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吉羅

在戒律之‘五篇’中,突吉羅包含二不定、百眾學、七滅諍之中的一0九戒,皆屬果罪(已犯),不含因罪(未遂犯)。 若是七聚則分身、口,身罪稱‘惡作’,口罪稱‘惡說’,包含一切因果突吉羅罪。 如果違犯這類戒條,即是屬於突吉羅罪。

在戒律之‘五篇’中,突吉羅包含二不定、百眾學、七滅諍之中的一0九戒,皆屬果罪(已犯),不含因罪(未遂犯)。若為六聚之一則更包含因罪。若是七聚則分身、口,身罪稱‘惡作’,口罪稱‘惡說’,包含一切因果突吉羅罪。《善見律》將突吉羅分成八種︰(1)方便突吉羅,(2)共相突吉羅,(3)重物突吉羅,(4)非遲吉羅,(5)毗尼突吉羅,(6)知突吉羅,(7)白突吉羅,(8)聞突吉羅。
戒律中的‘百眾學法’以能整飾威儀為理想。如果違犯這類戒條,即是屬於突吉羅罪。如僧人衣冠不整、露齒戲笑、跳渡溝渠等,皆犯此戒。
[參考資料] 《優婆塞戒經》卷三;《菩薩善戒經》;《犯戒罪報輕重經》;《彌沙塞羯磨本》;《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十四;《毗尼母經》卷七、卷八;《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記》卷四(下);《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中一(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