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病原
病原物為絲核菌屬立枯絲核菌Rhizoctonia solaniKühn,屬半知菌亞門。菌絲有隔膜,初期無色,老熟時淺褐色
至黃褐色,分枝處成直角,基部稍縊縮。病菌生長後期,由老熟菌絲交織在一起形成菌核。菌核暗褐色,不定形,質地疏鬆,表面粗糙。有性階段為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Frank.)Donk,屬擔子菌亞門。自然條件下不常見,僅在酷暑高溫條件下產生。擔子無色,單胞,圓筒形或長橢圓形,頂生2-4個小梗,每個小梗上產生1個擔孢子。擔孢子橢圓形,無色,單胞,大小為6-9微米×5-7微米。除西瓜外,還可為害甜瓜等160多種植物。
發病規律
病菌以菌絲和菌核在土壤或寄主病殘體上越冬,腐生性較強,可在土壤中存活2-3年。混有病殘體的未腐熟的堆肥,以及在其他寄主植物上越冬的菌絲體和菌核,均可成為病菌的初侵染源。病菌通過雨水、流水、沾有帶菌土壤的農具以及帶菌的堆肥傳播,從幼苗莖基部或根部傷口侵入,也可穿透寄主表皮直接侵入。
病菌生長適溫為17-28℃,l2℃以下或30℃以上病菌生長受到抑制,故苗床溫度較高,幼苗徒長時發病重。土壤濕度偏高,土質粘重以及排水不良的低洼地發病重。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差,植株抗病能力弱,也易發病。病菌以菌絲體和菌核在土壤中或病組織上越冬,腐生性較強,一般可在土壤中存活2-3年。通過雨水、流水、帶菌的堆肥及農具等傳播。病菌發育適溫20-24℃。剛出土的幼苗及大苗均能受害,一般多在育苗中後期發生。多在苗期床溫較高或育苗後期發生、陰雨多濕、土壤過黏、重茬發病重。播種過密、間苗不及時、溫度過高易誘發本病。
病狀區分
症狀
多發生在育苗的中、後期。主要危害幼苗莖基部或地下根部,初為橢圓形或不規則暗褐色病斑,病苗早期白天萎蔫,夜間恢復,病部逐漸凹陷、溢縮,有的漸變為黑褐色,當病斑擴大繞莖一周時.最後乾枯死亡,但不倒伏。輕病株僅見褐色凹陷病斑而不枯死。苗床濕度大時,病部可見不甚明顯的淡褐色蛛絲狀霉。
立枯病與猝倒病
猝倒病常發生在幼苗出土後、真葉尚未展開前,產生絮狀白黴、倒伏過程較快,主要危害苗基部和莖部;
立枯病多在育苗中後期發生,發病中無絮狀白黴、植株得病過程中不倒伏。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1)嚴格選用無病菌新土配營養土育苗。
(2)苗床土壤處理可用40%亞氯硝基苯和41%聚砹·嘧霉胺混用,比例1∶1,或用38%惡霜嘧銅菌酯,每畝用量25ml-50ml,均勻噴施於苗床。
(3)實行輪作。與禾本科作物輪作可減輕發病。
(4)秋耕冬灌,瓜田秋季深翻25~30厘米,將表土病菌和病殘體翻入土壤深層腐爛分解。
(5)土地平整,適期播種。一般以5厘米地溫穩定在12~15℃時開始播種為宜。
(6)加強田間管理。出苗後及時剔除病苗。雨後應中耕破除板結,以提高地溫,使土質 松疏通氣,增強瓜苗抗病力。
種子處理
(1)藥劑拌種,用藥量為乾種子重的0.2%~0.3%。常用農藥有拌種雙、敵克松、苗病淨、利克菌等拌種劑。
(2)種衣劑處理:種衣劑與瓜種之比為1∶25或按說明使用。
藥劑防治
發病初期可噴灑38%惡霜嘧銅菌酯800倍液,或41%聚砹·嘧霉胺6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劑800倍液,隔7~10天噴1次。或將大將軍+鬥神按600倍液稀釋,每平米3升在播種前或播種後及栽前苗床澆灌。在定植時或定植後和預期病害常發期前,將本產品按600倍液稀釋,進行灌根,每7天用藥1次,用藥次數視病情而定。
生物防治
育苗時,用根部型按每平米2-4克,對苗床進行噴淋,定植前後,可將稀釋1500-3000倍液,每株灌根200毫升,間隔3個月用一次用。
病害防治
防治人參立枯病
立枯病是人參苗期的主要病害,參區普遍發生,立枯病不僅為害1-2年生幼苗,三至四年生以上植株在生育初期,亦常受此病危害,一般發病率為6.2%-22.7%,常造成參苗成片列亡,損失較重,是參業生產中影響產量的主要原因。病狀立枯病病菌侵害表土以下(3-6厘米),乾濕勇交界處莖部,被害組織初呈淺黃褐色,然後被害莖部腐爛和溢繃呈黃褐色長斑,使植株死亡。病菌侵染幼苗,可使小苗不能州土,出苗後主要侵害莖部,發病後,從中心病株迅速向四周到延,幼苗依次倒伏,造成成片幼苗死亡。
發病原因
其病原菌為絲核菌,其屬真菌。該病以菌絲體或菌核在土壤中的病殘體上越冬。第二年春土壤溫濕度適宜時,開始萌發侵染植株,逐漸向四周蔓延,此菌是一種偏酸性的兼性寄生菌,在土壤中可存活2-3年。立枯病在低溫多濕的條件下極易發生。當氣溫在12-18℃,土溫在14-16℃,土壤濕度30%-35%,排水不良等條件下發病較多。東北地區5月末開始發生,6月上中旬為盛期,6月下旬為末期,7月上旬基本停止。華北約提早1個月發生。土壤5厘米深的溫度在5-17℃,含水量為27%-32%,立枯病發生蔓延極為迅速。
防治方法
①選用疏鬆的土壤或砂質壤土,實行隔年整地,用充分熟化的土壤栽參。
②作床後,在床面上每平方米施人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15克,並拌人5厘米深土層中進行土壤消毒。
③用種子量0.2%-0.3%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比較好的防治效果。
④用綠亨1號2000倍液在人參出苗前灌溉土壤深人2-3厘米土層對人參立枯病防效達94.2%,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新型、高效、廣譜內吸性農藥,主要對立枯病等苗期病害有特效。
⑤發現病株應立即拔除,並用400-600倍液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灌根,以防未病植株發病。
生物防治
育苗時,按每平米2-4克使用3億CFU/克哈茨木黴菌根部型,苗床噴淋。定植時或定植後,稀釋1500-3000倍液,每株200毫升灌根,間隔3個月用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