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子村[10]

窩子村[10]

窩子村位於陝西省涇陽縣安吳鎮東部,全村耕地面積約1000畝,人均1.2畝。全村共135戶,600餘人口。

基本信息

村堡概況

窩子張又名窩子村、窩張村,位於陝西省涇陽縣安吳鎮東部(原屬涇陽縣龍泉鄉)。(東經108°53′46″北緯34°40′52″)距鎮政府2.5公里,距涇陽縣20公里,距省會西安50

嵯峨山下的窩子村嵯峨山下的窩子村
公里。
村境南北長約1300m,東西寬約500m,東與觀音堂村、腰王村交界;南與王家村、毛家村接壤;北與劉德村毗鄰。
全村耕地面積約1000畝,人均1.2畝。全村共135戶,600餘人口。主要以種植各種四季綠色無公害蔬菜為主。如:芹菜、甘藍、菜花、洋蔥、大蔥、萵筍、西紅柿等,種植面積達 畝。
近年來,村內養殖業逐步興起,萬隻雞舍已建成並投入使用。
村人依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著富裕幸福的生活,建設自己的家園。

歷史沿革

明朝以前無考;
明清間屬溫豐鄉管村里,本村屬管村里直轄;
1919年改溫豐鄉為溫豐鄉治局,本村屬管村里直轄;
1926年改溫豐鄉治局為溫豐區,本村屬管村里直轄;
1935年改溫豐區為溫豐聯,本村屬溫豐聯直轄;
1940年撤溫豐聯設魯橋鄉,本村屬魯橋鄉直轄;
1949年5月改魯橋鄉為魯橋區,本村屬魯橋區直轄;
1951年3月將魯橋區劃入四轄區管轄,本村屬魯橋鄉直轄;
1955年6月恢復魯橋鄉建制,本村屬魯橋鄉直轄;
1956年2月撤區並鄉設龍泉鄉,本村屬龍泉鄉直轄;
1958年9月取消龍泉鄉建制,實行“政社合一”成立“東方紅人民公社”,本村屬公社直轄;
1958年12月為雲陽人民公社龍泉管區,本村屬管區直轄;
1961年4月撤銷雲陽人民公社設立雲陽、安吳中型人民公社,本村屬安吳公社直轄;
1961年9月恢復龍泉人民公社,本村屬毛家生產大隊直轄;
1984年5月恢復鄉建制為龍泉鄉,本村屬毛家大隊直轄;
1989年本村為龍泉鄉毛家村委會直轄;
2011年7月7日撤銷龍泉鄉建制設立安吳鎮,本村仍屬毛家村委會直轄。

村堡歷史名人

張鑒(明嘉靖二十五年-明萬曆三十三年)(1546—1605),字孔昭,別號湛川。明朝循吏、著名儒家。
14歲時,隨叔父在甘州衛(治今甘肅省張掖縣)讀書。
17歲應童子試,取為甘州衛學第一名,其文章雅正而湛有哲理,受到督學耿楚侗賞識。
18歲起,在戴中丞署內坐館講學,此後精研《易經》,著有《易傳發蒙說略》行世。
隆慶元年(1567)以恩貢赴國子監讀書。國子監助教郭郛命其子郭九里、郭九有從其受業。
後來回到陝西,在耀州(治今耀縣)喬因阜家教門館講學授業。他的外甥明朝著名科學家、機械學家王徵(今涇陽縣龍泉鄉王家村)人,就是他的出名弟子之一。期間有機會盡讀了小邱山房藏書,著有《歷代事實》、《荒歌》行世。
他的才學受到了明政府的重視, 萬曆七年(1579),赴吏部應選,授趙城縣(治今山西省洪洞縣北趙城)知縣。不久因父親去世,辭職守孝。孝滿,補定興縣(治今河北省定興縣)知縣,剛過一年,又連逢祖母及母親李氏去世,辭職歸里。
萬曆十七年(1589),在家鄉創建先祠,給子弟講學。
萬曆十九年(1591)再次入京,補遷安縣(治今河北省遷安縣)知縣。縣城外為灤水,以往木筏過境,按十分之一抽稅,張鑒獨自只抽二十分之一。他廉潔奉公,施惠百姓,教育士子,嚴懲奸佞,政績遠在諸縣之上,被薦為台諫。未及赴京,即應山西巡撫呂坤、文淵閣大學士王錫賞識並奏請,出任岢嵐州(治今山西省岢嵐縣)知州。他腳踏車赴任,到任第一件事,就是通過調查,報請免除了十一種額外賦役,大大減輕了百姓的負擔。第二年,他率先捐出自己的俸祿購買耕牛,並召集逃亡百姓返回故土,當年回到本地的百姓達850戶。州城內的用水,以前全靠東門外的河水,而每當敵軍進犯,城門關閉,百姓常被渴死,他召集石匠在城內打井,從此城中不再缺水;州城內用的煤炭,以前都是從200里外運來,他經過親自勘查,在附近找到了礦點,令窯戶就地開採,從此城中不再缺煤;州城內的陶瓷,以前都購自800里外的興唐橋。他認為既已有了煤炭,就可以自己燒制,於是親自尋找到了陶土,令窯工就地燒制陶瓷器皿,不只滿足了本州需要,還出售到了外地;州境的百姓不會織布,他購置了織布機,請來男女教師免費教習,不到三年,州內自織的布夠穿而外,還可以轉售充作賦稅。於是,荒僻貧困的岢嵐州煥然變色。
萬曆二十四年(1596),督御史魏允貞令全省府、州、縣官會集都台,表彰張鑒為全省循良官吏第一名,親手斟酒三杯表示崇敬。第二年,升任大同府(治今山西省大同市)同知,督偏頭關千戶所(治今山西省偏關縣)軍餉。遇上饑荒年份,經他精心調劑,軍餉亦可不缺。任職6年中,為國家節省費用超過2萬貫。他還昭雪了營將陳某被誣之冤,折服了收稅宦官孫朝的囂張氣焰。在此期間,他利用政務之餘,創製了各色戰車、護城懸樓、翻車、易弩等作戰器械,受到了總督蕭大亨的讚賞,被下令部署在沿邊的關隘城池。
萬曆三十一年(1603),張鑒因勞累和患病,決意告歸。朝廷依其功績,調任其為河東鹽運使。當時身邊只有幾十兩銀子,服藥之外,終日與親朋故舊和門人講論性命之學。
萬曆三十三年(1605)九月六日在任上去世,葬於今嵯峨山東麓,終年60歲。一代名臣、吏部尚書孫丕揚(今陝西富平人)親來悼念,並為他立諡號“貞惠”,提起他的遺產時說:遺產數畝,不足以糊八口;並不能謀數掾,以蔽風雨。
張鑒好學深思,詩、詞、古文皆成家,然其造詣最深的是洛、閩之學。還著有《天問詞》、《八陣推衍圖》、《六壬新解》、《哀思賦》、《詩文雜集》。他認為“聖學關鍵要在此心不欺”,主張從行事做起,問心無愧,反對“徒事語言”,故平生不多著述。他在任上潔己慎獨,關心民命,五任之中,平反杜九子、李沖霄等冤案計47宗,有些連封疆大吏都猶豫不決、不敢去做的事,張鑒都屏棄私念,斷然行之。故官雖不逾五品,而功績卻甚為時人所稱。
張炳璣(生卒不詳)官任明平涼府都司。
張炳(萬曆十五年-清順治十八年)(1587-1661),字儀昭,號覯庵,王徵表弟。崇禎初貢生舉賢良正,崇禎十年被舉薦為河北滿城知縣,其時大災,設法賑救,全活災民以萬計。“以法繩奸,以仁惠民,以文育土,以勤而有節課農商工賈,二年而俗淳化美,邑稱大治”。但時局動盪,本人又清介不群,遂解組歸田。博古通今,長於詞賦,有《覯庵集》二十卷、《挽表兄王良甫先生》四首、《癸末夏日即事感懷》、《杞憂齋禦寇》一著、《擬庭中有奇樹》、《山居詠和》、《王徵先生傳》,其有關王徵的詩文志傳尤具史料價值,其中王徵的墓志銘就是張炳璇所寫。
張重齡(生卒不詳),字九如,號倚。順治戊子年(1648)十一名舉人。初任直隸順德府邢台(今河北省邢台市)知縣。當時縣內有一件大冤案,株連無辜百姓。順德府(府治在今邢台市)知府居心險惡因勒索巨額賄賂不成,居然謀將當事人置於死地。張重齡洞察其中冤情,堅持不從,最終使冤案得到昭雪。後升工部都水司主事,屢屢接受重大使命,贏得能幹的聲譽。著有《臨清樓文集》一部。
張潮問(生卒不詳)字壁和,崇禎年間歲貢。
張鼎梅(生卒不詳),字夢雪,號嘯月,清康熙庚午年(1690)十三名舉人,丁丑年(1697)六十三名第三甲進士。擅長詩文樂府,以進士授東明縣知縣,因為人清直,不合於時,棄官歸里,杜門著書。著有《嘯月詩集》一卷、《臨清樓文集》一部。
張鼎望(生卒不詳),字荊觀,號渭濱。監生。清代學者。張鼎望幼年好學,自幼受父兄薰陶,博貫古今,著述甚豐。陝西學政曾贊其為“南山豹隱”、“著述名山”。雍正十一年(1733),陝西主政者舉博學鴻詞,他堅辭不赴,終生不仕。有《臨清樓文集》、《臨清樓詩集》、《魯橋人物誌》一卷、《魯橋八景集》四卷及雜著多種傳世。
張鼎望還尤喜秦腔,他早年所撰的《秦腔論》一文,考其源流,論其聲腔,贊其技藝,中肯翔實,為迄今所見的第一篇關於秦腔歷史與藝術特徵的專論。全文偏重於秦腔聲腔與表演藝術,讀之如身臨其境。
張定和(生卒不詳)字怡公,康熙年間歲貢。
(生卒不詳)乾隆甲子年(1744)歲貢,官任扶風訓導。
張賡(生卒不詳)字揚庭,鹹豐戊午年(1858)第十名舉人。延長縣訓導,同治壬戍之變公服,坐明倫堂賊不忍殺升延安府教授。修撰家族首部《張氏族譜》。
昌熙又名張丁彥(生卒不詳)黃埔軍校成都校區第二十一期學員。

村內交通狀況

村北有條通往龍泉鄉至魯橋鎮的鄉村道路,沿此路往東可至魯橋鎮直至三原縣城方向,往西可至龍泉鄉政府經蔣路鄉、雲陽鎮至涇陽縣。村內街道於2010年夏已硬化。

村堡發展情況

有史以來我們族人主要以農業為主,種植玉米、小麥、棉花,以及各種瓜果蔬菜為主,哺育著一代又一代的族人。由於我們這片土地肥沃,地下水資源豐富,近年來族人主要以種植各種各樣的綠色無公害蔬菜及養殖業為主,成熟後的蔬菜發往全國各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