人過江祭奠,趁機解除兵權,予以扣押,徹除後患。馬和看出其中陰謀,獻計讓兩位王子替燕王赴京,自己願意陪伴前行。朱棣反覆思量,同意走這一步棋。果真,拜祭完先帝,朱高熾與朱高煦向皇上請求返回北平,齊泰卻將二人強留京城做人質。兩位王子被拘,讓朱棣憤怒至極。姚廣孝反而祝賀燕王躲過一劫。同時建議朱棣,即刻上表,向朱允炆表示忠義之心。朱允炆聽從方孝儒的建議,開始裁撤各地藩王。各位王爺一一落馬。朱允炆還給朱棣下旨,讓他揭發諸王的罪狀,表態支持。朱棣一步步被逼,連三護衛都沒保住,但顧及到兩個兒子在朝廷手中,不敢輕舉妄動。姚廣孝也認為眼下起兵的條件還不成熟。部下調走了,朱棣把自己多年積累的私銀奉送給他們,這番深厚情義,讓鐵平都感動不已。

第9集

危急關頭,為拖延時間,朱棣開始裝瘋。惟有馬和、張玉、姚廣孝知悉真情,連賢惠的徐王妃都被蒙在鼓裡。徐王妃出於救回兩個兒子,請胡誠進京時,向朝廷匯報燕王的病狀,希望皇上賜恩,放回兩位王子。徐王妃賄賂胡誠大量珍寶後,此人又巧妙提出要得到蓮芯。馬和得知此事,心如刀割,卻想不出辦法來救蓮芯。蓮芯為報答徐王妃早年的救命之恩,不得已去了胡誠府宅。燕王府一時四面楚歌,風雨飄搖。面對危局,馬和想赴京告狀,臨行前姚廣孝向他密授機宜,讓將胡誠趁危強索燕王府侍女的事稟報給方孝孺。因此人平生最恨禽獸之徒,可能幫得上忙。

第10集

馬和在御花園見了朱允炆,哭訴朱棣一家的命運。方孝孺痛罵胡誠是個“禽獸”,大義凜然地建議朱允炆行古賢大義,放二位燕王子回家盡孝。兒子平安歸來,徐王妃喜極淚下。朱棣從病榻上起來,說自己根本就沒有瘋。一家人團圓時,朱棣得知救出兩個兒子的是馬和,他讓兩個王子拜謝馬和的救命之恩。胡誠查看了燕王府,沒有發現任何異樣。可隱藏在王府中的一個耳目,卻來報告燕府正在打造兵器,馬上就要反了。蓮芯乘著夜晚來到燕王府,要燕王攜家人趕緊逃跑。可朱棣將她視為胡誠的女人,讓她快滾。朱棣決定立刻舉兵,急召姚廣孝、張玉等眾將前來議事。無奈昔日的燕王,如今只有八百個將士。而整個北平都掌握在鐵平和胡誠手裡,他一兵一卒也調不動,幾乎無絲毫勝算。翌日,鐵平與胡誠的重兵團團圍住燕王府,北平城也全部封鎖。馬和以燕王病重為由,讓鐵平與胡誠進府宣旨。胡誠擔心有詐,鐵平卻坦然進入王府。結果,一個當場被殺,另一個被囚禁。朱棣誓師起兵,採取姚廣孝的建議,以“奉天靖難”為由,一舉拿下北平九門,收攏了許多舊部。由此,開始了三年的靖難之役。蓮芯穿著一身白衣,孤獨地進王府來給仇人胡誠收屍。聽了馬和苦勸,蓮芯輕輕地道出一句晴空霹靂般的話:我已經懷上了那個禽獸的孩子。

第11集

侍郎夏原吉斗膽進諫,先廢止削藩之策;再對朱棣圍而不打,挫其銳氣、耗其精力。朱允炆情急,下旨拜李景隆為平燕大將軍,親自設宴送行。李景隆涕淚滂沱,立誓六個月內,提朱棣頭顱報效皇恩。北平王府,諸將得報朝廷派六十萬大軍進攻,俱有憂色。朱棣為振奮軍心,告訴燕軍將士,李景隆乃錦繡皮囊,朱允炆拜將此人北伐,不足畏懼。在旁的馬和,看到燕王在大敵壓境時如此智勇,感概不已。為化險殲敵,朱棣竟然將主力部隊全部拉出北平,到外圍去和南軍打運動戰,而將北平城做為一個巨大的誘餌。他讓徐王妃留下,又要求世子朱高熾必須堅守三十天。馬和到蓮芯家告別,要她等著燕軍將士凱鏇。夏原吉奉旨前來北平,與朱棣一番舌戰,反讓燕王對他心生愛才之意。朱高熾臨危受命,成為全城最高統帥。他在母親的全力支持下,奔走在城防各處,動員所有兵民共同護城應敵。在押解糧草前往預定戰場的路上,二王子朱高煦中了調虎離山之計。鐵平在凌晨時奔襲燕軍的糧草大營,把十萬石軍糧全部焚盡。朱高煦準備以死謝罪,被馬和制止。

第12集

大戰前夕,朱棣接獲惡報,軍糧焚盡。燕軍三天后斷糧,敗亡已定。朱棣悲嘆陷入了真正的絕境,可是全體將士願意與他共存亡。姚廣孝此時也無計可出,只能為燕王祈福。北平城下,南軍發起強烈的攻擊。全城兵民見王子和王妃仍在危城中,人心振奮,誓死抗爭,擊退南軍多次進攻。鄭村壩大戰開始時,李景隆自恃兵多將廣,特別是得意焚毀了燕軍糧草,便大膽驅兵直進,意圖一舉消滅燕軍。南北兩軍數十萬兵馬絞在一起,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朱棣被團團圍住,鐵平喝令弓駑手萬箭齊備,想射死朱棣。張玉為救主被亂箭射殺。。朱棣下定必死之心,以為這將是平生最後一戰。李景隆想起皇上的旨意,打算活捉朱棣,讓他終生守墓。這時,遠方突然響起鼓號――燕軍一支生力軍來到。在生死攸關的時刻,馬和殺到朱棣身前。燕軍鬥志沖天,南軍開始崩潰了。當夜,惡戰之後的朱棣顧不上休息,又親率精兵,馳援北平。果然,朱棣趕到北平城下,正是雙方都筋疲力竭之時。北平城頭,世子朱高熾看見父王前來援救,急忙下令開城追殺。南軍兩面受敵,大敗而逃。至此,李景隆的六十萬大軍竟然被數萬燕軍擊潰。相逢之時,朱棣面對立下大功的馬和,不禁感慨萬千。當即給馬和賜姓“鄭”。從此,馬和就叫“鄭和”。鄭和給蓮芯生下的男嬰取名字叫宋天。希望他長大以後,能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第13集

南軍失敗後,齊泰提出釜底抽薪的計謀,讓朱允炆一口否定了。靖難之役已持續快三年,義軍儘管一次又一次擊敗朝廷的大軍,仍是“以一隅敵天下”。朱棣深感“靖難”苦難無邊。姚廣孝與朱棣可謂是“心有靈犀一點通”。他告訴朱棣,要想徹底結束這種苦戰不休的局面,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置朝廷的各路兵馬於不顧,長驅直入,直取南京。一舉收取寧王三萬騎兵,是燕王的另一得意之作。鄭和單獨受領朱棣交給的一個秘密任務,潛身南下,謀取渡船。臨行前,鄭和到蓮芯家裡,要她搬到王府去住。蓮芯堅決不去,認為這裡就是她的家。朱棣告訴三軍:起兵二十八個月來,都是朝廷攻伐我們。現在,義軍要發起戰略進攻了――我們要飲馬長江,占領南京,結束戰局。朱允炆得報,朱棣已經率大軍衝過淮河,數道封鎖線竟然都沒能堵住燕軍。齊泰等竭力安慰朱允炆,長江天塹不可逾越。朱棣只有步騎,根本沒有水軍,朝廷定能在長江邊將其殲滅。朱允炆立刻下旨釋放水師提督吳宣,令他殊死效忠。朱棣正在想辦法如何渡江,剛好來了南洋富商施進卿。他要給燕王送一份大禮,以助鼎定天下。

第14集

經過一番舌戰,鄭和又許諾吳宣以利益,促使對手決定投降,這讓朱棣非常高興。施進卿拜見燕王,朱棣問他想要什麼,施進卿說作為海外大明子民,惟盼殿下為帝之後,能夠開放海禁,允許民間貿易往來。這就是他要求的回報。看到大勢已去,朱允炆仰天長嘆,完全絕望了。他令所有太監侍臣各自逃命,自己準備懸樑自盡,以身殉國。這時,老太監王忠拿出太祖歸天前留下的銀盒,裡面有三張度牒,一套袈裟。朱棣率領將士進宮,怎么也找不到朱允炆的下落,只發現幾具焦屍。姚廣孝說:其中有具焦屍就是朱允炆。鄭和稟報,四處都搜遍了,只找到一隻龍佩。朱棣說人證物證俱在,這個人就是朱允炆!他還收了朱允炆的貼身太監王忠。另一方面,他又命令大將朱能帶領人馬秘密追捕,就是追到天涯海角,也要把朱允炆給找回來。燕兵打開牢門,寧王告訴眾王:四哥已經打進南京城了,我是來救你們的。在奸臣榜前,王忠宣讀大明燕王令,名單中卻沒有方孝孺的名字。

第15集

靖難將軍李正禍亂百姓,事發後被燕王懲處。降臣們見燕王自斷手足,深感其愛民之心,無不懇請燕王承接大位,登基改元。齊泰被擒後,在大堂上質問燕王,關鍵時刻鄭和出面解圍。在方孝孺府,解縉、夏原吉等聚集商量“是順燕還是忠君殉節。”解、夏俱認為叔侄之間爭位,屬於皇家內部的爭奪,做臣子可以擇賢而事。方孝孺怒斥二人,他決心不惜以死盡忠。諸王爺及將領們都勸進燕王,受命於危難。姚廣孝也覺得眼下已眾口一詞,燕王不宜再拖下去。朱棣卻認為要想終成大業,還差一步棋。鄭和奉王命來請方孝孺出任司儀,主持祭奠,對方竟然不準他入大堂說話。鄭和飽受羞辱,仍然恭敬地傳遞了朱棣的美意。方孝孺仰天大笑。寧王府里,寧王對眾王說,明天祭祖,必須見個真張;太祖陵前,大位務必落定。第二天,朱棣率眾臣祭明孝陵。方孝孺也帶著著眾多門生學子緊隨其後。祭奠開始,作為主持的方孝孺的祭辭,幾乎聲聲直指朱棣的脊樑,頓時震驚全場。

第16集

朱棣終被方孝孺激怒,下令誅其十族。在腥風血雨之時,鄭和心情極為難受,也被馮蓮芯深為誤會。在錦衣衛捕殺時,他竭力救下一孩子。公元1402年,朱棣登基改元“永樂”。這個年號暗含著“天下子民永享歡樂”之意。奉天殿上,朱棣燒掉所有朝臣經曾提出“削藩”的奏章,解除了眾人的顧慮。同時,他不計前嫌,惟才是舉,起用解縉、夏原吉等人。皇上逐一褒獎了眾兄弟及靖難有功人員,惟有姚廣孝不接受那些身外之物。他仍然一身袈裟,平淡依舊。但是,居功爭權者也大為有之。寧王朱權就心懷不滿,以為應當得到更多獎賞。這件事讓徐皇后得知後,與皇上商量如何處置方才不失信於天下。皇后請寧王到慈寧宮赴家宴,肯定寧王在靖難中功不可沒,但表明天下絕不可分,應以大局為重。

第17集

寧王提醒皇上,近來有一批追隨方孝儒的士子,經常聚集在南京城郊的道觀之中,以一個女道士為領袖,集結成了一股勢力。這個女道士就是嫂子的胞妹。朱棣召見日本使臣,解縉當面揭穿了對方不誠實的真相。朱棣對日本做出二份國書很有看法。寧王又用立儲之事,引得朱棣心情不快。姚廣孝覺得永樂朝要想天下歸心,道路還很漫長。他要皇上大治天下,必須另謀新路。朱棣認為萬事開頭難,永樂新政,關鍵是如何邁出第一步。施進卿到鄭和家讓引見皇上,鄭和答應了。他猜出這位巨商肯定是在海外遇到了什麼麻煩,有求於大明朝庭。鄭和把施進卿到京城的來意告訴皇上,朱棣則說此事不能急。吏部已經把七品以上官員的考評呈給皇上。朱棣對獎罰自有主張。朱棣認為眼下最合適的突破口,是沖開片板不得下海這塊堅冰,如此才能振聾發聵,勢如破竹。姚廣孝提出不如先破後立,跳出一子,盤活全局。奉天殿上,朱棣召見了施進卿。他告訴皇上和眾臣工們,我海外華商華民,久居異邦,遠離故土,心卻一時一刻也沒有離開過故土。當得知海上不寧,朱棣堅決地表明心跡:大明的海域是流動國土,豈容海盜、倭寇橫行作亂。永樂王朝必要造大船,揚威海上。朱棣在家裡召集兩個兒子,寧王和解縉、夏原吉等人。請他們暢所欲言,說說下西洋的事,卻是碰了一鼻子灰。

第18集

朱高熾告訴母親,自己被下西洋的事情夾在兩難之間。而寧王則借解縉上門鑑賞字畫時,暗示皇上名為“揚威海上”,實則沽名釣譽。生氣後的朱棣對鄭和講了這件事,鄭和用公道自在人心的信念,堅定了皇上下西洋的決心。朱棣不顧一切地要使大明復興,重振雄風。他發誓決不做溫飽即安的井底之蛙,永樂新政就是要從國策的根本入手,奠定一代盛世之基石。皇上的決心得到鄭和、姚廣孝等人的堅定支持。於是,他命朱高熾總領六部九卿,督辦造船兼領籌劃下西洋所有事務;夏原吉協同戶部、兵部、工部,會同南直隸、浙江、廣東、福建、山東五地,籌措專款,徵集工料、民夫及一切物資。永樂開元,舉國上下掀起了一波轟轟烈烈的大造海船的熱潮。鄭和奉命親臨工地,督造航海大船之具體事宜!事後,朱棣多次視察船塢工地,要求工程加快進度,按時交工。並要鄭和找到南軒公,共圖海上大業。吳宣聽到下西洋的風聲,夜晚拜見漢王朱高煦。表示從今往後,願做漢王的一桿槍,生死相隨。幾百艘寶船建造完成,下洋的貨物也籌劃的差不多了,眼下缺的是欽差正使的人選。朱棣徵求大臣意見,誰能當此大任。朝上推薦了幾個人都被否定了,寧王推薦了吳宣,也被否定了。其實,大臣們反對的要害問題,就在於認為違背了禁海的祖制。

第19集

正當朱棣與解縉對下海巡洋爭得不亦樂乎時,鄭和站出來,說自己願率船隊出使西洋。解縉認為鄭和沒有這個資格,太祖曾有聖命,“宦官與後宮不得干政”。朱棣早已認定鄭和既有荊柯之勇,又有諸葛之智,是心中的理想人選。海邊,朱棣對鄭和說,朕就賞給你這一片汪洋大海吧。我已選定你為大明船隊的巡洋正使兼船隊總兵官。鄭和去看蓮芯姐,承諾將來一定會有那么一天,要讓她和孩子一起上船,漂洋過海,走遍天涯。長江口,朱棣親為鄭和賜酒餞行,為所有將士訂立禁令。他要的是一支王師,行的是和平之旅。鄭和已經打聽到南軒公還活著,只是不知現在究竟在何處。此人是海上通才,朱棣要鄭和找到他,拜為水師總舵,請他為大明效力。日本使節堅中圭密也來送行。他稟報大明皇帝陛下,日本沿海的海盜,已經如期剿滅了。活著的全部押赴大明,交陛下懲辦。他同時說,海上最大的海盜不在日本,而在大明。此人叫陳祖義。朱棣令鄭和在巡洋途中設法生擒此人,押送回國。朱棣親登寶船,出劉家港,順江而下,送鄭和與船隊至出海口。朱棣在天元號寶船上,反覆交待鄭和:你是朕最信任的人,朕給你一片天,送你一片海,朕要你為大明開創偉業,通好萬邦。鄭和船隊登上一個無名小島,在島上看到了漢器。說明漢人祖先早就登島來過。鄭和稱這片群島為“萬里石塘”(即南海群島)。船隊剛一出海,內部就出現了問題。鄭和要王景弘以大局為重,不予計較流言蜚語。王景弘則提醒鄭和:船隊的水手半數來自於長江水師,都是吳宣的舊部。吳宣也在背後罵太監是“烏殼貝”,如此出言不遜,嚴重傷害了鄭和。此時,又發生了兩船相撞的死亡事故。

第20集

南軒公被陳祖義綁架,被帶到海盜船上。鄭和在天元號甲板當著眾人的面調查兩船相撞的原因,重辦了肇事官員。鄭和告誡吳宣,今天這件事就證明太監劉太延,比令弟更像一個男子漢。南軒公質問陳祖義自己犯了什麼罪。陳祖義告訴他,大明皇帝派鄭和踏海巡洋來了。你是個海洋通才,不能讓他得到你,所以,南軒公必須死。陳祖義看到像一座流動島嶼般的大明船隊駛過來,斷定要逃跑已經來不及,他決定喬裝迎上去。吳宣疑心碰上了海盜船,可對方回答是瓊州吳家的護衛船,護送公子前往京城參加今秋考試。鄭和要求吳公子登船一述,陳祖義只好硬著頭皮答應了。陳祖義上了天元號,鄭和向他打聽建文帝等三件事,陳祖義都避實就虛地做了回答。經過此番冒險,他回到自己的船上時,令所有的海盜更加佩服。據此位吳公子報,永樂元年秋天,曾有幾百個內地難民,飄流到了萬安島。其中為首者,疑為遜帝朱允炆。鄭和傳命,船隊轉帆掉舵,直駛萬安島。王景弘稟報國使大人,這裡距渤泥國已經不遠了。該國使臣歸心似箭,可否考慮派兩艘戰船,護送渤泥使臣先行歸國。鄭和同意了,並告訴王子,長則半個月,短則十天,他和船隊會抵達貴國,敕封渤泥君王。國使麻那聽了十分高興。

第21集

船隊來到萬安島,雖然找到了前朝遺民,但未見朱允炆的訊息,好在發現了南軒公。鄭和見到南軒公非常高興,也由此弄清那個公子原來就是海上巨盜陳祖義。鄭和想進一步了解朱允炆的下落,經過分析覺得這完全是陳祖義在虛張聲勢。南軒公登上天元號心情十分激動,感慨地說老夫航海幾十年了,都沒見識過這么大的寶船。鄭和打算赦免那些前朝遺民,認為他們永遠無害於大明了。鄭和的言行感動了南軒公,他答應當船隊總舵,並願意隨鄭和走盡天涯海角。陳祖義指揮海盜悄悄地上了使臣船,把麻那和護送軍官吳勇綁架了。南軒公每到一處,就在海圖上畫下來。航行過的海洋越多,就越覺得無邊無際。鄭和以為海雖然很大,但比海更大的,應該是船、是人心。渤泥國王宮,陳祖義拜見國王。該國曾經屢受陳祖義騷擾,渤泥王一直對這位人稱“混海龍”的大海盜又恨又怕。

第22集

這次,陳祖義來稟報渤泥王,“南洋所有邦國,都要大禍臨頭了。”陳祖義還告訴渤泥王,您的兒子已經回不來了。海邊,渤泥王看到了部人的屍體,非常痛苦。陳祖義提議渤泥、爪窪、占城、蘇門答剌等國連做一體,形成同盟,由他統一指揮,消滅鄭和船隊。渤泥國到了,海岸無船來迎。這種安靜就是最可怕的反應。南軒公估計,渤泥的男女老少,都藏進深山裡了。鄭和剛到岸邊,就發現護送麻那王儲的吳勇和水手們,像魚乾一樣釘在桿子上,被活活地曬死。鄭和想登岸弄個究竟,看到渤泥國眾壯漢們又在嚴陣以待。南軒公從地上撿起一支殘箭細細打量,提醒鄭和,這一切可能是陳祖義的陰謀。鄭和聞言一驚,當即決定忍冤含恥,收兵歸船。鄭和口授一道國書,盼渤泥王知善惡、明利害,勿被盜賊利用。同時,令水手從寶船搬下許多綿緞、陶器、茶葉等中土禮物,堆放在海岸上。渤泥王驚訝地看見巨大船隊離去,打開國書,頓時醒悟,後悔不宜。海面上要起風暴了,南軒公採取了措施,命令各船拉開航距。吳宣看見有船隻沉沒,便準備改航。鄭和宣布總指揮是南總舵,才讓整個船隊化險為夷。

第23集

船隊將要進入舊港,鄭和決定登岸尋找海盜陳祖義。來到島上,有的將士口渴喝水,哪知海盜已在井水裡下毒。就在此時,陳祖義率隊殺過來,沒想到卻被鄭和船隊將士打敗,陳祖義落荒而逃。蓮芯和妙錦去宮中探病,徐皇后很高興,但也透露了身體不如在北平時好。南京和北平相比,她更喜歡北平。朱高煦到寧王府見十七叔,寧王以為鄭和下了海,朱高熾領著夏原吉他們搶了頭功。朱高煦也覺得自己太委屈,寧王建議他去籌建市舶司。於是,朱高煦就在皇后面前提出這個要求。皇后想從心理上彌補二兒子,就在皇上面前建議讓朱高煦去管理市泊司。本來,朱棣是去查看夏原吉的家。當看到一家人身居陋室,三餐粗茶淡飯,心裡非常高興,反倒獎賞了這個廉潔的大臣。眾臣以為開國立儲天經地義,可見皇上仍推三阻四,便準備聯名上折。朱棣完全懂得他們的意思,當場要朱高煦統領廣東、福建、浙江三省市舶司,在三個月內做好準備迎接鄭和船隊回航。舊港島上水源被海盜下毒,致使船隊飲用淡水得不到及時補給,鄭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

第24集

朱棣最近對讀書人傳來的流言蜚語,很是惱火。姚廣孝認為要他們手裡有事可乾,腦子裡有事可想,就不會無事生非了。朱高煦一上任,賈招就來拜見二皇子。他想盡辦法讓朱高煦開心,實為看中了泉州市泊司提舉的位置。經過生死檢驗,朱高煦覺得賈招忠心耿耿。坐探稟報朱高熾,賈招在泉州口岸胡作非為,似有貪污受賄之嫌。漢王倒是除了花天酒地,暫時還沒有什麼動靜。南洋諸國使者前來拜見鄭和,試探打陳祖義的情況。鄭和作出承諾,大明朝說話是算數的,不剿滅陳祖義,船隊絕不班師回國。舊港市場恢復了,這裡人來客往,不知需要中土多少精美物品。鄭和怕貨源不足,準備上折催一批貨。徐皇后認為想要平息紛爭,避免禍端,還得早立太子。朱棣反問道,你說立誰呢。鄭和來信了,說財富取之于海洋。朱棣大喜,要求再造海船,並備齊船隊所需的各種貨物。夏原吉認為,鄭和可把這好端端的大明朝害慘了。徐皇后請來了織雲錦的師傅,要求後宮嬪妃都動手織錦,好讓寶船隊帶到海外去,為大明換回銀子。朱棣告誡夏原吉,下西洋絕不是弊政。但他又不能責罰這個清廉的反對者。

第25集

徐妙錦來皇宮看望皇后,認為姐姐活得很累。徐皇后卻說於國於家,我都應該助皇上一臂之力,哪怕只是滄海一粟。吳宣希望這貨運不來,好早日打道回國。因為,船上他的那些兄弟們早就想家了。朱高熾、夏原吉參見皇上,朱棣沒有理睬那么多。他給臣工和子民們寫下一百個“福”字,也賞給勞苦功高的夏大人一張。讓他牢記出海巡洋的決心。打天下和坐江山,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姚廣孝對皇上說,讓兩位皇子這么斗下去,絕非朝廷的福分。為躲避尷尬,他提出想去受災的幾個地方轉一轉,也許還能為朝廷幫上一點小忙。離規定的限期越來越近了,朱高熾、夏原吉因無處籌錢,十分發愁。他們突然想到若去找一個人,或許能化險為夷,絕處逢生。姚廣孝親赴江北江南各地,使用“拆借之術”。拆東牆補西牆地撥來撥去,這盤棋就給搞活了,總算解了皇長子的難題。夏原吉等對這位奇人刮目相看,在望賢亭排下宴席相迎高僧。朱棣不僅要兒子多多倚重姚廣孝,還要讓長孫朱瞻基拜他為師,沾點兒靈氣。朱高熾聽了此話,知儲位落定,鬆了一口氣。徐皇后把第一批織出來的雲錦交給皇上查驗,同時提出把過了二十五歲的宮女都放回家。朱棣非常高興地同意了。

第26集

朱棣帶領王忠去了景德鎮,明察暗訪瓷器生產上存在的問題。地方官關可仁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被皇上逮了個正著。在朝堂上對質時,朱棣問他為何接了不可能完成的差使。他照實說了心裡話,覺得下西洋絕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從而得到皇上的諒解。姚廣孝也在民間借題發揮,力挺了航海之舉,又借著皇上出巡,推動新政廣播於天下。朱棣抓住瓷器一事不放,是想說清楚一個道理:不管官窯還是民窯,只要能燒出好瓷來,就是好窯。他就是要借下西洋,拉永樂中興的這駕新車,作強國富民的大文章。宋天一天天長大,他焦急地問母親:舅舅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呀。邊關六百里告急,西域的帖木兒親率八十萬大軍,向大明邊境進犯。朱高煦希望父皇下旨,讓他率兵西征。夏原吉卻勸皇上,刀兵不可善動。各抒己見時,朱棣卻問王忠給鄭和運的貨到舊港了沒。王忠把剛接到鄭和上的摺子當眾念起來,以此轉移話題。

第27集

朱棣在書房裡告訴兒子,當此危難之時,朕的航海壯舉,將再顯威力。朱高熾這才清楚,父皇讓鄭和船隊西進,就是為了直插敵方的身後,讓帖木兒瞻前顧後,不敢貿然。眾王聚集在寧王家裡,商議聯名上書。要比照洪武規制,各自就藩,與皇上共主大明。寧王等人要跟皇上分天下,讓朱棣很是惱火。徐皇后勸皇上,千萬不可興殺伐,他們畢竟是你的親兄弟。徐皇后身在宮裡,心裡卻無時不在惦記著長大的兒子們,惟盼他們兄弟能夠同心同德。為了一家人在一起吃頓飯,皇后真是用心良苦。帖木兒死了。朱棣以為雖未發一兵一卒,那是因為鄭和船隊抄了敵方的後路,讓其受驚了,這是下西洋的又一勝舉。眾人為寧王做壽,周王回憶靖難的時候,皇上為何能直搗南京,一劍封喉。正在這時,朱棣進來當著大家的面讓寧王坐在身邊,說這叫平起平坐。王忠宣讀了五位王爺橫行朝野的劣跡,朱棣當眾處罰了他們。新一輪的“削藩”即刻被解決了。鄭和在逛古里市場時,看到特魯斯有五船上等貨物半價出賣,原來是為了不失信對方。做生意如做人,這個道理使鄭和很受啟發。

第28集

夏原吉等人商議北邊七省的賦稅,朱棣對收稅六成不滿意,可大家又拿不出什麼辦法來。小朱瞻基插話,提出放三斗,借七斗的辦法,竟讓龍顏大悅。朱高煦去看望父皇,朱棣教導兒子凡事要三思而行,對人要寬厚。因主管下西洋,朱高熾感到壓力太大,事態發展又碰到許多阻力,便想辭去“統領六部總監”之職。夏原吉也有同感,這時朱高煦卻願替君父分憂,替長兄解困。解縉認為朱高煦超越規制,只能禍亂國體。朱棣怕此事引發深層矛盾,故意責罰解縉閉門讀書。朱高煦在慈寧宮看望母親時說,從現在起一定好好乾,為將來的那一天做好準備。皇后勸他別胡思亂想。皇后對妹妹說,總是想起在北平燕王府的日子,那時過得塌實。可如今坐了天下,成了大業,一家人倒生分了。姚廣孝雲遊四方回到京城,讓皇上十分高興。說起學士們對處置解縉不滿的情緒,兩人都覺得大明的根基扎在這樣的土壤之中,是沒有生機的。決定要除舊布新。

第29集

朱棣一上朝,眾大臣又提及立太子之事,皇上卻提出準備遷都北平,讓眾大臣吃了一驚。夏原吉提醒,當務之急是要拿到足夠的銀子,才能對變法圖新形成強有力的支持。朱棣比任何時候都盼望鄭和的船隊歸來,早日帶回銀子,使目前的危機迎刃而解。鄭和告訴特魯斯,由於大明國內出了一點意外,所以我們的貨不能按時運到。真誠感動了對方,不光得到了諒解,還使雙方展開更好的合作。徐皇后去給宋蓮芯過生日,這使昔日的侍女非常感動。她和宋天都從皇后那裡了解到鄭和的近況,一顆懸著的心放下了。陳祖義率領船隊來到魯艾島,以台中生意人的身份博得女酋長的感情。陳祖義告訴女酋長,大明船隊與鄭和都是十惡不赦的海盜,要她提防點。並向女兒國借一個小島,用於存放搶劫而得的寶物及關押麻那王子。有人來報告陳祖義正在魯艾島,鄭和決定立刻率領船隊去消滅。上了島,聽到一陣美麗的竹哨,只見幾十個漂亮的番邦女子,及一位渾身插滿孔雀羽毛的女酋長款款而來。南軒公向女酋長介紹正使鄭和,立刻有人上前將一隻花環套到他脖子上。接著,幾個健婦幾乎是綁架般地把鄭和抬到滿是鮮花的竹轎上。幸好,吳宣自告奮勇承接了這一風俗。

第30集

在鮮花和美女的簇擁下,大明官兵在女兒國受到極為熱情的歡迎。官兵、船員、商人和當地土著一起喝酒、唱歌、起舞。陳祖義把被俘的吳宣帶到一個房間裡,提議雙方合作,並明確了利益分配,吳宣默認了。鄭和率領隊伍在行進中,遭到了女酋長布下的埋伏。鄭和積極抵抗時,陳祖義又殺出來。狹路相逢,陳祖義想生擒鄭和換寶船,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鄭和邊打邊退。吳宣乘機逃回了天元號,告訴王景弘等人,鄭和可能陣亡了。脫離險境的鄭和乘小舢板回到天元號,制止了吳宣矇騙部屬,企圖篡奪船隊大權的陰謀。有的省出現旱災、蝗災,各地布政使要求朝廷放糧賑災。天降奇惡,朝臣們擔心此乃天怒人怨之凶兆。朱棣疑心有人在利用天災做文章。魯艾島上發生的一切,讓鄭和與王景弘都感到不解。鄭和決定將計就計,準備讓吳宣再去攻打陳祖義。

第31集

朱棣感覺到眼下財力的難題無處解決,已沒有了選擇取捨的餘地,決定讓鄭和船隊返航。這時傳來鄭和要跟陳祖義決戰的訊息,借船隊之力指望不上了。女酋長發現陳祖義是惡貫滿盈的海盜首領,知道受騙上當了,可陳祖義已搶先一步制服了她,海盜們霸占了她的女兒國。鄭和告誡吳宣:是非功過,自在人心。我再給你一個機會,如果你想戴罪立功,我會不計前嫌。陳祖義斷定鄭和還要來和他決戰,就動員全體海盜奮力一搏。此次鄭和率領官軍,乘著夜晚,出其不意殺入魯艾島,生擒了陳祖義。正當朱棣為國事煩惱時,姚廣孝建議皇上立太子,轉移視線,以退為進。麻那王子被救出,萬分感激鄭和,並請求船隊一定要去渤泥國。鄭和告訴他,由於船隊馬上將返航回國,答應下次一定去。大明官兵受到魯艾島極為熱情的歡迎,鄭和也向魯艾島女酋長贈送大明國朝服、《大統歷》等。女酋長動情地告訴鄭和,大明國是一個偉大的王國,你是一個偉大的男人。寧王和老臣們以為:立朱高熾符合祖制了,那下西洋就得停了。誰知朱棣對立太子之事做了一番自圓其說。朱高煦大失所望地發牢騷,遭到徐皇后的嚴厲批評。

第32集

朱棣意味深長地告誡太子:你是大明的儲君,父皇現在推行的“新政”,就是為了大明的未來,你要替父皇把這條路一直走下去,讓大明活力永駐。陳祖義被押在寶船的監艙里提出要見鄭和,吳宣怕事情敗露,趕緊向陳祖義表明自己是冒著險來看他的。陳祖義知道吳宣來求他,於是要吳宣不能為難他的弟兄。回國之際,南軒公讓官兵抬了一些苗木到船上,要讓這些大明國內沒有的植物,在中華大地生根繁植。在舉行冊封國儲大典之時,有的老臣將太祖遺訓書寫於身,藉機敬獻皇上。為的是恭請要以祖訓為根本,罷黜遷都北平,指責下西洋為違逆之舉。傳來鄭和回航的訊息,連朱棣都有點焦急了,不時詢問船隊走到哪裡了。鄭和船隊此次奉旨巡使西洋,航行兩萬三千餘里,巡使海外十五個邦國。多位海外使臣,隨船回拜大明皇帝。朱棣重賞了鄭和一行。鄭和回家與蓮芯、宋天團聚。小宋天向舅舅提出,將來我也要跟著你一起出海。宋蓮芯堅決不同意,而且告誡宋天,永遠也不許說這樣的話。朱棣下令殺掉陳祖義,一時人心大快。

第33集

皇上的和平外交政策收到了回報,但大臣們還想看到的,就是皇上說過船隊會帶來大量的銀子,而他們已知的則是一文不名。國宴時,美妙絕倫的青花瓷令外國貢使愛不釋手。過後清查,竟然少了許多,朱棣一聽反倒極其高興。他看到鄭和帶來的那份海圖,已比先前大了許多。許多聞所未聞的國家出現在圖上,更是大喜。吳宣在皇上面前告狀,說鄭和藉機弄權,獨斷專行,輕慢皇上。朱棣連夜將鄭和召進宮,問他是否見過朱允炆的偽聖旨。得知確切回答時,朱棣反而表明,讓鄭和出海,並非為了那個幾年前就已經燒死在宮中的人。夏原吉上朝時抱怨船隊把那么多的寶物帶出去,帶回來的卻是些蘇木、胡椒等物品,而且眼下連個倉庫堆放都沒有。針對如何處置,臣工們各持己見,鄭和提出搞個七天交易,得到了皇上的同意。朱棣和姚廣孝親臨市場,看到這熱鬧場面,決定讓他們自由貿易,七天之內,朝庭不收一文稅銀,要的是海外對大明的嚮往。

第34集

番貨在此轉手,有人一夜之間可以營利十幾倍。朱棣親歷現場,分明感覺到坐而論道,不如親歷親為。七天貿易有冷有熱,香料、珠寶等供不應求,有些西洋藥材卻不討喜歡。麥守賢帶回的大量硫磺就無人問津。有人說中華地大物博,什麼中藥沒有。原靠做香料小本買賣的商人裘廣德,祖上曾是醫生。他沒弄到炙手可熱的香料,慧眼看中冷門,變賣家產、籌銀大量囤積腦香和硫磺,被人譏笑為傻瓜。年事已高,賦閒在家的鐵平將軍因朝廷兩月不曾發俸祿,府中無米,悶悶不樂。管家建議將家中的番貨拿到市場上出售,他倒將這些番貨統統燒毀。鐵平還讓人將鄭和請來,要讓他親眼目睹濃煙滾滾的場景。國字監的書生柳如明乃富豪之子。在七天貿易中下海經商,被查獲後引起解縉大學士不滿。除被除名,還捉拿下大牢,等待治罪。夏原吉與解縉對七日貿易難以理解,特別是出現像柳如明這樣的讀書人,也沾染上一身銅臭氣,更是痛心疾首。夜晚,鄭和在院中的躺椅上睡著了,宋蓮芯從鄭和的夢話中,知道他將再次出洋,無限傷感。

第35集

朱棣肯定了七天貿易對大明所產生的積極影響。但秦淮河邊燈紅酒綠,腐敗風起。夏原吉與解縉都為歪風邪氣日益泛濫,好生擔憂。宋蓮芯因為船隊帶回來的番貨,助長了大明朝的奢靡之風,也與鄭和發生了爭執。船隊歸來,到底是禍是福,一時成為爭論焦點。朱棣和姚廣孝帶著高熾、高煦兄弟微服私訪秦淮河。高煦認為這一切正說明百姓口袋裡有了銀子,盛世自然有盛世的生活方式。高熾則認為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必會導致國將不國。朱棣問姚廣孝怎么看,他則稱兩位皇子把所有的話都說明了,自己無話可說。果然,朱棣把整治秦淮河的任務交給了高煦,要他與鄭和共同辦理。這一出乎意外的決定,惟有姚廣孝認為高明。就在這時,江南幾省瘟疫傳播甚快。中醫中藥療效慢,難以有效控制疫情,且藥材供不應求。裘廣德囤積的腦香和硫磺成為珍貴的特效藥,價格暴漲,裘廣德一下成為京城巨富。朱高熾派人拘禁裘廣德,罪名為囤積居奇、大發不義橫財。鐵平也藉此揶揄萬民皆商,有意識地上街往皇上的臉上抹黑。滿朝文武又聯名上奏,讓趕快將番人逐出國門,封疆禁海。朱棣不閱也不批,卻把奏摺都轉給鄭和。鄭和鬱悶地來到宋蓮芯家裡,她早已聽了流言,她一時不知如何是好。重病在身的徐皇后召見了鄭和,她告訴下西洋是永樂新政的頭等大事。她聽說海外有個錫蘭山國是千年佛地,希望鄭和能替她去拜佛祖。

第36集

鄭和把徐皇后召見的事情講給師父聽。姚廣孝告訴鄭和,皇后深明大義,她是想利用自己的威望,力排眾議,用拜佛祛病的理由,讓鄭和率船隊儘快出洋。朱高煦堅持要把那些有傷風化的官員、番客一起拿下。鄭和覺得風氣要治,但得採取因勢利導的辦法,妥善地解決問題。朱棣親自組織了一次有聲有色的庭審。一同受審的不光有裘廣德,還有書生柳如明。主審官為鄭和與高煦。柳如明被書院除名是對的,既然不是讀書的料子,朱棣念其經商才華,將其派往市舶司任官。鄭和為裘廣德開脫,說他舉債囤積香腦、硫磺時,那些東西無人問津。再說一介商賈,天下熙熙,皆往利來,天下攘攘,皆往利往,商人賺錢,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朱棣判裘廣德有功無罪,但需要補交所獲暴利後的高額稅款。朱棣對鐵平將軍賣劍一事,認定是為一時之怨,斷了君臣之情,當眾宣布沒收功臣劍。一場大爭論到此為止畫上句號。宋天自從看見巨大的船隊之後,便醉心於海洋。朱棣率領眾臣為船隊送行時,宋天從被隔離的人群中鑽出,來到鄭和面前,要求出海。朱棣當即下旨,敕封宋天為水師百戶,隨鄭和巡洋。宋蓮芯予以制止,但天子無戲言,宋蓮芯無奈地大哭而去。

第37集

靈谷寺中,新增了一位身穿素袍、帶髮修行的女子――她就是宋蓮芯。姚廣孝萬般無奈,只能收下她,讓其修心養性,供奉佛事。錦衣衛告訴太子,漢王這兩天在家裡忙著數銀子。這個事情使朱高熾、解縉和夏原吉都覺得有點怪。紀綱把漢王已經收了幾百萬兩銀子的事情,報告了皇上,朱棣大吃一驚。寧王到漢王府見朱高煦,對他的斂財意圖加以肯定,這使朱高煦更加堅信有錢可以收買人心。深夜,朱棣召見柳如明,說出讓他到市舶司任職的根本原因。船到滿剌加港口,得知該國面臨鄰國威脅,鄭和出面幫助調解了雙方的關係,使滿剌加從此不再受強國的侵擾。滿剌加酋長對大明朝心存感激,主動要歸附大明。鄭和派快船請示皇上,奏請讓滿剌加自立為國,大明船隊可租人家的地盤,做貿易中轉站,雙方共同牟利。朱棣準奏,聲明強不凌弱是中國邦交的原則。船隊駛往錫蘭山拜訪。誰知,該國執政亞烈苦奈兒一心想劫奪大明的財物。明朝厚待錫蘭國,多次賜恩贈物,今船隊受到如此侮辱,這讓將士們怎咽得下此口惡氣。特別是吳宣,恨不能立刻殺盡敵對者。鄭和經過深思熟慮,決定船隊先向西行,向各國說明錫蘭山挑釁大明的罪行,以期後發制人。柳如明給皇上送來密信,發現漢王與番人準備做軍火生意。朱棣見信後,給柳如明發了一道密旨。朱高熾將弟弟欲與番人做軍火生意的事情告訴母后,想讓母后勸高煦別被倭寇騙了。朱高煦告訴王斌,在交貨的時候,趁機把西郎給宰了,不許留下一點痕跡。

第38集

朱棣要紀綱親自帶錦衣衛去福建邊海,掌握可能發生的事情。王斌沒能實現漢王的意圖,好在柳如明果斷行事,沒有留下任何證據,這讓朱高煦對柳如明高看一眼。紀綱啟奏皇上,錦衣衛協同當地官兵,破獲了一起重大的軍械買賣案。柳如明以為皇上不可能捨得對漢王下手,才把這個燙手的山芋扔給了太子。不過柳如明也提醒漢王,可憐天下父母心,勸他得替皇上和病中的皇后好好想一想。朱棣趕到徐皇后身邊,聽了那些臨終囑託,不能自己。知道母后病危的訊息,朱高煦急忙趕往慈寧宮,可錦衣衛奉旨不讓他進去。寧王大著膽對皇上說:我知道你恨我,你也知道我恨你,這件事兒這輩子怕是變不了。朱棣覺得兄弟間爭爭吵吵,打打鬧鬧,也是個樂趣。船隊快到忽魯謨斯了,據南軒公介紹,此地是西洋商賈匯集的中心。各國各地的奇珍異產、金銀百貨,都通過海、陸兩途,運送到這裡來交換。吳宣向鄭和提出,水師弟兄們出海已經漂泊了一年多。鄭和明白他的意思,但是也要他想想,若是同意弟兄們上岸買歡,此令一開,當地人將如何看待大明船隊。所以,他這次下達嚴令,船隊任何人均不得放縱。違者,重懲不貸。忽魯謨斯城堡里的人們,發現海面上飄來座城市,十分恐懼。大酋長哈桑覺得,忽魯謨斯人必須抵抗。

第39集

忽魯謨斯商家雲集,他們都十分喜歡船隊帶來的大明絲綢和瓷器。鄭和告訴商賈們,只要你們有足夠的貨物,就可以得到大明的絲綢和瓷器,眾人無不歡呼。由於忽魯謨斯的市場,基本上由阿拉伯和波斯商人占領,大明船隊起初不免遇到了種種刁難。他國商人找到酋長的隨從杜賽爾,讓他想辦法不讓鄭和船隊卸貨,而由他們實行總代理。經過一番討價還價,酋長讓鄭和船隊得到一個偏僻的地方用於經商。部屬們心裡不痛快,鄭和卻覺得這個地方很寬敞,將來可以建中國商城。裘廣德隨大明船隊到此貿易,與當地人“擊掌定價,決不反悔”,做成了好幾單生意。忽魯謨斯人一改態度,希望船隊能夠長久以往來此貿易。鄭和到了兵器店,判斷遠方的那些軍士身材高大,異常兇猛,決定買下這些兵器,進一步了解那些神秘莫測的國家。鄭和在這裡還看到人販子正在販賣黑孩子,他不由動了側隱之心,買下那個落難的小黑奴。西洋人為了一句戲言,竟然非要決鬥。鄭和瞧著他們的活法,既羨慕,又糊塗,怎么也想不明白。

第40集

哈桑酋長參觀大寶船,對這一海上宮殿感到不可思議。他問鄭和這船在海上靠什麼辨別方向。鄭和告訴他,我們有兩個寶貝,一是浮水羅盤,一是過洋牽星圖。儘管南軒公不願意把這兩樣東西展示給他們看,但鄭和還是熱情地讓他們隨意參觀。朱棣接到八百里急報,漠北的本雅失里和阿魯台,竟然斬我使臣於和林。如今又聚攏兵馬侵我邊疆,殺我軍民,劫我財物。朱棣決意發兵前往征討,徹底剷除這兩個逆賊。丘福、朱高煦自告奮勇,都願意領兵出征,朱棣決定讓丘福掛帥。可夏原吉告訴皇上,剷除北漠叛賊,要籌劃銀兩和糧草,是不是把建新都的事先停一停。朱棣反駁,天子守邊不動搖,建北京新都不僅不能停,還要加快速度。正當夏原吉為銀兩和糧草發愁之時,寧王與其他諸王湊了一百多萬兩銀子,和三萬石糧食來見皇上。眾王的行動,讓臣工們積極回響,以國事為重,節衣縮食,促成大軍出征。王景弘告訴鄭和,又要到錫蘭山了。鄭和要王景弘多派哨船,詳加探查方圓百里內的海域,還告知船隊上下,務必要小心亞烈苦奈兒偷襲。誰也沒想到,此番亞烈苦奈兒偏盛情邀請,但是鄭和還是做好了兩手準備。那天,王子英格爾出面迎接,說其父王正在迎賓台恭候國使大人,鄭和一口答應。

第41集

見面之時,亞烈如此卑躬屈膝,幾乎讓鄭和忘掉兩年前發生的不快。根據國王的邀請,大明船隊將上岸進行貿易,雙方約好第二天在皇宮裡舉行拜盟儀式。翌日,王子前來引路,解除了船隊的戒心。鄭和僅率二千兵勇、船員,扛著貨物朝皇宮進發。他們行進到深山狹谷,海面上忽然傳來戰鬥號角――亞烈率部偷襲船隊。王景弘指揮船隊沉著應戰,雙方射箭、火攻、撞擊。鄭和大急,下令回援。但是後面傳來陣陣巨響,只見亂箭與滾石接連而下,堵塞了退路。兩邊山上殺聲四起,錫蘭國伏兵開始攻殺。鄭和臨危不懼,指揮兵勇拚死抵擋。激戰時,鄭和發現吳宣不見了,立刻派人去找,卻是生死不明。鄭和執劍逼向那個王子,然而,他卻終忍憤怒,反將人放走。其實,他是欲擒故縱,想讓仇人為船隊將士帶上一條生路。他判斷亞烈的大部兵力都在海邊,王宮必定空虛,可出其不意攻占其老巢。黎明前,鄭和率軍攻占了整座宮城,並且生擒了亞烈及所有王親。而此時,吳宣正召集各船總旗以上的文武官員至寶船聽命。吳宣高聲宣布:“鄭國使遭遇不測,壯烈殉國。”亞烈的母親願意用巨大的代價換取兒子的生命。但她明白依照大明律,亞烈必須押解回中國,交由大明皇上審處。鄭和同意老太后的請求,但分文不要錫蘭國的金銀,只要求允許他替大明皇后拜一拜佛寶,這讓老太后感動不已。船隊返航,吳宣被流放到莫乾島上,鄭和讓他好自為之。鄭和把亞烈帶回大明,朱棣聽說亞烈殺了那么多大明將士,責問鄭和為什麼不當場殺了他。鄭和告訴皇上他這么處理的理由。朱棣決定讓臣工和各國使者詳議該如何處置作孽者,眾人一致認為亞烈該殺。

第42集

鄭和持不同看法,便向師父說出自己的心事。姚廣孝以為此案的關鍵,不在於亞烈一個人的生死,它事關大明如何以天朝大國的襟懷面對天下。亞烈被押到朝堂上審判。鄭和列數其罪行後,亞烈的氣焰仍然十分囂張。眾人認為亞烈惡意破壞和平,殺人必須償命。朱高煦稟報父皇,水師官兵們聯名上奏,指責鄭和在海外一意孤行。身居四品卻將吳宣這樣的二品大員流放荒島,這是越權行事,該當治罪。對鄭和擅權一事,朱棣同意交三法司徹察。鄭和須在家聽命,不得離京。朱高熾以為,亞烈不能殺。至於鄭和流放吳宣之事,不能因為鄭和的官職比吳宣低,就視為大逆不道。應先查明吳宣是否有罪,然後才可治鄭和之罪。朱棣看望有病在身的渤泥王麻那,他亦堅決要求殺亞烈。朱棣當晚召見了王景弘,這位副手認為鄭和對此事處理極為正確。各國使節贊同殺掉亞烈,分明是出於對大明的敬畏,深怕亞烈一事波及自身。朱棣認為他們多慮了,一個亞烈不會改變大明對海外的基本國策。此事盤根錯節,頗難定奪。寧王認為替皇上找到了癥結,這都是讓下西洋給鬧的。讓鄭和出海巡洋,才是一切禍亂的根子。他建議讓漢王接手船隊,從此鄭和永不續用。

第43集

鄭和想見皇上,卻被擋在門外。王忠見鄭和還跪在午門前,勸他還是回去為好,皇上在氣頭上不會見的。誰知鄭和不顧一切衝進午門。朱棣告訴鄭和,擅自闖宮,這可是殺頭滅門的大罪。鄭和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執意勸皇上不要意氣用事,泄一時之憤。此時若殺了亞烈,永樂新政將大打折扣,友鄰海外、共享太平的大業也將蕩然無存。朱棣簡直不敢相信,這番話是從鄭和嘴裡說出來的。大明作為一個大國,不以勢壓人只是一個好的開端,能承擔起一個大國的責任。以其自信和胸懷,對人寬,對已嚴,才能領袖於天下。朱棣再次上朝,要各位國君、使節,還有大明朝的各位臣工,對亞烈苦奈兒如何處置,盡請坦言。朱棣已經徹底想通,他絕不以強權壓人。大明天朝以德報怨,決定赦免亞烈。讓本已打算拼作一死的亞烈頓時慚愧萬分。朱棣告訴亞烈,給你一條活路,不予處死,正體現了上天的仁愛之心,應驗了佛祖普渡眾生的善緣。亞烈當場表示一定悔過自新,洗心革面,警示後世,告誡子孫,錫蘭山願與大明朝永結同好。朱棣同時宣布鄭和官復原職,就此備船,準備送亞烈及各國使節回國。朱棣又來看望麻那。覺得自己已時日無多,便向大明皇帝提出特殊要求,朱棣答應。

第44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連鄭和自己也弄不明白,寶船隊一回來,怎么會滋生這么多的變故。姚廣孝卻一針見血道出問題的根子。到了揭開矛盾的時候,朱棣把各位使節請來,當眾人之面把廣德客棧改作“信遠會館”,收歸朝廷所有。這樣,即便住在那裡,也就不違反大明的律令,訂立的契約仍舊有效。裘廣德被免了死罪,皇上希望他從錢堆里爬出來。扎克走在南京街市上,人們看到這個黑孩子,覺得很新奇。宋蓮芯怕惹出事來,趕緊把他帶回家裡。北漠戰況傳來,丘福輕敵冒進,致使北征的十萬將士全部覆沒。朱棣大怒,準備御駕親征,要求夏原吉趕緊籌劃銀兩和糧草。鄭和聽說後,感到下西洋將遇到困難。果真,皇上為了征漠北,拿走出海的銀子。這回,下西洋幾乎成了泡影。海外許多未知的東西,吸引著鄭和,也誘惑著朱棣。皇上明白鄭和很想出洋,可朝廷拿不出銀子,讓他自己找錢。這回,姚廣孝笑說鄭和勝過師父,真是很有鬼點子。

第45集

裘廣德想送給太子一樣東西,那就是漢王販運私貨的貨單。他這是為了表明忠心,可是朱高熾卻讓此人滾出去。太子動了情,願幫鄭和湊錢,讓他出海。不過他對鄭和說得很清楚,不是在支持下西洋,而是替父皇解憂。鄭和在出海前,大膽對皇上進了一言,說以往發生的番使私入民宅、漁民下海等等事由,皆出自海禁的祖訓未徹底破除。如果皇上能正本清源,船隊必將一往無前。朱棣明確告訴鄭和,西洋可以下,海禁可以松,但是“祖制”之名不能破。西郎要朱高煦把鄭和的《航海圖》買給他,朱高煦卻與他達成以《造船技藝》,換取由此人在海外替他訓練一批死士的交易。朱棣準備御駕親征,敕命太子監國。解縉又出來打了橫炮,說市舶司番商番使每日往來如織,所得稅銀日進斗金。可是皇上親征漠北,船隊出使西洋的錢都湊不齊,這永樂盛世的錢,都到哪裡去了。朱棣勸他不要捕風捉影,危言聳聽,並將解縉貶為雲南都指揮使司同知帳下參議。朱高熾為解縉求情,毫無作用。還是夏原吉看得明白,皇上一會兒下旨擴建北平,一會兒又叫修長陵。其實是拿這些乾不完的事堵住朝臣的嘴,拴住眾人的心,不讓臣子們老是攪在朝野的紛爭里。皇上也是為了保解縉,才把他貶到雲南那個地方。船隊經過莫乾島,鄭和去探望流放此地的吳宣。莫乾島上,鄭和覺得吳宣有悔過之意,將他帶回船上。

第46集

通過和吳宣的交談,讓鄭和對這個孤島產生了想法。鄭和認為歷來船隻沿著岸邊行走的日子,應該讓它結束了。南軒公贊成開闢印度洋新航線,以大明的航海技藝,船隊肯定能安全航行於茫茫大海之上。此次北征,報了仇,雪了恥,壯了大明的國威。可朱棣認為如果從北平出征的話,會節省多少財力、物力和時間。朱高熾稟報父皇,新都正在抓緊興建,長陵的事由於漢王的鼎力相助,也進展順利。對漢王中飽私囊一事,朱棣實際上已派皇太孫朱瞻基查賬去了。朱高煦意識到自己已被父皇困在南京,看來是要把他一點點拖垮熬乾。他決定不管聖旨,即刻出京。朱瞻基得知朱高煦已經回了泉州,就在城外找一家客棧住下來。朱高煦為了丟車保帥,當場把賈招給殺了。此人一死,朱瞻基認為唯有打道回京,才不會犯忌。解縉回到京城,告訴朱高熾一個天大的秘密,他查出了漢王與倭寇勾結的證據。朱棣知道後,再次把解縉送入刑部大牢。進了宮,徐妙錦才弄清,解縉是要逼著皇上拿高煦開刀。可他畢竟是個人才,不把解縉趕回雲南,就是怕高煦對他下手。船隊連日航行在大洋上,發生了一種可怕的病症,許多人都是牙床出血。張聖手懷疑是不是什麼瘟疫,鄭和也擔心遇到災難,那可怎么把這支船隊帶回大明。

第47集

看到南軒公以海苔為食,啟發鄭和去生豆芽,解決了船上缺蔬菜而引起的牙床出血這個病。船隊與風暴搏鬥,終於脫離險境,可眾多弟兄卻在這場抗爭中,為國捐軀了。南軒公臨終前,委託鄭和將一個匣子交給皇上。朱高煦不知解縉怎會知道養死士的事。他琢磨此事可能與太子有關,不然就是內部有人告密。他問王斌,有什麼法子把解縉殺了。朱棣把朱能找來要他親自去辦一件要事。他想起皇后的託付,不能看自己的兒子再住死路上走。王斌找到紀綱,用錢買解縉的首級,紀綱答應了。白茫茫的雪地中,一代才子倒地而亡。朱高煦正在為殺掉解縉感到慶幸,手下來報朱能帶人偷襲海島,把八百死士都給滅了,沒留下一個活口柳如明勸朱高煦懸崖勒馬,真心悔過。臣工們認為解縉死的太冤了,要為他報仇,朱高熾父子也來弔唁。夏原吉等草擬了一份奏摺,大家都簽了名,他們還要求太子一道參予求誅紀剛。朱能來了,他不僅要帶走王斌,還要漢王一起進京面聖。徐妙錦想做頓飯,讓朱家父子坐在一起,好好說說話。朱棣告訴徐妙錦,不殺高煦不足以謝天下。

第48集

路口望賢亭,朱高煦一看見姚廣孝,就求大師救他。姚廣孝告訴朱高煦,你還有兩樣東西可以向皇上交賬,要么交出你貪沒的髒銀,要么交出你的腦袋。高煦自知無顏面對父皇,自囚府中,以贖其罪。柳如明前來面聖,交還市舶司印信,還有這些年攢的積蓄。朱棣核實是整整五百四十四萬兩。他對兒子拿朝廷的錢來作孝敬,感到荒唐、無恥。徐妙錦罵高煦是混帳。指出他是鬼迷心竅,執迷不悟。夏原吉懇請皇上剷除奸逆,還解縉以清白。朱棣想饒過走狗紀綱,夏原吉則提出對漢王之事也望皇上徹查。朱棣只得下旨殺了紀綱,以平息眾怒。此次泉州市舶司一事,王斌被斬首示眾,朱高煦也被裁撤所有護衛,囚禁封地山東樂安州。朱棣告誡西郎,大明對日本一直寬仁以待,禮尚往來,可如今你等又在興風作浪,圖謀不軌。他賜給對方一副拐杖,警告西郎若敢再踏入大明國土一步,就斷了他的雙腿。看到海鳥,鄭和估計沒準兒離陸地不遠了。這時,船隊已經直穿大洋三十天,鄭和感覺找到新航路了。扎克認定再往前走,不遠就是木骨都束。鄭和告訴扎克,馬上就要見到父親了。扎克這才說出,父親是一位酋長,他一定會感激鄭大人的。木骨都束的酋長發布命令,號召勇士們快把妖魔趕走,決不能讓他們登岸。扎克站在父親面前,讓大酋長簡直不相信這是真的。扎克讓父親相信,這些來自遙遠東方的的客人,是他的救命恩人。

第49集

鄭和上岸與酋長見面,兩人成為真正的朋友。在木骨都束,鄭和通過漁民了解到,船越往南風浪越大,氣候跟這邊也不一樣。鄭和聽了很是奇怪,南北之間的氣候怎會如此不同。他很想去看看那個在夏天還穿棉襖的地方。當朱棣知道寶船隊橫跨印度洋,抵達黃金之國的東海岸,這前無古人的壯舉,讓他高興不已。姚廣孝粗略估計了一下,以往從中國到東非,就是順風順水,單程就得半年以上,現在鄭和開闢的這條新航線,足可節省一半以上的時間。《文獻大成》終於編纂完成。朱棣感覺這幾天一睜開眼,就有喜事臨門。永樂新政已經見了實效,他要夏原吉做好遷都北京的準備。王景弘的分舯船隊趕來東非,告訴鄭和船隊到了阿拉伯海的盡頭,因木馬魯克王朝已占領紅海周邊,對大明去尋找泰西人有戒心。為避免發生爭鬥,考慮再三還是返航了。在荒蠻窮困的東非部落,鄭和派船隊的官兵幫當地人建房、修渠、教種水稻。酋長高興地告訴鄭和,王宮很快就要建好了。鄭和建議在王宮的邊上,增添一條商業街。到那時,貴國更會人財兩旺。這次船隊到達黃金之國,建成了新的貨棧。鄭和看到這裡與滿剌加和忽魯謨斯之間,正好形成一個三角,今後船隊在世界各地之間貿易,就不需要等著國內將貨物運來了。皇上來了聖旨,讓船隊立刻返航,參加遷都北京的慶典。鄭和想趁此機會,把番人帶進宮,讓皇上知道遠方的葡萄牙,也有人在作跨越大海的嘗試。朱棣見到蓮芯,告訴她遷都的時候,應當一起北上。宋蓮芯卻說,自己已經置身世外,只想陪皇后娘娘度過餘生。可朱棣不準,要她等著鄭和和宋天回來。回到家的宋天,有一種非常溫暖的感受。宋蓮芯告訴他們,皇上同意從此不用再出海。鄭和去見師父,得知姚廣孝惟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下西洋的事。鄭和發誓,航海是自己此生最大的心愿。即使有一天,皇上不讓下海了,他也要傾盡所有下洋踏海。朱棣和眾臣巡遊紫禁城,深感這兒才是永樂一朝,再造輝煌的大本營。

第50集

海外番國進獻奇珍方物,為新都大添光彩,皇上面對萬國來賀,完全陶醉了。他問鄭和,大明是天地的中心,北京是大明的中心,紫禁城是北京的中心,奉天殿是紫禁城的中心,那朕是什麼呢。紫禁城在‘舉國同賀’時,徐妙錦說有特別的祥瑞之物要進獻給皇上。朱棣問是什麼奇物,徐妙錦說這是天精地華,人生五味。這份壽禮,不能當眾展示。她送來的實為一包沙土,是想藉此讓皇上醒過來,不要再沉溺於過去的豐功偉績。道衍大師遷來北平之後,已經連續七天七夜不吃不喝,在為大明祈福,在為死於饑荒、瘟疫的百姓超度。朱棣來拜送大師,沒想到人已仙逝。面對姚廣孝的亡靈,他領悟到了上下求索,一生搏奕的意境。鄭和給皇上帶來兩件禮物。一把長刀,是法蘭克騎士的馬刀;一套盔甲,屬於威尼斯的宮廷衛士。朱棣以往從不信有誰比大明更強大,可透過這些兵器,他知道泰西火炮的威力和射程,可能已經趕上了大明;維尼斯的航海技術,也已經到了很高的地步;夷人不僅尚武,為了牟利更是不遺餘力。皇上答應見見那兩個維尼斯人。朱棣對泰西人用刀叉這種“兵器”進膳覺得很有意思,並從商人那兒了解到,他們的國王很熱衷於派人去探險、去尋找財富。鄭和讓朱棣聽到了來自泰西的聲音,如同警鐘長鳴。朱棣更為清楚,應抓緊讓大明船隊走得更遠。鄭和和他的船隊,就是大明的腿腳和雙眼呀。

第51集

朱棣承認,本想喘口氣,歇一歇,享享清福,顯顯風光。沒想到讓徐妙錦撒了一臉沙子,讓姚廣孝踢了一腳,讓鄭和帶來的兩個維尼斯人驚了好夢。朱棣向鄭和交代,準備帶船隊再次起航。他想弄清海外有多少物品可以為我所用;外夷有多少優長能供我取捨。普天同慶到了第七天,朱棣為自己準備了一份壽禮:他讓王忠宣讀了《罪己昭》。朱棣告訴大家,朕認定下西洋這條路能夠強國富民,前面就是刀山火海,也要一往無前。皇宮剩下朱棣與王忠,皇上問貼心太監,你歷經三朝,伺候過朱家三代,說句真心話,朕和朱允炆比到底有何區別。王忠說,朱允炆是一個好人,但他不是一個好皇上,因他不能強國富民。朱高熾啟奏父皇,想回南京幫鄭和做些事情,好讓船隊儘快出航。可他一到南京,便為海外貨棧廣招人手,而且下令撒換船隊原有人員。鄭和對此琢磨不透。吳宣拉攏眾將軍在一起喝酒,以漢王的名義當眾獎賞,製造矛盾,以圖東山再起。

第52集

朱棣了解到鄭和即將起航,堅持要來南京送行。他到鄭和家吃飯,回憶起當年的情景,感覺普通人比自己有福氣。太子招募的水手和船隊的舊屬發生火拚,死傷情況不明。鄭和覺得有人想趁船隊出使西洋,做自己的文章。他向皇上建議,用大明船隊的水手作為主體,再僱傭當地人士,參與管理貨棧。既可節省人力糧餉,還可以取信海外諸國。朱棣的到來,使船隊比原定時間早一個月出航。但鄭和出發時沒有再見到皇上一眼,帶著惆悵踏上了遠航之路。抱病在身的朱棣,剛送走船隊,又為漠北的事犯難了。韃靼阿魯台部,兵臨邊城已半月有餘。朱棣命夏原吉準備三十萬兵馬的用度,限於二十日內完成。朱能拜見皇上,願親率十萬兵馬北征。朱棣笑著對他說,你老了,朕也老了。徐妙錦去樂安州找了朱高煦,試探他對北征的態度。又到南京見太子,要他提出讓朱高煦替父皇北征。朱高熾搪塞說,一切聽父皇的。大明船隊到了滿剌加、舊港等地,受到熱烈歡迎,貿易獲得成功。錫蘭國亞烈等人,與大明使節簽訂協約,願大明與這些國家的友誼長存。朱能連夜進宮,只為了給皇上講一個笑話。

第53集

此次,朱能提出告老還鄉,辭官歸隱。朱棣卻要他居中都督府,執掌兵權。聽說皇上又要親征漠北,朝中一片反對。朱棣了解到這回還是夏原吉挑頭,就下令把他關起來。朱棣到獄中看望夏原吉,讓他明白這才是真保護他。臨行前,朱棣請妙錦在自己北征期間,幫他約束兩個不孝之子。夏原吉在獄中告訴太子,臣在監獄,殿下監國,都是在為皇上分憂啊。皇上就是希望臣子們能止步於結盟和黨爭。眼下,吳宣和漢王兩人均已失勢,他倆卻在想法子扭轉逆勢,手中惟一的牌就是大明船隊。鄭和在莫乾島建立了貨棧,使它為征服大洋,起到關鍵的補給保障作用。然後,船隊直插東非海岸。朱瞻基問皇爺爺,皇叔是一員猛將。此次北征為何不讓他來助一臂之力。朱棣說,我老了,你尚年輕,萬一大權旁落就會生變。朱高煦在樂安州繼續練兵。有人來報,太子突然南下,正朝樂安州進發。朱高熾看到這黃河故道里的風沙,把漢王殿下快給吹成個農夫了。便勸弟弟設法回京城,高煦沒有吭聲。何公公的到來,讓鄭和得知原本抱病親征的皇上,這會病得更重了。鄭和覺得如果不見皇上最後一面,將會抱恨終生。他決定讓船隊立刻返航。

第54集

回航途中,王景弘看見鄭和在寫開闢海域疏,才明白鄭和這段時間關著門不見人的原因。鄭和把自己寫的內容講給王景弘聽,如果他同意,可以聯名上奏,王景弘卻不敢簽字。為堅守莫乾島,鄭和動員部分官兵長住下去。有些人還在猶豫,宋天第一個回響,在他的影響下,報名的官兵很踴躍。漠北的夜晚刮著寒風,朱瞻基告訴皇爺爺,多虧鄭和送來的番藥,起了大作用。此次北征,沒有找到阿魯台的主力,朱瞻基準備率鐵騎深入沙漠。朱棣卻說,自古王者制匪夷之患,驅之而已,從不窮追。徐妙錦冒著風寒來到大營,把真相告訴皇上。朱棣擔心太子會否把永樂新政給毀掉。聽說皇上突然下旨,放漢王出山東,回京替皇后娘娘守靈。朱高熾又驚又怕,感到真是天意難測。夏原吉道明,皇上是在考他。吳宣與眾將請漢王喝酒。眾人表示願追隨殿下,再圖大業。裘廣德告訴太子,自己拼著性命說出這些情況,就是希望殿下早作應對。現在,京城裡已經風聲鶴唳,漢王的聲勢實在太大,超出了人們的想像。船隊返航到了劉家港碼頭,鄭和感覺到有點怪,原來是封海了。監國太子指責鄭和違規越制,擅自歸航,輕慢國事,有負聖恩。下令立即裁撤所有官職,待聖上歸朝之後再作處置。宋蓮芯問鄭和,天兒怎么沒有回來。鄭和告訴她,宋天留守在莫乾島了。重病在身的朱棣聽說鄭和率船隊突然回到南京,被太子軟禁了起來,這讓朱棣病上加氣,一時不省人事。裘廣德想盡辦法,要讓水手們揭發鄭和,可大夥全都為自己的統帥說好話,怎么也沒拿到鄭和謀反的證據。但聽說鄭和寫了一份《開闢海域疏》,他認為可以拿這個做由頭,把鄭和圖謀海外的罪做實,順著這根藤再去摸漢王這個瓜。王景弘來看望鄭和,被老友誤解是搞陽一套陰一套,見風使舵,王景弘不明白鄭和的意思,待鄭和挑明了原因,王景弘斷定是身邊的錦衣衛乾的。

第55集

朱高熾告訴裘廣德,到該收網的時候了,要把總賬全都算一算。朱高煦問柳如明到底是什麼人。柳如明坦然告訴他,我本是個讀書人,幸得皇上恩寵,不僅免去了當年犯下的“荒唐之過”,還被委以重任。朱高煦這才明白,這些年所有的事,都是這個手下捅到皇上那去的。柳如明臨死前,提醒漢王千萬不要惹得天怒人怨,不要讓皇上老年喪子。韃靼部的知院阿失帖木兒、古納台等人,率領妻兒和三萬部眾前來歸降。現於十里外紮下大營,聽候皇上召見。朱棣雖病情很重,仍想親自去安撫。歸順的人見皇上如此誠意,向著大草原發誓,從今往後甘願與大明真心通好,永不反叛。朱瞻基通過這次跟著皇爺爺領悟了許多道理。朱棣以為五征漠北,用去了大半個國庫,還死傷了不少生靈,可鄭和僅率兩百多條海船,就結交了近四十個番邦友鄰,這才是功德無量的壯舉。朱瞻基卻說皇爺爺過於自謙,鄭和下西洋,首先得益於皇爺爺的高瞻遠矚,雄才大略。王景弘告訴鄭和,咱們得沉住氣。等皇上回來就好了。可是,皇上什麼時候能回來,鄭和對此不免憂心重重。夜裡,朱棣讓王忠陪他說說心裡話。王忠的確有句話要告訴皇上,他伺候皇上二十二年了,從第一天起,就想要皇上的命。可在皇上身邊待了多年,朝夕相伴,親眼目睹了太多的事情,算是真正折服了。朱瞻基不知為何有蒙元人馬尾隨跟來,人數不下十萬。他已命將士們做好準備,才來請皇爺爺下旨,全殲來敵。

第56集

皇上走了,誰還會讓再下洋,鄭和像瘋了一樣。寧王也十分悲痛地哭喊四哥,如果有來世,他真想一切從頭再來。儲君朱高熾即位,年號洪熙。以永樂二十二年為洪熙元年。朱高熾初登大寶,裘廣德冒死奏請皇上,恢復太祖洪武朝律例,徹底閉關禁海,罷黜巡洋,永不複議。朱高熾同意了,其間,他問夏公為何一言不發。在他眼裡,夏原吉一直是不計安危,反對下西洋的第一人。夏原吉推託說,皇上今天的話,老臣聽不懂,皇上的國策老臣也看不清。臣老了,懇請皇上恩準老臣辭官歸隱。徐妙錦責問新皇,剛一登基,為何就公然改變國策,廢棄利國利民的巡洋偉業王忠則更把死亡丟在一旁,說先帝屍骨未寒,英靈不遠,有人竟敢違背先帝的遺願,罷黜大航海,真是天下第一大逆子。朱高熾問朱瞻基,先帝臨終前說了些什麼。朱瞻基不肯告訴他,只說皇爺爺問起過鄭和,朱高熾認為那不過是順嘴一說。朱高熾要吳宣督率一千兵馬,突擊裁撤莫乾島等全部海外貨棧。朱高煦告訴吳宣,你以為自己賣身求榮,就會平安無事,朱高熾不會給你好果子吃。他不發聖旨,讓你出海搗亂,是為了讓你承擔罪責。吳宣準備此行可借裁撤貨棧之機,秘密替換心腹官兵,勘查海外要地,兵不血刃就可控制海上的力量和航運命脈。漢王若選擇時機,舉兵起事。成,則可入住紫禁城,敗,則可以退守到海外去,占地為王!這樣一來,鄭和多年經營的心血,就將化作漢王海外立國的基石。朱瞻基告訴徐妙錦,這些天自己同樣倍受煎熬。但只要瞻基在,先帝的海船必將重歸大海。吳宣帶著兵馬,上了莫乾島,引起宋天的警覺。吳宣把來意說完,就賜酒給各位官軍。宋天不喝,吳宣認為他抗旨。這時喝了酒的水手已經倒下了,頓時引起雙方爭鬥。

第57集

宋天讓劉正龍划船逃走,自己把吳宣的官軍引到山頂斷崖邊,最終縱身跳海。吳宣認為大功告成,就回朝復命了。劉正龍回來後找到宋蓮芯與鄭和,把莫乾島發生的一切告訴他們,鄭和悔恨不已,卻又萬般無奈。鄭和覺得自己有負聖恩,愧對蓮芯姐和宋天,正準備自刎,被趕來的徐妙錦制止了。她告訴鄭和,正因為先帝的夙願未了,你我就都沒有權利沉湎於一己之怨。鄭和明白了,自己是能把大航海進行下去的惟一希望,無論如何都沒有資格斷送生命。新皇上廢除巡洋國策,生怕難以服眾,還給漢王起兵以口實。所以,無論怎樣都要把下海巡洋的危害做實,讓天下人無話可說。他在奸臣裘廣德的挑唆下,已經想好找一頂帽子,硬戴在鄭和頭上。三堂會審,這些罪名卻被鄭和批駁得體無完膚。裘廣德等無奈拿出《航海日誌》《開闢海域疏》還有《航海圖》,準備付之一炬。惱羞成怒的朱高熾見鄭和不認罪,繼續威逼他。夏原吉聞訊鄭和在絕食,趕來獄中看望,勸他保重身體。鄭和堅定地告訴他,捨命易;認罪難。夏原吉記得皇上說過,牢房是個難得清淨的地方,可以養養身子,想想事兒,將來厚積薄發,一飛沖天。他開導鄭和去向洪熙皇帝悔罪,代君受過,替主蒙冤。

第58集

鄭和為了心中的先帝,為了保住幾百艘大明的寶船和三萬名航海精英,還是來到朱高熾面前,違心承認下西洋是自己一人的過錯,請皇上治罪。這可讓朱高熾有了面子,他看到鄭和一片忠心,便命鄭和任南京守備兼大報恩寺督造之職。但從此不能再對巡洋心存僥倖,想入非非。鄭和正在用海圖指導原來的屬下怎么航行,卻被錦衣衛發現並要搜查,就在這時徐妙錦趕來解了圍。吳宣來看鄭和,假惺惺地希望他早日把海圖修補完成。朱高熾見吳宣與鄭和有往來,就讓錦衣衛盯住這兩人,一定得找到他們藏東西的地方。公元1425年,繼位僅十個月的明仁宗朱高熾病逝。朱瞻基繼位為帝,昭告天下,一切國策均沿襲永樂舊制。夏原吉上朝表白,自己已到了耄耋之年。這一輩子精於計算可目光短淺,反對了一輩子下海巡洋,給永樂新政添了一生的障礙;直到今天,自己才徹底看明白,成祖開新政,高瞻遠矚;下西洋,恩澤萬代。他今天給皇上帶來的不僅僅是這些話,還為皇上請來了一個人-----鄭和。朱瞻基充分肯定鄭和是成祖一朝的股肱之臣,可惜皇爺爺走得太急,航海大業遇阻,鄭和也遭受了株連。他重申要秉承先祖遺訓,重興航海偉業。當場拜託鄭和接受重任。夏原吉代皇上前來送行,特賜鄭和天子劍、紫金印,使鄭和等感謝不盡。正要起航,宋蓮芯提出要跟他一起再去找宋天,她不相信孩子就這樣走了。漢王自逃回山東之後,以明仁宗罷黜大航海,違背了成祖的遺訓為由,傳檄天下,誓師起兵。朱能讓兒子把書信交給皇帝,表達自己這匹老馬,依然可用。在朱能的影響下,許多官吏也同仇敵愾,助皇上穩定大局,再圖新政。朱瞻基決定御駕親征,封趙實為平叛總兵官,率兵十五萬,即日討逆。宋蓮芯看見了莫乾島,還發現島上有炊煙。吳宣聽說莫乾島上還有人?心裡一驚,立刻做了應對的準備。宋蓮芯一上莫乾島,就大聲呼喚兒子,鄭和要手下鳴號。宋天看清船隊奔向海邊,母子重縫了。宋天把自己怎么活下來的,一一告訴了鄭和。要求裁決吳宣等惡人。船隊眾將士皆認為吳宣論罪當死一百次了。鄭和以為如何懲罰吳宣,是皇上的事,他讓大夥以大局為重,不要再追問這件事了。這時,吳宣拉著張成貴在喝酒,將當年主上的聖意和盤托出,以推卸罪責。

第59集

鄭和與宋天交談,若船隊沿非洲東岸,一直行駛下去,肯定能在某個地方,與大西洋相通。宋天明白鄭和的意思,決定自己帶一舯船隊先行南下。朱高煦正在為自己的如意算盤感到慶幸時,徐妙錦趕來讓他懸崖勒馬,他根本聽不進姨娘的話,堅持一意孤行。一個將領來報,皇上統帥京師精銳,全線殺過來了。朱瞻基在陣前說,皇叔,別鬧了,你現在已經山窮水盡,無路可走,快投降吧。徐妙錦求皇上能夠恩準朱高煦不死,她可以作保,從此遁入深山,幫他修心養性,永不返回京城。朱瞻基說皇叔已經走的太遠。眼下,鄭和正在海上揚帆遠航,相信不久就會傳來喜訊。越到這個時候,他就越發擔心下西洋這面旗,是否已經被打到頭了。果然,由於他堅持不返航,欽差又宣讀另一聖旨:大明寶船奉使西洋已近三年時限,正使鄭和年逾花甲,操勞過度,宜多加修養。即日起由副使王景弘接掌船隊,從速返航,不得有誤,違者斬立決。王景弘告訴宋天,我接旨是為了要保護船隊,更是為了保住鄭大人的一世清名。我是想讓大明船隊走得更遠,讓大航海夢想成真啊。王景弘了解到蒙面人闖入宋天的官船,搶奪海圖,是受吳宣指使,決定立刻捉拿吳宣歸案,可來人報告,吳宣帶人去刺殺鄭大人了。這時張國舅正在讓錦衣衛聽命,船隊若有膽敢造反者,格殺勿論。張國舅和宋天一直把吳宣追到懸崖邊,宋天對吳宣說,你作惡多端,天怒人怨。今天,我要你新仇舊賬一起償還。吳宣逆賊叛亂,咎由自取墜崖而亡。鄭和聽到後說,好啊,惡有惡報。鄭和病重,船隊有所失控,加之吳宣一死,他的舊部開始鬧事,更是引起人心惶惶。鄭和抱病出來見大夥,明白相告,皇上已經下旨讓回航了。這是第七次下西洋,也許是最後一次了,先帝正在看著船隊將走向何方。抗旨之罪,殺頭之罪,滅族之罪,讓鄭和一個人來承擔!他傳令,船隊繼續向前航行,進入新大洋。這是鄭和船隊所到達的印度洋與大西洋交界的厄加勒斯特海域。這個地區離南極圈的緯度僅差25度。鄭和透過望遠鏡,看見了很美的海,大明船隊正在千帆齊發,順風破浪。公元1405年至1433年,鄭和率大明船隊與眾多的國家建立了友好的關係,持續二十八年的大規模航海,為維護海上秩序,保護商路暢通,為亞非各國之間的和平交往,做出了巨大貢獻。不僅使人看到一個泱泱大國的風範,更是不能不讚嘆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雖然時空已跨越六百年,當我們再次回味起這一偉大壯舉時,更清晰地了解了自己的國家,也了解了世界。歷史這樣告訴我們:創造和平、安定、友愛的國際環境,應是人類的共同嚮往與追求。

[以上資料參考 ]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羅嘉良鄭和簡介 三寶太監
唐國強明成祖簡介 朱棣
杜雨露姚廣孝配音 原音
於小慧徐皇后配音 晏積瑄
余小雪宋蓮芯配音 金雁
孫強吳宣配音 宣曉鳴
張浩夏原吉配音 茅菁
章劼朱高熾簡介 朱棣長子
楊帆朱高煦簡介 朱棣次子,漢王
李大光王景弘配音 張震
白玉娟徐妙錦簡介 徐皇后妹妹
董子武南軒公配音 趙述仁
李淇朱權簡介 寧王
蔣昌義解縉配音 孫佳禾
馬駿鐵平配音 郭政建
呂一丁施進卿
侯祥玲陳祖義配音 姜廣濤
李士才王忠配音 張磊
錢學格方孝孺配音 李立宏
張玉善齊泰配音 白馬
嚴洪智張玉配音 張磊
劉海濤朱能
賈維邱福
董丹軍裘廣德
藺達諾朱允炆配音 姜廣濤
謝震偉朱瞻基配音 趙毅
剛立民胡誠配音 宣曉鳴
林堅宋天配音 姜廣濤
馬庭俊柳如明
李婉僮女酋長簡介 莎娜爾
杜劍麻那王子
陳偉榕亞烈苦柰兒

職員表

出品人朱彤、吳龍海
製作人李濟昌、黃海濤、李丹丹
監製傅思、周莉
導演馬驍、劉海濤
編劇朱蘇進
攝影強軍
剪輯洪梅
道具劉曉剛 梁輝 宋華程
美術設計那樹峰

[以上資料參考 ]

角色介紹

大航海[2009年羅嘉良主演電視劇] 大航海[2009年羅嘉良主演電視劇]
鄭和 演員羅嘉良
12歲的鄭和被淨身送往京城,燕王朱棣舉兵用武力奪得皇權。鄭和成為朱棣的得力助手,並將朱棣下西洋的構思變為現實:消滅海盜陳祖義,開闢了海上絲綢之路。鄭和第七次下西洋時想穿越大西洋,但因航線有誤等原因最終失敗。
大航海[2009年羅嘉良主演電視劇] 大航海[2009年羅嘉良主演電視劇]
朱棣 演員唐國強
朱棣開元登基後,為洗清自己的“篡逆”之名,決心直追漢武唐宗,開創一代盛世。登基之初,他賜馬和姓“鄭”,隨之,悄然改變朱元璋的禁海國策,任命35歲的鄭和為統率大明寶船隊下西洋的欽差總兵官。他是大航海的決策者和組織者。從船隊出海的第一天起,他就在陸地上指揮、控制和支持著這一偉大的航程。
大航海[2009年羅嘉良主演電視劇] 大航海[2009年羅嘉良主演電視劇]
道衍 演員杜雨露
本名姚廣孝,元至正十二年出家為僧,法名道衍,通儒、道、佛諸家之學,善詩文。朱元璋選高僧侍諸王,為已故馬皇后誦經薦福。經人舉薦成為燕王朱棣的重要謀士,隨燕王朱棣至北平住持大慶壽寺。從此經常出入燕王府,參與奪位密謀,成為朱棣的重要謀士。
大航海[2009年羅嘉良主演電視劇] 大航海[2009年羅嘉良主演電視劇]
徐皇后 演員於小慧
徐皇后做為妻子,在朱棣竭力為自己“正名”的時候,她也傾盡全力幫助丈夫。她飽讀書史,幫丈夫朱棣撰寫了聲言丈夫“君權天授”的經書序言。她還編寫了《內訓》二十篇,《勸善書》一部,並都頒行天下。這些文字旨在推行針對女性的教育,並倡導修德勸善,為自己更為丈夫贏取民心,製造聲勢。
大航海[2009年羅嘉良主演電視劇] 大航海[2009年羅嘉良主演電視劇]
陳祖義 演員侯祥玲
青年才俊,有識、有才之士,風流倜儻,但他不該有把小島變成小國、自己當君主的野心。朱棣知道他的野心後,把他召回皇宮問話,他在朱棣面前依然很有個性,和皇上唇槍舌戰,最後招來殺身之禍。
大航海[2009年羅嘉良主演電視劇] 大航海[2009年羅嘉良主演電視劇]
宋蓮芯 演員余小雪
罪將之女,徐王妃將其收為義女,與馬和一起長大。為報答徐王妃早年的救命之恩,不得委身於胡誠。胡誠死後回到馬和身邊。
大航海[2009年羅嘉良主演電視劇] 大航海[2009年羅嘉良主演電視劇]
吳宣 演員孫 強
下西洋之前,曾有大臣舉薦吳宣出海,結果被否決。作為副使與鄭和一同出海,在海上,鄭和在處理吳宣之弟和一位太監失職之時,對其弟從輕發落,為此向鄭和表示衷心。
大航海[2009年羅嘉良主演電視劇] 大航海[2009年羅嘉良主演電視劇]
莎娜兒 演員李婉僮
女酋長,天真、美麗又充滿了正義感。在陳祖義的欺騙下曾經設下陷進伏擊鄭和。發現陳祖義是惡貫滿盈的海盜首領,當她知道受騙上當後,陳祖義已搶先一步制服了她,海盜們霸占了她的女兒國。
大航海[2009年羅嘉良主演電視劇] 大航海[2009年羅嘉良主演電視劇]
朱允炆 演員藺達諾
朱元璋之孫,父親朱標病逝後,朱元璋冊立朱允炆為皇太孫,謀臣齊泰希望借眾王進京之際,借朱元璋之手削奪藩鎮,朱允炆卻對此猶疑不決。
大航海[2009年羅嘉良主演電視劇] 大航海[2009年羅嘉良主演電視劇]
麻那 演員杜劍
渤尼國王子,因麻那歸心似箭,鄭和派兩艘戰船護送渤泥使臣先行歸國。陳祖義卻指揮海盜暗中將麻那和護送軍官吳勇綁架了。

[以上資料參考]

幕後花絮

羅嘉良稱由於這部戲是在北京、海南拍攝,一個冷一個熱氣候差異很大,而且拍攝周期很緊,導演要求便當必須在3分鐘之內吃完,然後就接著拍。

其中有一場是拍唐國強扮演的永樂帝跳下水抓魚的戲,從水池子上來的時候唐國強的臉都是青紫的,而到了海南又酷熱難耐。

這次在《鄭和下西洋》中,是唐國強第33次飾演皇帝了。

有一次在橫店明清宮苑拍朱棣醉酒殺人的戲,拍攝前馬驍找到唐國強,告訴他可以讓化妝師化成醉酒的樣子。但唐國強認為這樣不真實,於是讓助理臨時去橫店好樂多超市買來一瓶二鍋頭,喝了半瓶,等酒勁上來後才開始拍攝。

1.

羅嘉良稱由於這部戲是在北京、海南拍攝,一個冷一個熱氣候差異很大,而且拍攝周期很緊,導演要求便當必須在3分鐘之內吃完,然後就接著拍。

2.

其中有一場是拍唐國強扮演的永樂帝跳下水抓魚的戲,從水池子上來的時候唐國強的臉都是青紫的,而到了海南又酷熱難耐。

3.

這次在《鄭和下西洋》中,是唐國強第33次飾演皇帝了。

4.

有一次在橫店明清宮苑拍朱棣醉酒殺人的戲,拍攝前馬驍找到唐國強,告訴他可以讓化妝師化成醉酒的樣子。但唐國強認為這樣不真實,於是讓助理臨時去橫店好樂多超市買來一瓶二鍋頭,喝了半瓶,等酒勁上來後才開始拍攝。

穿幫鏡頭

鄭和在對建文帝匯報胡誠的惡行時,建文帝身後大殿的匾額上赫然是一行漢字和一行滿文。

劇中,道衍大師說“當年太祖倉促立朱允炆為太子”,太祖指的是朱元璋,朱允炆是他的孫子,稱為太子,可差著輩份呢。

1.

鄭和在對建文帝匯報胡誠的惡行時,建文帝身後大殿的匾額上赫然是一行漢字和一行滿文。

2.

劇中,道衍大師說“當年太祖倉促立朱允炆為太子”,太祖指的是朱元璋,朱允炆是他的孫子,稱為太子,可差著輩份呢。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該劇是為了紀念鄭和下西洋600周年而特別拍攝的,《鄭和下西洋》自1999年開始籌劃,到2009年正式播出足足10年時間,真是“十年磨一劍”。

拍攝過程

該劇的前期攝製達7個多月,從北京、河北、無錫、橫店一直拍到海南島。

該劇先後輾轉北京、無錫、瓊海等地進行拍攝,海戲部分主要在瓊海完成,在文昌市會文鎮新村海灘進行了部分外景拍攝任務。

為重現鄭和航海之旅,劇組在海南瓊海一個三面臨海的海域,搭了一艘75米長、28米寬的大船,在海灣實地拍攝。

播出信息

播出時間播出平台
2009年3月25日央視八套

劇集評價

劇中並未僅僅將故事起點定位於航海史上的“第一次下西洋”,而是將敘事的時間原點與意義原點錯位,將1381年少年鄭和被遴選進宮作為故事的起點,寫了燕王征討漠北、建文削藩、靖難之役等重大歷史事件,既增強了此劇歷史厚重感,也透出一種“最是無情帝王家”的歷史滄桑感。該劇人物設定合理,人物性格鮮明。《鄭和下西洋》高明之處就在於無論多么重大的歷史事件,人物設定始終以鄭和為軸。即使其他人物的“戲份”遠遠多於鄭和,但是,起到“穿針引線”的關鍵行動角色始終是鄭和。鄭和的每一步行動都與重大歷史相勾連,也處理好了“朱棣”這一個極易喧賓奪主的人物戲份。 (人民網評)

《鄭和下西洋》以鄭和的成長過程為主線,描寫了1405年至1433年大明船隊七下西洋,把中華文化傳遍亞非各地的故事。同時,也突出了永樂皇帝朱棣為何起兵靖難,並決策派出大明船隊巡視世界的背景。劇中場景製作場面與景象都非常逼真。劇中不僅再現了明朝的航海技術,還包括鄭和船隊如何穿越印度洋,如何闖過大洋上的狂風暴雨,還有打擊海盜的激烈海戰場面。 (網易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