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變通久--文化史學的理論與實踐

中國本土文化的類型一、中國文化在史前的抉擇1.四種社會組織力和三種文明2.宗教熱情的低落3.在禮法德刑之間的權衡二、手勢語言與原始禮儀1.方法問題2.原始禮儀的起源三、禮儀質文之變1.手勢語言的儀式化2.風俗習慣的簡化四、禮樂文明的若干特徵1.現實主義者2.重視教化3.名實與義利4.木訥的人格5.中庸之道6.象形文字第二章 東周的社會變遷一、社會控制與社會變遷1.失范2.僭越3.怠慢4.貶損5.變故6.因俗7.禮文繁縟與禮文不具8.行禮背義9.禮壞樂崩下的知識界二、人口、生態與社會變遷1.人口奇缺的種種現象2.生態環境的惡化與人口局部過剩3.回應人口壓力的挑戰第四章 社會變遷中的政治和經濟思想一、從禮治主義到法治主義1.法治思想產生的原因2.以“術”濟“法”論3.法治運動中的反傳統思潮二、從操縱分配到組織生產1.分配思想的由來2.重農抑商和農商並重3.國家職能轉變以後的價值觀後記

內容介紹

窮變通久:文化史學的理論與實踐,ISBN:9787205041458,作者:常金倉著

作品目錄

目錄
緒論
一、危機還是轉機
二、政治史學的原理
三、歷史學的科學衝動
四、文化史學是一種研究策略
五、發現真理的兩種方法
六、歷史規律問題
七、文化的整體觀與人為分割
第一章 中國本土文化的類型
一、中國文化在史前的抉擇
1.四種社會組織力和三種文明
2.宗教熱情的低落
3.在禮法德刑之間的權衡
二、手勢語言與原始禮儀
1.方法問題
2.原始禮儀的起源
三、禮儀質文之變
1.手勢語言的儀式化
2.風俗習慣的簡化
四、禮樂文明的若干特徵
1.現實主義者
2.重視教化
3.名實與義利
4.木訥的人格
5.中庸之道
6.象形文字
第二章 國家與文化
一、兩個步驟、獨特形式
1.多種多樣的部落酋長
2.施捨聚民
3.以家代國
二、自然不平等與等級制度
1.年齡
2.血統
3.才能
三、典範政治
1.什麼叫典範政治
2.強化典範政治的兩個因素
3.典範政治的蛻化
四、君德與君臣關係
1.節儉
2.勤勞
3.養民
4.含垢忍辱
五、國家產生方式制約下的諸制度
1.??之禮
2.委積之禮
3.飲食之禮
4.政治與血緣
5.婚姻與政治
六、國家產生方式制約下的政治觀念
1.民本思想
2.隆一而治
3.暴力革命
七、夷夏之辨與以德懷遠
1.無知與偏見――民族政策的一個側面
2.博大的襟懷――民族政策的另一側面
第三章 東周的社會變遷
一、社會控制與社會變遷
1.失范
2.僭越
3.怠慢
4.貶損
5.變故
6.因俗
7.禮文繁縟與禮文不具
8.行禮背義
9.禮壞樂崩下的知識界
二、人口、生態與社會變遷
1.人口奇缺的種種現象
2.生態環境的惡化與人口局部過剩
3.回應人口壓力的挑戰
第四章 社會變遷中的政治和經濟思想
一、從禮治主義到法治主義
1.法治思想產生的原因
2.以“術”濟“法”論
3.法治運動中的反傳統思潮
二、從操縱分配到組織生產
1.分配思想的由來
2.重農抑商和農商並重
3.國家職能轉變以後的價值觀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