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峒[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山異名]

崆峒山,位於甘肅省平涼市,是絲綢之路西出關中之要塞。自古就有“中華道教第一山”之美譽。西接六盤山,東望八百里秦川,南依關山,北峙蕭關,涇河與胭脂河南北環抱,交匯於望駕山前,海拔高度在1456—2123.5米之間,垂直高度為667.5米,主峰海拔2123米,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總面積83.6平方千米。

傳說,被尊為人文始祖的軒轅黃帝曾親臨崆峒山,向智者廣成子請教治國之道和養生之術;秦皇、漢武亦慕名登臨;司馬遷、杜甫、白居易、趙時春、林則徐、譚嗣同等文人墨客筆下多有讚譽。崆峒武術被譽為中國五大武術流派之一。

自1994年以來,崆峒山獲得了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 、國家地質公園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中國旅遊行業十大影響力品牌” 、“中國旅遊文化示範地” 、“中國十大道教文化旅遊勝地” 和“中國最美的十大宗教名山” 等桂冠。

山系概況

崆峒山位於甘肅平涼市崆峒區西郊15千米處。東起太統山的二道溝、花炮嶺和涇河地區的柳樹溝,西至寧夏的涇源縣縣界,南達大陰山、十萬溝,北至大象山,總面積83.6平方千米,主峰海拔2123.3米。區內發現有三葉蟲、筆石等古生物化石,受差異風化、水沖蝕、崩塌等外動力作用,形成了黃土高原上獨有的石柱峰林等丹霞地貌及地質構造遺蹟,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重要的科研價值。東瞰西安,西接蘭州,南鄰寶雞,北抵銀川,是古絲綢之路西出關中之要塞,自古有“西來第一山”、“西鎮奇觀”、“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譽。

根據氣候區劃分,崆峒山屬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8.6℃,年平均降水量511.1毫米(多集中在7—9月),年蒸發量為1430毫米左右,是降水量的2倍多。

地質特點

地形地貌

根據地質學家的考證,在中世紀發生的一次強烈造山運動中,使今崆峒山及東北、西南一帶產生了一個山間盆地,雨水不斷沖刷的黏土、砂石積聚到盆地中沉積,在高溫高壓的條件下,被膠結成紫紅色礫石,稱為崆峒山礫岩。到了侏羅紀初期,這個區域又受到地質運動的作用,地殼上升,產生許多新的溝谷和山峰,經過長期的風雨侵蝕,流水切割,形成了各種奇特秀麗的丹霞地貌。崆峒山的丹霞地貌豐富多彩,以頂平、身陡、麓緩為基本特徵,並且它還是所發現的時代最古老的紫紅色岩層所形成的丹霞地貌。

地質背景

崆峒山位於北祁連褶皺帶東緣,鄂爾多斯盆地西側,賀蘭褶皺帶的南段,區內未見岩漿活動的痕跡,是一個較穩定的區塊。區內地層主要為寒武系、奧陶系、二疊系、三疊系和白堊系組成,褶皺軸和沖斷面走向近SN或NNW向,構成南北向分布的賀蘭褶皺帶地質構造格局,表現為3條互為平行的由一系列走向SN或北偏西的褶皺軸和沖斷面組成的複式背斜,在店窪—太統山—大台子復背斜和小黃峁山—三關口—沙南復背斜之間,形成古城—崆峒山—宋莊復向斜槽地,地貌上屬於賀蘭褶皺帶南部雄峻高峰與凹陷溝谷相間地貌。崆峒山在奧陶紀晚期,遭受東西向擠壓,開始褶皺隆起,形成賀蘭褶皺帶雛形,缺失志留系、泥盆系沉積,期間地殼發生多次顫動性升降,幾度出現沉積間斷,在奧陶紀古地形風化面上不整合沉積有石炭系、二疊系陸相含煤碎屑岩建造以及其後相繼生成的三疊系、白堊系巨厚層陸相碎屑沉積建造。二疊紀、三疊紀時期,古地理表現為內陸盆地,沉積了一套巨厚層陸相粗碎屑沉積,受印支運動的影響,地殼運動強烈,每一個沉積旋迴顏色為紫紅色一灰綠色一灰色一紫紅色,說明氣候由乾熱轉為溫濕又轉為乾熱,從氧化環境到還原環境叉變為氧化環境。白堊紀早期仍為山地,到中期本區大幅度下沉,形成了快速堆積的山前盆地,接受了巨厚的礫岩、砂礫岩山麓相堆積,晚期地殼運動超於平靜,接受了以湖相為主的泥岩、泥頁岩等,屬於一種還原環境下的細碎屑岩沉積;末期,盆地抬升,湖水由南向北和西北方向退出,結束了盆地的地質歷程。

地質形成

崆峒山為太統山複式背斜的西南翼,受強烈的構造運動影響,區內地層特別是白堊系發生了一系列的斷裂和褶皺,派生節理十分發育,主要的5組節理構成‘X”節理組合,將岩體切割成不同的塊體,形成陡壁懸崖,為地質遺蹟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出露的不同時代的地層岩性差異較大,軟硬相間,礫岩成分多為石灰岩,膠結不均勻,使岩石抗風化能力和抗溶蝕能力差異較大,為地質遺蹟的塑造起了重要作用。

崆峒山白堊系砂岩、砂礫岩構造裂隙、節理十分發育,在風化作用下形成眾多的峰林、石柱等丹霞地貌景觀;由於沉積環境的不同,形成了砂泥岩中不同色調的平行層理,成為獨特的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地質遺蹟:崆峒山分布著諸多的峰林石柱、陡壁懸崖,在降水、風化等外動力地質作用下,發生崩塌,巨大的岩塊堆砌在一起,形成堆積地質遺蹟。

地學價值

崆峒山地質遺蹟以丹霞地貌為主,分布範圍達20多平方千米,規模宏大且集中連片,是西北黃土高原上罕見的、不可再生的自然地理、地貌景觀,各種地貌要素齊全,微地貌景觀豐富多樣,褶曲、斷層、節理、裂隙等地質現象典型清晰,地層沉積韻律特徵明顯,有豐富的延長群和六盤山植物化石群,是研究中生代沉積古地理、古氣候、丹霞地貌形成與演化的絕佳科學研究場所,也是展示海陸變遷、褶皺隆起、沉積建造等地學內容的科普基地。

主要山峰

崆峒山峰眾多,有大小山峰數十個。最高峰為香山,海拔2123米;主峰是馬鬃山,海拔2025米,疊居於五台之上;東、西、南、北、中五台,中台突起,諸台環列,形似蓮花。中台是崆峒山的中心,海拔1894米,地勢平坦寬廣,視野開闊。崆峒南與仰駕山相望,中間峽谷為前峽,涇河從中流出,聲若彈箏,故又名彈箏峽。北與馬屯山對峙,中間峽谷為後峽,胭脂河從中流出,出山時形成胭脂川,在崆峒山前匯入涇河。

資源概況

植物資源

崆峒山擁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已知的植物有1000餘種,其中蕨類植物21科18屬30種,裸子植物6科9屬15種,被子植物97科397屬703種。古樹名木有紫果雲杉、油松、圓柏、五角楓、遼東櫟、大果榆、絲棉木等近60種。招鶴堂孔雀柏和鳳凰嶺“千年華蓋"兩棵樹的樹齡雖都在千年以上,但仍枝繁葉茂,生機盎然。

崆峒山植被林地保存完好,生態系統相對穩定,因此在調節氣候、淨化大氣、保持水土、保護野生物種資源方面,都有極大的生態效益。崆峒山植被茂盛,種類繁多,已知的維管植物有708種,其中蕨類植物12科、18屬、25種;裸子植物6科、9屬、12種;被子植物96科、397屬、671種。

被子植物中,1科1種的有28科,1科2種的有19科;1科1—2種的共有47科,占全部科的近50%。據種類較少科植物區系分析,發現其植物區系成分複雜,但以華北植物為主,成了連線華北、東北、蒙古區系的紐帶。其中屬華北區系成分的有遼東棟、鵝耳根、山楊、榆、金銀忍冬、毛櫻桃等;屬東北區系成份的有白樺、假稠李、榛子等,蒙古區系的有二裂委陵菜、長芒草等。

崆峒山蘊育著豐富的次生林資源,以闊葉落葉林為主,並交錯有常綠針葉林,也有針闊葉混交林,其建群種主要由山毛櫸科、槭樹科、衛矛科、椴樹科、松科、柏科植物組成。如遼東棟、元寶槭、衛矛、紅皮鬆、油松、圓柏等20多種,種類較少,但群體龐大,組成了混交植被的上層;灌木種類頗多,主要優勢植物有山桃、毛櫻桃、虎榛子、沙棘、榛葉莢蒾、五加、黃薔薇、錦雞兒等90多種,組成了植被的中層;藤本植物為數甚少,有盤葉忍冬、粗齒鐵線蓮、三裂蛇葡萄等10多種,連線於喬灌之間;草本植物種類最多,有300多種,以菊科、毛茛科、百合科、豆科、唇形科、傘形科最多,優勢種有茵陳蒿、長啄唐松草、羊齒天門冬、野苜蓿、寶蓋草、北柴胡等,還有不少的蕨類植物,如溪洞碗蕨、腎蓋鐵線蕨、麥稈蹄蓋蕨、鞭葉耳蕨、中華水龍骨等共同鋪墊為植被的第三層。

山上的名木古樹多集中在寺廟周圍,樹齡在百年以上高大壯觀的蒼松翠柏比比皆是。招鶴堂院中的紫果雲杉在西北高原罕見,其子實金黃,似孔雀開屏,當地民眾稱為“孔雀柏”;小台塔院屹立著一座明代古塔,頂上生有塔松,成了一種罕見的天然盆景,據考察塔松是華山松和油松,這種矮化的松樹在塔頂的瓦縫中捕捉有限的水分和養料賴以生存,但卻生長的枝葉繁茂,這是生物適應性創造的奇蹟,也為菌根理論提供了活的標本。

由於不同氣候條件的輔佐,崆峒山形成了天然的百花園,吸引著南來北往的放養蜂群,成了隴東最廣闊的蜜源基地。這裡還是天然的藥源寶庫,野生的高檔藥材有上百種,馳名中外的當歸、天南星、七葉一枝花、槲寄生、鐵棒槌、黨參、中寧枸杞等廣為分布。

崆峒山不僅有豐富的高等植物,菌類植物也很多,蘑菇、猴頭、木耳、靈芝等都有生長,每年夏秋是菌類的盛產期。

動物資源

崆峒山有各類動物300餘種,其中有70多種珍稀野生動物,被列為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名單的有禿鷲、金雕、雀鷹、鴟鶚、長耳號、白鶴、金錢豹等。

崆峒山有昆蟲16目,107科,466屬,909種。其中有甘肅省未曾記錄種79種,平涼市未曾記錄種l72種。鱗翅目、鞘翅目為優勢目,此2目的科占總科數的45.79%,屬占總屬數的75.54%,種占總種數的79.54%。鱗翅目的夜蛾科和鞘翅目的金龜甲科為優勢科,崆峒山有天敵昆蟲有9目、32科、70屬、160種。其它種類昆蟲與天敵昆蟲種類之比為4.7:1。天敵昆蟲的種數占總種數的17.60%。由於天敵昆蟲及其它有益動物的共同作用,形成了自然調節機制,使害蟲數量長期維持在植被允許受害的域值之下。崆峒山昆蟲群落中除了天敵昆蟲外,還有一些具有經濟、藥用、食用、傳粉、觀賞價值的資源昆蟲。

經濟文化

歷史沿革

“崆峒”一詞,一般注釋為“山名,在甘肅境內”。最早見於春秋時期成書的《爾雅》一書載:“北戴斗極為崆峒”。平涼崆峒山正位於北斗星座的下方,即為所指。

《汲冢周書》載:“崆峒”是大夏、莎車、姑地、旦略、貌胡、其尤、戎翟、匈奴、樓爛、月氏、奸胡、北秋等十二個氏族的首領。所以說崆峒是周時一個強大氏族部落的名稱。又在《史記·趙世家》、《姓氏考》等記載:有商代始祖契的後代分封於空桐(崆峒亦寫作空同、空桐、實是同名異寫),遂以國為姓。崆峒山為當地一座名山,故以姓命山名。

現有多數材料解釋大致有三:一是古為空同氏族居住之地;二是崆峒山為道教勝地之一,取道教空空洞洞,清靜自然之意;三是崆峒山洞穴具多,有空洞之意。

六盤山在歷史上被稱為崆峒。崆峒山為六盤山之餘脈,而生活在這一區域的伏羲,是漁獵社會時代的領導者。而漁獵社會的生活,是由西北高原即黃河上游流域漸次發展的。

秦漢時期,崆峒山是中西要道——雞頭道的必經之地,東連關中,西接隴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許多歷史名人和封建帝王曾經過雞頭道,登臨崆峒山。《史記·秦始皇本紀》說:二十七年(前220年),“始皇巡隴西、北地,出雞頭山,過回中焉”(雞頭山、千頭山、笄頭山為崆峒山之別稱)。

唐貞觀二十年(646年)十月,唐太宗李世民來隴山視察馬政。《新唐書·太宗本紀》記載:“丙戎,隴山頭,次瓦亭,觀馬政”。李世民看到崆峒山佛事大盛,御賜明慧禪院田宅,這是崆峒山歷史上的一件大事情。

崆峒山東至西安不過300多千米。作為13個朝代帝都的長安,前後一千多年,都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崆峒山一帶無疑是一塊非常重要的戰略要地。宋代,鄭文寶在《蕭關議》中指出“高嶺崆峒,山川險阻,雄視三關,控扼五原。”這也是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等人頻頻光臨崆峒山的另一個原因。

歷史文化

黃帝問道

黃帝問道的故事出自《莊子》,應該是反映了莊子的學術思想。廣成子的『至道』也應是莊子的『至道』,而問道的主角卻是黃老學派的牽頭人物。這兩個學派在學術上是同源不同流。

黃帝問道 黃帝問道

據說軒轅黃帝姓公孫,名軒轅;因土是黃色,能生成物,故稱黃帝。他戰蚩尤,降神龍,統一華夏,建立了部落聯盟;又和臣民一道做衣冠,造舟車,務桑蠶;定算數,制音律,創醫學,發明指南車等,普天之下國泰民安。黃帝深受人民擁戴,在天下享有極高的威望。軒轅黃帝見天下太平,也心滿意足,漸漸便不理政事,而是注重於調劑身體,娛樂耳目。結果弄得他面色憔悴,頭昏眼花,情亂神迷。時間一長,社會混亂不堪,他如坐針氈,憂慮不安。雖竭盡全力挽救殘局,然而仍制止不了混亂的局面。

這時,軒轅聽說崆峒山上住著一位道術高明的仙人廣成子,他非常欽佩,於是就帶上文武官員前來問道。第一次廣成仙為了試驗他是否心誠,就把上山的路全部變成了懸崖絕壁。軒轅黃帝無法上山,只好帶著兵馬全部退下,耐心等了三個月,後因天氣變寒,糧草將盡,只得回到宮裡。又過了三個月,到了春暖花開之際,軒轅黃帝第二次帶上人馬又前來問道。這一次廣成子沒有難為他,軒轅見到了廣成仙。他雙膝跪虔城地說:“我聽說先生您明達‘至道’,請問‘至道’的精粹。我想攝取天地的精華,使五穀豐登,來養活百姓;我又掌管陰陽奉陰的變化來順應萬物。您說我該怎么辦?”廣成仙聽了他的話,便嚴肅地回答道:“你要問的東西乃是萬物的本質;你要掌管的東西,只是萬物的殘渣。從你治理天下後,雲氣不待凝聚就下雨,飛鳥不待季候就迂翔,草木不待枯黃就凋落,日月的光輝越來越暗。你這樣的人,心境這般淺陋,又怎能談‘至道’呢?”

黃帝聽了廣成仙的嚴厲指教,退回宮中,反覆思考。於是,他拋棄政事,走出宮殿,辭去隨從,築一間陋室,鋪上白茅,獨居三個月。對廣成仙說的話思索品味,覺得自己沒有治理好天下,就想掌管天下,改變陰陽變化,一則是由於驕狂,二則是由於孤陋寡聞。於是他懷著一定要親聆“至道”的決心,第三次又去崆峒山請教廣成子。來到廣子的住處,見廣成子頭朝南躺著,黃帝從下方匍匐過去,再次叩頭拜禮後問道:“聽說先生明達‘至道’,請問怎樣修身才能長久?“廣成子聽後,立時坐直身體說:“問得好,來,我告訴你‘至道’。持守你內在的虛靜,棄絕你外在的紛擾;如果追求智巧,形神便容易敗壞。如此,我幫你達到異常光明的境界上,到達‘至陽’的根源;幫你進入極度深遠的門徑中,到達‘至陰’的根源。天地各司其職,陰陽各居其所,謹慎守護你自身,萬物就會自然茂盛。我持守‘至道’的純一而把握‘至道’的和諧,所以我修身一千二百年了,我的形體卻還沒有衰老。”黃帝聽了廣成仙修身一千二百年的經歷,深為感動,他當即說:“大仙可說與天合一了,真是了不起啊!”廣成仙聽了黃帝的讚賞,又說:“來!我告訴你。‘至道’沒有窮盡,但人們都以為存在終結;‘至道’深不可測,但人們都以為可以究極。得到我的‘道’,在上可以為皇,在下可以為王,喪失我的‘道’,在上只能顯露光芒,在下只能附於泥土。萬物都生於土而復歸於土,所以我將離開你,進入無窮的門徑,以遨遊無極的廣野。我與日月同光,我與天地合一,迎我而來的人,泯然無跡,背我而去的人,昏然無知,人不免於死,唯我獨存啊!”

黃帝兩次問道,得到廣成仙的指教,最後才領悟了最高的道理,一心投入到治理國家的事務中去,經過二十八年的奮鬥,他以順其自然的方法,使天下實現了大治。軒轅黃帝活了110歲。在他謝世前,他派人開採銅礦,並在荊山下鑄造銅鼎,當銅鼎鑄成那天,天上游下一條巨龍,垂著龍髯,來迎接黃帝上天。當時他的群臣們不忍離開黃帝,有的抓住龍髯,有的抓住他的靴子和衣服,結果龍髯拔斷了,衣靴拉掉了,黃帝還是乘龍升天而去。

三教共融

崆峒山的“三教洞”,祀孔子、老子和釋迦牟尼是三教共處相容的具體體現。此外,崆峒山還有“三教禪林”,也稱“居士林”。三教共處一山,這有其歷史淵源。簡單地說,儒、釋、道“三教”是長期活躍於中國封建社會的三支主要思想力量,它們之間的關係一方面互相矛盾、互相鬥爭,另一方面又互相吸收、互相融合。最早從漢魏兩晉起,是三教關係史的開始階段。三家的基本情況是,儒家雖在西漢被捧到獨尊地位,但在哀、平之際,它的主流已悅變為讖緯神學,因此要求從別的思想形式中吸收養料,以進行必要的改造。佛教初入中國,還未站穩腳跟。為了使中國人樂於接受,必須使自己的內容與中國傳統的思想文化和信仰相協調,即必須既遷就迎合儒學,又遷就很多道教。道教剛剛建立,十分幼稚原始,為了完成創建任務,也須吸取儒學和佛教。這樣,三家的矛盾衝突少,互相依賴吸取多,就成為這個時期三家關係的主要特點。

東晉之後,中國人進入南北分裂、對峙時期。三教也因前段時期的發展而起了變化。主要是佛教已經相繼擺脫對道教和玄學的依附地位,而發展成為一支頗具實力的獨立力量。三教開始鼎立,三教之稱亦起於此時。隋唐時期,認為儒、道同源,在儒為仁、信、禮、義,在道為道德。到了五代,鬥爭比較激烈。宋、元是“三教”鬥爭趨向緩和,融合呈現大發展的時期。其主要標誌,一是“三教一家”、“萬善歸一”的論調,在三家中長唱不衰,二是儒家在北宋出現了以融合釋、道為特點的新儒學,即宋明理學。道教在南宋至元初相繼出現了幾個融合儒、釋的新道派。

“三教一家”之說,大約始於南北朝,而形成三家同唱,蔚然成為一種社會風氣,則始於北宋。金初,此方相繼出現了太一道、真大道和全真道三個新道派,皆以“三教合一”為依託,尤其是全真道祖師王重陽所創,並組織了5個以“三教”二字冠首的教會以吸收道徒,一開始就表現為“三教合一”特色。

明清時期,儒家家林北恩將儒學變成三教合一的宗教,名“三一教”,這是它長期從事儒學後,40餘歲時在所建學術團體的基礎上演變而成的。明清佛教融合理學者多,融合道教者少。但“三教合一”仍為許多僧人的口頭禪。

崆峒山的宗教人士也能跟上形式發展,不甘落後,與時俱進,在明末清初就在岩石上開挖了三教洞,這個洞因是石質洞,花費了十多年才修成。之後,三教雖有矛盾,多是在建廟地盤上有些許爭執,但在教理、活動上都較融洽,方丈、道長都較團結,這是崆峒山三教長期共存的主要基礎和特點。

主要景點

綜述

崆峒山 崆峒山

秦漢時期,崆峒山已有了人文景觀。歷代陸續興建,亭台樓閣,寶剎梵宮,廟宇殿堂,古塔鳴鐘,遍布諸峰。明、清時期,人們把山上名勝景觀稱為“崆峒十二景”:香峰斗連、仙橋虹跨、笄頭疊翠、月石含珠、春融蠟燭、玉噴琉璃,鶴洞元雲、鳳山彩霧、廣成丹穴、元武針崖、天門鐵柱、中台寶塔。基本恢復了歷來所稱的“九宮八台十二院”中四十二處建築群。

崆峒山素有八台九宮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築群七十二處石府洞天,被譽為西北的道、佛宗教聖地。據史書記載,崆峒山在隋朝統一之後獲得了一個安定時期,於是唐朝便有僧人、道士先後開創寺院和宮觀,其後,經宋、元、明、清直到民國,歷代皆有興建或重建。據史書記載,鼎盛時期,琳宮梵剎達42處,房屋650餘間。其顯要者有“八台九宮十二院”。八台指的是東、西、南、北、中五台以及八仙台、靈龜台、趙時春讀書台;九宮指的是問道宮、王母宮、紫霄宮、飛升宮、南崖宮、淨樂宮、太清宮、遇真宮、子孫宮;十二院指的是舒花寺、法輪寺、寶慶寺、真乘寺、茶庵寺、舍利寺、棲雲寺、香山寺、蓮花寺、海覺寺、文殊庵、彌陀庵;七十二石府洞天指的是玄鶴洞、廣成洞、鑽羊洞、朝陽洞、老君洞、金銀洞、歸雲洞、玉女洞、靈官洞、三教洞等。

崆峒十二景

香峰斗連、仙橋虹跨、笄頭疊翠、月石含珠

春融蠟燭、玉噴琉璃、鶴洞元雲、鳳山彩霧

廣成丹穴、元武針崖、天門鐵柱、中台寶塔

三教禪林:在望駕坪,地勢平坦,環境幽寂。1939年,山東人劉紫陽出資,其弟子劉園陽主持,修建大殿三楹,後由靜禪、潤明二僧主持,又稱居士林。

崆峒山 崆峒山

問道宮:也叫軒轅谷,位於崆峒前峽,涇水北岸,背山面水,環境幽寂,身居殿內,聽不到涇水濤聲。相傳這裡是黃帝向廣成子問道處。唐代這裡已有建築,元朝至正間重修問道宮,今存有《重修問道宮碑》一通,明朝宣德、萬曆年間,再次重修,成為一組龐大建築群。明人唐龍《問道宮》詩云:“欲捉白蟾飛樹梢,遍尋元鶴在雲中,荒涼棟宇聊停節,悵望當年問道宮。”

聚仙橋:在崆峒前山麓涇河河谷中,原有一巨石橫跨涇河兩岸,河水每被巨石阻攔,噴珠濺玉,景色壯觀,是為崆峒十二景之一的“仙橋虹跨。”明人羅潮《仙橋虹跨》詩云:“仙橋飛渡壑,橫亘長虹臥,來往閒遊者,不信天邊過。”1980年,修建崆峒水庫,聚仙橋被淹沒。1986年在壩前600米處重修。

望駕山:崆峒山東峰,前臨平(涼)涇(源)公路,山前胭脂水和白涇河相會,海拔1926米。望駕山突兀聳立,氣勢雄偉,站立峰頂,涇河川和平涼城盡收眼底。相傳黃帝向廣成子問道,山上雲霧遮罩,虛無飄渺,大臣們在山前壘土相望,故稱望駕山。峰頂原有懷曠亭,今已不存。

廣成丹穴:在望駕山北峰的絕壁上,這裡懸壁如削,十分險要,人跡罕至,相傳廣成子居住穴中,煉穴修道。“廣成丹穴”是崆峒十二景之一,羅潮《廣成丹穴》詩云:”地崖插天表,丹洞迷芳草,知是廣成居,悵望雲杳杳。”

景區榮譽

1994年元月,崆峒山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2001年元月,崆峒山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為中國首批AAAA級旅遊區。

2007年5月8日,崆峒山風景名勝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2002年10月,崆峒山順利通過ISO9001、ISO14001質量、環境管理體系國際認證。

2003年7月26日,崆峒山登上了國家名片,國家郵政局發行第4套地方題材的特種郵票《崆峒山》。

2004年3月,崆峒山晉升為國家地質公園。

2005年8月9日,太統—崆峒山經國務院批准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06年1月19日,崆峒山獲評中國旅遊行業十大影響力品牌。

2006年4月8日,崆峒山獲評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

2006年9月15日,崆峒山獲評中國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2007年6月26日,崆峒山獲評首批“中國旅遊文化示範地”。

2007年11月,崆峒山獲評甘肅省十大森林生態旅遊景點。

2008年2月,崆峒山獲評中國十大道教文化旅遊勝地。

2008年3月2日,崆峒山獲評中國甘肅優特經濟基地。

2009年3月,崆峒山獲評中國最美的十大宗教名山。

2009年8月15日,崆峒山獲評中華民族文化生態旅遊最佳目的地。

2009年8月16日,崆峒山獲評建國六十周年——中國最具投資價值旅遊景區。

2018年12月,獲2018魅力中國城年度魅力文化景區。

旅遊信息

乘汽車或火車到平涼市崆峒區後,可以乘坐9路、13路、21路、雙層觀光巴士公車可直達崆峒古鎮遊客中心乘景區交通工具,也可以乘坐13路公車直達崆峒山山底登山上去(用時較多),從市區打車去景區費用也不超過30元。

景區交通工具:

1.崆峒古鎮—中台:單程32元/人。

2.崆峒古鎮—香山(最高峰):單程48元/人。

3.索道(纜車):單程50元/人。

4.遊艇:單程30元/人,環湖50元/人。

崆峒山景區門票價格實行淡旺季價格制度,旺季由120元/人次降為110元/人次,淡季由60元/人次降為55元/人次,雲崖寺景區門票價格降低5元/人次,即由60元/人次調整為55元/人次;蓮花台、龍泉寺景區降低10元/人次,即由60元/人次調整為50元/人次。降低後的價格自2018年10月1日起執行。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