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椅子技術

空椅子技術

“空椅子技術”, 是格式塔流派常用的一種技術,是使來方者的內射外顯的方式之一。是完形治療法種種著名而有影響的技術中,最為簡便易行而適於心理輔導的。“空椅子技術”的目的就是幫助當事人全面覺察發生在自己周圍的事情,分析體驗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幫助他們朝著統整、坦誠以及更富生命力的存在邁進。

概況

空椅子技術空椅子技術
空椅子技術是指諮詢師為了處理來訪者個人內部或與他人之間之衝突時,使用不同的椅子(或墊子)代表來訪者個人內或個人間不同的衝突力量,並且使之對話。透過對話的過程,讓不同的力量由衝突達到協調,進而促使來訪者人格統整,即學**去接納這種對立的存在並使之並存,而不是要去消除一個人的某些人格特質。

空椅子技術的使用,並不一定只限於單椅或雙椅,根據情境上的需要,有時候可以使用多椅;不但椅子本身,增減椅子的高度、椅子之間的距離、椅子的款式、椅子的顏色等本身也可以加以利用。在不同的心理治療學派中,如行為治療、認知治療、完形治療、心理劇、溝通分析法都是一項重要的套用技術。雖然不同治療學派對空椅技術賦予不同的理論基礎,不過基本上都是使用空椅法處理個人內部與個體之間的衝突,尤其是內心真我與社會評價之間。究其作用主要有兩點:一是協助來訪者抒解情緒;二是協助來訪者處理未完成事件。,使人們內在的對立與衝突獲得較高層次的整合,即學習去接納這種對立的存在並使之並存,而不是要去消除一個人的某些人格特質。

詞語來源

動詞“空椅empty-chair”表示“提請注意某位政客未能出席”,這肯定是較新出現的詞義。到目前為止,牛津辭典所發現的最早的印刷證據是在2001年,一份主播JohnHumphreys的文稿中。在文章中,Humphreys暗示了一個更為早期的起源,將“空椅”形容為“anoldfavourite(舊愛)”,並聲稱這種空出椅子的行為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50年代。當時,一場有關吸菸和健康的討論排上日程,但菸草行業代表拒絕出席,因此,節目組在工作室放置一把空椅子就繼續播出了。

當然,這個詞組作為形容詞使用出現地更早,尤其是詞組“emptychairdebate”。該詞組用以描述一種表演,即一個人與一張空椅代表的另一個人假裝在辯論,這看起來是一種非常美式的現象。最早的例子之一是在1924年,美國進步主義副總統候選人BurtonK.Wheeler與“隱身的”總統CalvinCoolidge進行辯論。一個更近的例子是在2012年,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導演ClintEastwood舉行了一次與BarackObama總統之間的空椅辯論。

雖然,這些“空椅辯論(empty-chairdebate)”與更為近期的新聞業“空出椅子(empty-chairing)”做法的關聯很清楚,但二者並非完全一樣。核心一點,在一場空椅辯論中,由椅子代替的一方並未被邀請出席來說說他的觀點,而為政客空出椅子就是在明確表明他們拒絕了出席邀請。

我們目前還沒有為動詞“empty-chair”在牛津辭典中給出新詞義,但在《牛津英語辭典》(OxfordEnglishDictionary)中已經有了一個作為定語使用的詞條,即“designatingapolicyofwithdrawalfromparticipationinmeetings,votes,etc.,inresponsetoadisagreementordispute(為表示不同意或分歧而不出席會議、投票等的政策)”,所收錄的引文可追溯至20世紀50年代。在OED的定義中,權力是握在不出席會議或投票的人手中——是他們選擇了空椅政策作為表達政治觀點的方式。但在新詞義中,權力反轉了——它形容媒體通過表現政客們拒絕出席而奪取了政客們的權力,以示對抗。

操作方式

空椅子技術空椅子技術
空椅子技術在操作時應該怎么做? 心理學上,將空椅子技術分為三種形式:

第一種是“傾述宣洩式”

這種形式一般只需要一張椅子,把這張椅子放在來訪者的面前,假定某人坐在這張椅子上。來訪者把自己對內想要對他說卻沒來得及說的話,表達出來,從而使內心趨於平和。這種形式主要套用於三個方面:

1 戀人、親人或者朋友由於某種原因離開自己或者去世,來訪者因為他們的離去感到特別悲傷、痛苦,甚至悲痛欲絕,卻無法找到合適的途徑進行排遣。

2、空椅子所代表的人曾經傷害、誤解或者責怪過來訪者,來訪者由於各方面的原因,又不能直接將負面情緒發泄出來,鬱結於心的情感,此時可以通過對空椅子的指責,甚至漫罵,從而使來訪者獲得內心的平衡。

3、椅子代表的人是來訪者非常親密或者值得來訪者信賴的人,來訪者由於種種原因,無法或者不便直接向其傾述。

第二種叫“自我對話式”

就是自我存在衝突的兩個部分展開對話,假如來訪者內心有很大的衝突,又不知道如何解決時,放兩張空椅子在來訪者面前,坐在一張椅子上,就扮演自己的某一部分,坐在另外一張椅子上,就扮演自己的另一部分,依次進行對話,從而達到內心的整合。這種形式主要套用於兩個方面:

1、由於種種原因,來訪者認為自己本應該做的事情,卻沒有做,引起了不好或者嚴重的後果時,產生了強烈的內疚感、負罪感和自責心理。此時,利用空椅子技術,讓來訪者自己與自己展開對話,從而降低內疚感。

2、面對各種各樣的選擇,很難下定決心或者處於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道何去何從時,來訪者會因此逃避現實,甚至通過菸酒或者其它方式來麻醉自己。此時,運用空椅子技術,讓來訪者自己與自己展開對話,澄清自己的價值觀,分析各種選擇的利弊,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

第三種叫“他人對話式”

它用於自己與他人之間的對話,操作時可放兩張椅子在來訪者面前,坐到一張椅子上面時,就扮演自己;坐在另一張椅子上時,就扮演別人,兩者展開對話,從而可以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然後去理解別人。它主要套用於兩個方面:

1.來訪者以自我為中心,不能或者無法去體諒、理解或者寬容別人,因此存在人際交往方面的困難,自己卻找不到原因。此時,運用空椅子技術,讓自己和他人之間展開對話,讓來訪者設身處地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而領悟,找到人際交往困難的原因。

2.來訪者存在社交恐懼,不敢或者害怕和他人交往。此時運用空椅子技術,模擬人際交往的場景,讓來訪者在這種類似真實的情境當中減輕恐懼和焦慮,學會或者掌握與人交往的技巧。

要領

1、運用空椅技術之前,需要深入會談,了解來訪者的問題,確定是否適合以及套用何種形式。

2、運用空椅子技術前,一定要營造出一種氛圍。空椅子是不會說話、不會移動、無情無感,因此,讓來訪者對它講話,來訪者可能覺得很滑稽,甚至覺得很無聊。此時,如果沒有營造出一種氣氛,直接讓來訪者對空椅子講話,來訪者肯定無法投入,甚至會不知所措。所以,在運用空椅子技術之前,一定要充分掌握空椅子所代表個體的詳細情況。然後,告訴來訪者,那個人就坐在這張椅子上,並且詳細地描述他的表情、動作、聲音等等。一句話,要讓來訪者感到那個人是真真實實地坐在他面前,來訪者才會有話可說。

3、心理諮詢師要引導來訪者全身心投入對話情境。諮詢師要引導來訪者投入對話情境,提醒他要設身處地站在另外一個角度或者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而來訪者扮演“他人”的角色時,往往會用第三人稱的口吻講話,此時心理諮詢師要求他要用第一人稱說話,並且要儘量去模仿“他人”的聲音和動作。只有這樣,來訪者的體驗才能夠深入,獲得的領悟也就比較深刻。

4、在過程中,關注每一個情緒點及非語言反應,關鍵時刻或關鍵反應可以暫停細訪,亦可以予以加強的方式去體驗、覺察。

5、椅子可以代表的不光是人,也可以擴展人體的某個部位或其他重要它物,比如死神、過往的痛苦、胃肝等身體部位......

6、諮詢師引導來訪者表達應瞄向認知、感受、行為三角三個層面展開,衝突對話之後來訪者的真實感受很重要,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反駁打嘴仗上。

7、在來訪者明顯傾向某一邊時,提醒來訪者思索,如何“彌補”缺少另一邊的“作用”所在,如何“避免”本方可能的弱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