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區和外區
在辦公建築中,一般劃分為內區和周邊區,並分別供冷和供熱,這是由辦公建築的負荷特點決定的。
辦公建築周邊區的冷負荷是由於室內外溫差和太陽輻射作用,通過圍護結構傳入室內的熱量形成的冷負荷。與太陽輻射熱,室內、外溫度,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有關。周邊區夏季存在冷負荷,冬季存在熱負荷,並且負荷波動較大。
內區的冷負荷則是由於人體、燈光照明以及其他設備散熱形成的冷負荷。由於人體及設備散熱量的變化較小,所以內區的冷負荷波動較小,並且全年均為冷負荷。在1月、2月、11 月和12 月這4個月裡,外區房間需要供熱,而內區房間則需要供冷。
內外分區的界限,設計者一般是根據經驗而定。在歐洲和日本一般進深超過5m,則進行空調分區;國內一般情況下,標準層的進深超過3~5m時,就進行分區。在美國,空調分區系統中有外區面積越來越小的趨勢,很多設計者在進深超過2m時,就進行內外分區。分區的界限主要受室外氣象參數,維護結構熱工性能及內擾的影響。尤其以維護結構的層高及內擾對其影響最大。外區的面積與層高成反比,而與內擾成正比。
現代辦公建築中,層高由於空間和投資的限制有減小的趨勢;由於計算機等現代辦公設備的影響,內區的散熱也越來越大。這樣,在進深2m處,負荷受外圍及室外參數的影響已經很小,基本上保持穩定。這樣,適當減小分區的界限可以使溫度分布更均勻並減少不必要的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