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1954年出生於陝西省彬縣,1978年定居於銀川市。自幼受其父著名書法家竇世瑞老先生的薰陶,酷愛書法,善讀百帖,取法於自然,吸取其營養,書法尤以行草見長,古樸無華,灑脫俊逸,漢字書法在寧夏日報等多家報紙發表,並在全國大獎賽中獲優秀獎。
2004年12月,竇民立西夏文書法及篆刻展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為時一個多月的西夏文書法展,竇民立盡展才華,現場為前來觀展的各界人士和國內外嘉賓或揮毫潑墨,或操刀制印。他在18方賀蘭石上篆刻下毛澤東詞 “清平樂·六盤山”,沒想到被國家博物館收藏,成為寧夏截至目前唯一被永久收藏的藝術佳作。竇民立大名鼎鼎。他的作品不斷漂洋過海,被美、英、德、韓、日及港澳台等國家和地區的愛好者收藏。
人物簡介
寧夏西夏文研究會會長
中華傳統文化研究院副院長
寧夏印章行業協會理事
上海水產大學名譽教授
中國西北第二民族學院社會人類學及民族學研究所藝術顧問和西夏文書法導師
詳細信息
中文名: | 竇民立 | 民族: | 漢族 |
出生地: | 陝西 | 出生日期: | 1954年 |
職業: | 書法家、篆刻家 | 國籍: | 中國 |
主要成就: | 西夏文入藏國博 | 現居住地: | 寧夏銀川 |
成就
2004年以前,寧夏一直沒有作品被國家博物館收藏。這個“零”的記錄,被一個叫竇民立的人打破了。55歲的竇民立原本名不見經傳。竇民立節衣縮食買來西夏文典籍,與漢字一一對照學習,摸索西夏文篆刻和書法,一發而不可收。厚實的漢字行草基礎和對西夏文字執著不懈的勤鑽苦練,使竇民立篆刻的西夏文印章透露出古樸自然、灑脫俊逸的氣息。採用天然寧夏賀蘭石,他篆刻出風格獨特、凝重自然,深受人們喜愛的西夏文印章。憑藉多年積累下的書法根底,竇民立對西夏文書法寫作逐漸總結出了一些規律,那些貌似繁冗怪僻的西夏文字,一經他墨筆滋潤之後,就帶來了形神美感。“海納百川”、“厚德載物”、“天道酬勤”等等人們喜愛的箴言,以遒勁的西夏文和漢字同時出現在宣紙上,讓人們既欣賞了書法又獲得誡勉,成為收藏佳品。
竇民立,任寧夏西夏文研究會會長、中華傳統文化研究院副院長、中國西北第二民族學院社會人類學及民族學研究所藝術顧問和西夏文書法導師、寧夏印章行業協會理事。其頗具創新意識的西夏文書法篆刻作品錄入《中國當代書畫家代表作品典庫》、《中華當代書畫精典》。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愛好者收藏有竇民立作品。
寧夏文史館特聘竇民立為書法研究員,他還參與了黑水城西夏史考古文字方面的整理工作。他頗具創新意識的西夏文書法篆刻作品錄入《中國當代書畫家代表作品典庫》、《中華當代書畫精典》。2003年,竇民立用西夏文和漢字書法分別題寫的 “建偉業馳英華”“厚德載物華茂春松”的嵌名佳作,被時任香港特首董建華、澳門特首何厚鏵兩位特區行政長官收藏。
同年,竇民立應邀到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舉辦個人西夏文書法文化交流展,他隨身攜帶的200餘卷西夏文書法作品與畫作被索要一空。
2008年,自治區成立50周年,竇民立所篆刻的西夏文印章和書法作品被列入區、市政府部門贈送國內外貴賓的禮品單。竇民立以其書法、篆刻藝術傳播了寧夏歷史,讓神秘的西夏文字走向民間,走向世界。
相關介紹
公元1038年,党項族首領李元昊創立大夏國,定都興慶府(今銀川市)。李元昊下令仿照漢字創製了6000多個與漢字相仿、性質相近、書寫方法如執筆、用筆、點劃、結構、分布等基本相同,且字形結體合理、嚴謹,但無一字與漢字雷同的西夏文字。西夏文有楷、行、草、篆等。大夏國後為成吉思汗鐵騎所滅,江山易主,元朝華夏一統,西夏文字隨之被歷史的長河淹沒,大量文獻典籍散佚,西夏文字遂成為不識的死文字。
20世紀,隨著西夏文物文獻的不斷發現,「西夏學」應運而生。隨後,作為中華民族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蘊涵著獨特藝術魅力的西夏文字書法藝術,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寧夏著名學者李範文的功績在於西夏文的發掘整理、研究、翻譯中所做貢獻巨大。以《夏漢字典》為代表的一系列著作,搭建起了古代西夏語言文字與現代語言文字溝通的橋樑,對推動整個西夏學研究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竇民立的功績則在於以其書法、篆刻方面的造詣傳播了已失傳的西夏文字。
西夏文又名河西字、番文、唐古特文,是記錄西夏党項族語言的文字。屬表意體系,漢藏語系的羌語支。西夏人的語言已失傳,跟現代的羌語和木雅語關係最密切。西夏景宗李元昊正式稱帝前的大慶元年,命大臣野利仁榮創製。三年始成,共五千餘字,形體方整,筆畫繁冗,結構仿漢字,又有其特點。曾在西夏王朝所統轄的今寧夏、甘肅、陝西北部、內蒙古南部等廣闊地理帶中,盛行了約兩個世紀。元明兩朝,仍在一些地區流傳了大約三個世紀。西夏文專家李範文認為,全部西夏文字總計5917字,而實際上有意義的字585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