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漢字:童tóng
童字 骨刻文演變 :
引自:丁再獻、丁蕾《東夷文化與山東·骨刻文釋讀》十九章第二節,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部首:立
部外筆畫:7
總筆畫:12
五筆86:UJFF
五筆98:UJFF
倉頡:YTWG
基本字義
1. 小孩子:兒~。~工。~謠。~話。~心。~趣。~真。
2. 舊時未成年的僕人:書~兒。
3. 沒有結婚的:~男。~女。~貞。
4. 未長成的:~牛(沒長角的小牛)。
5. 禿:~山。頭~(喻人禿頂,如“~~齒豁”)。
6. 古同“瞳”,瞳孔。
7. 姓。
詳細字義
〈名〉
1. 解釋一:
漢字典籍漢朝 《說文解字》:“童,男有罪曰奴,奴曰童。”“童”本義是指因為有罪而被施以刑罰的男奴,其字從辛重省聲。在漢字金文、甲骨文、秦漢小篆等中,童的本義是奴隸。童人的出現與奴,與年齡幼小有關。
為了防止奴隸逃跑,奴隸還要被施以各種刑罰的,一方面是一種懲處,另一方面也是一種標記。“童”、“宰”等字的字形就反映了這些刑罰。這幾個字中都有一個形旁“辛”,“辛”字,郭沫若釋為“字乃象形,由其象形以判之,當系古之剞劂。……是所謂曲刀者,其形殆如今之圓鑿而鋒”。奴隸主常用它刺奴隸的面額,再塗上墨,作為印記,即黥刑。但“黥刑亦無法表現於簡單之字形中,故借施黥刑之刑具……以表現之。”“童”本義是指因為有罪而被施以刑罰的男奴,其字從辛重省聲。古代亦然職業,古代罪犯 童使--在先秦時期至宋朝時期男性奴僕的稱謂,童使並不是指童年的幼仆,也不包括因戰爭而俘虜者,戰爭俘虜為奴僕者,實際上不可稱“使”,只能稱“役”。童使是由於官吏犯罪後被判罰為官宦人家的奴僕者,包括不致死刑的罪犯、重罪官員的眷屬族人等。在童使的後裔子孫中,有以身份稱謂或職業稱謂為姓氏者,稱童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童氏人口眾多,淵源繁複,不可一論。該支童氏讀音作tóng(ㄊㄨㄥˊ)。在漢字金文、甲骨文、秦漢小篆中,童的本義是奴隸。古時候男子有罪淪為奴者,稱童。童字在甲骨文中,像一個身戴刑具,站立在土堆上,企足遠望的人形。童的本義已不顯,其所引申之小、幼之義加重,如童工、童牛等。童人的出現與奴,與年齡幼小有關。根據隸定字形解釋。會意。字從立,從里。“立”指“站立”、“駐足”。“里”指“裡邊”、“裡面”,與“外邊”、“外面”相對。“立”與“里”聯合起來表示“站在最裡邊”、“站在最後”。本義:主人家裡迎賓列隊時站在最後邊的人。家裡最年幼的人。家裡的小人。說明:“童”與“章”是一對關聯字,後者從立從早,“立”指“站立”,“早”指“最先(出門迎候賓客)”。“立”與“早”聯合起來表示“主人家裡迎賓列隊時站在最前邊的人”。家人列隊迎賓時的順序按照社會等級排列:嫜(公公)、兄、弟、婆婆、妯、娌、兒童。其中,公公的位置在隊伍頭裡,在家門口外,兒童的位置在隊伍尾部,在裡屋門口。“娌”的位置在兒童前面。辨析:兒與童。繁體兒字從臼從兒,“臼”指小孩的頭像缽臼,常遭大人用手指關節叩擊以示懲罰。“兒”為“人”字變形。“臼”與“兒”聯合起來表示“臼人”、“常遭體罰的孩子”。故“兒”是指“大小孩”,常常闖禍需要體罰教訓的孩子。“童”是從家庭倫理綱常角度定義的小孩子。二字的區別僅在於定義角度不同。“兒”在家庭迎客隊伍中也會排在最裡邊的位置。
解釋二:形聲。重省聲。(qiān),罪。本義:男奴僕
2. 同本義 [boy servant]
得童僕貞。——《易·旅》
童子執帚。——《儀禮·既夕禮記》
小童持斧。——宋· 蘇軾《石鐘山記》
3. 又如:童奴(僕役);童隸(猶童僕);童僕(家僮和僕人);童妾(婢女;小妾)
4. 小孩。年幼未成年的人 [child]
匪我求童蒙。——《易·蒙卦》
成童舞象。——《禮記·內則》
童寄者。—— 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
童微伺其睡。
將殺童。
持童抵主人所。
5. 又如:童子(兒童;未成年的男子);童子科(科舉考試中為兒童、少年設立的科目);童幼(童年;兒童);童角(一種兒童髮式);童蒙(指無知的兒童;指童年);童稚(兒童;小孩);童趣(兒童的情趣)
6. 指處女或童男的貞操 [virgin]
至期與女俱入房,親以手去其童。——元· 周達觀《真臘風土記》
7. 又如∶童男子(從未接近女色的男子);童真(童貞)
8. 眼珠。通“瞳” [pupil]
周生亦有言,舜蓋重童子,項羽又重童子,豈其苗裔邪?——《漢書·陳用項籍傳贊》
9. 又如:童子(瞳人;瞳仁;眼珠)
10. 姓
〈形〉
1. 未成年。亦泛指幼小[young]。如:童牙(幼小);童昏(指年幼無知者);童孩(幼小);童弱(幼小稚弱者);童孫(幼小的孫子);童豎(未成年的宦官);童齔(幼小;童年);童羈(指童年)
2. 愚昧;淺陋[stupid]。如:童觀(幼稚而淺陋的觀察);童昧(猶愚昧);童蒙(幼稚愚昧);童昏(愚昧無知);童頑(年幼無知);童稚(幼稚)
3. 面容紅艷貌[red]。如:童顏(紅潤如兒童的容顏);童顏鶴髮
4. 牛羊等未生角或無角[hornless]
童牛之告。——《易·大畜》
5. 又如∶童牛(無角之牛);童羊(無角的公羊)
6. 山嶺,田地無草木[bare]。如∶童土(沒有草木的土地);童禿(光禿);童阜(光禿的土山);童枯(光禿枯竭);童童(光禿的樣子)
7. 植物無枝幹或無果實[bare]。如∶童木(無枝幹的樹木);童稂(形似禾苗而不結實的一種野草);童梁(禾生穗而不實者)
8. 頭禿;沒有頭髮[bald]。如∶童首(禿頭);童顛(禿頂);童山(沒有草木的山)
常用詞組
阿童 | 安童 | 安徒生童話集 | 顓童 | 子童 | 梓童 |
重童子 | 重童 | 中國sos兒童村協會 | 稚童 | 中國少年兒童隊 | 終童 |
芝童 | 齋童 | 月光童子 | 幼童 | 漁童 | 輿童 |
游童 | 浴童 | 玉童 | 陰童 | 嚚童 | 優童 |
野童 | 妖童 | 陽童 | 雪山童子 | 幸童 | 學童 |
行童 | 丫童 | 小童 | 孝童 | 仙童 | 香童 |
仙童仙女 | 奚童 | 狎雉馴童 | 問題兒童 | 武童生 | 武童 |
頑童 | 宛童 | 五尺童子 | 五尺之童 | 童行 | 童土 |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午集下】【立字部】童 ·康熙筆畫:12 ·部外筆畫:7
《廣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同。獨也。言童子未有室家者也。《增韻》十五以下謂之童子。《易·蒙卦》匪我求童蒙。《詩·衞風》童子佩觿。《穀梁傳·昭十九年》羈貫成童。《注》成童,八歲以上。
又《增韻》女亦稱童子。《禮·記注》女子子在室,亦童子也。
又邦君妻自稱之謙辭。《論語》夫人自稱曰小童。
又牛羊之無角者曰童。《易·大畜》童牛之牿。《詩·大雅》俾出童羖。
又《釋名》山無草木曰童,若童子未冠然。《莊子·徐無鬼》堯聞舜之賢,舉之童土之地。《注》童土,無草木地。
又地名。《前漢·功臣表》童鄕侯鍾祖。
又草名。《爾雅疏》寓木,一名宛童。
又稂,一名童梁。
又童童,盛貌。《蜀志》先主舍東南角桑樹童童,如小車蓋。
又《篇海》男有罪為奴曰童使。《易·旅卦》得童僕貞。《前漢·貨殖傳》童手指千。《注》童,奴婢也。《韻會補》童,奴也,幼也。今文僮幼字作童,童僕字作僮,相承失也。
又姓。《急就篇注》顓頊子號老童,其後為姓。《廣韻》漢有琅邪內史童仲玉。
又《集韻》諸容切,音鍾。《公羊傳·桓十一年》公會宋公於夫童。《注》童,音鍾。左氏穀梁皆作鍾。
又借作同。《列子·黃帝篇》狀與我童者,近而愛之。狀與我異者,疏而畏之。《注》童,同也。聲之譌也。
又葉徒黃切。《韓愈·此日足可惜詩》驚波暗合沓,星宿爭翻芒。馬乏復悲鳴,左右泣仆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